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道德与法治试题(二)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统编版)。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50分)1.如图漫画《连心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①坚持依法行政,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②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③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④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唯一力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5年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努力取得更大成效。”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源于中国共产党(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②肩负着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③是维系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④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唯一力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要坚持人民至上。下列诗句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背C.但愿苍生俱饱吸,不辞辛苦出山林 D.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4.(2024·浙江绍兴·二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一规定( )A.诠释了我国必须坚持的基本政治制度 B.保障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中国公民C.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D.明确了人民当家作主根本途径和形式5.下面漫画旨在告诉我们( )A.宪法保护的人权主体非常广泛B.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非常广泛C.宪法涵盖公民生活的所有方面D.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一切权利6.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B.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十分完善C.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D.我国人权事业迈上了新台阶7.据新华社2025年2月20日报道,国家医保局消息称,截至该时间,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上线定点药店比价小程序,能一键查询、比对药品价格并导航,极大便利群众购药。该小程序的上线( )①有利于保障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和物质帮助权②能让消费者买到更便宜的药品,降低医疗开支③体现了我国秉持生命至上理念,尊重和保障人权④有利于规范药品市场秩序,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8.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家机构贯彻这一原则的是( )①某居委会组织召开“我爱我家”民主协商会②国务院要求各省政府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③陕西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在西安召开④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9.对漫画《权力与责任》启示政府工作人员( )①在其位谋其责,不推诿责任②加大力度整治不作为的问题③承担责任就能杜绝腐败现象④积极履行职责为人民谋利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2024年12月1日至7日是我国第七个“宪法宣传周”,某校围绕“弘扬宪法精神”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小泉是班级“小小宪法宣传员”,需设计一份宪法知识宣传海报。海报可以运用以下观点( )①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②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③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具体问题④宪法是惩治犯罪的法律依据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合宪性审查的制度构建,《立法法》的修改为合宪性审查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法律规范和依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②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有利于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③宪法监督的主体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有利于维护《立法法》的最高法律地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近年来,我国加强合宪性审查工作、提高备案审查工作质量。建立健全合宪性审查工作机制,在立法修法的事前、事中、事后开展全过程、常态化的合宪性审查。其目的在于( )①维护宪法的尊严权威②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③纠正公民的违宪行为④提高行政法规的地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2024年12月1日至7日是我国第七个“宪法宣传周”,各地各部门围绕“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开展了宪法宣誓、宪法晨读、知识竞答、联合普法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这些活动的意义在于( )①提升宪法地位,推动宪法的完善和发展②提高科学素养,不断适应社会发展③普及宪法常识,增强全社会宪法意识④营造法治氛围,弘扬法治精神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4.下列图示关于概念之间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15.下列漫画中的行为属于正确行使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的是( )A. B. C. D.16.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同学们发现,一些概念之间存在着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下列图示中的两个概念属于此种逻辑关系的是( )A. B. C. D.17.某校开展了以“权利义务伴我行”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学生小雅制作了如下一组宣传图:下面对宣传图的解读,你认可的是( )A.图①中保安的行为侵犯了该女士的人身自由这一基本政治权利B.图②中公民享有言论自由,在虚拟世界里可以不受约束C.图③中的学生接受资助,享受了物质帮助权D.图④中将房屋出租并收取租金,行使了对合法财产的处分权和收益权18.下列能体现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的是( )A.李老师退休后每月领取退休金B.市民王大爷参与了网上评议政府活动C.年满18周岁的兵兵进行兵役登记D.小张利用闲暇时间设计《西游记》动漫人物19.《民法典》第一百零九条规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对这一法条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A.人格尊严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B.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C.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劳动权等D.人身自由是公民一项基本政治权利20.AI换脸,是指通过AI人工智能技术,把别人的脸换成自己的脸。近来,利用“AI换脸”“AI换声”等虚假音视频,进行诈骗、诽谤的违法行为屡见不鲜。这种违法行为侵犯公民的( )A.肖像权、财产权、名誉权 B.肖像权、财产权、隐私权C.姓名权、财产权、著作权 D.隐私权、劳动权、荣誉权21.孔某在用餐时被要求扫码点餐。在扫码过程中,通过关注公众号等方式孔某的个人信息被强制获取且无法自行删除。孔某要求商家停止侵权,并将该商家诉至法院,法院依法判决该商家删除孔某个人信息、书面赔礼道歉。孔某提出这一要求被支持的原因有( )①餐饮公司强制获取消费者信息是违法行为②孔某的姓名权受到了不法侵害③社会信息的发展不应以牺牲个人信息安全为代价④诉讼是维护权利的最佳手段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2.下图中消费者可以选择的维权途径有( ) ①及时申请劳动仲裁②通过消费者协会调解③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3.初中生小李因为生病难受、放学乘坐公交车时在座位上睡着了,没有给身边站着的一位老人让座,这一幕被同学小张用手机拍下发到了学校贴吧上。一时间,“没有爱心、缺少教养、给中学生丢脸”等谩骂内容的跟帖留言如潮水般涌来,令小李非常苦恼。对待这样的“网暴”行为,小李应( )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②及时保留证据,向法院起诉③向老师求助,要求学校将小张开除④调控情绪,保持平和心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4.对以下社会生活情境的分析,你赞同的是( )序号 情境 分析① 大学二年级学生赵某应征入伍 赵某依法履行服兵役的义务② 藏族医生坚持为本村的多个民族群众免费诊治 该医生的行为维护了民族团结③ 某厂实行“严格管理”,对离厂工人搜身后才允许离开 该厂的行为侵犯了工人的财产权④ 小刘的妈妈每月从单位领取劳动报酬 小刘妈妈享有物质帮助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5.张某在2025年除夕晚上,不顾旁人劝阻,违规燃放烟花爆竹,导致火情。后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从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看,张某( )A.在行使权利时没有自觉履行义务B.应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C.违反了刑事法律,应受法律制裁D.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义务第Ⅱ卷二、请根据下列各题要求,回答问题,共4大题,共50分26、判断说理: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每题4分,共8分)(1)在国家宪法日当天,某地举行了新任命国家工作人员集中宪法宣誓活动。对此,小福认为:宪法只是国家公职人员的行为准则,与其他公民无关。小福的观点。()理由:(2 )图1人物的做法。()理由:三、新闻点评题:27、时事点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肩负起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结合时事知识,说明为什么“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四、分析说明题:28、某校准备开展“法律伴我行”活动,请你也积极参与进来吧。活动一 宪法小知识同学们收集了下列两个材料:材料一 2024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2024年宪法宣誓仪式。全体宣誓人员列队肃立,对党和人民、对宪法和法律、对职责和使命许下了共同的誓言。材料二 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第一条明确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1)请你回答材料中所体现的宪法知识。活动二 法治小课堂在小倩13岁时,她的父母因车祸抢救无效去世。小倩的叔叔主持料理后事,并实际控制了小倩父母的所有遗产和证件。两年来,小倩的叔叔蛮横地独占了小倩父母的所有遗产。小倩无经济来源,生活困难,一直和奶奶相依为命。小倩奶奶向小倩叔叔提起让小倩继承遗产的事情时,小倩的叔叔则以小倩是未成年人为借口,予以拒绝。(2)小倩和奶奶遇到了难题,请你告诉小倩和奶奶怎样才能讨回公道。29.情境一 通过调查发现,校园欺凌者大多数法治观念淡薄;沾染了不良习气;存在不良行为甚至严重不良行为。校因欺凌主要包括殴打、脚踢、掌掴、抓咬、推撞、拉扯等或者恐吓威胁他人;辱骂、讥讽、嘲弄、挖苦、起侮辱性绰号;抢夺、强拿硬要或者故意毁坏他人财物;恶意排斥,孤立他人,影响他人参加学校活动或者社会交往;通过网络或者其他信息传播方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散布谣言或者错误信息诋毁他人、恶意传播他人隐私等。(1)校园欺凌行为侵犯了公民的哪些基本权利 (2)请运用“依法行使权利”的知识,对校园欺凌者发出你的劝告。情境二 某校九年级(1)班举行了模拟宪法宣誓活动。领誓人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手举拳,领诵誓词;其他宣誓人整齐排列,右手举拳,跟诵誓词。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3)结合规范权力运行相关知识,谈谈国家工作人员应如何践行宣誓内容。30.【弘扬宪法精神 治理网络空间】时代越是发展,社会越是进步,人们就越发感受到宪法的力量和温度。◆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修订反间谍法、保守国家秘密法……翻开一部部法律,开宗明义指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最根本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保障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在2023年国家宪法日开展的“宪法晨读”活动中,8000多万名师生同步参与,营造了尊崇宪法的仪式感。(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宪法的力量和温度给你的启示。截至2023年6月,国内短视频用户规模约为10.26亿人。与此同时,自媒体造假现象也引发关注。为吸粉引流,自媒体从业者徐某某与薛某编造“秦朗丢失寒假作业”的视频,散布虚假信息。同时,部分网民不分真伪、轻信盲从,导致事件不断发酵。因扰乱公共秩序,公安机关依法对徐某某、薛某及其所在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可见,自媒体和网民都需要反思,勿让谎言成为流量密码。(2)结合材料,运用依法行使权利的相关知识,说说你对“勿让谎言成为流量密码”的理解。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模拟试卷(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D 5.B 6.A 7.C 8.B 9.B 10.A 11.A 12.A 13.D 14.D 15.A 16.B 17.D 18.B 19.B 20.A 21.C 22.C 23.C 24.A 25.A 二、判断说理题 26. (1)判断:错误 理由: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不仅是国家公职人员的行为准则,也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我们应增强宪法意识,学习、认同、践行宪法。 (2)判断:错误 理由:图中人物只享受权利,拒绝履行义务,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三、新闻点评题 27.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③办好中国的事情,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四、分析说明题 28. (1)材料一体现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宣誓制度有利于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 材料二体现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2)①先与叔叔协商,争取和平解决遗产继承问题; ②寻求律师或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己的继承权。 29. (1)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财产权。 (2)①行使权利有界限,不得超越法律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合法权益; ②校园欺凌侵犯他人权利,应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尊重他人合法权利。 (3)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法无授权不可为; ②法定职责必须为,不得懈怠、推诿; ③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确保权力规范运行。 30. (1)①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我们应维护宪法权威; ②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以人民为中心,我们应认同宪法、捍卫宪法; ③通过宪法宣传活动增强宪法意识,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2)①公民行使权利应依法进行,自媒体编造谎言侵犯他人权益,扰乱社会秩序,是违法行为; ②行使言论自由等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合法权益,要遵守法律和道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