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第三单元《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深刻体悟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本单元共划分了三课,系统探讨了如何增强对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的理解和认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培育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等问题。 本框为第八课第二框,本框主要围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展开,深入阐释了传统美德的具体行为指向与实践要求。教材着重指出,践行传统美德需要努力成为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人。这些明确的行为指引,为学生树立了清晰的道德实践标准,使学生对传统美德的理解从抽象概念层面,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层面。学情分析在家庭和学校教育引导下,学生对传统美德有了一定认识,部分同学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出孝老爱亲、团结友爱的行为,还会在班级活动里展现出集体主义精神。此外,学生借助网络,接触到不少践行传统美德的正面事例,在思想上对传统美德有认同感。但仍有部分学生对传统美德的理解较为肤浅,在复杂的现实情境中,难以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同时,知行脱节的现象较为普遍,学生难以将美德认知转化为持续的行动。受多元文化冲击,部分学生价值观念混乱,对传统美德的认同感和践行积极性降低。核心素养分析1.政治认同: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2.健全人格:感受中华传统美德对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的积极的影响,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3.道德修养: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理性维护社会公德,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和道德修养,自觉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4.责任意识:践行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教学重点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教学难点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哪吒背后的团队》 提问:视频中,《哪吒》背后的团队正践行怎样的传统美德? 提示: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导入语】今天,让给我们一起学习——《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跟随教师引导进入本节课主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课题。二、讲授新课 【自主学习】时间:2分钟 浏览课本P68-70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将答案标记在课本上。 1.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2.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键在于什么? 观察生活 提问:寻找身边的“中国好人”,分享他们的故事,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 播放视频:《中国好人榜》 提示: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在生活中,我们要大力弘扬和践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活动探究一 提问:在新时代,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践行自强不息的中华传统美德? 【总结归纳】 1.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P69 ①做自强不息的人。 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 活动探究二 提问:1.李保国的故事启示我们怎样做到敬业乐群? 2.分享你身边还有哪些敬业乐群人物的故事。 知识拓展:介绍各行各业的敬业乐群的劳动者 【总结归纳】 1.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P70 ②做敬业乐群的人。 对待学习和工作,我们要专心致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我们要乐于与他人交往,在集体中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协作。只有敬业乐群,才能成就事业,实现人生价值。 活动探究三 播放课件,展示素材: 提问:他们的事迹让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传统美德?给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当他人身处困境时,我们应当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展示相关链接,拓展知识。 【总结归纳】 1.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P70 ③做扶危济困的人。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助人者,人恒助之。当他人身处困境时,我们应当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仗义疏财”“雪中送炭”等成语是扶危济困美德的集中体现。正是有了这种美德,我们的社会才是一个充满爱心与温情的文明社会。 活动探究四 提问:我们应该如何见义勇为的美德传承下去? 【总结归纳】 1.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P70 ④做见义勇为的人。 “见义不为,无勇也。”真正勇敢的人具有捍卫正义的勇毅精神,并能付诸行动。当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当他人遇到危难时,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帮助他人。 活动探究五 播放课件,展示素材: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书架上,摆着这样一张照片:习近平拉着母亲的手,漫步在公园中,记录下陪伴母亲散步的温馨时刻。在一封给父亲习仲勋的信里,习近平深情写道,“从父亲这里继承和吸取的高尚品质很多。”孝敬父母、重视亲情,习近平跟大家一样,有着深厚的家庭情结。 提问:习近平总书记与家人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 提示:做孝老爱亲的人。我们应当孝敬老人,爱护亲人。我们还要将爱的情感和责任扩展到全社会。 【总结归纳】 1.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P70 ⑤做孝老爱亲的人。 百善孝为先。“孝”的本质是“爱”和“敬”。我们应当孝敬老人,爱护亲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还要将爱的情感和责任扩展到全社会。 【总体归纳】 1.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P69-71 ①做自强不息的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 ②做敬业乐群的人。对待学习和工作,我们要专心致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我们要乐于与他人交往,在集体中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协作。 ③做扶危济困的人。当他人身处困境时,我们应当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④做见义勇为的人。当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当他人遇到危难时,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帮助他人。 ⑤做孝老爱亲的人。我们应当孝敬老人,爱护亲人,将爱的情感和责任扩展到全社会。 活动探究六 提问:请你说一说生活中我们如何传承传统美德?关键该如何做? 【总结归纳】 2.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键在于什么?P71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键在于践行。我们要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让人生更加幸福,社会更加美好。 自主预习教材并思考问题,并做好笔记。 阅读材料,凭已有积累分享答案。 分小组针对五个榜样故事进行阅读分析,探讨每个榜样故事设下的问题进行作答,并拍小组代表分享。 学生对本堂课知识点形成自己的认识,养成独立思考、生成疑问、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材料、视频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以小组合作探究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借助榜样故事、图片素材、相关知识拓展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并像榜样学习,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中。三、课堂练习 1.展示课件、导学案的练习题目。 2.点拨答案。 完成练习,主动回答问题。四、课堂小结 1.邀请学生谈本节课收获。 2.回顾本节知识点,呈现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明确本堂课重点、难点。 学生谈收获,并自主归纳总结本节课知识。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1张PPT)2025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八课践行中华传统美德自主学习1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浏览课本P68-70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将答案标记在课本上。(时间:2分钟)2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键在于什么?新课导入视频中,《哪吒》背后的团队正践行怎样的传统美德?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爱岗敬业尽职尽责8.2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生活观察2004年底,印度洋突发海啸灾难。一对中年夫妇走进青岛市红十字会,为印度洋海啸灾区的灾民捐款五万元。当工作人员问其姓名时,他们留下了“微尘”的化名。在青岛市红十字会的记录中,这对热心公益事业、化名“微尘”的好心人,多次捐款且数额较大,却一直不愿透露真名。有人认为,“微尘”是值得尊重的人,不为名、不图利,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做善事,那么人们就该尊重其选择。在青岛,“微尘”正在凝聚更多的爱心,越来越多的市民在捐款后也留下“微尘”“小小微尘”“微粒”等名字。现在,“微尘”已经成为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号和青岛公益事业的品牌。寻找身边的“中国好人”,分享他们的故事,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在生活中,我们要大力弘扬和践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探究一1961年,我国核物理学家于敏开始从原子核理论研究转入氢弹原理研究和核武器研制。当时,我国想要研究氢弹,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于敏和他的团队几乎是从零开始,依靠他们的勤奋和智慧进行理论探索。通过不懈努力,他们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问题,形成了中国独立发展的氢弹构型,世人称为“于敏构型”。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书写了中国人用最快速度独立研制出氢弹的奇迹。在新时代,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践行自强不息的中华传统美德?做自强不息的人。面对困难和挑战,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榜样故事一1.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P69①做自强不息的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总结归纳活动探究二1981年3月,刚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留校任教的李保国走进太行山,来到邢台县前南峪村,投身山区生态治理,帮助当地农民发家致富。李保国和他的团队直接帮扶村庄40多个,间接带动百余个村庄发展,技术示范推广总面积上千万亩,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帮助农民增收数十亿元。李保国还为群众办夜校,开展技术培训。村民们称他是“农民教授”“科技财神”“太行新愚公”。李保国把最好的论文写在了河北大地上,让千山万岭披上了绿装,让千万农民摆脱了贫困。思考:1.李保国的故事启示我们怎样做到敬业乐群?2.分享你身边还有哪些敬业乐群人物的故事。做敬业乐群的人。对待学习和工作,我们要专心致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我们要乐于与他人交往,在集体中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协作。榜样故事二知识拓展“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只有敬业乐群,才能成就事业,实现人生价值。1.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P70②做敬业乐群的人。对待学习和工作,我们要专心致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我们要乐于与他人交往,在集体中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协作。只有敬业乐群,才能成就事业,实现人生价值。总结归纳活动探究三湖北省老河口市村医曾伟,长期扎根基层,致力于医疗卫生事业。曾伟多次为贫困患者垫付医药费用,如为偏瘫患者肖某垫付4000余元医药费并治愈其病症;为五保老人梁金生、井六耀等提供免费治疗长达6年,垫付医药费各5万多元。此外,他还经常为乡亲们免费体检、送医送药。宁波“顺其自然”自1999年起连续26年匿名捐款,累计达1686万元。其捐款有固定模式:每年特定时段汇款,署名从“顺其自然”四字随机组合,落款地址虚构。善款全部用于助学和教育帮扶,资助众多困难学生,改善帮扶地区教育设施。这一善举带动了宁波隐名捐赠风尚,彰显大爱无声,成为宁波慈善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他们的事迹让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传统美德?给我们什么启示?扶危济困当他人身处困境时,我们应当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榜样故事三相关链接守望相助、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展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制定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推动慈善组织有序发展,慈善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1.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P70③做扶危济困的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助人者,人恒助之。当他人身处困境时,我们应当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仗义疏财”“雪中送炭”等成语是扶危济困美德的集中体现。正是有了这种美德,我们的社会才是一个充满爱心与温情的文明社会。总结归纳活动探究四见义勇为的一家三口2024年4月4日20时许,滕州市龙泉街诺果空间水果店内,一男子情绪失控,抢过店员韩晶手中水果刀欲刺同行女子。韩晶急忙躲避并夺刀未果,女子被刺伤。危急时刻,店外王兆钱冲入,从身后抱住男子双手,却遭其挣扎刺伤面部。随后,王俊杰冲出控制男子手腕,王兆钱再将其扑倒,韩晶趁机夺刀,三人合力将男子制服。群众报警后,众人被送医,男子被警方带走。我们应该如何见义勇为的美德传承下去?真正勇敢的人具有捍卫正义的勇毅精神,并能付诸行动。当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当他人遇到危难时,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帮助他人。榜样故事四1.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P70④做见义勇为的人。“见义不为,无勇也。”真正勇敢的人具有捍卫正义的勇毅精神,并能付诸行动。当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当他人遇到危难时,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帮助他人。总结归纳活动探究五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书架上,摆着这样一张照片:习近平拉着母亲的手,漫步在公园中,记录下陪伴母亲散步的温馨时刻。在一封给父亲习仲勋的信里,习近平深情写道,“从父亲这里继承和吸取的高尚品质很多。”孝敬父母、重视亲情,习近平跟大家一样,有着深厚的家庭情结。习近平总书记与家人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做孝老爱亲的人。我们应当孝敬老人,爱护亲人。我们还要将爱的情感和责任扩展到全社会。榜样故事五1.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P70⑤做孝老爱亲的人。百善孝为先。“孝”的本质是“爱”和“敬”。我们应当孝敬老人,爱护亲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还要将爱的情感和责任扩展到全社会。总结归纳1.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P69-71①做自强不息的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②做敬业乐群的人。对待学习和工作,我们要专心致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我们要乐于与他人交往,在集体中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协作。③做扶危济困的人。当他人身处困境时,我们应当主动伸出援助之手。④做见义勇为的人。当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当他人遇到危难时,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帮助他人。⑤做孝老爱亲的人。我们应当孝敬老人,爱护亲人,将爱的情感和责任扩展到全社会。总体归纳活动探究六请你说一说生活中我们如何传承传统美德?关键该如何做?爱护环境遵守交规有序排队孝敬长辈主动让座爱护公物,诚信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键在于践行。我们要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让人生更加幸福,社会更加美好。2.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键在于什么?P71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键在于践行。我们要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让人生更加幸福,社会更加美好。总结归纳课堂总结课堂总结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①做自强不息的人。②做敬业乐群的人。③做扶危济困的人。④做见义勇为的人。⑤做孝老爱亲的人。⑥关键在于践行。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那句 “我命由我不由天” 震撼人心,这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 )A.团结统一的精神B.自强不息的精神C.爱好和平的精神D.勤劳勇敢的精神B课堂练习2.“广东好人”钟秋霞年幼时,父母离异让她早早担起了照顾家庭的责任。成年后,外公、继父、大伯、二舅相继患病,她义不容辞承担起了照料他们的重任,带他们四处求医问药、悉心照顾。上述材料体现了( )A.和衷共济的处世之道B.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C.抑恶扬善的社会风气D.诚信友善的高尚品格B课堂练习3.从2015年到2024年,化名为“金粟缘人”的爱心人士每年都会给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慈善总会捐赠100万元善款,要求善款用于帮助困难学生和其他困难群体,累计已捐款1000万元。但在每年的表彰会上,都不曾出现“金粟缘人”的身影……“金粟缘人”的行为启示我们( )①服务社会,为了荣誉 ②友善待人,践行美德③关爱他人,扶危济困 ④法定义务,认真履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课堂练习4.下列行为属于见义勇为的是( )A.小张在公交车上看到有人偷东西,因为害怕没有声张B.小李看到同学在校园里被欺负,赶紧跑过去制止并帮助同学摆脱困境C.小王发现邻居家着火了,只是站在一旁观看D.小赵在路上看到有人摔倒,以为是碰瓷的,绕开走了B课堂练习5.“国家卓越工程师”获得者胡建华40年如一日躬耕于交通建设。他带领团队在峡谷深处安寨扎营,在崇山峻岭间修路架桥。这告诉我们要( )A.顺应时代变化,进行自主创业B.合理调节情绪,保持积极心态C.学会独立思考,提升思维能力D.坚持爱岗敬业,做到尽职尽责D感谢观看下节课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8.2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pptx 【核心素养】8.2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教学设计.docx 中国好人榜.mp4 导入.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