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1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 课件(共2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9.1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 课件(共23张PPT)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九课 法律为我们护航
9.1 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
2024-2025学年秋季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知道我国法律体系的本质。 2.了解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意义。 3.知道我国法律体系是如何完善的。 4.知道如何能够为法律体系建设作贡献? 重点:我国法律体系是如何完善的?
难点:为法律体系建设作贡献。
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1.法律体系的性质与完善
2.完善法律体系的意义
3.我国立法的完善
4.法律实施的重要性及要求
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76-79内容,完成下面的目标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时间5分钟。
1.我国法律体系的性质
材料1:公元前21世纪,我国产生了古代第一个王朝——夏,以及维护夏朝统治的法律制度。据文献记载,夏朝的法律称为“禹刑”。
材料2:在古巴比伦,公元前18世纪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个高2.25米的石柱上,竖立在巴比伦的神殿里。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正文包括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等制度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分析上述材料,你能看出创制法律的目的是什么?
法律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你能再列举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吗?
探究与分享
家庭生活:
学校生活:
社会生活: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继承法……
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
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劳动法、刑法……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生活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
如果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交通瘫痪
社会秩序混乱
生命健康受到威胁
犯罪增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思考:根据宪法的内容,分析我国法律的性质?
法律




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我国法律的性质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因此,我国的法律体系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系。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6字方针
1982
现行宪法通过
1997
《民法典》公布,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
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
2010
组建中央全面
依法治国委员会
2018
2002
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2012
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20
十五大确立
“依法治国”
的基本方略
2.我国法治建设进程
图片观察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立法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经济领域
政治领域
文化领域
社会领域
查找与生态文明领域相关的法律,推荐你最感兴趣的一部,并说说你的推荐理由。
我推荐新《环保法》。新《环保法》被誉为“史上最严”环保法,加大了违法排污的责任,加大了处罚力度,为我国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校园是我们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环保法》中关于资源节约、废弃物处理的规定,与校园生活紧密相关。比如垃圾分类,学生可以依据《环保法》要求,在校园中做好垃圾分类投放,共同营造整洁的校园环境,让环保理念在熟悉的场景中生根发芽。学生还能将环保理念带回家,和家人一起节约用水、绿色出行等,带动家庭成员践行环保行动,形成良好的家庭环保氛围。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并不断完善的表现?
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确定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88年4月12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为发展时常经济提供法律保障。......
2018年3月11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
调整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专门就监察委员会作出规定,以宪法的形式明确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性质、地位、名称、人员组成等。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时宜则有功。
——《韩非子》
食品安全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00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
出行安全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网络安全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2009年《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
家庭教育
2021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近年来,网络直播打赏乱象频发,对未成年人造成诸多不良影响,这一问题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问题一:部分网络直播平台责任意识缺失,虽然上线了防沉迷系统“青少年模式”,但大多形同虚设;有的为了牟利,甚至向未成年人提供含有暴力色情、低俗内容的动漫产品,引诱其打赏。
问题二: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监管缺位,多因忙于生计而疏于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
问题三:未成年人心智尚未健全,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弱,在虚荣心的驱使下盲目攀比,极易被诱骗打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法和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民法商法
宪法相关法
刑法
经济法
社会法
诉讼法
非诉讼法
程序法
行政法
笔记整理
课堂笔记:
【笔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如何形成与完善的?
1.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足国情和实际需要,加快推进各领域立法工作,形成并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
2.我国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国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等重要领域立法,加快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立法步伐,努力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




关于我国法律体系,几位同学发表了以下看法:
小明:我国的法律体系很完善,以后修修补补就行了
小芳:我国仍需要加强立法工作,比如,人工智能发展迅猛,但相关立法相对滞后。
小娇:我国已经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目前这这个体系还在不断完善。
就上述看法谈谈你理解。
自古以来,中华历代志士仁人追求“良法善治”。宋人王安石说:“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社会生活的发展无止境,法律体系的完善也无止境。
3.我国为什么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材料1: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数据泄露等安全问题频发。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之后又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对数据跨境传输、数据处理者的责任等内容进一步细化规定。
材料2:当前社会餐饮浪费现象严重,为制止这种行为,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并且随着实践的深入,对于食品生产、加工、储存等环节的浪费监管措施不断细化。
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2024年8月15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多部门发布的该办法正式生效。主要聚焦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场景,针对违法信息、算法歧视、知识产权、人格权与个人信息保护、未成年人保护等问题,规定人工智能领域违反相关法律或侵犯相关权益的,责任不能获得赦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草案》2024年9月10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草案共8章63条,总体思路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防范化解公共卫生领域重大风险;完善应对体制机制,提高应对能力;加强与相关法律衔接配合。主要内容包括坚持党的领导,明确应对管理体制,做好应急准备,完善监测预警报告及应急处置制度等。




材料1:曾经不信“法”信“访”,如今遇事先找“法”;曾经律师难找、公证难做,如今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法律帮助;邻里矛盾不用上交,活跃在乡村社区的调解员把纠纷化解在诉前……每个人都是法治中国的亲历者、推动者和受益者,法治成为全体人民的信仰。
材料2:曾经“门难进、案难立”变成“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修改行政诉讼法,破解“告官不见官”等难题;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清除队伍积弊沉疴……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执法机关立行立改,让公平正义更加可触可感;
材料3:部署开展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涉黑组织数量是前10年总和的1.3倍;严打群众深恶痛绝的各类犯罪,2023年全国盗抢骗案件立案数较2019年下降31.4%……更加平安的中国,让人民更加安居乐业。
通过上述材料,你可以看出我国法治建设不断健全有什么重大意义?
2025年实施的几部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 - 2024年4月26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 - 2024年8月30日,国务院第40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进入新时代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不断推进高质量立法,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为完备的法律保障。
修改专利法、著作权法、科学技术进步法,推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制定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疫苗管理法、修改动物防疫法、药品管理法,强化公共卫生领域立法。
制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生物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修改反恐怖主义法等,加快国家安全领域立法。
制定对外关系法、外国国家豁免法、反外国制裁法、出口管制法等,加强涉外领域立法。
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修改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制定英雄烈士保护法、爱国主义教育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反食品浪费法,修改民事诉讼法、行政处罚法,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二),回应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制定退役军人保障法,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加强特殊群体权益保障。
笔记整理
课堂笔记:
【笔记】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意义和做法
意义: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良好法治环境。
做法:我国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等重要领域立法,加快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立法步伐,努力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明代张居正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
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法国思想家卢梭
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都遵守,仍不能实现法治。——亚里士多德
结合以上名言,谈谈你的感想。




天下大事,困难的不在于要制定什么法律,而在于立了法就一定要执行。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法贵必行,慎在深刻,裕其制以便俗,严其令以惩违,微损有余,稍忧不足。——【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024年10月24日,接过沉甸甸的奖杯,璧山中学高二(3)班的学生陈玮玥和同学们难掩激动。在一个月前修订通过的《重庆市法律援助条例》中,璧山中学包括陈玮玥在内的18名学生提出的11条立法建议得到采纳。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沙坪坝基层立法联系点对提出建议并被采纳的学生进行了表彰颁奖。
思考:高中生提出的立法建议首次写入重庆地方性法规给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作为社会一员,我们不仅要关注法律体系建设,为法律的完善贡献力量,而且要从内心深处拥护法律。
4.我们应怎样为法律体系建设作贡献?
(2)从内心深处拥护法律,信仰法律的力量和价值。
(1)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关注法律体系建设,为法律的完善贡献力量。
(3)做到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
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课堂小结
结构:形成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性质: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系
法律实施:①关注法律体系建设
②内心深处拥护法律
③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
日益完善的
法律体系
意义:①社会发展 法律发展
②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提供法治环境
③健全必备的法律制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