资源简介 第10章《植物的营养与物质运输》单元考点卷考点预览考点01 根吸收水和无机盐考点02 叶片产生有机物考点03 导管和筛管进行物质运输考点04 植物的蒸腾作用考点05 植物和水循环一、选择题考点01 根吸收水和无机盐1.据2024年5月新闻报道,中国农科院采用精准调配的营养液替代土壤,在新疆和田试种快速繁育的水稻获得成功。该营养液为水稻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水和(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无机盐2.近年来,在果树栽培和树木移栽过程中,常给植物打针输液,以促进植物的生长。输入的液体中,除水外,最可能含( )A.无机盐 B.二氧化碳 C.脂质 D.核酸3.无土栽培脱离了土壤的限制,扩展了农业生产的空间。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时,需要添加的物质是( )A.淀粉 B.蛋白质 C.无机盐 D.维生素4.将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条分别浸泡于甲、乙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浸泡在甲溶液中的萝卜条变硬增大,浸泡在乙溶液中的萝卜条变软缩小。对实验前甲、乙两种溶液浓度大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判断5.取一段带叶的茎,把它放入滴有几滴红墨水的水里,并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被染红的部分是( )A.木质部中的筛管 B.木质部中的导管 C.韧皮部中的筛管 D.韧皮部中的导管6.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植物器官吸水和失水的现象。下列现象属于植物细胞吸水的是( )A.白糖拌西红柿,盘子里会出现很多水B.对植物施肥过多,会出现“烧苗”现象C.萎蔫的青菜泡到清水里,青菜会硬挺起来D.新鲜萝卜条放在浓盐水中,萝卜条会变软7.根据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图解,下列能用图甲解释的现象是( )A.萝卜腌制后变软B.糖拌西红柿流出大量汁液C.海水稻正常生活在盐碱地D.一次性施肥过多导致“烧苗”8.种庄稼要施肥,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A.含氮、磷、铁的无机盐 B.含氮、磷、钾的无机盐C.含钙、磷、钾的无机盐 D.含氮、硼、铁的无机盐考点02 叶片产生有机物1.某同学进行“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所看到的菠菜叶纵切面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的细胞中都有叶绿体B.②属于保护组织,细胞内含叶绿体C.④中的筛管运输水和无机盐D.⑤的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2.下图所示四个视野中,能看到具有气孔的叶表皮是( )A. B.C. D.3.下图为绿色植物的叶片横切面的结构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体内所需要的无机盐和水分是依靠结构③来运输的B.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在大气中是通过结构⑤C.①和④称为表皮,具有保护作用,是属于保护组织D.②是叶肉,属于营养组织,不可进行光合作用4.如图是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数字表示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属于上皮组织,细胞排列比较紧密B.[2]是叶脉,含有输导组织C.[4]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富含叶绿体D.[5]属于营养组织,其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5.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结构的临时切片,视野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为观察叶片组织,应选用最薄的切片,并用碘液染色B.②为叶肉,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C.④为气孔,其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控制D.叶片结构的放大倍数为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之积6.据《旧唐书》《西域传》等古书记载,菠菜的原产地在古尼婆罗(尼泊尔)和颇陵(伊朗)等国,在唐太宗时期由尼泊尔作为贡品传入中国,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菠菜口感清甜软滑,含有较高的蛋白质、维生素、胡萝卜素、铁等营养物质。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菠菜叶的内部结构,用显微镜观察了菠菜叶片的横切面和下表皮,并绘制了菠菜叶片横切面示意图(图一)和下表皮结构示意图(图二),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②是菠菜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B.⑤和⑧表示气孔,是菠菜蒸腾失水的“门户”C.⑦表示保卫细胞,它不含叶绿体D.①和④表示表皮,是保护组织考点03 导管和筛管进行物质运输1.血管是人体内运输物质的通道,植物体内与此功能相似的结构是( )A.叶绿体 B.气孔 C.花粉管 D.导管和筛管2.某同学将带有白色郁金香花的花柄插入色素染液中,一段时间后,花瓣变成了彩色。下列关于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运输染液的结构是导管,导管属于分生组织B.染液从下向上运输的动力是蒸腾作用C.运输染液的结构是筛管,筛管属于输导组织D.细胞壁控制色素能进入花瓣细胞3.剪取一段带有叶的柳树的茎,插入红墨水中,放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后取出。用刀片把茎纵切开,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被染成红色的是( )A.表皮 B.筛管 C.形成层 D.导管4.《齐民要术》中记载“反斧斑驳椎之,名曰嫁枣”,即用斧背捶打树干,破坏枣树的部分结构a,阻止物质b向下运输,进而提高产量。其中a和b分别是( )A.导管、无机物 B.导管、有机物 C.筛管、有机物 D.筛管、无机物5.如图是一段枝条,上面长有两个大小相同的A、B果实,如图将B果实上下的树皮进行环剥。一段时间后,果实的生长情况是( )A.A、B都不能长大B.A、B能长大C.A不能长大,B能长大D.B不能长大,A能长大考点04 植物的蒸腾作用1.请分析下面的漫画,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叶制造的有机物供给根和茎利用 B.根吸收的水分供给叶和茎利用C.叶合成的有机物通过茎内导管输送给根 D.叶的蒸腾作用是根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动力2.下列关于植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A.移栽时带土坨能减少对根毛的损伤B.水分通过导管输送到植物体各部位C.移栽时剪去部分枝叶主要是为了方便运输D.夏日大树下好乘凉与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关3.临沂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为给滨河沿岸佩戴“绿色项链”,种植了大量树木。工人在移栽树木时,常剪去部分枝叶,以提高成活率。其原因主要是( )A.增强呼吸作用 B.降低光合作用C.降低蒸腾作用 D.降低呼吸作用4.植物体内大约99%的水都用于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无论对于植物自身还是自然界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植物蒸腾作用正确的是( )A.中午蒸腾作用减弱部分气孔关闭B.蒸腾作用对无机盐的吸收无影响C.夜晚不进行蒸腾作用D.阴天移栽植物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5.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过程中,蒸腾作用促进了根对水分和无机盐吸收B.b表示水分由导管从低往高运输,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C.c表示水分的散失,其“门户”是气孔D.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5.聊城许营西瓜因“皮薄、瓤甜、口感好”深受大家的喜爱,并于今年荣登“全国土特产大众口碑百强榜”。在西瓜结果期间,植株每天通过根部从土壤里吸收大量的水分,其中大部分水的去向是( )A.用于西瓜的长大 B.用于光合作用C.蒸腾作用散失 D.用于呼吸作用考点05 植物和水循环1.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的与生物学教材相关的四种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一可用来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B.图二可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只有2号种子会萌发C.图三甲试管中为土壤浸出液,该实验说明玉米幼苗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D.图四装置可用于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一段时间后乙瓶中液面明显低于甲瓶2.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通过根毛吸收水分 B.通过筛管散失水分C.通过导管运输水分 D.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3.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关于生物圈水循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降水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参与水循环C.绿色植物的气孔很小,散失的水分很多D.森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雨水,也使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4.关于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靠根尖成熟区吸收水分B.通过筛管运输水分C.通过气孔散失水分D.蒸腾作用可提高大气湿度5.“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条谚语形象地说明森林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是( )A.制造氧气、净化空气B.保持水土、涵养水源C.降低噪声、调节气候D.过滤尘埃、杀灭细菌二、综合题1.玉米是陕西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陕南、关中和陕北。某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生物小组的同学们在多块试验田种植了玉米,观察记录玉米生长发育过程的各种变化。下图中的①~⑥表示玉米种子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结构①是玉米的 ,根据种子是否具有结构①判断,玉米属于 植物。(2)播种后,玉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贮存在 (填图中序号)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子叶转运给④⑤⑥,用于各部分的发育;其中发育成玉米茎叶的是 (填图中序号)。(3)试验过程中,小组同学发现某块试验田内的玉米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需要及时施加含 的肥料来改善。玉米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叶片中的 运输到茎和根。2.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公认的“黄金食品”。某生物兴趣小组对玉米种子的结构以及种子萌发的相关实验进行探究。如下图是玉米种子基本结构示意图和栽培实验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1中③④⑤⑥共同组成了种子的 ,它是新植物体的幼体。玉米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2)向玉米种子的纵剖面滴加碘液,被染成蓝色的结构是 (填序号),说明该部位富含 。兴趣小组利用玉米种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组别 A B C种子数/粒 200 200 200温度/℃ 25 25 0加入的液体 土壤浸出液 蒸馏水 土壤浸出液萌发数/粒 186 187 0(3)实验中加入的液体不能浸没种子,否则种子会因为缺少 ,不易萌发。(4)若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 组和 组进行对照实验。(5)表中每组种子数用200粒而不是一粒,为什么? 。(6)根据A、B组实验结果可知,蒸馏水 (填“会”或“不会”)影响种子的萌发。(7)为了进一步探究蒸馏水对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该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若干生长状况相似的幼苗,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放在盛有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的试管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幼苗生长状况如图2所示。由此可知,图2中 组试管中加入的是土壤浸出液。3.番茄富含维生素,既可以当水果食用,也可以做成菜肴,酸甜可口。生物兴趣小组对他们种植的番茄苗进行了一系列探究。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壮苗必须先壮根”,根的生长是靠 区细胞数量的增加和 区细胞体积增大来实现的。(本小题填序号)(2)“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为了让番茄苗茁壮成长,要经常给它喷洒一些水,番茄苗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当施肥后出现番茄苗萎蔫、叶黄,则说明施肥过多导致土壤溶液的浓度 (选填“大于”或“小于”)细胞液浓度,此时根毛细胞呈现 图中的状态,应及时采取 的措施来补救。(3)在番茄苗的生长过程中,每天通过根大约吸收1L的水,其中大部分用于 作用。答案与解析考点预览考点01 根吸收水和无机盐考点02 叶片产生有机物考点03 导管和筛管进行物质运输考点04 植物的蒸腾作用考点05 植物和水循环一、选择题考点01 根吸收水和无机盐1.据2024年5月新闻报道,中国农科院采用精准调配的营养液替代土壤,在新疆和田试种快速繁育的水稻获得成功。该营养液为水稻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水和(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无机盐【答案】D【详解】A.淀粉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一种多糖类化合物,是植物的主要储能物质。但淀粉不是植物从外界环境中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质,而是植物自身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因此,淀粉不是营养液为水稻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A不符合题意。B.脂肪是生物体内的一种储能物质,但植物并不直接从外界环境中吸收脂肪作为营养物质。植物主要利用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和物质来生长和发育。因此,脂肪不是营养液为水稻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B不符合题意。C.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多种生命活动。然而,对于植物来说,它们并不直接从外界环境中吸收蛋白质作为营养物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其他代谢过程来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质。因此,蛋白质不是营养液为水稻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C不符合题意。D.无机盐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它们参与植物体内的多种代谢过程,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在营养液中,无机盐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水稻提供必需的矿质元素,D符合题意。故选D。2.近年来,在果树栽培和树木移栽过程中,常给植物打针输液,以促进植物的生长。输入的液体中,除水外,最可能含( )A.无机盐 B.二氧化碳 C.脂质 D.核酸【答案】A【详解】A.在植物输液过程中,除了水分之外,最可能需要补充的是无机盐。这是因为无机盐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元素,A正确。B.植物可以通过叶片上的气孔,直接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在输液过程中不太会专门添加二氧化碳,B错误。C.脂质虽然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植物通常能够通过自身的代谢过程合成所需的脂质,因此在输液过程中不太可能专门添加脂质,C错误。D.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植物细胞能够自行合成所需的核酸,因此在输液过程中不太可能专门添加核酸,D错误。故选A。3.无土栽培脱离了土壤的限制,扩展了农业生产的空间。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时,需要添加的物质是( )A.淀粉 B.蛋白质 C.无机盐 D.维生素【答案】C【详解】A.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淀粉,因此不需要在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中额外添加,A错误。B.植物可以自行合成所需的蛋白质,不需要通过营养液直接提供,B错误。C.结合分析可知,无机盐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可见,无机盐是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必须添加的物质,C正确。D.虽然维生素对植物生长有一定的作用,但它们通常不是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必须添加的主要物质,D错误。故选C。4.将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条分别浸泡于甲、乙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浸泡在甲溶液中的萝卜条变硬增大,浸泡在乙溶液中的萝卜条变软缩小。对实验前甲、乙两种溶液浓度大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判断【答案】B【详解】细胞能否从外界吸收水分取决于细胞液的浓度和外界溶液浓度的高低。当细胞液的浓度高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否则就失水。观察到浸泡在甲溶液中的萝卜条变硬增大,说明甲溶液的浓度小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浸泡在乙溶液中的萝卜条变软缩小,说明萝卜的细胞液浓度小于乙溶液的浓度,故乙溶液的浓度大于萝卜的细胞液大于甲溶液的浓度,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5.取一段带叶的茎,把它放入滴有几滴红墨水的水里,并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被染红的部分是( )A.木质部中的筛管 B.木质部中的导管 C.韧皮部中的筛管 D.韧皮部中的导管【答案】B【详解】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取一段带叶的茎,把它放入滴有几滴红墨水的水里,并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被染红的部分是是木质部,正是因为木质部中含有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6.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植物器官吸水和失水的现象。下列现象属于植物细胞吸水的是( )A.白糖拌西红柿,盘子里会出现很多水B.对植物施肥过多,会出现“烧苗”现象C.萎蔫的青菜泡到清水里,青菜会硬挺起来D.新鲜萝卜条放在浓盐水中,萝卜条会变软【答案】C【详解】ABD.糖拌西红柿,盘子里会出现很多水、施肥过多,植物出现“烧苗”、新鲜萝卜条放在浓盐水中,萝卜条会变软,这些现象都说明了植物细胞液浓度都小于周围水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故ABD不符合题意。C.把发蔫的黄瓜泡到清水里,黄瓜变硬挺,这个现象说明了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清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吸水,故C符合题意。故选C。7.根据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图解,下列能用图甲解释的现象是( )A.萝卜腌制后变软B.糖拌西红柿流出大量汁液C.海水稻正常生活在盐碱地D.一次性施肥过多导致“烧苗”【答案】C【详解】A.萝卜放大量食盐腌制时,盐溶液浓度大于萝卜细胞液浓度,导致萝卜细胞失水后变软,应用图乙解释,A错误。B.糖拌西红柿加入白糖,白糖使外界溶液浓度过高,造成西红柿细胞失水,应用图乙解释,B错误。C.海水稻能专门生长在盐碱地,耐盐度可达到6%~7%,因此海水稻正常生活在盐碱地,细胞一般不会出现图乙失水现象,C正确。D.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使土壤中的溶液浓度过高,土壤中的溶液浓度大于植物的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造成“烧苗”现象,应用图乙解释,D错误。故选C。8.种庄稼要施肥,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A.含氮、磷、铁的无机盐 B.含氮、磷、钾的无机盐C.含钙、磷、钾的无机盐 D.含氮、硼、铁的无机盐【答案】B【详解】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植物生活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B正确。故选B。考点02 叶片产生有机物1.某同学进行“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所看到的菠菜叶纵切面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的细胞中都有叶绿体B.②属于保护组织,细胞内含叶绿体C.④中的筛管运输水和无机盐D.⑤的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答案】D【详解】A.图中②叶肉的细胞内含有较多的叶绿体,①是上表皮和③是下表皮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A错误。B.②叶肉属于营养组织,细胞内含叶绿体,B错误。C.④叶脉中的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C错误。D.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可以张开或关闭,所以保卫细胞控制⑤气孔开闭,D正确。故选D。2.下图所示四个视野中,能看到具有气孔的叶表皮是( )A. B.C. D.【答案】D【详解】A.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属于单细胞生物,其结构与植物叶表皮细胞完全不同,不具有气孔。酵母菌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主要通过出芽生殖或孢子生殖等方式繁殖,在发酵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B.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属于植物细胞,但洋葱鳞片叶是变态叶,其主要功能不是进行气体交换等与气孔相关的生理活动,所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通常没有气孔。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可以看到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故B不符合题意。C.草履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通过表膜进行气体交换等生理活动,没有像植物叶表皮那样的结构,更不存在气孔。草履虫具有纤毛、口沟、伸缩泡等结构,以水中的细菌等为食,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殖,故C不符合题意。D.蚕豆叶表皮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在其表皮细胞之间分布着大量的气孔,是植物进行气体交换和蒸腾作用的重要通道。保卫细胞围绕形成气孔,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与表皮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有明显区别,在显微镜下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气孔结构,故D符合题意。故选D。3.下图为绿色植物的叶片横切面的结构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体内所需要的无机盐和水分是依靠结构③来运输的B.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在大气中是通过结构⑤C.①和④称为表皮,具有保护作用,是属于保护组织D.②是叶肉,属于营养组织,不可进行光合作用【答案】D【详解】A.③叶脉内有输导组织,绿色植物体内所需要的无机盐和水分是依靠结构③来运输的,故A正确。B.⑤气孔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的结构,故B正确。C.①上表皮和④下表皮称为表皮,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故C正确。D.②是叶肉,属于营养组织,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故D错误。故选D。4.如图是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数字表示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属于上皮组织,细胞排列比较紧密B.[2]是叶脉,含有输导组织C.[4]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富含叶绿体D.[5]属于营养组织,其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答案】A【详解】A.1是上表皮,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排列比较紧密,故A错误。B.2是叶脉,含有输导组织,能够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等,故B正确。C.4是气孔,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富含叶绿体,故C正确。D.5是叶肉,属于营养组织,其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故D正确。故选A。5.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结构的临时切片,视野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为观察叶片组织,应选用最薄的切片,并用碘液染色B.②为叶肉,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C.④为气孔,其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控制D.叶片结构的放大倍数为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之积【答案】A【详解】A.显微镜样本的要求是薄而透明,叶片含有大量的叶绿素,故叶片的颜色是绿色,因此为观察叶片组织,应选用最薄的切片,无需染色,故A错误。B.②叶肉中的叶肉细胞内有大量的叶绿体,因此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故B正确。C.④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因此其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控制,故C正确。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叶片结构的放大倍数为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之积,故D正确。故选A。6.据《旧唐书》《西域传》等古书记载,菠菜的原产地在古尼婆罗(尼泊尔)和颇陵(伊朗)等国,在唐太宗时期由尼泊尔作为贡品传入中国,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菠菜口感清甜软滑,含有较高的蛋白质、维生素、胡萝卜素、铁等营养物质。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菠菜叶的内部结构,用显微镜观察了菠菜叶片的横切面和下表皮,并绘制了菠菜叶片横切面示意图(图一)和下表皮结构示意图(图二),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②是菠菜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B.⑤和⑧表示气孔,是菠菜蒸腾失水的“门户”C.⑦表示保卫细胞,它不含叶绿体D.①和④表示表皮,是保护组织【答案】C【详解】A.叶肉由叶肉细胞构成,包括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②叶肉是菠菜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故A正确。B.气孔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的大小是由保卫细胞控制的,气孔是气体进出和水分散失的门户,因此⑤和⑧表示气孔,是菠菜蒸腾失水的“门户”,故B正确。C.⑦表示保卫细胞,它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故C错误。D.①上表皮和④下表皮合称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故D正确。故选C。考点03 导管和筛管进行物质运输1.血管是人体内运输物质的通道,植物体内与此功能相似的结构是( )A.叶绿体 B.气孔 C.花粉管 D.导管和筛管【答案】D【详解】A.植物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与运输物质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B.气孔是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进出的门户,由保卫细胞构成,与运输物质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C.花粉管是种子植物受精过程中,花粉粒萌发后形成的管状结构,花粉管内的生殖细胞(精子)会随着花粉管的生长而移动,最终与卵细胞相遇、结合形成受精卵,故C不符合题意。D.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上而下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导管和筛管共同肩负起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责任,与人体内血管的作用相似,故D符合题意。故选D。2.某同学将带有白色郁金香花的花柄插入色素染液中,一段时间后,花瓣变成了彩色。下列关于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运输染液的结构是导管,导管属于分生组织B.染液从下向上运输的动力是蒸腾作用C.运输染液的结构是筛管,筛管属于输导组织D.细胞壁控制色素能进入花瓣细胞【答案】B【详解】A.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属于输导组织,A错误。B.蒸腾作用产生的蒸腾拉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B正确。C.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物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导管和筛管都属于输导组织,C错误。D.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D错误。故选B。3.剪取一段带有叶的柳树的茎,插入红墨水中,放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后取出。用刀片把茎纵切开,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被染成红色的是( )A.表皮 B.筛管 C.形成层 D.导管【答案】D【详解】A.表皮是植物体最外面的一层细胞,在植物的地上器官(如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中具有保护功能;在地下器官(根)中具有吸收功能,A不符合题意。B.筛管的作用是运输有机物,B不符合题意。C.形成层属于分生组织,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从而使树木逐年加粗,C不符合题意。D.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导管是植物从根向芽尖输送水分和养分的部分,由于将其放在红墨水中,随着水分和养分的输送自然被染成红色,D符合题意。故选D。4.《齐民要术》中记载“反斧斑驳椎之,名曰嫁枣”,即用斧背捶打树干,破坏枣树的部分结构a,阻止物质b向下运输,进而提高产量。其中a和b分别是( )A.导管、无机物 B.导管、有机物 C.筛管、有机物 D.筛管、无机物【答案】C【详解】分析题干,用斧背狠敲枣树树干,树皮被打得伤痕累累,有机物向下的运输通道筛管一部分被割断,减少了有机物向根部的运输,能使有机物集中运输到果实,增加坐果量,提高产量。因此,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5.如图是一段枝条,上面长有两个大小相同的A、B果实,如图将B果实上下的树皮进行环剥。一段时间后,果实的生长情况是( )A.A、B都不能长大B.A、B能长大C.A不能长大,B能长大D.B不能长大,A能长大【答案】D【详解】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如果对树皮进行环割就相当于切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结合题图可知,A果实周围有叶子,叶制造的有机物能不断送到A果实,该果实可以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故可以继续发育;而B果实在其上下都进行了环割,故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送到B果实,所以得不到到营养物质的B果实将停止发育而凋落,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考点04 植物的蒸腾作用1.请分析下面的漫画,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叶制造的有机物供给根和茎利用 B.根吸收的水分供给叶和茎利用C.叶合成的有机物通过茎内导管输送给根 D.叶的蒸腾作用是根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动力【答案】C【详解】A.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供给根和茎利用,故A正确。B.根通过根尖的成熟期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运输供给叶和茎利用,故B正确。C.叶合成的有机物通过茎内筛管输送给根,故C错误。D.叶片进行的蒸腾作用拉动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是根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动力,故D正确。故选C。2.下列关于植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A.移栽时带土坨能减少对根毛的损伤B.水分通过导管输送到植物体各部位C.移栽时剪去部分枝叶主要是为了方便运输D.夏日大树下好乘凉与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关【答案】C【详解】A.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移栽植物时带土坨,可以保护幼根和根毛,避免在移栽过程中根毛大量受损,从而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提高移栽的成活率,故A不符合题意。B.植物的根部从土壤吸收水分,通过茎转运到叶子及其它器官。其中在根、茎、叶等器官中,水分主要是通过导管进行运输的,导管是死细胞,阻力小,适于水分的长距离运输,故B不符合题意。C.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主要目的是减少水分蒸腾。因为移栽过程中植物的根系会受到损伤,吸收水分的能力减弱,而枝叶通过蒸腾作用会散失大量水分,剪去部分枝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缓解植物的“水分危机”,提高移栽成活率,而不是为了方便运输,故C符合题意。D.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从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散失到大气中,会带走周围环境中的热量,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同时增加空气湿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临沂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为给滨河沿岸佩戴“绿色项链”,种植了大量树木。工人在移栽树木时,常剪去部分枝叶,以提高成活率。其原因主要是( )A.增强呼吸作用 B.降低光合作用C.降低蒸腾作用 D.降低呼吸作用【答案】C【详解】A.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剪去部分枝叶不能增强呼吸作用,A错误。BD.移栽树木所采取的措施应该是有利于植物体的成活,与降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没有直接关系,BD错误。C.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移栽树木时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提高移栽的成活率,C正确。故选C。4.植物体内大约99%的水都用于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无论对于植物自身还是自然界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植物蒸腾作用正确的是( )A.中午蒸腾作用减弱部分气孔关闭B.蒸腾作用对无机盐的吸收无影响C.夜晚不进行蒸腾作用D.阴天移栽植物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答案】D【详解】A.中午光照强,温度高,植物蒸腾作用增强,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部分气孔关闭,A错误。B.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对无机盐的吸收有影响,B错误。C.植物夜晚也会进行蒸腾作用,只不过强度降低,C错误。D.移栽植物时,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一般选择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此时光照不强,会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蒸发,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D正确。故选D。5.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过程中,蒸腾作用促进了根对水分和无机盐吸收B.b表示水分由导管从低往高运输,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C.c表示水分的散失,其“门户”是气孔D.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答案】A【详解】A.图中a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蒸腾作用促进了根对水分的吸收和无机盐的运输,故A错误。B.水在b处是由导管从低处往高处流动,其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故B正确。C.c表示水分的散失,“门户”是气孔,故C正确。D.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提高空气湿度,增加了降雨量,参与生物圈水循环,故D正确。故选A。5.聊城许营西瓜因“皮薄、瓤甜、口感好”深受大家的喜爱,并于今年荣登“全国土特产大众口碑百强榜”。在西瓜结果期间,植株每天通过根部从土壤里吸收大量的水分,其中大部分水的去向是( )A.用于西瓜的长大 B.用于光合作用C.蒸腾作用散失 D.用于呼吸作用【答案】C【详解】植物通过根吸收来的水大约只有1%被植物体利用,约99%都被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一种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一是为植物运输水和无机盐提供动力;二是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三是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 四是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西瓜的长大、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只利用极少部分水。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05 植物和水循环1.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的与生物学教材相关的四种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一可用来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B.图二可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只有2号种子会萌发C.图三甲试管中为土壤浸出液,该实验说明玉米幼苗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D.图四装置可用于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一段时间后乙瓶中液面明显低于甲瓶【答案】C【详解】A.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图一中干唯一的对应的变量是土壤湿度,其它条件都相同,但不适宜(有太阳,光线较强),因此,图一不可用来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A错误。B.种子的萌发除具备自身条件外,还要满足一定的环境条件,如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图二中的种子都不萌发,因为没有适宜的温度,B错误。C.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无机盐,图三甲试管中为土壤浸出液,玉米长势较好,该实验说明玉米幼苗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C正确。D.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图四装置中,甲的叶片比乙多,蒸腾作用强,液面下降多,D错误。故选C。2.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通过根毛吸收水分 B.通过筛管散失水分C.通过导管运输水分 D.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答案】B【详解】A.植物通过根毛吸收水分,根毛增大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水分,A正确。B.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蒸腾作用的主要结构是气孔,水分通过气孔散失,筛管运输有机物,B错误。C.植物通过导管运输水分,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C正确。D.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还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D正确。故选B。3.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关于生物圈水循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降水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参与水循环C.绿色植物的气孔很小,散失的水分很多D.森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雨水,也使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答案】B【详解】A.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体外的过程,能够促进水分的吸收,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降低温度,提高湿度,增加降水,A正确。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保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B错误。C.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因此虽然植物的气孔很小,但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多,C正确。D.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树林中的枯枝落叶就像一层层厚厚的海绵,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也使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D正确。故选B。4.关于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靠根尖成熟区吸收水分B.通过筛管运输水分C.通过气孔散失水分D.蒸腾作用可提高大气湿度【答案】B【详解】A.根尖的结构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组成,成熟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所以植物主要通过根的成熟区吸收水分,A正确。B.根吸收的水分、无机盐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B错误。C.气孔由一对保卫细胞构成,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门户,所以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门户”是气孔,C正确。D.蒸腾作用可以提高空气湿度,降低空气温度,增加降水量,促进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D正确。故选B。5.“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条谚语形象地说明森林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是( )A.制造氧气、净化空气B.保持水土、涵养水源C.降低噪声、调节气候D.过滤尘埃、杀灭细菌【答案】B【详解】森林是大自然的保护神,它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在下雨时节,森林可以通过林冠和地面的残枝落叶等物截住雨滴,减轻雨滴对地面的冲击,增加雨水渗入土地的速度和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减小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林木盘根错节的根系又能保护土壤,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森林涵养水源,降雨量的70%要渗流到地下,体现了有雨它能“吞”。由于森林蒸腾作用巨大,散失的水分特别多,森林地区空气湿度大,降水多, 体现了无雨它能“吐”。故“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体现了森林能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的作用,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二、综合题1.玉米是陕西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陕南、关中和陕北。某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生物小组的同学们在多块试验田种植了玉米,观察记录玉米生长发育过程的各种变化。下图中的①~⑥表示玉米种子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结构①是玉米的 ,根据种子是否具有结构①判断,玉米属于 植物。(2)播种后,玉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贮存在 (填图中序号)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子叶转运给④⑤⑥,用于各部分的发育;其中发育成玉米茎叶的是 (填图中序号)。(3)试验过程中,小组同学发现某块试验田内的玉米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需要及时施加含 的肥料来改善。玉米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叶片中的 运输到茎和根。【答案】(1) 果皮和种皮 被子(2) ② ④(3) 磷 筛管【详解】(1)图中的结构①是玉米的果皮和种皮,根据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判断,玉米属于被子植物。(2)玉米是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②胚乳中。玉米种子萌发时,贮存在②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子叶转运给④胚芽、⑤胚轴、⑥胚根,⑥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⑤胚轴伸长;④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3)植物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小组同学发现某块试验田内的玉米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需要及时施加含磷的肥料来改善。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玉米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叶片中的筛管运输到茎和根。2.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公认的“黄金食品”。某生物兴趣小组对玉米种子的结构以及种子萌发的相关实验进行探究。如下图是玉米种子基本结构示意图和栽培实验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1中③④⑤⑥共同组成了种子的 ,它是新植物体的幼体。玉米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2)向玉米种子的纵剖面滴加碘液,被染成蓝色的结构是 (填序号),说明该部位富含 。兴趣小组利用玉米种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组别 A B C种子数/粒 200 200 200温度/℃ 25 25 0加入的液体 土壤浸出液 蒸馏水 土壤浸出液萌发数/粒 186 187 0(3)实验中加入的液体不能浸没种子,否则种子会因为缺少 ,不易萌发。(4)若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 组和 组进行对照实验。(5)表中每组种子数用200粒而不是一粒,为什么? 。(6)根据A、B组实验结果可知,蒸馏水 (填“会”或“不会”)影响种子的萌发。(7)为了进一步探究蒸馏水对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该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若干生长状况相似的幼苗,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放在盛有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的试管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幼苗生长状况如图2所示。由此可知,图2中 组试管中加入的是土壤浸出液。【答案】(1) 胚 胚根(2) ② 淀粉(3)空气(4) A C(5)一粒种子偶然性太大(6)不会(7)甲【详解】(1)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果皮和种皮、胚和胚乳,图1中③④⑤⑥共同组成了种子的胚,它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将来发育成新植株。玉米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根,发育成根。(2)玉米是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因此向玉米种子的纵剖面滴加碘液,被染成蓝色的结构是②胚乳,淀粉遇碘变蓝,因此说明该部位富含淀粉。(3)种子浸泡在液体中,会减少与空气的接触,导致种子缺少充足的空气,不能正常进行呼吸作用,不利于种子的萌发。(4)A和C可形成对照,唯一变量是温度,其它的实验条件保持相同,可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5)如果实验样本数过少,如只用一粒种子,个体差异可能会对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使用多粒种子(例如200粒)进行实验,可以平均化种子的个体差异,从而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6)根据A、B组实验结果可知,不管加入土壤浸出液还是蒸馏水的种子都能萌发,且发芽率几乎相同,因此,得出蒸馏水不会影响种子的萌发。(7)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幼苗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发育;蒸馏水中没有无机盐,植株会长得矮小瘦弱。由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图可知,甲组幼苗生长状况比乙组好,因此可以判断出,甲组试管中加入的是土壤浸出液,因为土壤浸出液含有幼苗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3.番茄富含维生素,既可以当水果食用,也可以做成菜肴,酸甜可口。生物兴趣小组对他们种植的番茄苗进行了一系列探究。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壮苗必须先壮根”,根的生长是靠 区细胞数量的增加和 区细胞体积增大来实现的。(本小题填序号)(2)“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为了让番茄苗茁壮成长,要经常给它喷洒一些水,番茄苗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当施肥后出现番茄苗萎蔫、叶黄,则说明施肥过多导致土壤溶液的浓度 (选填“大于”或“小于”)细胞液浓度,此时根毛细胞呈现 图中的状态,应及时采取 的措施来补救。(3)在番茄苗的生长过程中,每天通过根大约吸收1L的水,其中大部分用于 作用。【答案】(1) ③ ②(2) 大于 乙 大量浇水(3)蒸腾【详解】(1)③是根尖的分生区,具有很强的分裂能量,能够不断的分裂出新的细胞;②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呈长方形,排列紧密,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生长最快的地方。“壮苗必须先壮根”,根的生长是靠③分生区细胞的分裂使细胞数量的增加和②伸长区细胞体积增大来实现的。(2)植物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因此,施肥过多时,土壤溶液的浓度会大于细胞液浓度,根毛细胞就会失水,呈现出乙图中的状态,此时应及时采取大量浇水的措施来补救。(3)植物通过根吸收的水分中,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散失,因此在番茄苗的生长过程中,每天通过根大约吸收1L的水,其中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