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二轮复习核心专题一遍过:专题04:世界古代史(内含9个专题)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中考二轮复习核心专题一遍过:专题04:世界古代史(内含9个专题)课件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梦 / 想 / 启 / 航 从 / 这 / 里 / 开 / 始
2
5
2
2025中考二轮复习核心专题一遍过精品专辑(部编版)
专题04
世界古代史核心专题一遍过
CONTENTS
目 录
古代大河文明
古代海洋文明
封建时代的欧洲
封建时代的亚洲
01
02
03
04
05
世界三大宗教
06
东西方文明的比较
07
古代东西方城市对比
08
亚欧古代法律文献
09
世界古代改革对比
中考二轮专题综合课件
01 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古代文明
欧洲文明
亚非文明
大河文明
古中国-甲骨文和青铜器
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
古埃及-象形文字和金字塔
古印度-佛教
古罗马
罗马城邦
罗马共和国-《十二铜表法》
罗马帝国-屋大维元首制
古希腊
欧洲文明发祥地;
雅典民主政治-西方民主之先河
亚历山大东征-东西方文化交汇
海洋文明
01 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核心精讲
线索1 古代大河文明
文明 时间 发源的河流 文明的代表
古埃及
苏美尔 古巴比伦
古印度
古中国
公元前
3500年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楔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
公元前
3500年
尼罗河
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公元前
23世纪
印度河、恒河
种姓制度、佛教
公元前
2070年
黄河、长江
分封制 、甲骨文、青铜器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国王法老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实质是维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阻碍了古印度社会的发展
01 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核心精讲
线索1 古代大河文明
金字塔 含义 象征
代表 评价 积极 消极 《汉谟拉比法典》 目的 内容 地位 意义 古埃及国王的陵墓
是国王法老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胡夫金字塔
是法老残酷奴役埃及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它给古埃及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
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巩固统治,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等级严格;奴隶制发达,家庭奴隶制为一大特征;商品经济活跃。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的成文法典
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01 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核心精讲
线索2 古代海洋文明
文明产生 城邦时代 时间 自然环境 代表 特点
地位 古典时代 伯里克利改革 时间 内容 影响 实质 局限 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雅典、斯巴达
“小国寡民”
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
多山——影响统一,形成众多城邦;
环海——适宜发展航海业和海外贸易
①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②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③设立津贴制度(激发公民参政积极性)。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
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奴隶主民主政治(少数奴隶主贵族的民主)
雅典民主政治仅适用于成年男性公民,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妇女、奴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公元前8世纪
01 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核心精讲
线索2 古代海洋文明
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东征 结果 影 响 积极
消极
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建立
①促进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②亚历山大在帝国境内建造了几十座新城,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01 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核心精讲
线索2 古代海洋文明
罗马城邦 罗马共和国 建立 制度
政权机构 法律 实质 地位 意义 扩张 衰落 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公元前509年
奴隶制贵族共和
元老院掌握国家统治的决策权;
公民大会成为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维护私有财产和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通过三次“布匿战争”消灭迦太基,控制西地中海地区,后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斯巴达克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统治阶级,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
《十二铜表法》
01 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核心精讲
线索2 古代海洋文明
罗马帝国 建立 时间 标志
扩张 衰亡 原因 分裂 灭亡 公元前27年
屋大维首创“元首制”
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湖”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①奴隶制危机,内部危机严重
②奢靡之风盛行,国家财政负担加重
③日耳曼人的不断入侵
01 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下图是一幅关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的地图。图中这些古代文明发生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主要是( )
A.大河流经 B.环海多山 C.平原很少 D.岛屿众多
真题典例1
A
命题点:古代亚非文明地理环境
都产生于大河地区,产生于非洲尼罗河流域的是古代埃及,两河流域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黄河长江流域产生了古代中国
01 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古代亚非地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属于古埃及文明的是( )
A
真题典例2
中华文明
古希腊文明
古巴比伦
古埃及
命题点:古埃及文明成就,此外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成就都是命题重点
01 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2024·山东泰安·中考真题)下列示意图描述了古代某国家兴起及发展的历程,它是( )
A.古代希腊 B.亚历山大帝国 C.迦太基 D.古代罗马
真题典例3
古代罗马城邦兴起于约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509年建立了罗马共和国,公元前27年进入帝制时代,公元4世纪末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A
命题点:古罗马,此外古希腊伯里克利改革、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以及古希腊罗马文明成就,都是命题重点
02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
封建亚洲
封建欧洲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日本
阿拉伯
政权-法兰克王国
拜占庭帝国
制度-封君封臣制
封建庄园经济
城市复兴
基督教发展
大学兴起
大化改新
帝国扩张
伊斯兰教
阿拉伯文化
中古世界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02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
核心精讲
线索1 封建时代的欧洲
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一系列一系列王国:“蛮族国家”,罗马文明与日耳曼文明相碰撞、相融合,西欧进入封建社会。
481年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
8世纪查理曼帝国达到鼎盛
843年,一分为三,形成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三国的雏形
02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
核心精讲
线索1 封建时代的欧洲
政治上:封君封臣制
经济上:庄园
思想上:基督教
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中古西欧谚语
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时间
地点
创始人
教义
传播
1世纪
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
耶稣(救世主)
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黑暗中世纪
自给自足的政治经济单位
02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
核心精讲
线索1 封建时代的欧洲
城市的重新兴起 大学的兴起
中世纪
曙光
根本原因:
争取自由自治的手段:
获得自由自治的标志:
城市居民:
西欧生产力的发展
金钱赎买、武力斗争
从国王或领主手中接过特许状
手工工匠和商人
市民阶层
早期的资产阶级
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出现时间:
称号:
特权:
课程设置:
12世纪
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
免赋税特权、教育自主权、司法特权
基础课程、专业课程
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法学、医学、神学
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02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
核心精讲
线索1 封建时代的欧洲
东罗马帝国
=
拜占庭帝国
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拜占庭帝国盛极一时。
从529年起,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组织整理《罗马民法大全》
《罗马民法大全》 法典名称 法典内容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汇编
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
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
仍然承认奴隶制(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积极影响)
02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
核心精讲
线索1 封建时代的欧洲
11世纪
1453年
395年
拜占庭帝国
527年
7世纪初
9世纪后
14世纪
帝国开始
查士丁尼
帝国鼎盛
阿拉伯
进攻
多方
进攻
十字军东征
奥斯曼进攻
帝国灭亡
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
帝国版图
不断被蚕食
日渐衰弱
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
①骄傲自大,封闭保守
③外族的入侵,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
④十字军东征的打击
②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
外 部原 因
内 部原 因
启示:改革开放促使国家富强;封闭保守致使国家衰落
02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
核心精讲
线索2 封建时代的亚洲
10世纪
1-2世纪
古代日本
5世纪初
6、7世纪
646年
12世纪晚期
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大和统一日本
社会危机严重
大化改新
出现庄园
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
最高统治者成“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部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不输不入”
征夷大将军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02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
核心精讲
线索2 封建时代的亚洲
1258年
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
出走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
占领麦加
默罕默德去世,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被蒙古所灭
622年
630年
7世纪初(610年)
伊斯兰教的创立及传播
632年
8世纪中期
独尊安拉
02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
核心精讲
线索2 封建时代的亚洲
数学
医学
文学
建筑
①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
② 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①《医学集成》
②《医典》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又称《一千零一夜》
清真寺,阿拉伯建筑艺术的集中体现
古印度人发明,阿拉伯人改进并传播到世界各地
麦地那清真寺
花剌子密和其著作《代数学》
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高尔基
02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
(2024·四川遂宁·中考真题)某历史老师在进行大单元复习时,收集了封君与封臣、庄园的领主与佃户、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大学的兴起等素材,该老师复习的主题应是( )
A.古代亚非文明
B.古代欧洲文明
C.欧洲封建时代
D.走向近代文明
真题典例1
中世纪欧洲政治上实行封君封臣制度,经济上实行庄园制度,城市大学兴起
命题点:中世纪欧洲,除了总结主题也会拿出里面的具体知识进行考查
C
02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
(2024·新疆·中考真题)日本平城京和唐朝长安城的宫城都坐北朝南,都有东西两市、棋盘式街道,甚至连名称与走向都相同。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大和政权的建立
B.幕府统治的强化
C.大化改新的影响
D.明治维新的推动
真题典例2
C
命题点:大化改新,此外封建时代亚洲这一部分中的阿拉伯文化也是常考点
隋唐时期日本派遣遣唐使来华学习,把唐朝先进的制度文化带回日本,进行了大化改新。
02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
(2024·四川乐山·中考真题)文物虽静默不语,却承载着丰富的信息。下图所示文物可以用来佐证( )
A.雅典民主政治 B.中西文化交流
C.西欧文艺复兴 D.世界市场形成
真题典例3
C
图片说明中西文化交流历史悠久
命题点:文明交流
02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
真题典例4
(2024·甘肃临夏·中考真题节选)历史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交流和互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三 东亚的伟大文明中,日本文明发展最晚。……早期日本的落后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为它与亚洲大陆隔绝的地理环境。……在盛唐时代,中国文明对日本的影响达到了高潮,它标志着日本社会演进到一个转折点。……他们在消化吸收外国因素并改造利用方面……更有首创精神。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上卷》)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中国文明对日本的影响达到了高潮”的事件是什么 并概括日本文明的特点。
命题点:文明交流互鉴
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消化吸收外国因素并进行改造创新
03 世界三大宗教
宗教 产生时间 诞生地 创始人 经典 教义 节日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公元前6世纪
古印度
乔达摩 悉达多
《大藏经》
众生平等
忍耐顺从
浴佛节
1世纪
巴勒斯坦
耶稣
《圣经》
原罪观
救赎论
圣诞节
复活节
7世纪
阿拉伯半岛
(麦加)
穆罕默德
《古兰经》
信仰唯一的神—安拉
开斋节
04 罗马法的演变
习惯法
成文法
公民法
万民法
《罗马民法大全》
执行过程中有很大随意性,平民贵族矛盾尖锐。
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遏制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十二铜表法》
仅适用于罗马公民
起源
发展
完备
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包括外邦人)
公民法VS万民法:法律的适用范围不同
习惯法VS成文法:法律的表现形式不同
标志着罗马法已发展到完备阶段,是世界史上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法律。
罗马共和国时期
罗马帝国时期
拜占庭
帝国时期
06 东西方文明的比较
比较 海洋文明 大河文明
发源地
经济环境
人口分布
政治制度
相同点 认识 海洋
大河流域
工商业、海外贸易发达
农业发达
人口稀少且分散
人口众多且集中
奴隶制民主政治
奴隶制君主专制
古代文明的发展具有多样性;文明的发展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我们要尊重不同的文明,既要提倡多元文化并存,又要相互理解、包容和尊重。
都产生了重要的文明成果,都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等
07 古代东西方城市对比
比较 中世纪西欧城市 古代东方城市
产生条件不同
决定因素不同
历史作用不同
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
因政治或军事的需要而产生
受制于地区经济意义的变化
因政治或军事地位的变化而变化
从政治上讲,是反封建斗争的基地;
从经济上讲,是商品货币经济的中心;
从文化上讲,是市民文化的发生地,是反封建教会文化的基地
从政治上讲,是封建政治的堡垒;从经济上讲,是封建自然经济的补充;从文化上讲,是封建文化的中心。
08 亚欧古代法律文献
国家 法律文件 历史地位
古巴比伦王国
罗马共和国
东罗马帝国
认识 《汉谟拉比法典》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十二铜表法》
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罗马民法大全》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09 世界古代改革对比
伯里克利改革 封君封臣改革 大化改新
国家或城邦
特点
影响
启示 雅典
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仅限成年男性公民),少数人的民主。
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西欧法兰克王国
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权利与义务交织等
封建制度在西欧逐渐形成
日本
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的改革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改革推动社会进步;要善于学习,善于创新。
09 世界古代改革对比
比较项 西欧封建社会 中国封建社会
政治
经济
城市
思想文化
秦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皇权高于一切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
城市规模小、人口少;经济职能为主;自由自治
城市规模大、人口多;以政治职能为主;没有自治权。
前期文化和科学技术发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后期封建思想长期桎梏,发展缓慢。
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封君封臣制度,等级森严;神权大于王权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庄园为单位
前期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禁锢人们思想;后期孕育了近代西方文化的繁荣。
未来
可期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