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诗词三首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课件 (共1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古诗词三首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课件 (共18张PPT)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我国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曾被贬闲居江西上饶多年,对黄沙岭比较熟悉。辛弃疾退隐上饶带湖期间,经常行经风景优美的黄沙道中。《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作者简介
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八年
(1181年),他被弹劾罢官,回到带湖家居,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辛弃疾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和同情民间疾苦,这首词作于辛弃疾闲居上饶带湖期间。
写作背景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①/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②/社林③边,路转/溪桥/忽见④。
①横斜突兀的树枝。
②用茅草盖的小客舍。
③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④同“见。
词牌名
题目
诗歌解读
时间:夜晚。
地点:黄沙道。
事情:行走在黄沙岭的道路上。
题目的意思:夜间行走在黄沙岭的道路上。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从哪里看出来的?
夏季,从“鸣蝉、稻花香、蛙声”可以看出。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动:
惊鹊、鸣蝉、蛙声
明月、清风
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惊飞,
可见夜间的黄沙道分外幽静。
作者闲居乡村时内心的宁静、喜悦
以动写静
静:
月光十分明亮,把沉睡的鹊儿都惊醒了,扑棱棱地离开枝头,飞起来了,引起树枝摇曳。半夜里,清风徐徐地吹来,让人感到真凉爽、舒服,风儿还送来一声声蝉的鸣叫,似乎在唱歌呢!田野里,稻花开了,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让人感到神清气爽。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往日。
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同“现”,显现,出现。
对丰收之年的喜悦
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惊鹊
清风——鸣蝉
稻花——蛙声
疏星——小雨
茅店——溪桥
板书设计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山乡夜行中所见所闻。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溪流小桥,构成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
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以及闲适的心境。
诗中情怀
课外拓展
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通过描写山村的哪些特有音响,把黄沙道写得生机勃勃?( )(多选)
A.鸟惊 B.蝉鸣 C.雨声 D.蛙噪
随堂练习
解析:宋代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诗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写了鸟惊、蝉鸣、雨声、蛙噪等声音,构成了江南山乡夏夜一幅优美动人的画面,流露出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故选ABCD。
ABCD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词题是《西江月》,词牌名是《夜行黄沙道中》。( )
解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词题。词牌名“西江月”代表了这首词的整体风格和形式,具有特定的韵律和结构。而词题“夜行黄沙道中”则具体描绘了词中的情境或意境,可能涉及夜晚行走在黄沙道上的场景或某种情感表达。故此项判断为错误。
×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人从听觉和嗅觉描写夏夜山村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解析:课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意思: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田里稻花飘香,蛙声阵阵,似乎在告诉人们今年是一个丰收年。天边几颗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根据词意可知,从听觉和嗅觉描写夏夜山村风光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根据“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回答下面的问题。
“七八个”说明了______________,“两三点”说明了_____________,这与上阕的清幽夜色以及有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
星星很稀疏
雨下得很小
解析:“七八个”说明了星星的稀疏,“两三点”说明了雨点的细微和稀疏,这与上阕的清幽夜色以及有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
感谢收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