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化学科模拟试卷(C)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I:27 Cu:64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要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下列成语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守株待兔 B. 拔苗助长 C. 掩耳盗铃 D. 火上浇油2. 对相对原子质量测定做出卓越贡献的中国化学家是A. 侯德榜 B. 张青莲 C. 屠呦呦 D. 门捷列夫3. 中国的蚕丝文化源远流长。下列与蚕丝同属于天然物质的是A. 塑料 B. 涤纶 C. 棉花 D. 钢铁4. 《辍耕录》中记载,杭人燃烧松木前,将其削成薄纸片状。削成薄纸片状的目的是A. 降低了松木的着火点 B. 升高了松木的着火点C. 提高了氧气的浓度 D. 增大了松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5. “安全无小事,关系你我他”,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下列处理事故的处理措施错误的是A. 厨房管道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不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B. 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进行灭火C. 做实验时不小心打翻了燃着的酒精灯,用水冲灭D. 在火场浓烟中逃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行6. 钴是可充电电池的重要组成元素,如图为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钴的说法正确的是A. 属于非金属元素 B. 元素符号为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7 D. 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7. 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碳酸锌高温分解产生氧化锌和二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 碳酸锌中碳元素为+2价C. 锌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 D. 人体内缺锌会引起贫血8. 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中,仅用酚酞溶液及同组物质之间的反应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 B. KOH HCl NaOHC. KOH NaCl NaOH D. KOH NaCl HCl9. 以配制溶液为例,进行如下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A. B. C. D.10. 色氨酸(C11H12N2O2)是一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代谢产物褪黑素有调节精神节律、改善睡眠质量的效果,可有效治疗失眠。下列有关色氨酸说法正确的是A. 色氨酸由3种元素组成 B. 1个色氨酸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C. 20.4g色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为3.2g D. 色氨酸由27个原子构成11.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两种物质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 t1°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 通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乙的溶液中获得晶体D. t2°C时,在100g水中加入25g甲,可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12. 西班牙有一条酸河,河水中含有硫酸和一种盐。酸河形成的原因是河床所含物质X在水和氧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A. FeO B. Fe2S3 C. FeS2 D. FeS13.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承担家庭劳动。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A 用白醋制作软鸡蛋 醋酸能与碳酸钙反应B 用布擦干淋湿的自行车 铁部件潮湿易生锈C 用厨余垃圾自制花肥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D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为白色固体A. A B. B C. C D. D14. 下列物质的除杂或鉴别,所用的方法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 加入过量的锌粉,过滤B 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 鉴别NaOH和NH4NO3固体 取样、加水溶解、触摸烧杯外壁D 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取样,加入无色酚酞观察颜色变化A. A B. B C. C D. D15.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 探究水的组成B. 验证CO2可以和水反应C. 比较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D. 验证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16. 化学与生活、科技息息相关,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铝合金和钛合金被广泛用于航天工业。一般情况下,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纯铝的______(填“高”或“低”)。(2)“太空教师”王亚平将蓝色颜料液体注入水珠中,水球逐渐变成蓝色。从微观角度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3)太空中有独立的水净化装置,净化后的水可达到饮用水标准供航天员饮用,水净化过程中活性炭主要起______作用。电解水是宇航员在太空获得氧气的一种方式,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吉祥物冰墩墩的硅胶外壳采用环保PVC(聚氯乙烯)及PC(聚碳酸酯)制作而成。PVC塑料随意丢弃会带来______问题。(5)太阳能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还有______。17. 北京时间2023年1月1日8时26分,中国东方航空全球首架C919国产大飞机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于10时14分顺利抵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试飞成功,这标志着我国的航空强国梦又迈出了一大步。大飞机使用了各种化学材料,如图(甲)。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的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______,属于有机合成材料______。(2)乙图是钛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______;钛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周期。(3)C919大飞机上使用的氧气发生器以氯酸钠为产氧剂,氯酸钠(Na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4)飞机餐的食材包括优质大米、鸡肉、青菜、牛奶等,在优质大米种植过程想要增强水稻的抗病虫和抗倒伏能力,可以施用______(选填“氮肥”“磷肥”或“钾肥”)。(5)制造飞机使用铝合金,主要原因是铝合金的密度小且抗腐蚀性能强。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8. 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制取常见的气体。(1)图中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2)若用相同装置来制取和,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下同)和收集装置______。其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利用该反应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所选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______(用装置导管口的字母填空)。(3)若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杂质,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来净化,其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4)G装置模拟氢氧焰实验。i、关闭止水夹K,通入氢气并点燃。为保证安全,点燃氢气之前应先______。将铁丝网放在火焰上灼烧,铁丝网只发红,不熔断。ii、打开止水夹K,通入氧气。火焰更明亮,铁丝熔断,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______有关。19. 《周礼·考工记》中载有“涑帛”的方法,即利用“灰”(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和“蜃”(贝壳灰,主要成分为CaO)混合加水所得溶液来洗涤丝帛,使其与丝表面的丝胶蛋白发生反应,生成物用水冲去,从而可把丝洗得干脆亮丽 化学小组对“混合加水所得溶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实验过程】(1)如图所示,步骤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将烧杯丙中混合物过滤后得到澄清溶液,并对该溶液成分进行探究 实验 步骤 现象 结论实验1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通入CO2 ________ 证明该溶液中没有_____实验2 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 始终没有明显现象 证明溶液中没有K2CO3【交流讨论】(1)同学们将实验结果与老师交流,老师认为实验2的结论不一定准确,原因是_________ (2)经过讨论,同学们又进行了实验3,请填写以下表格 实验 步骤 现象 结论实验3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___(填盐溶液名称)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证明溶液中有K2CO3【实验结论】根据以上实验,可得出烧杯丙中澄清溶液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延伸应用】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浓度为10%的K2CO3溶液pH=11.6,浓度为1%的KOH溶液的pH=13.2,根据如图数据分析,选用__________溶液洗涤丝帛效果更好 20. 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请用化学知识解答。Ⅰ、回答问题(1)如饮食不当,胃会分泌出大量胃酸,服用含有下列哪种______物质(填编号)的药物可以中和过多胃酸,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A.NaOH B.Na2CO3 C.Al(OH)3Ⅱ、某化工厂用废硫酸制备K2SO4的流程如图:(2)反应①中CaCO3研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_。(3)上述流程中,除CO2外,还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填写化学式)。(4)反应③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反应③在常温下能实现的原因是______。物质 KCl K2SO4 NH4Cl (NH4)2SO4溶解度/g(20℃) 34.2 11.1 372 75.5(5)反应③的产物NH4Cl可用作氮肥,但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6)洗涤反应③所得晶体最适宜试剂是______(填编号)。A. H2O B. 饱和K2SO4溶液C. 不饱和K2SO4溶液 D. 三者均可21. 铜铝双金属材料可用于降解含硝基苯的工业废水,制备该材料的流程如图:(1)上述流程中,除去铝箔表面氧化物的操作为____(填“酸洗”或“水洗”)。(2)废水初始pH对硝基苯降解的影响如图所示,pH为__时效果显著。(3)用H2也可还原硝基苯(C6H5NO2)为苯胺(C6H7N),反应为,制得苯胺,理论上消耗H2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4)金属材料“化学镀铜”过程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化学镀铜过程中,固体的质量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化学科模拟试卷(C)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I:27 Cu:64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题答案】【答案】D【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A【8题答案】【答案】D【9题答案】【答案】A【10题答案】【答案】C【11题答案】【答案】B【12题答案】【答案】C【13题答案】【答案】D【14题答案】【答案】C【15题答案】【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16题答案】【答案】(1)高 (2)分子在不断运动(3) ①. 吸附 ②.(4)白色污染 (5)风能(合理即可)【17题答案】【答案】(1) ①. 碳纤维 ②. 合成橡胶(2) ①. 10 ②. 四##4(3)+5##+5价 (4)钾肥(5)4Al+3O2=2Al2O3【18题答案】【答案】(1)长颈漏斗(2) ①. B ②. C ③. ④. bgfc(3)(4) ①. 验纯 ②. 氧气浓度【19题答案】【答案】 ①. ②. 没有明显现象 ③. 氢氧化钙 ④. 滴入的稀盐酸量不足,盐酸先和氢氧化钾反应,无法判断是否有碳酸钾 ⑤. 氯化钡 ⑥. K2CO3和 KOH ⑦. 氢氧化钾(KOH)【20题答案】【答案】(1) ①. C ②.(2)增大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3)CaCO3 (4)常温下硫酸钾的溶解度远小于氯化钾、氯化铵、硫酸铵的溶解度(5) ①. ②. 复分解反应 (6)B【21题答案】【答案】(1)酸洗 (2)2##12(3)解:设制得的苯胺,理论上消耗H2的质量是x。= 解得x=6kg答:理论上消耗H2的质量是6kg。(4) ①. 2Al+3CuSO4=3Cu+Al2(SO4)3 ②. 增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