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3师长情谊(第02期)(学生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战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3师长情谊(第02期)(学生版+解析)

资源简介

专题03 师长情谊
考点1 师生之间
1.(2024·贵州铜仁·中考真题)有的老师担心学生失学而把自己有限的工资用来资助贫困学生,有的老师背着学生上学、牵着学生的手过急流、走险路,这些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正如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所说:“当老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面对老师,我们应该( )
①不忘师恩,尊重老师 ②平等相待,坦成友好
③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④减少沟通,服从安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师生交往。
①②③:分析可知,老师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我们应该铭记老师的教诲和付出,从内心尊重老师;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我们可以真诚地与老师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老师也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我们要关心老师的身心健康,理解老师的辛苦和付出;故①②③符合题意;
④: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有效的沟通,我们应该主动与老师交流,而不是减少沟通;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A。
考点2 亲情之爱
2.(2024·辽宁·中考真题)“餐桌上可口的菜肴热气腾腾,温馨的厨房里有家人忙碌的身影”,这是宁宁放学回家时看到的情景。让家更美好,宁宁应该( )
①主动分担家务劳动②完全听从长辈的意见
③增强家庭责任意识④与家庭成员和睦相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构建和谐家庭。
①③④:结合教材知识可知,让家更美好,宁宁应该主动分担家务劳动、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与家庭成员和睦相处;故①③④符合题意;
②: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虽然长辈的经验和意见值得参考,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应该在尊重长辈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分析和选择;故②错误;
故本题选C。
3.(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孙老师是山东某初级中学的教师。他的父亲早逝,母亲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和孤独症,经常迷路走丢,于是孙老师决定带着母亲去上班。学校领导刚开始有顾虑,但在进行了细致的走访调查后,确认不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便打消了顾虑。如今,母子二人的故事成了学生眼前鲜活的教育示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①亲情能激励人们去创造奇迹 ②要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③要传承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 ④家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孝亲敬长的原因和要求。
②③:分析题文,孙老师带着母亲去上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母亲的照顾和关爱,这体现了要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同时,孙老师的行为传承了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要传承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故②③符合题意;
①:在这个故事中,并没有体现孙老师因为亲情创造了某种奇迹;故①不符合题意;
④:故事重点强调的是孙老师对母亲的孝敬,而非突出家是避风港这一特点;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4.(2024·四川德阳·中考真题)积极参与图中的活动( )
①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②有利于我们养成劳动的习惯
③旨在提升青少年的劳动技能 ④能增强我们的家庭责任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构建和谐家庭。
①:题文内容属于参与家务劳动,并未涉及法定义务,故①说法错误;
②④:依据教材知识,结合题文内容可知,积极参与家务劳动有利于我们养成劳动的习惯,能增强我 们的家庭责任意识,故②④说法正确;
③:参与家务劳动的目的在于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并非提升劳动技能,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5.(2024·甘肃兰州·中考真题)青春赋予我们生命的喜悦,也带来成长的烦恼。针对下列成长的烦恼,建议合理的是( )
序号 成长的烦恼 建议
① “我已经13岁了,很多同学的个子都猛窜了一大截。可我还是很矮,真愁啊!” 悦纳生理变化,追求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
② “期末考试时,同桌想抄我的古诗默写,我拒绝了。这段时间他和我形同陌路,真郁闷。” 友谊是双向的,朋友之间要共同分享
③ “我在数学课上看小说,被老师发现了。不但没收了小说,还被严厉批评,好难过!” 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反省自己
④ “学习上,妈妈总是给我定太高的目标,提太多的要求,我都有点喘不过气来。” 培养独立思维,尽量避免沟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对待青春期生理变化、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友谊必须坚守原则、沟通传递爱。
①:“同学都长高了,可是我还是很矮”,青春期身体的变化让这位同学产生了烦恼。建议这位同学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在追求形体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故①符合题意;
③:因为上课看小说,受到了老师批评,这位同学要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理解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弥补不足。故③符合题意;
②:拒绝同桌抄袭的要求是正确的,友谊也要坚守原则,不能不加选择地为朋友做任何事,故②说法错误;
④:“避免沟通”错误。如果妈妈提的要求超出了自己的实际能力,可以跟妈妈多沟通,从而达成一致意见,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6.(2024·四川自贡·中考真题)母亲节这天,社区组织“谢谢妈妈”主题活动。在活动中,九年级学生小芳端上第一次亲手做的菜请妈妈品尝,妈妈幸福地说:这是女儿的味道,真好!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材料表明( )
①尽孝在当下,需要实际具体的行动
②子女扶助和保护父母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③积极参与家务劳动,是子女与父母沟通的最佳方式
④孝亲敬长,关爱他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孝亲敬长的要求、构建和谐家庭。
①④:在社区组织的活动中,小芳把第一次亲手做的菜端给妈妈品尝,妈妈感受到了来自女儿的爱心。材料说明尽孝在当下,孝亲敬长,关爱他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我们要从现在开始,从身边小事做起,用实际具体的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故①④说法正确;
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故②说法错误;
③:“亲子之间良好的沟通方式有很多,子女积极参与家务劳动有利于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建设和谐家庭作出贡献,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专题03 师长情谊
考点1 师生之间
1.(2024·贵州铜仁·中考真题)有的老师担心学生失学而把自己有限的工资用来资助贫困学生,有的老师背着学生上学、牵着学生的手过急流、走险路,这些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正如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所说:“当老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面对老师,我们应该( )
①不忘师恩,尊重老师 ②平等相待,坦成友好
③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④减少沟通,服从安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2 亲情之爱
2.(2024·辽宁·中考真题)“餐桌上可口的菜肴热气腾腾,温馨的厨房里有家人忙碌的身影”,这是宁宁放学回家时看到的情景。让家更美好,宁宁应该( )
①主动分担家务劳动②完全听从长辈的意见
③增强家庭责任意识④与家庭成员和睦相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孙老师是山东某初级中学的教师。他的父亲早逝,母亲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和孤独症,经常迷路走丢,于是孙老师决定带着母亲去上班。学校领导刚开始有顾虑,但在进行了细致的走访调查后,确认不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便打消了顾虑。如今,母子二人的故事成了学生眼前鲜活的教育示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①亲情能激励人们去创造奇迹 ②要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③要传承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 ④家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4·四川德阳·中考真题)积极参与图中的活动( )
①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②有利于我们养成劳动的习惯
③旨在提升青少年的劳动技能 ④能增强我们的家庭责任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甘肃兰州·中考真题)青春赋予我们生命的喜悦,也带来成长的烦恼。针对下列成长的烦恼,建议合理的是( )
序号 成长的烦恼 建议
① “我已经13岁了,很多同学的个子都猛窜了一大截。可我还是很矮,真愁啊!” 悦纳生理变化,追求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
② “期末考试时,同桌想抄我的古诗默写,我拒绝了。这段时间他和我形同陌路,真郁闷。” 友谊是双向的,朋友之间要共同分享
③ “我在数学课上看小说,被老师发现了。不但没收了小说,还被严厉批评,好难过!” 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反省自己
④ “学习上,妈妈总是给我定太高的目标,提太多的要求,我都有点喘不过气来。” 培养独立思维,尽量避免沟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2024·四川自贡·中考真题)母亲节这天,社区组织“谢谢妈妈”主题活动。在活动中,九年级学生小芳端上第一次亲手做的菜请妈妈品尝,妈妈幸福地说:这是女儿的味道,真好!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材料表明( )
①尽孝在当下,需要实际具体的行动
②子女扶助和保护父母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③积极参与家务劳动,是子女与父母沟通的最佳方式
④孝亲敬长,关爱他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