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撒哈拉以南非洲 课件(19张PPT)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3 撒哈拉以南非洲 课件(19张PPT)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第九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
1.能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征;
2.能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能说明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的条件和方向。
知识点1 自然环境特征
1.地理位置:撒哈拉以南非洲绝大部分位于世界最大的沙漠——_____________以南,东临________,西濒________。
2.地形:以________为主,地势起伏不大,大体上________________倾斜。
撒哈拉沙漠
印度洋
大西洋
高原
由东南向西北
知识点1 自然环境特征
3.河流:发源于东非高原的________是世界最长的河流。
4.气候:撒哈拉以南非洲中部被赤道横贯,以热带气候为主,其中______________分布最广,是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分布区。热带草原气候分_______________,干季草木枯黄,湿季水草丰美。
尼罗河
热带草原气候
干、湿两季
知识点2 人口、粮食与环境
1.热带草原气候影响农业生产
(1)有利影响:湿季降水________,雨量充足,农业就有好收成。
(2)不利影响:湿季降水延迟到来或不足,就会发生________,造成粮食减产和牲畜死亡,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及时
旱灾
2.人口迅速增长加剧粮食问题
非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则更高。人口的迅速增长加剧了该地区的粮食供应问题,
知识点2 人口、粮食与环境
________________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面临的普遍问题。
人口自然增长率
粮食供应不足
知识点2 人口、粮食与环境
3.生态环境恶化
(1)原因: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__________面积,或在草原地区放牧更多的牲畜。
(2)表现:土地肥力下降和____________,加剧了水土流失和______________,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3)应对措施:开始加强______________,努力改善环境状况。
耕地
草原退化
土地荒漠化
国际合作
知识点3 快速发展的经济
1.发展缓慢阶段
历史上,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出口____________________,进口_____________,经济发展缓慢。由于工业产品的价格比初级农矿产品贵得多,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2.快速发展阶段
①丰富的___________,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努力改变经济过分依赖初级农矿产品出口的情况,使经济稳步增长。
③得益于国家和地区间的________。
初级农矿产品
工业产品
合作
自然资源
探究点1 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世界各地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往往与当地自然环境,尤其是气候条件密切相关。茅草屋是非洲热带草原地区的传统民居之一,一般用树枝、藤条、泥土等筑墙,房顶铺茅草。
问题1:以恩贾梅纳为例,运用图 9.25,描述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
气温:全年高温
降水: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探究点1 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世界各地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往往与当地自然环境,尤其是气候条件密切相关。茅草屋是非洲热带草原地区的传统民居之一,一般用树枝、藤条、泥土等筑墙,房顶铺茅草。
问题2:谈谈图 9.24 所示茅草屋建筑材料、筑结构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热带草原气候区,树木稀疏,植被多草
材料
干季阴凉通风,湿季能避风遮雨
气候
探究点2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地关系
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必须做到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相适应。根据你的理解,按最重要(1项)、次重要(2项)、一般重要(3项),把以下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协调人地关系建议的代号,填入金字塔形的小方块,并说出你的理由。
A
B
C
D
E
F
归纳总结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与环境的关系
探究点3 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的条件和方向
加纳位于几内亚湾北岸,南濒大西洋。该国矿产和森林资源丰富,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
问题1:指出加纳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加纳矿产和森林资源丰富
热带地区,适合种植热带经济作物
濒临大西洋,海运便利
探究点3 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的条件和方向
问题2:比较加纳 2008 年和 2018 年主要进出口产品的类型。
增加了巧克力、鲜果汁、木质装饰品等工业产品。
减少了燃料、化学物品。
探究点3 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的条件和方向
问题3:加纳 2008 年出口额只有进口额的一半,2018 年出口额已经超过了进口额。说说这样的变化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好处。
加纳进出口额的变化是其发展工业及经济多样化的结果,对加纳摆脱过分依赖初级农矿产品的经济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象屋”是东非埃塞俄比亚传统民居,因采用竹子和芭蕉叶编织,建成后形如大象而得名。由于白蚁的侵蚀以及潮湿地
1.建造“象屋”要避开的月份是( )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
2.“象屋”每隔3年就要修整一次的原因是( )
A.生物蚕食严重 B.寒潮侵袭频发
C.风力侵蚀严重 D.人为磨损严重
面的腐蚀,“象屋”必须在干燥季节建造,且每3年就要修整一次。读“象屋”景观图(左图)及当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C
A
我国与坦桑尼亚合作开展的“小豆子、大营养”玉米套种大豆项目落户莫罗戈罗省。我国科技人员向当地4个村落100户
3.该项目实施地位于坦桑尼亚( )
A.东北部 B.西北部
C.西南部 D.东南部
4.玉米套种大豆项目所属的产业是( )
A.农业 B.工业
C.服务业 D.金融业
居民传授育种和副产品制作技术,引导农户向规模化食品加工发展,形成完整的大豆产业链,为农户增收扩展新渠道。该项目实施两年来,改善了当地饮食结构。下图示意坦桑尼亚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D
A
我国与坦桑尼亚合作开展的“小豆子、大营养”玉米套种大豆项目落户莫罗戈罗省。我国科技人员向当地4个村落100户
5.实施该项目对当地的意义有( )
①增加农户收入 ②改善饮食结构
③实现产品自给 ④促进中坦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居民传授育种和副产品制作技术,引导农户向规模化食品加工发展,形成完整的大豆产业链,为农户增收扩展新渠道。该项目实施两年来,改善了当地饮食结构。下图示意坦桑尼亚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B
撒哈拉以南非洲
自然
环境
气候类型
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东北为红海
位置
地形
类型
以高原为主
热带草原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类型
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分布最广)、热带沙漠
地势
东南高,西北低
高原大陆
动物大迁徙
人口粮食环境
快速发展经济
人口增长过快
粮食问题
环境问题
经济特征
发展经济的措施
单一的商品经济
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