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阶段质量检测(四)(第十四至第十八章)(40分钟 7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024·平顶山期末)建设两屏三带有助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下图为我国两屏三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 ( )A.Ⅲ地纬度最高B.Ⅰ、Ⅳ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吻合C.Ⅱ地属于半湿润区D.Ⅴ地地势最高2.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两屏三带中 ( )①Ⅰ可防止我国沙漠面积扩大②Ⅱ可使东北地区免受台风侵袭③Ⅲ可减轻河南省的风沙危害④Ⅳ可保护植被,防治水土流失⑤Ⅴ可保护湿地生态,涵养水源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⑤ 黑木耳适宜生长在环境洁净、靠近水源、光照时间较长的向阳山坡。陕西省柞水县的柞树是当地栽培黑木耳的最佳树种。柞水县黑木耳借助网络电商平台成为市场上热销的农产品。读图,完成3~5题。3.下列关于柞水县自然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B.位于我国亚热带地区C.流经柞水县的河流每年有3个月结冰期D.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湿润4.柞水县自古就是优质黑木耳产地的自然条件是 ( )①拥有大量栽培黑木耳的最佳树种——柞树②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③临近河流,水运便利④位于秦岭北坡,光照时间长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5.近年来,柞水县黑木耳在市场上热销的原因是 ( )A.电商推广,知名度高B.全球气候变暖,产量激增C.柞水县黑木耳价格低廉D.柞水县黑木耳营养丰富经过持续不断的生态治理,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开始披上绿装,黄土高原的主色调正在由“黄”变“绿”。随着高原变绿,人们开始富裕起来,并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发生好转,人地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当地人真正领悟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读治理后的黄土高原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6.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梯田的好处是 ( )A.涵养水源 B.美化环境C.保持水土 D.防风固沙7.读下面因果关系图,方框中的数字代号①②③④与下列内容字母代号abcd对应正确的是( )a-农业产业结构调整b-城市绿化面积增加c-农村人口不断减少d-减少滥砍乱伐,保护森林A.bcad B.abcd C.cadb D.dcab “北京中轴线”是我国重要文化遗产,中轴线及其两侧对称的古建筑群和传统街区见证了古都的历史变迁。下图为“北京中轴线”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8.“北京中轴线”上最能反映其悠久历史的是( )A.众多的古代建筑 B.环形的分布格局C.便捷的城市道路 D.优美的现代公园9.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更加凸显北京是全国的( )A.文化中心 B.政治中心C.科技创新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2024·连云港一模)“茫茫大漠袤无边,孤烟残阳映山岚。声声驼铃诗情醉,一路天籁向天山。”结合我国局部山脉、河流分布图,完成10、11题。10.沙漠、驼铃是新疆、内蒙古等省区的独特风光。该地区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高峻 B.经济落后C.人口稀疏 D.距海遥远11.下列有关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河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额尔齐斯河,属于内流河B.乙是塔里木河,水源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C.丙是黄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D.丁是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2024·滨州学业考)2024年4月19日,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通过国家竣工验收。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图,完成12、13题。12.关于港珠澳大桥连通的香港、珠海、澳门三地描述,正确的是 ( )A.都地处珠江口西岸,是我国外向型产业密集区B.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易受台风侵袭C.都以出口贸易为支柱产业,是中国改革开放先行区D.都有兼容并包的文化传统,生活中居民多用闽南语13.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 ( )①加强了珠江口东岸和西岸的通行效率②促进了香港、澳门、珠海三地人员的交流和经贸往来③提高了珠江主航道的通航能力④推进了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互利合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与黄豆酱油相比,黑豆酱油一般不添加小麦,酿造时间长(酿晒长达6个月)、工艺复杂。台湾省西螺镇(下图)日照充足,极其适合黑豆的生长。西螺镇从各地挑选优质黑豆,加以古法技艺成为全台优质的酱油产地。当地有多家百年酱油老店,但西螺镇经济发展缓慢。据此完成14、15题。14.台湾省西螺镇日照充足的原因是该地 ( )A.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阳光充足B.纬度较高,夏季白昼时间长C.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稀少D.海拔较高,获得太阳热量多15.针对西螺镇的发展现状,当地百年老店扩大黑豆酱油知名度的最佳途径是 ( )A.设立观光工厂 B.采用进口黑豆C.加大科技投入 D.减少劳动成本 (2024·北海期末)环渤海经济圈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5省市,是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后又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读图,完成16、17题。16.环渤海经济圈主要包括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B.京津唐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C.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D.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17.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水资源充足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开发时间较早,工业基础好④煤、铁和石油资源丰富⑤邻近港澳台地区,引进外资、人才便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青海省塔拉滩地区依托“光伏+生态+牧业”的发展模式,彻底摆脱了贫困,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光伏园区内,昔日荒芜的土地上树立起一排排光伏电池板,为昆仑雪菊等高原生态作物遮挡强光,茂密的生态作物为电池板阻挡风沙,牧民们在电池板下放牧羊群,避免作物过高遮挡电池板。如图1为青海省简图。据图文资料,完成18~20题。18.青海省 ( )A.以盆地地形为主,地处地势第二级阶梯B.众多大河发源于北部地区,有较长汛期C.粮食作物种植在地势相对较低的河谷地区D.人口主要分布在三江源地区,密度较大19.昔日的塔拉滩地区环境恶劣,当地牧民纷纷逃离家园。下列选项中的词语,能够对应完善结构图2的是 ( )A.①—过度放牧 B.②—光照强C.③—土地荒漠化 D.④—海拔高20.近几年,塔拉滩地区自然环境的改善,得益于当地 ( )A.种植高原作物,为电池板遮挡强光B.羊群定期吃草,减少植被覆盖面积C.太阳光能发电,改变当地气候类型D.开发清洁能源,实现生态良性发展二、综合题(共30分)21. (2024·周口统考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24年,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会同沿江省市和有关部门,扎实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高质量发展。材料二 我国南方部分区域图。(1)该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的主要原因是 。(2分)(2)为了缓解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工业基地的能源缺乏问题,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国家实施的能源调配工程有 。(1分)(3)①②两城市均有钢铁工业基地,与②城市相比,①城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3分)(4)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发,给沿岸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试从自然方面分析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3分)(5)城市A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如春,被誉为“春城”,试分析原因。(3分)22.(2024·泸州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材料一 五常市(北纬45°)地处黑龙江省,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高达20℃,黑土层厚达2米,有机质高,土壤里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五常水稻种植始于清朝,传统耕作,家庭经营,一年一熟,单产低,远不及普通大米的80%。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五常人用“稻田养鸭”方式成功地保护了稻田环境。五常大米颗粒饱满,饭粒香味浓郁,被称为“米中极品”,是著名的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材料二 图1为五常市地理位置和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图2表示的是五常水稻生长的部分条件。(1)描述五常市的地势特点。(2分)(2)简述五常大米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2分)(3)简析“稻田养鸭”方式能够保护稻田环境的原因。(2分)(4)请为保护五常大米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提出建议。(2分)23.(2024·河南中考)西藏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助推“西藏好水”走向国内外市场。2024年用水出口额增长近50%。如图为西藏水资源分布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守一方净土,掬一捧天上之水。西藏是世界上罕有的无污染之地,也是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里的水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1)西藏水资源主要包括 、 、淡水湖泊水等。(2分)(2)描述西藏水资源的特点。(3分) 受自然条件制约,生产难和物流成本高曾是西藏天然饮用水产业面临的困难。随着国家持续的建设投入,西藏交通、物流等快速发展,天然饮用水产业显著增强。(3)简述西藏天然饮用水生产难的自然原因。(3分)(4)列举两条我国在降低西藏物流成本方面采取的措施。(2分)阶段质量检测(四)(第十四至第十八章)(40分钟 7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024·平顶山期末)建设两屏三带有助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下图为我国两屏三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 (D)A.Ⅲ地纬度最高B.Ⅰ、Ⅳ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吻合C.Ⅱ地属于半湿润区D.Ⅴ地地势最高2.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两屏三带中 (D)①Ⅰ可防止我国沙漠面积扩大②Ⅱ可使东北地区免受台风侵袭③Ⅲ可减轻河南省的风沙危害④Ⅳ可保护植被,防治水土流失⑤Ⅴ可保护湿地生态,涵养水源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⑤ 黑木耳适宜生长在环境洁净、靠近水源、光照时间较长的向阳山坡。陕西省柞水县的柞树是当地栽培黑木耳的最佳树种。柞水县黑木耳借助网络电商平台成为市场上热销的农产品。读图,完成3~5题。3.下列关于柞水县自然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 (C)A.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B.位于我国亚热带地区C.流经柞水县的河流每年有3个月结冰期D.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湿润4.柞水县自古就是优质黑木耳产地的自然条件是 (C)①拥有大量栽培黑木耳的最佳树种——柞树②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③临近河流,水运便利④位于秦岭北坡,光照时间长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5.近年来,柞水县黑木耳在市场上热销的原因是 (A)A.电商推广,知名度高B.全球气候变暖,产量激增C.柞水县黑木耳价格低廉D.柞水县黑木耳营养丰富经过持续不断的生态治理,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开始披上绿装,黄土高原的主色调正在由“黄”变“绿”。随着高原变绿,人们开始富裕起来,并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发生好转,人地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当地人真正领悟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读治理后的黄土高原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6.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梯田的好处是 (C)A.涵养水源 B.美化环境C.保持水土 D.防风固沙7.读下面因果关系图,方框中的数字代号①②③④与下列内容字母代号abcd对应正确的是(A)a-农业产业结构调整b-城市绿化面积增加c-农村人口不断减少d-减少滥砍乱伐,保护森林A.bcad B.abcd C.cadb D.dcab “北京中轴线”是我国重要文化遗产,中轴线及其两侧对称的古建筑群和传统街区见证了古都的历史变迁。下图为“北京中轴线”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8.“北京中轴线”上最能反映其悠久历史的是(A)A.众多的古代建筑 B.环形的分布格局C.便捷的城市道路 D.优美的现代公园9.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更加凸显北京是全国的(A)A.文化中心 B.政治中心C.科技创新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2024·连云港一模)“茫茫大漠袤无边,孤烟残阳映山岚。声声驼铃诗情醉,一路天籁向天山。”结合我国局部山脉、河流分布图,完成10、11题。10.沙漠、驼铃是新疆、内蒙古等省区的独特风光。该地区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是 (D)A.地势高峻 B.经济落后C.人口稀疏 D.距海遥远11.下列有关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河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B)A.甲是额尔齐斯河,属于内流河B.乙是塔里木河,水源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C.丙是黄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D.丁是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2024·滨州学业考)2024年4月19日,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通过国家竣工验收。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图,完成12、13题。12.关于港珠澳大桥连通的香港、珠海、澳门三地描述,正确的是 (B)A.都地处珠江口西岸,是我国外向型产业密集区B.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易受台风侵袭C.都以出口贸易为支柱产业,是中国改革开放先行区D.都有兼容并包的文化传统,生活中居民多用闽南语13.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 (B)①加强了珠江口东岸和西岸的通行效率②促进了香港、澳门、珠海三地人员的交流和经贸往来③提高了珠江主航道的通航能力④推进了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互利合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与黄豆酱油相比,黑豆酱油一般不添加小麦,酿造时间长(酿晒长达6个月)、工艺复杂。台湾省西螺镇(下图)日照充足,极其适合黑豆的生长。西螺镇从各地挑选优质黑豆,加以古法技艺成为全台优质的酱油产地。当地有多家百年酱油老店,但西螺镇经济发展缓慢。据此完成14、15题。14.台湾省西螺镇日照充足的原因是该地 (C)A.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阳光充足B.纬度较高,夏季白昼时间长C.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稀少D.海拔较高,获得太阳热量多15.针对西螺镇的发展现状,当地百年老店扩大黑豆酱油知名度的最佳途径是 (A)A.设立观光工厂 B.采用进口黑豆C.加大科技投入 D.减少劳动成本 (2024·北海期末)环渤海经济圈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5省市,是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后又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读图,完成16、17题。16.环渤海经济圈主要包括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是 (B)A.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B.京津唐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C.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D.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17.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C)①水资源充足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开发时间较早,工业基础好④煤、铁和石油资源丰富⑤邻近港澳台地区,引进外资、人才便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青海省塔拉滩地区依托“光伏+生态+牧业”的发展模式,彻底摆脱了贫困,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光伏园区内,昔日荒芜的土地上树立起一排排光伏电池板,为昆仑雪菊等高原生态作物遮挡强光,茂密的生态作物为电池板阻挡风沙,牧民们在电池板下放牧羊群,避免作物过高遮挡电池板。如图1为青海省简图。据图文资料,完成18~20题。18.青海省 (C)A.以盆地地形为主,地处地势第二级阶梯B.众多大河发源于北部地区,有较长汛期C.粮食作物种植在地势相对较低的河谷地区D.人口主要分布在三江源地区,密度较大19.昔日的塔拉滩地区环境恶劣,当地牧民纷纷逃离家园。下列选项中的词语,能够对应完善结构图2的是 (B)A.①—过度放牧 B.②—光照强C.③—土地荒漠化 D.④—海拔高20.近几年,塔拉滩地区自然环境的改善,得益于当地 (D)A.种植高原作物,为电池板遮挡强光B.羊群定期吃草,减少植被覆盖面积C.太阳光能发电,改变当地气候类型D.开发清洁能源,实现生态良性发展二、综合题(共30分)21. (2024·周口统考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24年,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会同沿江省市和有关部门,扎实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高质量发展。材料二 我国南方部分区域图。(1)该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的主要原因是气候湿热,河湖密布,盛产稻米和淡水鱼。(2分)(2)为了缓解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工业基地的能源缺乏问题,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国家实施的能源调配工程有西气东输或西电东送。(1分)(3)①②两城市均有钢铁工业基地,与②城市相比,①城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条件是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3分)(4)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发,给沿岸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试从自然方面分析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3分)答:流域内降水量大,多暴雨,支流多,水量大;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排水不畅。(从气候、地形两方面回答)(5)城市A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如春,被誉为“春城”,试分析原因。(3分)答:位于亚热带,纬度较低,冬季温暖;位于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夏季较凉爽。(从纬度、海拔两方面回答)22.(2024·泸州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材料一 五常市(北纬45°)地处黑龙江省,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高达20℃,黑土层厚达2米,有机质高,土壤里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五常水稻种植始于清朝,传统耕作,家庭经营,一年一熟,单产低,远不及普通大米的80%。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五常人用“稻田养鸭”方式成功地保护了稻田环境。五常大米颗粒饱满,饭粒香味浓郁,被称为“米中极品”,是著名的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材料二 图1为五常市地理位置和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图2表示的是五常水稻生长的部分条件。(1)描述五常市的地势特点。(2分)答:东南高,西北低。(2)简述五常大米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2分)答:土壤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灌溉水源矿物质含量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生长周期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3)简析“稻田养鸭”方式能够保护稻田环境的原因。(2分)答:鸭子在稻田生长,能够除去杂草和害虫,鸭子的粪便是良好的农家肥料,能节省农药和化肥的开支,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土壤环境质量。(4)请为保护五常大米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提出建议。(2分)答:应建立五常大米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做到有法可依。23.(2024·河南中考)西藏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助推“西藏好水”走向国内外市场。2024年用水出口额增长近50%。如图为西藏水资源分布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守一方净土,掬一捧天上之水。西藏是世界上罕有的无污染之地,也是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里的水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1)西藏水资源主要包括冰川水、河流水、淡水湖泊水等。(2分)(2)描述西藏水资源的特点。(3分)答:总量大、种类多、分布广、无污染、水质优。 受自然条件制约,生产难和物流成本高曾是西藏天然饮用水产业面临的困难。随着国家持续的建设投入,西藏交通、物流等快速发展,天然饮用水产业显著增强。(3)简述西藏天然饮用水生产难的自然原因。(3分)答: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容易缺氧;山地众多,地表起伏大;冻土广布等。(4)列举两条我国在降低西藏物流成本方面采取的措施。(2分)答:加强铁路、公路、航空、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阶段质量检测(四)(第十四至第十八章) - 学生版.docx 阶段质量检测(四)(第十四至第十八章).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