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京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2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Ca 40 Fe 56 S 32 Ti 48本卷共14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请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1个选项。1.下列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酸性:HClO4>H2SO3>H2SiO3 B.碱性:KOH>NaOH>LiOHC.热稳定性:H2O>H2S>PH3 D.非金属性:F>O>N2.下列过程所用的物质中,利用了其氧化性的是A.用FeCl3溶液腐蚀覆铜板 B.用Zn块防止钢铁船体腐蚀C.用SO2的水溶液吸收Br2 D.用Fe粉防止FeSO4溶液氧化3.汽车尾气中的NOx、CO、碳氢化合物通过排气系统的净化装置(催化剂主要由Rh、Pd、Pt等物质和稀土材料组成)转化为无害气体,净化原理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B.NOx、CO均发生了氧化反应C.CO转化为CO2时,CeO2转化为CeO2-mD.催化剂对化学反应有选择性4.下表列出了短周期元素X、Y的各级电离能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电离能(kJ/mol) I1 I2 I3 I4 ……元素X 520 7298 11815元素Y 496 4562 6912 9544 ……A.X、Y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为+3、+4B.原子失电子能力:X>YC.基态原子Y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D.X和Y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5.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无法自发进行的是A.2SO2(g)+O2(g)==2SO3(g) △H=-197.78kJ/molB.C(s)+CO2(g)==2CO(g) △H=+172.47kJ/molC.AgCl(s)+Br-(aq)==AgBr(s)+Cl-(aq) △H=-18.9kJ/molD.3O2(g)2O3(g) △H=+285.4kJ/mol6.核酸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被誉为“生命之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五碳糖与磷酸、碱基之间通过分子间脱水形成核苷酸B.DNA是核酸中的一种,其对应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C.核苷酸分子之间通过磷酯键形成核酸,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D.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按照形成氢键数目最多、结构最稳定的原则配对7.在反应2HI→H2+I2中,有关反应条件改变使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增大c(HI),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大C.升高温度,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加D.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8.下列示意图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水合离子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A B C DNaCl溶于水 电解CuCl2溶液 CH3COOH在水中电离 H2与Cl2反应能量变化NaCl==Na++Cl- CuCl2==Cu2++2Cl- CH3COOHCH3COO-+H+ H2(g)+Cl2(g)==2HCl(g) △H=-183kJ/mol9.某科研团队研究用不同金属氧化物催化肉桂醛制苯甲醛(反应如下,部分产物略去)。反应时间和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资料:ⅰ.选择性S(B)=×100%;ⅱ.Ba与Ca同主族A.用ZnO作催化剂可以获得比用Al2O3更大的主反应速率B.肉桂醛制苯甲醛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C.使用CuO作催化剂时,反应后副产物最多D.金属氧化物中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小,苯甲醛选择性越好10.通风病与关节滑液中形成的尿酸钠(NaUr)有关(NaUr增多,病情加重),其化学原理为:HUr(aq)+Na+(aq)NaUr(s)+H+(aq) △H<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寒冷季节更易诱发关节疼痛B.大量饮水会增大痛风病发作的可能性C.摄入过多食盐,会加重痛风病病情D.痛风病人应少吃能代谢产生更多尿酸的食物11.CO2的转化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利用两种金属催化剂,在水溶液体系中将CO2分别转化为CO和HCOOH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转化为CO的路径中,只涉及碳氧键的断裂和氧氢键的形成B.在转化为HCOOH的路径中,CO2被氧化为HCOOHC.上述反应过程说明催化剂具有选择性D.两个转化路径均有非极性键的形成12.CO2捕获和转化可减少CO2排放并实现资源利用,原理如图1所示。反应①完成之后,以N2为载气,将恒定组成的N2、CH4混合气,以恒定流速通入反应器,单位时间流出气体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始终未检测到CO2,在催化剂上检测到有积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为CaO+CO2==CaCO3;反应②为CaCO3+CH4CaO+2CO+2H2B.t1~t3,n(H2)比n(CO)多,且生成H2的速率不变,推测有副反应CH4C+2H2C.t2时刻,副反应生成H2的速率大于反应②生成H2的速率D.t3之后,生成CO的速率为0,是因为反应②不再发生13.某MOFs多孔材料孔径大小和形状恰好将N2O4“固定”,能高选择性吸附NO2。废气中的NO2被吸附后,经处理能全部转化为HNO3,原理示意图如下。已知:2NO2(g)N2O4(g) △H<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时不利于NO2吸附B.多孔材料“固定”N2O4,促进2NO2N2O4平衡正向移动C.转化为HNO3的反应是2N2O4+O2+2H2O==4HNO3D.每获得0.4molHNO3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02×102214.钛铁基储氢合金是由钛、铁两种元素组成的金属间化合物。一种钛铁合金的晶胞如图ⅰ所示,晶胞边长约为3×10-10m;该合金吸收的氢位于体心立方正八面体的中心,氢被4个钛原子和2个铁原子包围,如图ⅱ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钛铁合金的化学式:TiFeB.钛铁合金中每个Ti周围距离最近且等距的Fe有8个C.钛铁合金的密度约为6g/cm3(计算结果保留到整数)D.如图ⅱ所示的每个体心立方正八面体均填充1个氢原子,则理论上形成的金属氢化物的化学式:TiFeH2第II卷(填空题,共58分)本部分共5小题,共58分15.褪黑激素的前体K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R表示烃基或氢)(1)A能发生银镜反应。A中所含的官能团有_____________。(2)D→E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3)试剂W的分子式是C8H5O2N,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4)G中只含酯基一种官能团。生成G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5)F的分子式为C11H10O2NBr。M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6)由K合成Q(),Q再经下列过程合成褪黑激素。①X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②Z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③试剂b是______________。16.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合成氨工业在国民生产中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关于合成氨的有关问题,请回答:(1)若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的N2和0.6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g)+3H2(g)2NH3(g) △H<0,若在5分钟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NH3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前5分钟的平均反应速率ν(N2)=____________。平衡时H2转化率为___________%。(2)平衡后,若要提高H2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A.加催化剂 B.增大容器体积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加入一定量N2(3)若在0.5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氮气和氢气进行如下反应:N2(g)+3H2(g)2NH3(g) △H<0,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表所示:T/℃ 200 300 400K K1 K2 0.5请完成下列问题:①试比较K1、K2的大小,K1_____K2(填“>”“<”或“=”)②400℃时,反应2NH3(g)N2(g)+3H2(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当测得NH3、N2和H2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2mol和1mol时,2NH3(g)N2(g)+3H2(g)的ν(N2)正_____ν(N2)逆(填“>”“<”或“=”)。(4)关于合成氨工艺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合成氨工业常采用的反应温度为500℃左右,主要是为了节约能源B.使用初始反应速率更快的催化剂Ru,不能提高平衡时NH3的产率C.合成氨工业采用的压强为10MPa~30MPa,是因为常压下N2和H2的转化率不高17.硫碘循环,水分解制氢的原理示意图如下:(1)已知:在25℃和101kPa时,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则在相同条件下,水分解生成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水在2200℃条件下分解可得到氢气。硫碘循环制H2的优势为 (至少写两条)。(3)反应II,H2SO4分解制取O2的速率主要由反应2SO3 2SO2+O2决定,对该反应的历程进行研究发现,SO3分解经历了多步基元反应,其中影响速率的关键基元反应为:SO3→SO2+O,SO3+O→SO2+O2。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c(O)越大有利于加快SO3的分解速率B.关键基元反应的活化能比其他基元反应的大C.催化剂参与氧原子的生成与消耗将有利于提高SO3的分解速率(4)进行反应III之前,需要经过以下两个步骤:①步骤1:除杂。反应I所得混合物经过初步分离后得到HI和I2的混合溶液,其中含有少量H2SO4杂质。工业上采用加热至110℃的方法除去H2SO4,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②步骤2:电解。通过电解法实现HI和I2的分离与富集,装置示意图如下,结合电极反应解释获得浓HI溶液的原因是 。③利用电解后某一极的溶液,作为反应II中SO2的吸收剂,实现O2与SO2的分离,吸收剂的有效成分是 。18.煤的洁净技术(包括固硫技术和脱硫技术两类)可有效降低燃煤废气中SO2的含量,已成为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主导技术之一。Ⅰ.固硫技术:通过加入固硫剂,将硫元素以固体形式留在煤燃烧的残渣中。石灰石是常用的固硫剂,固硫过程中涉及的部分反应如下:①CaCO3(s)CaO(s)+CO2(g) △H1=+178.30kJ/mol②CaO(s)+SO2(g)+0.5O2(g)CaSO4(s) △H2=-501.92kJ/mol③CO(g)+0.5O2(g)CO2(g) △H3④CaSO4(s)+CO(g)CaO(s)+SO2(g)+CO2(g) △H4=+218.92kJ/mol(1)温度升高,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H3=________kJ/mol。(3)在煤燃烧过程中常鼓入稍过量的空气以提高固硫率(燃烧残渣中硫元素的质量占燃煤中硫元素总质量的百分比),结合反应②、③、④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电化学脱硫技术是一种温和的净化技术,其基本原理为利用阳极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 OH,氧元素为-1价)将燃煤中的含硫物质氧化除去,其装置示意图如下图所示。(4)将煤打成煤浆加入电解槽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补全用羟基自由基除去煤中二硫化亚铁(FeS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7)利用上述装置对某含的煤样品进行电解脱硫,测得一定时间内随溶液起始pH的改变脱硫率(溶于水中的硫元素质量占煤样中硫元素总质量的百分比)的变化如下图所示。pH大于1.5后脱硫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有:随着pH的升高,反应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降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 (13分)在处理NO废气的过程中,催化剂[CO(NH3)6]2+会逐渐失活变为[CO(NH3)6]3+。某小组为解决这一问题,实验研究Co和Co之间的相互转化。资料:i.Ksp[Co(OH)2]=5.9×10-15 Ksp[Co(OH)3]=1.6×10-44ⅱ.Co2++6NH3 [Co(NH3)6]2+ K1=1.3×105Co3++6NH3 [Co(NH3)6]3+ K2=2×1035ⅲ.[Co(NH3)6]2+和[Co(NH3)6]3+在酸性条件下均能生成NH+ 4(1)探究Co的还原性实验Ⅰ:粉红色的CoCl2溶液或CoSO4溶液在空气中久置,无明显变化。实验Ⅱ:向0.1 mol/L CoCl2溶液中滴入2滴酸性KMnO4溶液,无明显变化。实验Ⅲ: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电压表指针偏转。①甲同学根据实验Ⅲ得出结论:Co2+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乙同学补充实验Ⅳ, (补全实验操作及现象),否定了该观点。②探究碱性条件下Co的还原性,进行实验。实验V: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解释还原性Co(OH)2>Co2+:Co2+-e-==Co3+在碱性条件下,OH-与Co2+、Co3+反应,使c(Co2+)和c(Co3+)均降低,但 降低的程度更大,还原剂的还原性增强。(2)探究Co的氧化性①根据实验Ⅲ和Ⅳ推测氧化性:Co3+>Cl2,设计实验证明:向Ⅴ中得到的棕褐色沉淀中,(补全实验操作及现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向Ⅴ中得到的棕褐色沉淀中,滴加H2SO4溶液,加入催化剂,产生无色气泡,该气体是 。(3)催化剂[Co(NH3)6]2+的失活与再生①结合数据解释[Co(NH3)6]2+能被氧化为[Co(NH3)6]3+而失活的原因: 。②根据以上实验,设计物质转化流程图实现[Co(NH3)6]2+的再生: 。示例:CoCoCl2Co(OH)2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题号 1 2 3 4 5 6 7答案 A A B C D C D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 B A B C C D D第二部分,本部分共5题,共58分。15.(1)碳碳双键、醛基(2)取代反应(3)(4)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5)(6)① ② ③(CH3CO)2O或CH3COOH、CH3COCl等16.(1)0.01mol·L-1· min-1 50(2)CD(3)① > ② 2 ③ >(4)A17.(1)H2O(l)=H2(g)+1/2O2(g) ΔH=-285.8kJ/mol(2)反应条件温和,在较低温度下实现分解水制取H2;实现了O2和H2分离,反应I放热,可利用其能量为其他两个吸热反应供能。(3)ABC(4)①② 阴极:I2+2e-=I2,H+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得到浓HI溶液 ③ I218.(1)增大(2)-283.00(3)鼓入稍过量的空气,增大了反应体系中氧气的浓度,使反应②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固硫,同时,氧气浓度增大也会使反应③平衡正向移动,降低CO浓度,增大CO2浓度,使反应④平衡逆向移动,有利于固硫(4)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5)H2O-e-=·OH+H+(6)1 15 1 2 7 1 H+(7)pH升高,促进Fe3+水解生成Fe(OH)3,覆盖在煤浆表面,阻止反应进行。(1)①将实验III中的0.1mol/LCoCl2溶液替换为0.2mol/LNaCl溶液进行实验,指针偏转幅度与实验III相同。②4Co(OH)2+O2+2H2O=4Co(OH)3 ③c(Co3+)①加入适量盐酸,棕褐色沉淀溶解,产生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液变为粉红色。2Co(OH)2+6H++2Cl-=2Co2++Cl2↑+6H2O②O2①对Co2+-e-=Co3+,NH3与Co2+、Co3+反应,使c(Co2+)和c(Co3+)均降低,但K2>K1,c(Co3+)降低的程度远大于c(Co2+),还原剂的还原性增强,[Co(NH3)6]2+能被氧化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