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法律与生活民法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二单元家庭与婚姻第三单元就业与创业第四单元社会争议解决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第二课 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第三课 订约履约诚信为本第四课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第五课 在和睦家庭中成长第六课 珍惜婚姻关系第七课 做个明白的劳动者第八课 自主创业与 诚信经营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劳动法诉讼法全书知识框架《法律与生活》《民法典》第一课 第一框第二框第三课 第一框第二框第六课第二课第一框第五课 第一框第二框第四课 第一框第二框第一编 总则第二编 物权第三编 合同第四编 人格权第五编 婚姻家庭第六编 继承第七编 侵权责任思维导图薪火相传有继承法定继承有顺序继承制度继承权的取得与丧失法定继承顺序和范围继承与债务做法与意义遗嘱继承重意愿遗嘱遗赠遗嘱继承意义5.2 薪火相传有继承第五课 在和睦家庭中成长第二单元 家庭与婚姻(1)法定继承有顺序(2)遗嘱继承重意愿法定继承有顺序第一幕互联网时代,网络账号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如果有一天人不在了,留下的QQ账号等能不能继承?花呗债务怎么办?【提示】(1)微信、QQ、支付宝账号本身无法继承,用户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财产权益可被依法继承。(2)使用花呗购物后,如果借款人没有留下任何遗产,该债务直接消灭。如果有遗产,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优先偿还花呗的欠款。如果债务大于被继承的财产可以选择不继承。小潘的父亲去世时留下六十多万元的债务。父亲临冬前希望小潘想办法把债还上。此后,小潘学开挖掘机,日没夜揽活挣钱还债。每年除夕前,他最重要的事就是去债主家还债。父亲去世五年后的除夕,小潘走出最后一户债主的家门,还清了全部债务。你如何看待小潘的行为?探究与分享小潘的还债行为属于诚信履行义务的体现。依据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也就是说,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的债务不负无限清偿责任,而仅以继承的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负有限清偿责任,超过部分可以不予清偿。小潘根据其父的临终嘱托,坚持偿还60多万元债务的行为是符合法律要求的行为,由材料可以看出,小潘的偿债范围超过了其继承的遗产的范围,但是,小潘坚持偿还了所有欠款,值得赞扬。(1)含义:是指将自然人死亡后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法转移给他人所有。(2)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代与代之间爱的延续和传递,是代际传承的重要保障。展+评(3)继承关系中:死者是被继承人,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是遗产;依法承受遗产的人是继承人,继承人享有的财产性权利称为继承权。一、法定继承有顺序1、继承继承遗产需要先将个人合法财产从家庭共有财产或者夫妻共同财产中析出,析产以后确定的被继承人的个人合法财产才是遗产。民法典强调继承权男女平等、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平等。在行使继承权时,如有歧视妇女、非婚生子女的行为,当事人有权提出异议,必要时可以诉诸法律。2.继承的要求(先析产 后继承)展+评一、法定继承有顺序p46相关链接个人合法财产需从共同财产中分离出来(析产)辨析:继承的时候,家庭的所有财产都属于遗产吗独生子女能不能继承父母全部遗产呢?【看图思考】父母未留遗嘱且子女已婚:如果父母去世时未留下遗嘱,且子女已婚,那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和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继承或受赠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除非遗嘱或赠与合同中明确指出财产只归一方所有。父亲先于祖父母过世或母亲先于外祖父母过世:根据民法典规定,遗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是父母、配偶、子女。如果独生子女的父亲先于祖父母过世或母亲先于外祖父母过世,那么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可以继承相应的份额,因此独生子女无法继承父母的所有遗产14。父母留有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将遗产赠与外人:如果父母在遗嘱中明确将遗产赠与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那么即使是独生子女,也只能继承未被处置的遗产部分3。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独生子女并不是唯一的法定继承人。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除了子女外,被继承人的父母、配偶也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如果存在这样的情况,那么遗产将由这些第一顺序继承人共同继承。3、继承人的权利与义务①继承人不仅会获得被继承人的遗产,还需要承担被继承人未偿还的债务。②本应由被继承人偿还的债务,应由继承人在继承的遗产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超过部分不负清偿责任,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除外。(自愿偿还是讲诚信的表现,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法定继承有顺序图片仅供二一教育使用⑴法定继承:①含义: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即基于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扶养关系获得继承权。②条件:在被继承人未立遗嘱或者所立遗嘱无效时。③特点:是根据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间亲属关系的亲疏确定法定继承顺序。一、法定继承有顺序4、继承权的取得: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第一顺序第二顺序法定继承的顺序和范围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是指继子女尚未成年,随生父母一方与继父或继母共同生活时,继父或继母对其承担了部分或全部生活教育费,或成年继子女在事实上对继父母长期进行了赡养扶助,亦视为形成了抚育关系的继子女。⑵遗嘱继承:含义:基于合法有效遗嘱的指定。遗嘱继承只能在法定继承人范围内指定继承人。【注意】: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继承开始后,应先适用遗嘱继承,只有在不适用遗嘱继承时才适用法定继承。一、法定继承有顺序4、继承权的取得: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 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五)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 继承人有前款第三项至第五项行为,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 受遗赠人有本条第一款规定行为的,丧失受遗赠权。p46相关链接【继承权的丧失】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 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五)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 继承人有前款第三项至第五项行为,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 受遗赠人有本条第一款规定行为的,丧失受遗赠权。p46相关链接《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p46相关链接遗产继承的分配原则7、继承的做法与意义⑴做法: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⑵协商处理继承问题的意义:有利于继承人的和睦团结和整个家庭的安宁幸福,也是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法定继承有顺序解析:不能。取得继承权方式有两种: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遗嘱继承是在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内确定具体继承人及份额。甲不是法定继承人,手拿的遗嘱属于遗赠。受赠人知道受遗赠后,应当在60日内做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否则视为放弃。甲没有在规定时间内表示接受遗赠,故,甲无法凭遗嘱继承到房产。思考:甲能否凭遗嘱继承到房产?请简单说明理由。2017年甲的姥姥姥爷给甲写了一份遗嘱,说甲对他们照顾的比较多,名下1千多万的房产要留给甲。后来甲的姥姥姥爷分别于2019年2020年去世,到2024年,甲拿着遗嘱去办理房产过户,被告知只拿遗嘱不行,需要有判决书或继承公证书,或是所有法定继承人到场签放弃继承的法律文书。甲有一个姨,两个舅舅,都表示不放弃继承,起诉到法院。(法律小贴士:受赠人知道受遗赠后,应当在60日内做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否则视为放弃。)【案例分析】遗嘱继承重意愿第二幕(1)含义:遗嘱是遗嘱人生前依法律规定处分其个人合法财产及与此相关的事务,并于其死亡时发生效力的单方意思表示。(2)形式: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六种遗嘱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立的遗嘱为准)(3)遗嘱继承:是在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内确定具体继承人及份额,其法律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4)遗赠: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法律上称之为遗赠。二、遗嘱继承重意愿1.遗嘱(1)内涵: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该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该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2)目的:使孤寡老人的生活得到保障。相关链接遗赠扶养协议类别 主要内容自书遗嘱 遗嘱人亲笔书写、亲自签名,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 两个无利害关系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口述,一见证人代书、宣读,无误,并签字打印遗嘱 两个无利害关系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口述或书写并打印成书面文件录音录像遗嘱 两个无利害关系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口述并录音或录像,当场封存并签名口头遗嘱 只能在情况紧急来不及订立其他遗嘱时才能使用,紧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其他形式订立遗嘱的(不管有没有再去订立),先前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公证遗嘱 证明力最强。如要变更公证遗嘱,必须到国家公证机关再行变更,否则无效。归纳总结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3.遗嘱的意义通过遗嘱处分财产,既是对遗嘱人意愿的尊重,又有助于减少继承人之间的分歧,有利于整个家庭的和睦。二、遗嘱继承重意愿【知识拓展】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不同的 相同点 相同点遗嘱继承 是在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内确定具体继承人及份额,其法律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 无论是遗嘱继承还是遗赠,都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P48第一段) 都通过遗嘱处理遗产遗赠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法律上称之为遗赠。遗赠不属于继承。 遗赠抚养协议 内涵: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该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该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目的:使孤寡老人的生活得到保障。 课堂总结薪火相传有继承法定继承有顺序继承制度继承权的取得与丧失法定继承顺序和范围继承与债务做法与意义遗嘱继承重意愿遗嘱遗赠遗嘱继承意义1.李某为退休人员,其妻已去世。独生子李小明于2015年结婚。2018年1月,李某经人介绍与刘甲登记结婚。刘甲只有妹妹刘乙一个亲人,刘乙与其二人共住。2020年2月刘乙回家时发现李某夫妇煤气中毒,送往医院途中,李某死亡,刘甲也终因抢救无效死于翌日凌晨。整理遗物时发现李某夫妇留有存款30 000元。对这笔遗产( )A.李小明继承18 750元,刘乙继承11 250元B.李小明继承7 500元,刘乙继承22 500元C.李小明继承15 000元,刘乙继承15 000元D.李小明继承22 500元,刘乙继承7 500元B课堂练习2.甲(男)与乙(女)结婚,其子小明20周岁时,甲与乙离婚。后甲与丙(女)再婚,丙子小亮8周岁,随甲、丙共同生活。小亮成年成家后,甲与丙甚感孤寂,收养孤儿小光为养子,视同己出,未办理收养手续。丙去世,下列有权继承其遗产的是( )①小明 ②小亮 ③甲 ④小光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B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