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梅州市学艺中学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第二学期中段测试题化学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Mg-24 S-32 Cl-35.5 Fe-56 Co-59 Cu-64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 下列客家娘酒制作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浸泡糯米 B. 拌曲发酵 C. 过滤取酒 D. 封坛放置2. 稀释浓硫酸时,需要佩戴好护目镜,以保护眼睛,下列图标表示护目镜是A. B. C. D.3. 下列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 玻璃钢 B. 塑料 C. 涤纶 D. 不锈钢4.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 氯化镁:MgCl B. 四个三氧化硫分子:C. 两个氦原子: D. 一氧化碳:CO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主要是山泉水中含硅酸有益健康,可促进钙的吸收。用“细、馨、苦”形容茶汤色、香、味,其主要是含有茶黄素等物质所致。完成下面小题。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山水、江水、井水属于混合物 B. 山水、江水、井水有可能是硬水C. 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 山泉水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6. 下列有关茶黄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 茶黄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4gB. 茶黄素由三种元素组成C. 茶黄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 茶黄素由29个碳原子,24个氢原子和12个氯原子构成7. 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A. B. C. D.8. “稀土之父”徐光宪院士在1972年实现错和钕的分离,打破当时世界纪录。错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钕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0 B. 钕原子序数为59C. 镨和钕均为金属元素 D. 镨的中子数为599. 下列实验操作图示中,有错误的是A. 蒸发溶液 B. 闻药品气味C. 倾倒液体 D. 测氢气的体积10. 在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Fe、CuB. 滤渣质量可能比加入镁粉的质量小C. 滤液一定是无色的D. 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铜11. 甲醇在催化剂和一定条件下产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为,b为CO B. 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C.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12.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A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 氧气易溶于水B 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生石灰可吸收空气中的H2OC 给校园中花草施用草木灰(含K2CO3) K2CO3属于复合肥料D 在自制净水器中加入明矾 明矾可以杀菌消毒A. A B. B C. C D. D13. 如图是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随着温度升高,碳酸钠的溶解度一直增大B. 时,50g水中能溶解49g碳酸钠固体C. 将b点的碳酸钠溶液降温至,得到不饱和溶液D. 将a点的碳酸钠溶液升温至,有晶体析出14.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A 混有HCl气体 将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B 溶液混有 加入适量溶液,过滤C NaCl溶液混有 加入过量溶液,过滤D CuO混有铁粉 加入适量稀HCl,过滤,洗涤,干燥A. A B. B C. C D. D15.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取并收集氢气 B.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甲烷的组成A. A B. B C. C D.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六小题,第16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16. 食盐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1)可在食盐中添加碘酸钾的方法来补碘。碘是人体必需的_______元素(填“常量”或“微量”)。(2)《天工开物》中描述了我国古代制作海盐的场景:“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共煎此盘……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①煎盐用的“牢盆”的主要材料一般是铁,原因是铁具有_______性。②“滚沸延及成盐”描写的是氯化钠_______结晶的过程。③“其下列灶燃薪”,通常将柴草架空燃烧,其原理是_______。(3)配制500g16%的氯化钠溶液用于选种,操作步骤如图:①需称量氯化钠质量为_______g。②上图中步骤4为_______。【科普阅读】17. 茶枝柑的柑皮经加工得到的陈皮,有理气健脾、燥湿祛痰的功效。陈皮贮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下,香气与理效年复一年地变化,可长期保存。陈皮的制作过程如图1所示。陈皮的陈化年份是指柑皮在晒干后储存的时间长度。测定刚采收时以及不同陈化年份陈皮成分的变化,可了解陈化过程中物理性状和药性变化的原因。人工陈化与自然陈化的陈皮在外观上就能区分。陈化是陈皮形成独特香气、味道和药性的关键,随着陈化时间的增长,陈皮中的小分子挥发油成分逐渐减少,大分子挥发油成分逐渐增加;糖类逐渐转化成酯类;黄酮类物质越来越多;使得陈皮的香气更加清雅,口感也更加醇厚,养生效果也越好。回答下列问题。(1)茶枝柑的果皮较厚,制作出的陈皮更加饱满、口感更加丰富。①茶枝柑生长的土壤呈弱酸性,下列土壤的pH适合其生长的是_______(填标号)。A.5.5~6.5 B.7.0 C.8.0~9.0②合理使用钾肥[含_______元素(填化学符号)]能促进光合作用、增甜。③作为钾肥的可用98%的和KCl在550℃进行反应制得,同时生成HCl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柑皮自然陈化是_______(填“剧烈氧化”或“缓慢氧化”)。(3)人工陈化就是模拟图1自然陈化过程,通过调节_______加快陈化的速度。(4)柑皮自然陈化的过程中保持_______(填“通风”或“密封”)可以促进陈化。(5)阿魏酸能提高色素沉着效果起到增色作用。由图2可以判断陈皮陈化1年后与0年相比颜色会变_______(填“深”或“浅”)。【基础实验和跨学科实践】18. 任务一:CO2的制取及性质(图1)(1)实验室制取CO2不用稀硫酸的原因是生成_______,阻碍反应进行,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实验前,关闭旋塞,往a_______(填装置名称)中加水,观察到左右两边能形成稳定的液面差,说明气密性良好。(3)实验时,应该将块状石灰石(或大理石)放在仪器_______中(填“a”或“b”),该装置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将生成的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任务二:CO2是一种温室气体,过量排放导致全球变暖。(4)小涛同学用如图2的装置,模拟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在左侧瓶中盛放CO2,右侧瓶中盛放空气。实验时,观察到食用油的液面变化情况为_______(填“左高右低”或“左低右高”),即可证明CO2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为了减少大气中的CO2,你的一种低碳行动是_______。(5)CO与CO2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19. Mg与NH4Cl溶液反应,除生成一种盐外,还有气泡产生。为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查阅资料】(1)镁与氯化铵溶液反应生成两种气体,每种气体只含有氮、氢两种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2)镁与水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3)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与酸反应。【提出问题】该气体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H2和N2猜想二:______。猜想三:H2和NH3【查阅资料】氨气有如下一些化学性质:① NH3+HCl=NH4Cl② 2NH3+H2SO4=(NH4)2SO4③ 2NH3+3CuO3Cu+N2+3H2O【实验探究】为了探究气体成分,又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① A中观察到______,证明有NH3;② B中玻璃管内观察到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同时看到玻璃管内壁有水珠产生,证明有H2;③ 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实验结论】根据以上信息和实验进行推测,猜想______(填“一”、“二”或“三”)成立,则Mg与NH4Cl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反思】(1)有同学认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能产生HCl,为确定是否含有HCl,可将气体通入硝酸酸化的______(写化学式)溶液中,观察到无白色沉淀产生,该气体中无HCl。(2)综合以上信息和实验结论,有同学认为不需要单独检验HCl,就能证明HCl不存在。这种说法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20. 铜箔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一种制造铜箔工艺主要工序如图1所示。(1)请写出一种加快“溶铜”速率的方法_______。(2)“溶铜”中,存在Cu与生成CuO的反应,该反应属于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操作1”的目的是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该操作名称为_______。(3)“制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的化学式为_______。物质X可用于图1中的_______、_______工序。(4)“制箔”中,需生产抗拉强度大于355MPa且延伸率大于13.5%的铜箔,据图2可知,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内(填字母)。A. 45~49℃ B. 50~52℃ C. 53~55℃ D. 56~60℃(5)“酸洗”后,用熟石灰中和酸性废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21. (氧化钴)是电动车电池制造中的重要原材料,工业上制备的流程如下图。查阅资料:碱式碳酸钴可以看作和结合而成的化合物(1)过程1:碱式碳酸钴与稀盐酸反应,除了还生成了_______和_______。(2)过程2:化学方程式为,用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理论上可以制备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过程3: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关系如上图,现将的加热。①时,剩余固体的质量________g。②时固体已经全部转换为,其质量_________g。梅州市学艺中学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第二学期中段测试题化学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Mg-24 S-32 Cl-35.5 Fe-56 Co-59 Cu-64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A【3题答案】【答案】A【4题答案】【答案】D【5~7题答案】【答案】5. C 6. B 7. D【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D【11题答案】【答案】D【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C【14题答案】【答案】B【15题答案】【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六小题,第16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16题答案】【答案】(1)微量 (2) ①. 导热 ②. 蒸发 ③.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柴草充分燃烧(3) ①. 80 ②. 溶解【科普阅读】【17题答案】【答案】(1) ①. A ②. K ③.(2)缓慢氧化 (3)温度、湿度等条件(4)通风 (5)深【基础实验和跨学科实践】【18题答案】【答案】(1) ①. 微溶的硫酸钙 ②.(2)漏斗 (3) ①. b ②.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③. 溶液变红(4) ①. 左低右高 ②. 绿色出行,步行或骑自行车(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5)分子构成不同【19题答案】【答案】 ①. N2和NH3 ②. 溶液变红色 ③. 吸收水蒸气和氨气 ④. 三 ⑤. Mg+2NH4Cl=MgCl2+2NH3↑+H2↑ ⑥. AgNO3 ⑦. 合理 ⑧. 因为氨气能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20题答案】【答案】(1)将铜原料粉碎(或升高温度、增大酸的浓度等)(2) ①. 化合反应 ②. 过滤(3) ①. ②. 溶铜 ③. 酸洗 (4)C(5)【21题答案】【答案】(1) ①. 水 ②. 二氧化碳(2)9.3g;解:设理论上可以制备Co(OH)2的质量为x。,x=9.3g答:理论上可以制备Co(OH)2的质量为9.3g。(3) ①. 80.3 ②. 7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