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第二讲 气候 分层练(学生版+教师版)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一章 第二讲 气候 分层练(学生版+教师版)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人教版

资源简介

第二讲 气候
【真题·考向感知】
【考点达标练】
  (2024·随州学业考)竹子是一种多年生高大禾本科植物,常见于我国南方地区。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2024年延安市南泥湾国有生态林场试栽成功了4个品种600多株竹子,使得南泥湾林场也能欣赏“夜深风竹敲秋韵”的意境。如图是我国部分温度带及竹子分布最北界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四个温度带中,竹子数量最多且分布范围最广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从气候条件分析,南泥湾国有生态林场试栽成功的竹子应具有的特点是 ( )
①耐寒 ②耐热 ③耐湿 ④耐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4·成都学业考)每年我国东部雨带有规律地南北移动。雨带一般4月在华南登陆,随夏季风增强逐级北移(如图1所示),9月迅速南撤,10月退出大陆。图2是北京市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6月我国东部雨带推移到 ( )
A.东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4.我国南、北雨季长短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 )
A.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晚,雨季短
B.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C.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D.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晚,雨季短
5.北京的气候特征是 (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全年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大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全年高温,降水季节差异大
  (2024·内江学业考)小满(5月21日前后)为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我国南方地区民谚“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含义是“雨水开始增多,江河小得盈满”。华北地区民谚“小满不满,麦有一险”,这“一险”是指小麦灌浆不足、粒籽干瘪而减产。如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分布图。据此完成6~8题。
6.“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发生在图中的 ( )
A.甲地区 B.乙地区 C.丙地区 D.丁地区
7.“雨水开始增多,江河小得盈满”,形成“雨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的 ( )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8.当“小满不满”时,华北地区易出现 ( )
A.洪涝 B.干旱 C.寒潮 D.霜冻
9.(2024·怀化学业考)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是生态保护,同时为公众提供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了解自然以及游憩的机会。2024年12月,我国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材料二 下图为2024年设立的首批国家公园分布。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以 -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该界线以东大致以种植业为主,以西大致以 为主。
(2)图中①②③④四大地理区域中,没有首批国家公园分布的是 (填序号),该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
(3)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位于我国的 天然林区,该地区植被丰茂,人烟稀少,有利于东北虎豹栖息。
(4)哈尔滨的林林寒假去武夷山国家公园度假,乘坐高铁下车后他明显感觉到温度比他家乡 (高或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5)暑假,福州的希希去三江源国家公园,火车行驶在青藏铁路时看到的窗外景观不可信的是 ( )
A.雪山连绵,蓝天高远 B.羚羊飞奔,牦牛信步
C.森林茂密,人迹罕至 D,河谷地带,油菜花开
(6)贝贝(男生)和玲玲(女生)暑假前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看到宣传牌时产生了疑问。如下图所示,你赞成谁的说法 并说明理由。
【考点综合练】
综合考查点:气候、区域划分、地形和秦岭—淮河
10.(2024·长春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源头,是端牢“中国饭碗”的关键。目前,甘肃育种基地、四川育种基地、海南育种基地是我国三大育种基地。
材料二 图1为我国三大育种基地分布图,图2为三亚多年平均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甘肃省育种基地众多,地处河西走廊的张掖市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该基地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 地区,气候干旱。张掖市南靠 山脉,发源于该山脉的河流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灌溉水源。
(2)四川和海南育种基地位于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A秦岭— 一线以南,该界线与我国1月 等温线和800 mm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育种水热条件好。A界线以南耕地类型以 为主,我国三大平原之一的B 平原是我国水稻主产区。
(3)海南三亚的育种基地以 气候为主,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让三亚成为农业育种的“加速器”。
【模拟·考前冲刺】
【A层·基础必会】
  (2024·烟台期中)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出暑入秋的表现也大相径庭。如图为我国初秋各地差异示意图,完成1~3题。
1.据图,我国东部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此时正处于 ( )
A.秋老虎 B.一场秋雨一场寒
C.秋高气爽 D.雷雨频繁
2.图中“秋老虎”与“一场秋雨一场寒”之间的分界线大致沿 ( )
A.内外流区分界线
B.400 mm年等降水量线
C.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D.秦岭—淮河一线
3.此时我国气温分布规律为 ( )
A.北→南气温越来越高 B.南→北气温越来越高
C.东→西气温越来越高 D.西→东气温越来越高
  (2024·成都模拟)作家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干燥和湿润发生了摩擦,寒冷和温暖拔出了刀戟,马鞭和牛鞭甩在了一起,草场和庄稼展开了拉锯……这描述的是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过渡带的情况。如图为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过渡带分布图。据此完成4~6题。
注:阴影为种植业和畜牧业过渡带
4.图中“种植业和畜牧业过渡带”大致与我国哪一条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
A.200毫米 B.400毫米
C.800毫米 D.1 600毫米
5.甲地区主要的气候特征是 ( )
A.冷湿 B.暖湿 C.干旱 D.高寒
6.乙地区的传统民居是 ( )
A.碉房 B.冰屋 C.窑洞 D.蒙古包
  某年11月,我国近千名游客从哈尔滨登上开往海南省三亚市的“越冬专列”火车。不同于乘飞机,“越冬专列”火车主推长达8天的“慢旅行”,采用“大窗车体”,让乘客一边体验季节变换,一边沿途欣赏“窗外”大好风光。读图,回答7、8题。
7.游客们从哈尔滨到三亚的过程中,依次经历我国的温度带是 ( )
A.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B.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C.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
D.暖温带、中温带、亚热带、热带
8.有关这次“慢旅行”中游客们从哈尔滨到三亚沿途所见到的景观,描述正确的是 ( )
A.哈尔滨到处绿树葱葱
B.北京炎热难耐,穿短裤
C.南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三亚椰树婆娑,鲜花盛开
【B层·能力进阶】
  《鸿雁》歌词:“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鸿雁,北归还,带上我的思念;歌声远,琴声颤,草原上春意暖……”鸿雁是一种候鸟,每年3-4月返回北方繁殖后代。如图为我国摄影爱好者拍摄的鸿雁迁徙景观照片。据此完成9~11题。
9.下列地区为鸿雁繁殖地的是 ( )
A.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四川盆地 D.塔里木盆地
10.据材料推知,鸿雁繁殖地气候 ( )
A.长夏无冬 B.长冬无夏
C.四季如春 D.四季分明
11.鸿雁大规模“向南方”的时间是 ( )
A.3-4月 B.6-7月
C.9-10月 D.12月-次年1月
12.(2024·河南信阳模拟)红叶是观赏类树木,其叶子随着气温下降和白昼时间变短而变红。如图示意我国著名风景区的最佳观赏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南北差异】
(1)图中最早可以观赏红叶的景区位于 (省区全称),最晚看到红叶的景区位于 省。观赏红叶时间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 位置差异大。
【东西差异】
(2)喀纳斯和红叶谷两地都处于中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看,喀纳斯 ,离冷空气源地近,冬季降温更 (早、晚)。
【海拔差异】
(3)四川稻城俄初山与同纬度地区相比,红叶观赏期提前,是因为这里 。
【推理总结】
(4)根据我国南北方红叶观赏期的差异分析我国冬季气温的特点是 。
【C层·思维拓展】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材料二 中国把夏季风影响的最北界作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具体划分是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该线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为中国的季风区,该线以西、以北的地区为中国的非季风区。
(1)从地理的角度来看,诗中的“玉门关”位于 区(选填“季风”“非季风”)。“春风”应当指的是 (选填“冬季风”“夏季风”)。结合图1,试分析“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原因(两点):① ;② 。
(2)结合图2,对比北京和玉门关(敦煌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两地的气候差异主要体现在 方面,北京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特征为 。第二讲 气候
【真题·考向感知】
【考点达标练】
  (2024·随州学业考)竹子是一种多年生高大禾本科植物,常见于我国南方地区。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2024年延安市南泥湾国有生态林场试栽成功了4个品种600多株竹子,使得南泥湾林场也能欣赏“夜深风竹敲秋韵”的意境。如图是我国部分温度带及竹子分布最北界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四个温度带中,竹子数量最多且分布范围最广的是 (A)
A.甲 B.乙 C.丙 D.丁
2.从气候条件分析,南泥湾国有生态林场试栽成功的竹子应具有的特点是 (D)
①耐寒 ②耐热 ③耐湿 ④耐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4·成都学业考)每年我国东部雨带有规律地南北移动。雨带一般4月在华南登陆,随夏季风增强逐级北移(如图1所示),9月迅速南撤,10月退出大陆。图2是北京市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6月我国东部雨带推移到 (D)
A.东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4.我国南、北雨季长短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C)
A.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晚,雨季短
B.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C.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D.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晚,雨季短
5.北京的气候特征是 (A)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全年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大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全年高温,降水季节差异大
  (2024·内江学业考)小满(5月21日前后)为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我国南方地区民谚“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含义是“雨水开始增多,江河小得盈满”。华北地区民谚“小满不满,麦有一险”,这“一险”是指小麦灌浆不足、粒籽干瘪而减产。如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分布图。据此完成6~8题。
6.“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发生在图中的 (D)
A.甲地区 B.乙地区 C.丙地区 D.丁地区
7.“雨水开始增多,江河小得盈满”,形成“雨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的 (A)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8.当“小满不满”时,华北地区易出现 (B)
A.洪涝 B.干旱 C.寒潮 D.霜冻
9.(2024·怀化学业考)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是生态保护,同时为公众提供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了解自然以及游憩的机会。2024年12月,我国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材料二 下图为2024年设立的首批国家公园分布。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该界线以东大致以种植业为主,以西大致以畜牧业为主。
(2)图中①②③④四大地理区域中,没有首批国家公园分布的是③(填序号),该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干旱。
(3)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位于我国的东北天然林区,该地区植被丰茂,人烟稀少,有利于东北虎豹栖息。
(4)哈尔滨的林林寒假去武夷山国家公园度假,乘坐高铁下车后他明显感觉到温度比他家乡高(高或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
(5)暑假,福州的希希去三江源国家公园,火车行驶在青藏铁路时看到的窗外景观不可信的是 (C)
A.雪山连绵,蓝天高远 B.羚羊飞奔,牦牛信步
C.森林茂密,人迹罕至 D,河谷地带,油菜花开
(6)贝贝(男生)和玲玲(女生)暑假前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看到宣传牌时产生了疑问。如下图所示,你赞成谁的说法 并说明理由。
答:赞同玲玲的说法。理由:热带雨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生态效益,其钱库是指利用热带雨林风光发展旅游业增加居民收入。
【考点综合练】
综合考查点:气候、区域划分、地形和秦岭—淮河
10.(2024·长春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源头,是端牢“中国饭碗”的关键。目前,甘肃育种基地、四川育种基地、海南育种基地是我国三大育种基地。
材料二 图1为我国三大育种基地分布图,图2为三亚多年平均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甘肃省育种基地众多,地处河西走廊的张掖市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该基地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张掖市南靠祁连山脉,发源于该山脉的河流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灌溉水源。
(2)四川和海南育种基地位于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A秦岭—淮河一线以南,该界线与我国1月0℃等温线和800 mm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育种水热条件好。A界线以南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我国三大平原之一的B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水稻主产区。
(3)海南三亚的育种基地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让三亚成为农业育种的“加速器”。
【模拟·考前冲刺】
【A层·基础必会】
  (2024·烟台期中)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出暑入秋的表现也大相径庭。如图为我国初秋各地差异示意图,完成1~3题。
1.据图,我国东部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此时正处于 (C)
A.秋老虎 B.一场秋雨一场寒
C.秋高气爽 D.雷雨频繁
2.图中“秋老虎”与“一场秋雨一场寒”之间的分界线大致沿 (D)
A.内外流区分界线
B.400 mm年等降水量线
C.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D.秦岭—淮河一线
3.此时我国气温分布规律为 (A)
A.北→南气温越来越高 B.南→北气温越来越高
C.东→西气温越来越高 D.西→东气温越来越高
  (2024·成都模拟)作家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干燥和湿润发生了摩擦,寒冷和温暖拔出了刀戟,马鞭和牛鞭甩在了一起,草场和庄稼展开了拉锯……这描述的是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过渡带的情况。如图为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过渡带分布图。据此完成4~6题。
注:阴影为种植业和畜牧业过渡带
4.图中“种植业和畜牧业过渡带”大致与我国哪一条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B)
A.200毫米 B.400毫米
C.800毫米 D.1 600毫米
5.甲地区主要的气候特征是 (A)
A.冷湿 B.暖湿 C.干旱 D.高寒
6.乙地区的传统民居是 (C)
A.碉房 B.冰屋 C.窑洞 D.蒙古包
  某年11月,我国近千名游客从哈尔滨登上开往海南省三亚市的“越冬专列”火车。不同于乘飞机,“越冬专列”火车主推长达8天的“慢旅行”,采用“大窗车体”,让乘客一边体验季节变换,一边沿途欣赏“窗外”大好风光。读图,回答7、8题。
7.游客们从哈尔滨到三亚的过程中,依次经历我国的温度带是 (B)
A.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B.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C.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
D.暖温带、中温带、亚热带、热带
8.有关这次“慢旅行”中游客们从哈尔滨到三亚沿途所见到的景观,描述正确的是 (D)
A.哈尔滨到处绿树葱葱
B.北京炎热难耐,穿短裤
C.南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三亚椰树婆娑,鲜花盛开
【B层·能力进阶】
  《鸿雁》歌词:“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鸿雁,北归还,带上我的思念;歌声远,琴声颤,草原上春意暖……”鸿雁是一种候鸟,每年3-4月返回北方繁殖后代。如图为我国摄影爱好者拍摄的鸿雁迁徙景观照片。据此完成9~11题。
9.下列地区为鸿雁繁殖地的是 (B)
A.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四川盆地 D.塔里木盆地
10.据材料推知,鸿雁繁殖地气候 (D)
A.长夏无冬 B.长冬无夏
C.四季如春 D.四季分明
11.鸿雁大规模“向南方”的时间是 (C)
A.3-4月 B.6-7月
C.9-10月 D.12月-次年1月
12.(2024·河南信阳模拟)红叶是观赏类树木,其叶子随着气温下降和白昼时间变短而变红。如图示意我国著名风景区的最佳观赏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南北差异】
(1)图中最早可以观赏红叶的景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省区全称),最晚看到红叶的景区位于广东省。观赏红叶时间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差异大。
【东西差异】
(2)喀纳斯和红叶谷两地都处于中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看,喀纳斯距海远,离冷空气源地近,冬季降温更早(早、晚)。
【海拔差异】
(3)四川稻城俄初山与同纬度地区相比,红叶观赏期提前,是因为这里海拔高,气温低。
【推理总结】
(4)根据我国南北方红叶观赏期的差异分析我国冬季气温的特点是气温南高北低,南北温差大。
【C层·思维拓展】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材料二 中国把夏季风影响的最北界作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具体划分是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该线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为中国的季风区,该线以西、以北的地区为中国的非季风区。
(1)从地理的角度来看,诗中的“玉门关”位于非季风区(选填“季风”“非季风”)。“春风”应当指的是夏季风(选填“冬季风”“夏季风”)。结合图1,试分析“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原因(两点):①深居内陆;②山脉阻挡。
(2)结合图2,对比北京和玉门关(敦煌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两地的气候差异主要体现在降水方面,北京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