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Part.1思考:如果你被指控犯罪,你认为由谁来审判你会是最公正的?为什么?————“任何人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拉丁语)Part.1模拟法庭 提升认知案件详情如下标题文字add your words here,according to your need to draw the text box size标题文字add your words here,according to your need to draw the text box size在一个刑事案件中,被告人张三被指控犯有重大盗窃罪。案件将由法官李四审理。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法官李四发现被告人张三是自己的表弟。分配角色:每组内部分配角色,如法官、原告律师、被告律师、陪审员等。讨论问题:①该法官是否应该回避?为什么?②如果法官不回避,可能会有哪些后果?③这一原则如何保障司法公正?小组汇报:每组选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补充法律与生活民法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二单元家庭与婚姻第三单元就业与创业第四单元社会争议解决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第二课 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第三课 订约履约诚信为本第四课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第五课 在和睦家庭中成长第六课 珍惜婚姻关系第七课 做个明白的劳动者第八课 自主创业与 诚信经营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劳动法诉讼法全书知识框架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10.1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认同国家依法维护公民在诉讼中享有的基本权利,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2、科学精神:理解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理解当事人的诉讼权。3、公共参与:通过合作探究,了解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树立权利意识。第一幕诉讼权利面面观探究与分享孙某与赵某发生借贷纠纷,赵某起诉至人民法院要求孙某偿还借款。在开庭准备阶段,赵某申请人民陪审员王某回避,理由是孙某是王某的学生,老师可能偏袒学生作出对其有利的判决。经调查,王某曾是某中学的教师,孙某是该中学的毕业生。但孙某进校时,王某已经退休,二人并不认识。于是人民法院作出决定,驳回赵某的申请。赵某不服,申请复议。人民法院经复议,维持驳回回避申请的决定。“任何人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请结合案例,谈谈你对法律谚语的理解。解析:“任何人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意思是说:任何案件的当事人都不可以充当自己案件的法官,否则,他作为裁判者,就不具备道德上的正当性和合法性。裁决案件的法官、审判机构应当是一个独立、无偏私的中立机构,在控辩双方之间不偏不倚,并且与案件本身没有利益牵扯。如果在诉讼程序上没有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即使最后的实体结果是公正的,当事人仍然会对裁判结果产生不满情绪,从而影响司法公信力。为充分保障诉讼过程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诉讼法赋予当事人广泛的诉讼权利,司法机关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这些诉讼权利。1、权益保障的必要性一、诉讼权利面面观相关链接在诉讼过程中,司法机关办理任何案件均应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因素的影响,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重要宪法原则在诉讼领域的体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①原因:当事人因身陷纠纷而参与诉讼时,很可能面临缺乏法律知识与技能、无暇参加诉讼活动等问题。此时,当事人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帮助其进行诉讼。②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的主要职责:根据事实和法律,维护当事人合法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审理。实体性权利是指实体法所确认的权利,如经济法中的经营权,商事法中的股权、消费者权益法中的知情权等。(1)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程序性权利是指程序法所确认的权利,如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权、上诉权和辩护权、代理权、申请回避权等。充当2、公民享有的基本诉讼权利相关链接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辩护人;帮助被害人、自诉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易混易错】刑事诉讼中的辩护人与诉讼代理人辩护人 诉讼代理人不同点 对象不同 是针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设立的 是针对自诉人、被害人或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而设立的。进入刑事诉讼的方式不同 ①因委托进入诉讼, ②通过法院指定进入诉讼 受被代理人委托进入诉讼地位不同 有独立的地位,不受犯罪嫌疑人的意志左右,也不受法院、检察院及其他个人团体的干涉 必须在委托人依法授权的范围内活动。相 同 点 二者的主要职责:都是根据事实和法律,维护当事人合法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审理。 知识拓展哪些人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知识拓展哪些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一)律师;(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2)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①原因:依据诉讼法规定的回避制度,当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具有法律规定不宜参加案件审理或有关诉讼活动的情形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其退出诉讼。②作用:回避制度有利于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消除当事人的疑虑,增加裁判的正当性。注意1:回避的主体是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不包括诉讼代理人、证人等。注意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时,应决定延期审理。2、公民享有的基本诉讼权利相关链接在民事诉讼中,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检人(三员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上述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在刑事诉讼中,除上述情形外,如果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也应当依法回避。回避制度①两审终审:我国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除特殊情况外,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便告终结。当事人如果不服一审裁判,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②上诉自由:上诉权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重要诉讼权利,是否提出上诉,完全由当事人自主决定,他人不得限制或干涉。两审终审制的例外是: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审判机关,它作出的判决或裁定是终审的判决或裁定,不得上诉或抗诉。死刑案件除了适用普通程序,还适用特殊程序,即死刑复核程序,只有经过死刑复核程序后,二审关于死刑的判决才能发生法律效力。一审诉讼上诉二审→→→(3)当事人有上诉的权利2、公民享有的基本诉讼权利相关链接上诉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提起的,如果不及时提起,一审裁判就会生效,当事人就会失去上诉权。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不服判决和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限分别为15日和10日;在刑事诉讼中,不服判决和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限分别为10日和5日。上诉期限上诉期限 判决 裁定民事诉讼 15日 10日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 10日 5日(1)上诉:上诉启动的是第二审程序,受理上诉的机关只能是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并不包括人民检察院。上诉一定是当事人提出的,引起的是二审程序。(2)申诉:是指公民或者企事业等单位,认为对某一问题的处理结果不正确,而向国家的有关机关申诉理由,请求重新处理的行为。申诉一定是当事人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的。(3)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审理要求的诉讼活动。在我国,抗诉是法律授予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的一项法律监督权。抗诉只能是人民检察院提出。上诉、申诉、抗诉知识拓展第二幕寻求法律援助探究与分享许律师的法律援助对刘某有何意义?你还听过哪些法律援助的实例?根据许律师的调查,刘某犯罪情节较轻,未造成严重后果,主观恶性不大,且是初犯,这些情况符合刑事诉讼法关于适用缓刑的规定。许律师运用其法律专业知识,在庭审辩护中为16岁的刘某争取到了从轻处罚并适用缓刑的结果。许律师所提供的法律援助,给刘某的父母减轻了经济负担,保证刘某充分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同时,判决结果让刘某拥有了改过自新的机会,有利于刘某从过往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法律咨询:为经济困难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法律问题解答,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应采取的法律行动。刑事辩护: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刑事辩护服务。法律援助工作站:在一些社区、村庄、学校、医院等地方设立工作站,提供面对面的法律咨询和服务。法律援助热线:通过电话为公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法律援助网络平台:利用互联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资料查询、在线法律援助申请等服务。法律援助宣传:通过各种媒体和活动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法律援助培训:对法律援助工作者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法律援助的形式知识拓展(1)含义:法律援助是国家为保护和促进人权而建立的一种无偿法律服务制度。(P90相关链接)(2)内容:国家建立法律援助制度,设置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志愿者等为经济困难的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1.必要性在生活中,有一些公民因受经济条件或其他因素影响,难以在诉讼过程中充分行使诉讼权利,从而可能丧失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宝贵机会。2.含义和内容二、寻求法律的帮助3.法律援助适用情形(1)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①经济困难的公民可以就依法请求国家赔偿、请求确认劳动关系或支付劳动报酬等事项,申请法律援助,获得法律咨询或代理服务。(穷人)②涉及维护英雄烈士人格权益或因见义勇为行为主张相关民事权益等情形的,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不受经济困难条件的限制。(好人)(2)在刑事诉讼活动中:①对于经济困难而没有委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或部分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也可以经法定程序,由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律师为其进行刑事辩护或代理。(穷人)(3)未成年人申请法律援助的,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提出。二、寻求法律的帮助4、法律援助的申请程序与要求:(1)程序: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决定提供法律援助;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告知理由。(2)要求: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不得收取任何财物。申请审查办理→→二、寻求法律的帮助三大诉讼类型的区别区别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性质诉讼目的 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 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 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诉讼主体 双方当事人都可以提起诉讼 只能是由行政相对人提起诉讼,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 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诉讼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适用法律民事案件行政争议案件犯罪案件主要适用民法典和民事诉讼法主要适用行政法、法规和行政诉讼法主要适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知识拓展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的区别正确行使诉讼权利诉讼权利面面观寻求法律援助保障诉讼权利的必要性申请回避的权利上诉的权利必要性含义和内容适用情形程序和要求知识框架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诉讼权利的内容★1.2023年入夏以来,某造纸厂未正常启用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水排入李某承包的鱼塘,致使大量鱼虾死亡,给李某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在调解无果的情况下,李某可以 ( )①直接将造纸厂诉至人民法院,请求判决停止侵害并赔偿损失 ②独自选择仲裁机构,请求裁决造纸厂排除妨碍并赔偿损失 ③委托代理人将造纸厂诉至人民法院,请求判决停止侵害并赔偿损失 ④委托辩护人将造纸厂诉至人民法院,请求判决排除妨碍并赔偿损失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课堂练习B2.王某因家庭财产纠纷问题将李某告上法庭。在开庭审理期间,王某发现审判员担任过本案的鉴定人。为了维护自己的诉讼权益,王某应该采用的方式是 ( )A.申请回避B.委托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C.撤销诉讼请求D.提起上诉课堂练习A3.被告人的近亲属提出上诉,需要先征得同意的主体是(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C.被告人 D.被害人课堂练习C4.王陈两家因承包农村土地发生纠纷,诉至人民法院。若王家对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不服,可以 ( )A.经诉讼代理人同意后上诉B.要求撤诉,改为仲裁C.向上级人民法院上诉D.经一审人民法院同意后上诉课堂练习C2020年5月28日,王某的宣纸印版技术获得专利。2022年7月10日,出差中的王某发现外省李某的宣纸印版工艺与自己的极为相似,要求李某停止生产销售。李某称技术是自己独立研发,且已投入生产,因此拒绝了王某的要求。随后,王某将李某告上法庭,人民法院判决王某胜诉。败诉后,李某表示将委托专业律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请说明人民法院判决王某胜诉的理由。(2)败诉后,李某可以委托专业律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吗?请说明理由。课堂练习解析 (1)我国专利法规定,他人未经专利权人同意,不得实施其享有专利的发明创造;即使是他人独立作出相同的发明,也不得实施该发明。(2)本问考查教材基础知识,结合材料联系教材回答即可。答案 (1)根据我国专利法的有关规定,他人未经专利权人同意,不得实施其享有专利的发明创造;即使是他人独立作出相同的发明,也不得实施该发明。李某的技术即使是其独立研发,也是在王某已取得专利之后,因此人民法院支持王某的主张。(2)可以。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当事人有上诉的权利,当事人如果不服一审裁判,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因此,李某可以委托专业律师进行上诉。参考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