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细菌、真菌和病毒——2025届中考生物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考情分析课标解读 1.描述细菌、真菌及病毒的主要特征、营养方式、生活方式。 2.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全国中考近两年考查情况 核心考点 试题分布 分数 热度细菌和真菌 历年中考中出现频次很高 2-12分 ☆☆☆病毒 选择题:昆明市,29;南充市,12;海南省,31;填空题:青岛市,35 2分 ☆☆备考指导 孢在记忆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时注意对三种微生物区别比较。考情分析1.为检查不明呼吸道疾病,将痰标本涂抹在培养基上,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方法中的( )A.冷却 B.接种 C.高温灭菌 D.配制培养基2.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下列有关流感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植物病毒 B.具有细胞结构C.繁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D.离开寄生细胞不能进行生命活动3.下列食品制作应用了乳酸菌的是( )A.米酒 B.白醋 C.酱油 D.泡菜4.秋冬季节是甲流的高发期,很多同学深受甲流病毒的困扰,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流病毒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B.甲流病毒可在未洗净的餐具上繁殖C.抗生素可以有效杀灭甲流病毒 D.甲流病毒可以通过自身合成有机物5.下列环境中,最易滋生霉菌的是( )A.潮湿的粮食堆 B.冰箱的蔬菜上C.密封的罐头里 D.煮沸的牛奶中6.小林在“调查环境中的微生物”时,用无菌棉棒擦拭桌面后,再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这个操作的目的是( )A.配制培养基 B.高压灭菌 C.进行接种 D.恒温培养7.下列属于多细胞生物的是( )A.草履虫 B.大肠杆菌 C.蘑菇 D.酵母菌8.馒头、面包等在闷热潮湿的夏季会长“毛”。导致馒头、面包长“毛”的生物是( )A.病毒 B.霉菌 C.植物 D.动物9.下列四种生物中,细胞结构与其他三种生物有明显区别的是( )A.乳酸菌 B.酵母菌 C.青霉 D.蘑菇10.炎热的夏天,在常温下放置久了的馒头上会长出许多黑色、红色等不同颜色的斑点,这斑点很可能是( )A.一个细菌 B.一个真菌 C.一个细菌菌落 D.一个真菌菌落11.制作面包、制作酸奶、生产沼气、产生青霉素需要用到的主要菌种依次是( )①乳酸菌②酵母菌③青霉④曲霉⑤毛霉⑥甲烷菌A.①②⑥⑤ B.②①③⑥ C.②①⑥③ D.⑥④③①12.细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肠道内的细菌对人体都是有益的B.细菌和真菌能够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C.利用乳酸菌发酵可将牛奶变成酸奶,将蔬菜变成泡菜D.在制作馒头、面包的过程中,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13.冬虫夏草的形成离不开真菌。这种真菌感染蝙蝠蛾幼虫后使幼虫僵化死亡,形成“冬虫”。到了夏天,真菌再从虫体头部生长出棒状的菌体,形成“夏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真菌能产生孢子,孢子可以再去感染新的蝙蝠蛾幼虫B.真菌靠死亡幼虫体内的有机物生活C.真菌和蝙蝠蛾的细胞中都有细胞核D.“夏草”细胞中有叶绿体14.蓝细菌是一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下列有关蓝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蓝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蓝细菌大量繁殖可引起赤潮C.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不属于微生物D.蓝细菌通过分裂进行生殖,条件适宜时分裂速度很快15.酸奶袋上常写:“若发现胀袋或包装破损,请勿食用”。胀袋原因是:酵母菌等微生物污染酸奶后,在缺氧环境中产生了气体。某同学做了探究。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变量是酵母菌,设置甲组的目的是作对照B.在缺氧环境中产生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若甲组气球体积大于乙组,则实验验证成功D.低温储存可抑制酵母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16.你在家里做过面包吗?下列有关面包的制作及食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面粉发酵必须在无氧的环境中进行B.制作面包的面粉主要来自小麦种子的子叶C.面包放久了会长毛,它属于微生物中的细菌D.做面包前要先发酵几小时能够产生二氧化碳17.对鲜牛奶进行罐装前,必须对鲜牛奶进行的处理是( )A.添加防腐剂 B.高温灭菌 C.发酵 D.冷藏18.制作泡菜主要包括清洗、装坛、压实、密封等步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导致蔬菜变酸的主要是酵母菌B.清洗泡菜坛可以防止杂菌污染C.密封坛口可以创造无氧环境D.发酵宜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19.如图是细菌的结构示意图和橘子发霉后青霉示意图。请回答问题。(1)图甲为细菌结构示意图。细菌没有成形的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生物;它通过____________繁殖。(2)图乙是青霉结构示意图。橘皮霉变后会生长出一种绿色的青霉菌,它属于____________(选填“单”或“多”)细胞真菌。在青霉菌落周围可提取一种抑制细菌生长的物质叫____________,是最常用的抗生素之一。(3)图甲和图乙所示生物体内都无____________,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为生。腐生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20.读图分析,请仔细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 图中属于真菌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图A中的a是___________,是它的生殖细胞。(2) 图C所示生物与图B所示生物的本质区别是,图C生物是靠进行生殖的。(3) 制作面包、馒头时离不开___________(填字母)。(4) 图中生物都没有___________(填“叶绿体”或“线粒体”),不能进行___________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这种营养方式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在学习了细菌、真菌的相关知识后,学校利用五一劳动节假期开展了发酵美食制作实践活动。小明尝试利用天然酵母菌制作馒头,请根据具体实践过程回答问题:(1)筛选菌种:将葡萄和番茄果实表面的酵母菌分别与葡萄糖溶液混合,检测它们的发酵能力,结果如图,据结果分析,小明应选择用___________果实表面的酵母菌来发面,原因是这种酵母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更强。(2)和面发酵:向面团中加入酵母菌的过程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中的___________步骤。(3)上锅蒸制:将发酵好的面团做馒头,上锅蒸制约20分钟。出锅的馒头松软多孔,是因为酵母菌分解有机物,产生___________气体遇热膨胀所致。(4)品鉴反思:小明邀请同学们品尝他的劳动成果,并进行评价,结果如下表:温度(℃) 感官评价松软度 风味 外观 色泽23 8.4 8.5 7.8 8.328 9.2 9.3 8.6 8.733 9.0 9.2 8.5 8.9想获得馒头松软度、风味和外观的最优状态,由上表得出酵母菌的最佳发酵温度是___________℃。(5)优化创新: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小明决定尝试制作彩色馒头。他用紫薯、胡萝卜和红心火龙果榨汁作为天然色素,这些色素来自植物细胞的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6)知识拓展:除馒头、面包外,请你再举出两种利用细菌或真菌制作的发酵食品:___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将痰标本涂抹在培养基上,这相当于细菌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接种。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2.答案:D解析:A.流感病毒寄生在动物体内,属于动物病毒,故A错误。B.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故B错误。C.流感病毒以自身的遗传物质为模板,依靠寄主内的物质进行自我复制,故C错误。D.流感病毒必须营寄生生活,离开活细胞就会变成结晶,故D正确。故选D。3.答案:D解析:A.酿酒时要用到酒曲,主要成分是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A不符合题意。B.制作白醋要用到醋酸杆菌,B不符合题意。C.制作酱油要用到霉菌,C不符合题意。D.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D符合题意。故选D。4.答案:A解析:A.甲流病毒的个体非常小,比细菌还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它的大小,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病毒的形态结构,A正确。B.病毒结构极其简单,主要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所以甲流病毒不可在未洗净的餐具上繁殖,B错误。C.抗生素对细菌引起的传染病具有防治作用,但是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没有防治作用,所以抗生素不能有效杀灭甲流病毒,C错误。D.甲流病毒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异养,D错误。故选A。5.答案:A解析:A.微生物,尤其是细菌和真菌,最容易在温暖潮湿、富含有机物的环境中滋生,潮湿的粮食堆提供了真菌和细菌所需的湿润环境和有机物质,使其利于生长繁殖,A符合题意。B.冰箱的低温环境抑制了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延长蔬菜的保存时间,B不符合题意。C.密封罐头由于密封性,微生物无法进入,并且缺氧气,有利于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C不符合题意。D.煮沸的牛奶中的微生物被高温杀死,有利于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D不符合题意。故选A。6.答案:C解析:用无菌棉棒擦取桌面,再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就可以把桌子上的细菌、真菌接种到培养基上,这就是细菌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接种。C正确,ABD错误。故选C。7.答案:C解析:ABD.草履虫、大肠杆菌、酵母菌的身体微小,结构简单,整个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生物,故ABD错误。C.蘑菇是多细胞真菌,由菌丝构成,是多细胞生物,故C正确。故选C。8.答案:B解析:A.病毒是一种微小的生物体,它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病毒通常不会引起馒头、面包等食品长“毛”的现象,因为它们不是通过表面生长来繁殖的,A不符合题意。B.霉菌是一类丝状真菌,它们可以在各种环境中生长,包括在食品上。霉菌通过孢子进行繁殖,这些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如闷热潮湿的夏季)会迅速生长,形成可见的菌丝,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馒头、面包等食品上长的“毛”,B符合题意。C.植物通常是通过种子、扦插、嫁接等方式进行繁殖的,它们不会在馒头、面包等食品上生长,C不符合题意。D.动物也不会在馒头、面包等食品上生长。动物通常是通过胎生、卵生等方式进行繁殖的,而且它们需要更复杂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来源,D不符合题意。故选B。9.答案:A解析:A.乳酸杆菌,属于细菌,其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符合题意。BCD.酵母菌、青霉和蘑菇均属于真菌,其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具有真正的细胞核,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答案:D解析:细菌菌落较小,多为白色;真菌菌落较大,呈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等,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所以,在常温下放置久了馒头上会长出的斑点是真菌菌落。故选D。11.答案:C解析:制作面包的主要是②酵母菌,制作面包时,需要在面粉里加一些酵母菌,其原因就是酵母菌能将葡萄糖发酵产生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遇热膨胀,蒸熟的面包就会暄软。制作酸奶的主要是①乳酸菌,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具有甜酸风味。生产沼气主要是⑥甲烷杆菌,甲烷细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呼吸作用,把沼气池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可燃性的甲烷气体(沼气),沼气可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产生抗生素的主要是③青霉,青霉素是从青霉中提炼出的一种常用的广谱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起杀菌作用。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12.答案:A解析:A.人体肠道内的细菌并不都是有益的,有些细菌是有益的,如双歧杆菌和乳酸菌,它们可以帮助消化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但也有一些细菌可能是有害的,会引起疾病,如沙门氏菌,A错误。B.细菌和真菌是自然界的重要分解者,能够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参与物质循环,B正确。C.乳酸菌发酵是将牛奶变成酸奶、将蔬菜变成泡菜的过程,C正确。D.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在制作馒头、面包的过程中,通过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D正确。故选A。13.答案:D解析:A.真菌依靠孢子繁殖,孢子可以再去感染新的蝙蝠蛾幼虫,A正确。B.蝙蝠蛾幼虫感染了子囊菌后在冬季僵化而亡形成“冬虫”。两者是寄生关系,因此“冬虫”为“夏草”的生长提供有机物,真菌靠死亡幼虫体内的有机物生活,B正确。C.真菌和蝙蝠蛾都属于真核生物,细胞中都有细胞核,C正确。D.“夏草”是“冬虫”头部长出了紫红色的像小草一样的真菌菌体,可见,“夏草”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制造有机物,D错误。故选D。14.答案:C解析:蓝细菌是一类分布很广含有叶绿素、无鞭毛、能够在光合作用时释放氧气的原核微生物。蓝细菌在植物学和藻类学中被分类为蓝藻门,它的细胞结构简单,没有核膜和核仁,只有拟核,具有叶绿素和藻蓝素,没有叶绿体。15.答案:C解析:A.根据甲、乙装置图可知,实验的变量是有无酵母菌,与乙组相比甲组没有酵母菌,因此设置甲组的目的是形成对照,A正确。B.酵母菌等微生物污染酸奶后,在缺氧环境中产生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正确。C.为验证酵母菌在缺氧环境中可能会产生气体,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甲乙两组气球的大小关系可能是甲组气球体积小于乙组或乙组气球体积大于甲组,则实验验证成功,C错误。D.在低温下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抑制了酵母菌等微生物生长和繁殖,D正确。关系C。16.答案:D解析:A.面粉发酵通常利用的是酵母菌,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发酵,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面粉发酵不是必须在无氧环境中进行,故A错误。B.小麦是单子叶植物,其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胚乳中,所以制作面包的面粉主要来自小麦种子的胚乳,而不是子叶,故B错误。C.面包放久了会长毛,这些毛一般是霉菌,属于真菌,而不是细菌。霉菌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会在面包上生长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菌丝体等结构,故C错误。D.做面包时,利用酵母菌发酵,酵母菌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都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面包变得松软多孔,故D正确。故选D。17.答案:B解析:添加防腐剂是一种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但不宜在鲜牛奶中经常添加,因为防腐剂超标准使用会对人体造成一定损害,A错误;对鲜牛奶进行罐装前,必须对鲜牛奶进行高温灭菌,B正确;对鲜牛奶进行罐装前,不用发酵,C错误;温度低能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但不能杀死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对鲜牛奶进行罐装前,必须高温灭菌,D错误。18.答案:A解析:A.制作泡菜时,导致蔬菜变酸的主要微生物是乳酸菌,而不是酵母菌。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能够将蔬菜中的糖类转化为乳酸,使蔬菜变酸并具有独特的风味,故A符合题意。B.泡菜坛在使用前进行清洗,能够去除坛内可能残留的食物残渣、微生物等,从而避免杂菌在泡菜制作过程中大量繁殖,影响泡菜的品质和口感,甚至导致泡菜变质,故B不符合题意。C.制作泡菜需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不需要氧气。密封坛口可以隔绝空气,阻止外界氧气进入坛内,为乳酸菌发酵创造无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大量繁殖并进行乳酸发酵,故C不符合题意。D.温度对泡菜发酵过程有重要影响,不同的温度会影响乳酸菌的活性和发酵速度。一般来说,泡菜发酵的适宜温度在15-30℃,温度过高,发酵速度会过快,可能导致泡菜口感不佳;温度过低,发酵速度则会过慢,延长制作时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9.答案:(1)细胞核;原核;分裂(2)多;青霉素(3)叶绿体;分解者解析:(1)细菌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区域,有些细菌还有荚膜多糖和鞭毛,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细菌是单细胞个体,能够独立生活,依靠分裂生殖繁殖后代。(2)真菌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青霉、曲霉、蘑菇等,青霉菌属于多细胞真菌。青霉能够产生青霉素,青霉素是一种最早的抗生素,是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发现的,青霉素能治疗细菌性疾病。(3)细菌和真菌体内都没有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存,腐生是指生物通过分解动植物的尸体或其他有机物来获取营养并维持生命的方式,这种生物被称为腐生生物,腐生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20.答案:(1)ABD;孢子(2)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分裂(3)B(4)叶绿体;光合;异养解析:(1)真菌有单细胞(如B酵母菌),有多细胞的(如A蘑菇、D青霉菌、曲霉菌、根霉菌);真菌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可见,图中属于真菌的是ABD,图中的a是孢子,是它的生殖细胞。(2)图中C是细菌,与B酵母菌相比,细菌体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细菌靠分裂的方式繁殖。(3)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B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4)图中的细菌、青霉、酵母菌和蘑菇体内都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依靠分解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营养方式属于异养。21.答案:(1)葡萄(2)接种(3)二氧化碳/CO2(4)28(5)液泡(6)泡菜、葡萄酒(合理即可)解析:(1)根据坐标曲线图可知,葡萄组的剩余葡萄糖量较少,说明葡萄表皮上的酵母菌发酵能力较强;所以选择用葡萄表皮上的酵母菌来发面。(2)向面团中加入酵母菌的过程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中的接种步骤;接种是将微生物接到适于它生长繁殖的人工培养基上或活的生物体内的过程。(3)酵母菌分解有机物时会产生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气体在面团中遇热膨胀,导致馒头松软多孔。(4)根据表格数据,当温度为28℃时,馒头的松软度、风味和外观的评分都是最高的。因此,想获得馒头松软度、风味和外观的最优状态,酵母菌的最佳发酵温度是28 C。(5)紫薯、胡萝卜和红心火龙果榨汁作为天然色素,这些色素来自植物细胞的液泡;液泡中含有细胞液,其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色素、营养物质等。(6)除了馒头和面包外,还有许多利用细菌或真菌制作的发酵食品,例如酸奶、泡菜、腐乳、米酒等;这些食品的制作过程中都涉及到了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