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雷州五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3月月考科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雷州五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3月月考科学试卷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雷州五校教科版五年级下册3月月考科学试卷
1.(2024五下·雷州月考)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放3粒种子,可以减小实验的偶然性。 (  )
2.(2024五下·雷州月考)世界上存在不随环境改变而发生行为改变的动物。
3.(2024五下·雷州月考)动物过冬,不是冬眠就是迁徙。
4.(2024五下·雷州月考)青蛙、狗熊都会冬眠。
5.(2024五下·雷州月考)在田间绿豆苗的周围,存在着多条食物链。
6.(2024五下·雷州月考)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
A.相互利用、相互依存的关系
B.吃与被吃的关系
C.相互竞争的关系
7.(2024五下·雷州月考)一种动物,长得圆滚滚的,身体雪白,全身覆盖厚毛。据此,可判断其最可能生活在( )地区。
A.冰川 B.沙漠 C.热带雨林
8.(2024五下·雷州月考)不同的动物所需要的生活环境不同。下列哪种动物适合生活在北极寒冷的环境中 (  )
A.大象 B.老虎 C.北极熊
9.(2024五下·雷州月考)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动植物遭到灭绝或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下列做法中,会破坏生态平衡的是( )。
A.乱砍滥伐 B.植树造林 C.建立自然保护区
10.(2024五下·雷州月考)为了保护濒危动物,最好的办法是( )。
A.把它们放到动物园里,精心喂养
B.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不遭受破坏
C.把它们都迁移到环境优美的地方
11.(2024五下·雷州月考)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A.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B.吃与被吃
C.相互竞争
12.(2024五下·雷州月考)下列选项中,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 B.草原上所有的草 C.池塘中的所有的鱼
13.(2024五下·雷州月考)下列选项中,属于丹顶鹤适应环境的做法的是(  )。
A.冬天换上厚厚的羽毛
B.冬天向南迁徙
C.换羽毛的颜色
14.(2024五下·雷州月考)“双飞燕子几时回”,反映的是动物的一种________行为。
A.冬眠 B.换毛 C.迁徙
15.(2024五下·雷州月考)某一生态系统内存在食物链水草→小虾→小鱼。如果有大鱼在这一生态系统内出现,以小鱼为食,则在短期内可能导致(  )。
A.小鱼数量减少 B.小虾数量下降 C.水草数量增多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正确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实验过程中存在不可控因素,如果种子数较少,可能存在实验偶然性,无法解释出现的现象是普遍现象还是偶然性造成。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放3粒种子,可以减小实验的偶然性。题目说法正确。
2.【答案】错误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草地中的生物与环境
【解析】【分析】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当环境改变时,动物的行为也一定会发生改变。如干旱会导致蝗虫成灾,大雨会导致泥土中的蚯蚓钻出地面,故本题错误。
3.【答案】错误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4.【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5.【答案】正确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身边的动物
【解析】【分析】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绿豆苗周围的小动物们可能有蚜虫、蝗虫、七星瓢虫、小鸟、田鼠等,它们之间存在多种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就形成了多条食物链。故本题正确。
6.【答案】B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食物链中相邻的生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故本题选B。
7.【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常见特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8.【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栖息地
【解析】【分析】生物的形态、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不同的动物所需要的生活环境不同。北极熊适合生活在北极寒冷的环境中。故选C。
9.【答案】A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植动物、微生物的数量是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的,在这其中,如果任有一种生物的消亡,对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延续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从而破坏生态平衡。从生态平衡及生物的多样性来看,植树造林、建立自然保护区都有利于生态平衡;乱砍滥伐会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故本题选A。
10.【答案】B
【知识点】珍稀动物
【解析】【分析】保护珍惜濒危动物,可以就地保护,也可以异地保护,其中最好的就是就地保护,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也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在自然保护区内,会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动植物等进行保护,这样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故本题选B。
11.【答案】A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都有着千丝万陆的联系;当某种生物发生变化时,环境等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的习性也发生变化;所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
12.【答案】A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解答】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故答案为:A。
【分析】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3.【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行为方式有进行迁徙、冬眠、换毛等。丹顶鹤属于鸟类,善于飞行,所以其适应冬天寒冷环境的行为方式是向南迁徙。
14.【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双飞燕子几时回”,意思是双飞的燕子啊,你们是几时回来的,提到的是动物的一种迁徙行为。动物由于繁殖、觅食、气候变化等原因,需要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这种方式就叫做迁徙,许多鸟类每年要进行两次迁徙,春天,他们陆续从温暖的南方飞回北方繁殖后代;秋天,他们又陆续飞到南方度过寒冬。故本题选C。
15.【答案】A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知道其生态系统内存在食物链”水草→小虾→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水草。如果有大鱼在这一生态系统内出现,以小鱼为食,食物链则变成了”水草→小虾→小鱼→大鱼”,则在短期内可能导致小鱼数量减少,小虾数量增多,水草数量减少。故本题选A。
1 / 12023-2024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雷州五校教科版五年级下册3月月考科学试卷
1.(2024五下·雷州月考)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放3粒种子,可以减小实验的偶然性。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实验过程中存在不可控因素,如果种子数较少,可能存在实验偶然性,无法解释出现的现象是普遍现象还是偶然性造成。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放3粒种子,可以减小实验的偶然性。题目说法正确。
2.(2024五下·雷州月考)世界上存在不随环境改变而发生行为改变的动物。
【答案】错误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草地中的生物与环境
【解析】【分析】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当环境改变时,动物的行为也一定会发生改变。如干旱会导致蝗虫成灾,大雨会导致泥土中的蚯蚓钻出地面,故本题错误。
3.(2024五下·雷州月考)动物过冬,不是冬眠就是迁徙。
【答案】错误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4.(2024五下·雷州月考)青蛙、狗熊都会冬眠。
【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5.(2024五下·雷州月考)在田间绿豆苗的周围,存在着多条食物链。
【答案】正确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身边的动物
【解析】【分析】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绿豆苗周围的小动物们可能有蚜虫、蝗虫、七星瓢虫、小鸟、田鼠等,它们之间存在多种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就形成了多条食物链。故本题正确。
6.(2024五下·雷州月考)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
A.相互利用、相互依存的关系
B.吃与被吃的关系
C.相互竞争的关系
【答案】B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食物链中相邻的生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故本题选B。
7.(2024五下·雷州月考)一种动物,长得圆滚滚的,身体雪白,全身覆盖厚毛。据此,可判断其最可能生活在( )地区。
A.冰川 B.沙漠 C.热带雨林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常见特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8.(2024五下·雷州月考)不同的动物所需要的生活环境不同。下列哪种动物适合生活在北极寒冷的环境中 (  )
A.大象 B.老虎 C.北极熊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栖息地
【解析】【分析】生物的形态、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不同的动物所需要的生活环境不同。北极熊适合生活在北极寒冷的环境中。故选C。
9.(2024五下·雷州月考)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动植物遭到灭绝或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下列做法中,会破坏生态平衡的是( )。
A.乱砍滥伐 B.植树造林 C.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A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植动物、微生物的数量是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的,在这其中,如果任有一种生物的消亡,对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延续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从而破坏生态平衡。从生态平衡及生物的多样性来看,植树造林、建立自然保护区都有利于生态平衡;乱砍滥伐会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故本题选A。
10.(2024五下·雷州月考)为了保护濒危动物,最好的办法是( )。
A.把它们放到动物园里,精心喂养
B.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不遭受破坏
C.把它们都迁移到环境优美的地方
【答案】B
【知识点】珍稀动物
【解析】【分析】保护珍惜濒危动物,可以就地保护,也可以异地保护,其中最好的就是就地保护,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也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在自然保护区内,会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动植物等进行保护,这样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故本题选B。
11.(2024五下·雷州月考)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A.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B.吃与被吃
C.相互竞争
【答案】A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都有着千丝万陆的联系;当某种生物发生变化时,环境等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的习性也发生变化;所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
12.(2024五下·雷州月考)下列选项中,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 B.草原上所有的草 C.池塘中的所有的鱼
【答案】A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解答】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故答案为:A。
【分析】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3.(2024五下·雷州月考)下列选项中,属于丹顶鹤适应环境的做法的是(  )。
A.冬天换上厚厚的羽毛
B.冬天向南迁徙
C.换羽毛的颜色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行为方式有进行迁徙、冬眠、换毛等。丹顶鹤属于鸟类,善于飞行,所以其适应冬天寒冷环境的行为方式是向南迁徙。
14.(2024五下·雷州月考)“双飞燕子几时回”,反映的是动物的一种________行为。
A.冬眠 B.换毛 C.迁徙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双飞燕子几时回”,意思是双飞的燕子啊,你们是几时回来的,提到的是动物的一种迁徙行为。动物由于繁殖、觅食、气候变化等原因,需要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这种方式就叫做迁徙,许多鸟类每年要进行两次迁徙,春天,他们陆续从温暖的南方飞回北方繁殖后代;秋天,他们又陆续飞到南方度过寒冬。故本题选C。
15.(2024五下·雷州月考)某一生态系统内存在食物链水草→小虾→小鱼。如果有大鱼在这一生态系统内出现,以小鱼为食,则在短期内可能导致(  )。
A.小鱼数量减少 B.小虾数量下降 C.水草数量增多
【答案】A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知道其生态系统内存在食物链”水草→小虾→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水草。如果有大鱼在这一生态系统内出现,以小鱼为食,食物链则变成了”水草→小虾→小鱼→大鱼”,则在短期内可能导致小鱼数量减少,小虾数量增多,水草数量减少。故本题选A。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