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三 3.1 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课件(共1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三 3.1 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课件(共18张PPT)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
思考:什么是科学思维?(含义、基本条件、特征)
3.1 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1
科学思维的含义
2
科学思维的特征
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议题
1、科学思维两个基本条件(正确思维的条件)P14-1
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2、科学思维的含义 P14-1
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
不科学思维是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片面僵化的思维。P14-1
一、科学思维的含义
4.从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的关系看 P14-2
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
一、科学思维的含义
辨一辨:有人认为“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是并列的思维形态”。
科学思维
逻辑思维
辩证思维
创新思维
包含
概念
判断
推理
辩证分合
质量互变
辩证否定
认识过程
联想思维
超前思维
逆向思维
聚合思维
发散思维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一单元
【易混易错】: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方法
(1)科学方法:主要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的方法问题。它既包括具体的实践活动所采用的方法,如具体的工作方法、科学实验的方法等,也包括人们思考问题、认识问题的方法,(即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方法是包括与被包括的关系,其外延不同。
(2)科学思维方法:是人们在长期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步总结出来的,它能帮助人们在认识世界的活动中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能提高人们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的能力。
《隋书·律历志》载:“宋末,南徐州从事史祖冲之,更开密法,以圆径一亿为一丈,圆周盈数(过剩的近似值)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朒数(不足的近似值)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正数在盈朒二限之间。密率,圆径一百一十三,圆周三百五十五。约率,圆径七,周二十二。”早在南北朝时期,祖冲之就推算出圆周率的值介于3.1415926-3.1415927之间,并提出圆周率的密率为355/113,约率为22/7.今天,人们仍然在使用圆周率这个值。
●南北朝时期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为什么直到今天仍有适用性?
祖冲之基于实践推算出圆周率的值,揭示了圆周计算中的规律。因为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只要今天人们仍然要计算圆周,圆周率就仍然是适用的。进一步说, 科学思维的客观性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或人们观念的不同而改变。
探究与分享2
科学思维的特征
议题二
二、科学思维的特征
1.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⑴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
⑵科学思维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它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坚持以理服人,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
2.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
3.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1)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越是复杂的事物,对它的认识越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2)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
【能力提升】“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多年前,诗仙李白如此表达了不能登月的遗憾。2007年10月24日,满载国人“千年梦想”的“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发射成功。“嫦娥一号”属于第一阶段:“绕月阶段”。2010年10月1日成功发射的“嫦娥二号”是我国探月计划三部曲“绕、落、回”中的绕阶段第二颗绕月探测器,在整个绕月以及后期的“再就业”探测任务中,“嫦娥二号”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并且成为中国深空探测史上走得最远的探测器,在燃料耗尽后成了环绕太阳轨道的人造天体。
为确保“嫦娥号”发射成功,月球探测工程参研人员始终坚持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广泛借鉴国内外同行的经验教训,开展了“两个百分之百”的工作,即所有设计都要严慎细实,确保设计百分之百正确;所有产品的生产都要反复审查,确保质量百分之百可靠,扎扎实实地完成每一项设计,每一件产品和每一次实验。这样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扎实有效的工作方法和精益求精的质量标准,为“嫦娥”成功奔月构筑了坚实基础。
上述材料体现了科学思维的哪些特征?
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结果具有预见性
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提示: (1)月球探测工程参研人员开展“两个百分之百”的工作,扎扎实实地完成每一次实验,形成了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和科学思维的方法原则,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2)我国围绕探月计划三部曲“绕、落、回”,开展了“两个百分之百”的工作,体现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3)我国探月方案是否正确,“嫦娥号”绕月探测卫星发射成功,用事实回答了这一课题,体现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
思考:学习科学思维的思维素养意义、思想政治意义是什么?
科学思维与正确思想、社会实践的关系如何?
3.2 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
1
学习科学思维的思维素养意义
2
学习科学思维的思想政治意义
探究与分享:鲁迅曾在《“有名无实”的反驳》中批评当时国民党军队中的一位排长,他写道:“以为不抵抗将军下台,‘不抵抗’就一定跟着下台了。这是不懂逻辑:将军是一个人,而不抵抗是一种主义,人可以下台,主义却可以仍旧留在台上的。”
鲁迅为什么说这位排长“不懂逻辑”
犯了“偷换论题”的错误。把“不抵抗主义”和“不抵抗将军”两个不同概念混淆了
一、学习科学思维的思维素养意义
1、逻辑思维角度:有利于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二单元)。
2、辩证思维角度:有利于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三单元)
3、创新思维角度:有利于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提高创新能力。(四单元)
指导实践成功
提升思想觉悟
二、学习科学思维的思维政治意义
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而成功的社会实践离不开科学思维的参与。(思维对实践的反作用)
学习科学思维,有助于我们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正确认识不同的社会实践中的国情和世情,准确把握我们所在的历史方位,提高我们的政治站位,提升我们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
助力国家复兴
培育时代新人
二、学习科学思维的思维政治意义
学习科学思维,有助于我们发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于当代中国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以锐意进取的态度和负责任的行动促进社会和谐,助力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
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更好地报效国家、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相关链接】学习科学思维,发扬科学精神
⑴含义:科学精神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取向。
⑵内容:我们所倡导的科学精神是以事实为依据、以实践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的求真务实的精神。
⑶措施:发扬科学精神,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就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当代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作出科学的解释、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选择。
课堂小结
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
学习科学思维的思维素养意义
学习科学思维的
思想政治意义
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
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提高创新能力
提升思想觉悟
助力国家复兴
培育时代新人
社会实践与科学思维的关系
1960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在早稻田里发现一蔸鹤立鸡群的稻子。这蔸稻有10余穗,每穗有壮谷160多粒。第二年,他把这些种子适时地播种到实验田里,结果变异现象严重,原有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袁隆平困惑不解。后来,他想到孟德尔和摩尔根的遗传理论,认识到那蔸特殊的稻子是天然杂交稻。受此启发,袁隆平决心进行杂交水稻的研究,经过艰难的攻关,最终取得了成功。
结合材料,说明学习科学思维有什么意义。
提示: (1)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袁隆平面对那蔸鹤立鸡群的稻子,不死守经验,而是利用遗传理论,潜心研究,最终取得成功。
(2)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袁隆平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全面、动态地把握水稻杂交遗传变异的规律,经过艰难的攻关,最终取得了成功。
(3)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袁隆平面对那蔸鹤立鸡群的稻子,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最终取得成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