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三下第八单元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 “趣味故事会(民间故事专场)”,依托丰富的民间故事资源,为学生搭建口语表达的平台。民间故事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情节生动、人物鲜明、富有寓意等特点 ,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兴趣。教材旨在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民间故事,学会生动讲述,提升口语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热爱,培养文化传承意识。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故事充满热情,有一定口语基础和生活认知。在讲述民间故事时,他们可能存在情节把握不准、讲述平淡、缺乏感染力等问题。部分学生难以精准提炼故事精髓,语言组织和表达不够流畅。倾听习惯上,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评价不客观等情况,需要在教学中针对性指导和训练。
教学目标
语言运用:能挑选合适民间故事,深入理解内容,梳理情节脉络,准确把握故事关键要素。
思维能力:熟练运用声音、表情、动作等讲述技巧,生动演绎民间故事,凸显故事趣味性和文化内涵。
审美鉴赏:专注倾听他人讲述,理解故事含义,从故事完整性、语言生动性、表现感染力等方面客观评价,提出合理建议。
文化自信:学会运用技巧来讲好民间故事,分享听民间故事的独特感受,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筛选经典民间故事,梳理清晰故事主要情节,完整准确讲述。
2. 掌握多种讲述技巧,如声音的抑扬顿挫、丰富的面部表情、恰当的肢体动作,使故事讲述绘声绘色,充分展现民间故事魅力。
3. 培养学生专注倾听的习惯,能理解故事内容,从情节、语言、表现形式等多角度客观公正评价,提升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1. 助力学生深入挖掘民间故事内涵,在讲述中巧妙融入地方特色和文化元素,增强故事文化底蕴和独特性。
2. 克服紧张心理,在公开场合自信从容讲述,根据听众反应灵活调整讲述节奏、语气等,实现良好互动。
教法学法
1. 情境创设法:营造 “民间故事村”“民俗大舞台” 等逼真情境,让学生仿若置身民间故事世界,激发讲述欲望。
2. 示范引领法:教师亲自示范讲述经典民间故事,全方位展示讲述技巧,为学生提供直观学习范例。
3. 多元评价法: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多元方式,及时反馈,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改进提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播放一段热闹的民俗活动视频,视频里人们围坐一起讲述民间故事,舞龙舞狮等民俗元素穿插其中。播放结束,教师提问:“同学们,刚刚看到这么热闹的场景,你们知道大家在干什么吗?对,他们在分享民间故事。你们都听过哪些民间故事呀?”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熟知的民间故事。
2. 顺势引出:“今天,我们也要举办一场民间故事专场的趣味故事会,一起走进民间故事的奇妙世界,看看谁能把故事讲得最精彩!” 板书课题 “趣味故事会(民间故事专场)”。
(二)交际内容
1. 在大屏幕展示经典民间故事题目,如《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邀请学生简单介绍自己了解的故事梗概。
2. 组织小组讨论:“大家在小组里说一说,你准备讲哪个民间故事?这个故事最打动你的地方是什么?有哪些有趣的情节?” 给予5 - 8分钟讨论时间,教师巡视各小组,适时引导启发,如提问 “这个故事里有没有体现当地风俗的地方呢”。
3. 小组讨论结束,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认真倾听,鼓励补充提问,如 “你觉得这个故事还能从哪个角度讲得更精彩”。
(三)交际指导
1. 讲述技巧特训:
语音语调魔法:教师示范讲述《神笔马良》片段,用不同语调表现马良的善良、大官的贪婪。让学生模仿练习,感受语调变化对角色塑造的作用,如用坚定语气表现马良为穷人画画的决心。
表情动作秘籍:展示民间故事讲述中的表情动作图片,如惊讶、愤怒、开心的表情,骑马、射箭的动作等,引导学生思考其与故事内容关联。教师示范讲述时配合丰富表情动作,学生分组练习,互相评价纠正,比如讲述《夸父逐日》时,模仿夸父奔跑、口渴的动作。
2. 内容增色指导:
文化元素融入:以《端午节的传说》为例,讲解如何融入端午习俗,如包粽子、赛龙舟等元素丰富故事。让学生思考自己准备的故事能融入哪些民俗文化,如服饰、饮食、节日等。
细节刻画技巧:选取《田螺姑娘》简单片段,引导学生添加细节,如描写田螺姑娘出现时的神秘场景、主人公发现田螺变化时的惊讶神态等,使故事更细腻生动。学生对自己的故事进行细节加工。
3. 倾听评价引导:
倾听要点强调:强调倾听重要性,提出倾听要求,如专注目光、安静环境、边听边记录关键信息。
评价标准解读:展示评价量表,从故事完整性、文化体现、讲述生动性、整体效果等维度评价,邀请学生示范评价,教师指导纠正,如评价时先说优点再提建议。
(四)模拟演练
1. 各小组推选代表进行民间故事讲述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提醒讲述者可根据故事适当创新,如加入方言、改编结局等,增加故事独特性。
2. 讲述结束,观众同学依据评价标准评价,重点评价故事文化内涵呈现、讲述技巧运用、整体吸引力等。请讲述者分享讲述感受,如 “讲述时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3. 总结各小组表现,再次强调讲述要点,如关注听众反应、合理控制时长、巧妙运用道具等。
(五)交际示例
1. 展示《木兰替父从军》讲述示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宁静的小村庄,住着花木兰一家。木兰是个勤劳善良又勇敢的姑娘。(语气轻柔,展现村庄宁静)
有一天,朝廷征兵的消息传来,木兰的父亲也在征兵名单上。可父亲年老体弱,弟弟又年幼,这可怎么办呢?木兰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表情焦急,踱步表现)
突然,木兰停下脚步,眼神坚定,她心想:我虽是女子,但从小跟随父亲习武,弓马娴熟,何不为父亲分忧,替他从军!(坚定语气,握拳表示决心)
于是,木兰瞒着家人,偷偷买了骏马、鞍鞯,女扮男装,踏上了从军之路。(动作干脆利落,展现木兰果断)
战场上,木兰冲锋陷阵,一点也不比男儿逊色。她挥舞长枪,奋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声音激昂,模仿战斗动作)
多年后,战争结束,木兰拒绝了皇帝的赏赐,一心只想回家与亲人团聚。当她回到家中,换上女装,战友们才惊讶地发现,原来英勇善战的木兰竟是女子!(语气轻松,带点幽默)”
2. 学生朗读示例,感受技巧运用,分组模仿练习,鼓励在保留故事精髓基础上创新,如加入地方特色语言,然后进行展示。
(七)课堂总结
1. “同学们,今天这场民间故事专场趣味故事会太精彩啦!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精彩的民间故事,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领略了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魅力。”
2. “在讲述故事时,巧妙融入了咱们河南家乡方言,让故事充满地域特色,生动又有趣;[同学名字2]倾听特别认真,评价时不仅指出优点,还给出实用建议,值得点赞。希望大家以他们为榜样,不断提升口语表达和倾听能力。”
3.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讲述民间故事的技巧,更深入了解了民间故事蕴含的文化。在今后生活中,大家要多搜集、多讲述民间故事,把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相信大家都能成为民间故事的优秀传承者和讲述者!”
板书设计
趣味故事会(民间故事专场)
讲述技巧:语音语调 表情动作
内容增色:文化元素 细节刻画
倾听要点:专注 安静 记录
评价维度:故事完整 文化体现 讲述生动 整体效果
教学反思
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浓厚兴趣,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对民间故事讲述技巧和文化内涵理解深刻。课堂互动频繁,学生口语表达、思维和评价能力得到锻炼,增强了对民间故事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时间把控不够精准,部分学生展示和交流时间不足,对知识运用不够熟练。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民间故事文化内涵方面,深度和广度欠缺,学生在文化元素融合创新上表现不够突出。
合理规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学生充分展示交流。增加文化内涵挖掘环节,通过文化背景介绍、小组深度讨论、创意实践等方式,提升学生对民间故事文化理解和创新运用能力,加强个别辅导,关注学生差异和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