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高三年级第二次适应性检测5.某颜料和染料的中间体晶胞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锴误的是A.晶体中与一个Cl紧邻的Fe有2个化学试题2025.04B.Fe位于Cl和H组成的八面体空隙中NH,C.该中间体的化学式为FC(NH),Cl,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OFeD,该晶体属于混合型晶体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6.实验室模拟二乙醇胺(HOCH,CH2),NH脱硫、再生及测定SOz吸收率的过程。各步骤中装卷上无效。置和原理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016S32C135.5C059Br80Ag108Bi209兰,70%硫酸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碱石灰1.清代《闽小记》中记载被称为“中国白的德化白瓷:“以糯米浆调釉,其火候极足,色如凝脂”。盐酸酸化的NSO,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才数战A·糯米浆中的淀粉高温水解生成果糖以增强釉料的粘性A.制取SO2B.脱硫(吸收SOz)C.再生(解吸SOz)D.测定SO2吸收率B.硅氧四面体网状结构是陶瓷硬度大的原因之一7.定影剂使用原理为AgB+2Na,S,O,NaAg(S,O),+NaBr,使用时应控制体系pH,否则易C.含铝化合物的存在使陶瓷不耐酸诚腐蚀D.烧制白瓷应选用FezO3含量较高的泥料发生副反应S,O+2H=S↓+SO,个+H,0。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00mL0.1 mol.L Na,S,0,溶液中,S,O数目小于0.01N2.下列四种物质在处理水体时作用原理与其它几种不同的是A.O3B.ClO2C,明矾D,液氯B.正常使用时,每溶解94gAgB,生成配位键数目为Na3.一种有机催化剂催化修饰色氨酸的反应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体系pH过小时,每生成18gH,0,转移电子数目为2N。D.发生副反应时,溶液减重32g,SO2逸出数目为NACOOHCOOHOHHOOH8.一种从铅阳极泥熔炼产生的砷悌烟尘(主要含Pb、AgAS,OSb,O,)中提取砷和氧化佛的NH摧化剂OHH20OH工艺流程如下:OH4mol-LHCI NaH2PO2H20氨水催化剂A.I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B.I和Ⅱ中手性碳原子数目相同整一→寂一面一水解sod→→0C.I、Ⅱ、I均能使溴水褪色D.该反应的催化剂属于糖类滤液24.某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X,YQZ,结构如图。短周期非金属元素X、Y、Z、Q原子序数依渣AS滤液1次增大,其中Y的含氧酸为一元酸,基态Q原子中g与卫轨道电子数之比为2:3。下列说法已知:25C时,H,P02的K,=5.9x102;Sb+6C[6C1。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Q>Z>YA.“滤渣的主要成分为Pb和AgClB.最简单氢化物沸点:Q>ZB.“沉砷'过程发生反应3P0+4As+6H,0=3H,P0,+4As↓+3H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QC.“水解中,高浓度的C不利于Sb+水解D.Z-Q-Z键角:X,YQZ>QZD.“脱氯”中,n(H,·H,O)一定时,氨水浓度越大脱氯率越高化学试卷第1页共8页化学试卷第2页共8页化学答案一、选择题1-5 BCCDC 6-10DDCAC 二、选择题11.D 12.D 13.BD 14.BD 15.CD 三、非选择题16.(12 分)(除特殊标明外,每空 1 分)(1) (2 分) (2) (2 分)(3) 、 、 (4) 盐酸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5) (2 分) (6) (2 分) 17.(12 分)(除特殊标明外,每空 1 分)(1)第二周期 IA 族 3d6(2) 与 的配位能力更强, 溶液中 的浓度低(3)①sp3 ②ac(2 分)(4)N 原子半径小能够形成较强的 p-pπ键,P 原子的半径较大原子间形成的σ键较长,p-p 轨道肩并肩 重叠程度较小或几乎不能重叠,难以形成 p-pπ键(2 分)(5)① ②0.1875(2 分) ③13:318.(12 分)(除特殊标明外,每空 1 分)(1)(2)酯基(3)2 +CH3CH2OH(2 分)(4) (2 分)(5)保护酮羰基,防止其在后续反应中被 还原(6) (2 分) 不会,Y 中酯基会在酸性条件下继续水解,仍生成脱落酸(7)1mol(2 分)19.(12 分)(除特殊标明外,每空 1 分)(1)水解产生 速率可控,可减少 溢出,提升实验安全性形成配合物缓慢释放 ;产生 抑制 电离降低 浓度(2)a(3)直形冷凝管 温度计(2 分)(4)硝酸酸化的 溶液(5)D(6) 过高, 会发生水解: 过低,会影响 与 反应程度(2 分) (2 分)20.(12 分)(除特殊标明外,每空 1 分)(1)+1983.86kJ/mol(2)a(3)70%(2 分) 4.75(2 分) 增大 升高温度,反应 III 逆向移动的程度大于反应 II 正向移动的程度 (4)2(2 分) 增大了氢原子的浓度或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山东高考模拟(二)化学.pdf 化学答案 (1).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