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第五次月考答案
地 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C D A B A A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D B C D B
【选择题部分解析】
1.该地区雨林密布,地处赤道附近,地势低的地区气候通常过于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不会是人口较多的原因,A错误。从图上信息可知,该地为河流上游,地势较高;赤道附近气候湿热,而地势较高的地方,气温相对较低,气候较为凉爽,更适宜人类居住和生活,所以可能导致该地区人口较多,B正确。气候湿热是赤道地区常见的气候特点,这种气候条件本身并不利于人类的居住和繁衍,不是人口较多的原因,C错误。河流宽阔与人口较多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且雨林地区河流可能存在洪涝等问题,单纯河流宽阔不能吸引大量人口,D错误。故选B。
2.该地区雨林密布,聚落分布较分散,修建公路难度大,且雨林中地面状况复杂,不利于大型卡车长途行驶进行对外联系,①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到有较多小型简易码头,且该地区河流众多,小型船只可以在河网中灵活航行,方便当地居民进行对外联系,②正确。图中主要是小型简易码头,缺乏大型轮船停靠的设施,不适合大型轮船作为主要对外联系交通工具,③错误。图中有中型简易机场和小型简易机场,小型飞机能够快速跨越雨林地区的地理障碍,实现对外联系,④正确。故选C。
3.结合材料可知,德国老年人比重高且选择居家养老,而子女与老人分开居住,使得“多代屋”项目快速发展,强调促进多代人群的社会交往、激发社会活力,体现的是市场需求的变化,D正确。传统观念是子女赡养老人的家庭观念,A错误。政府政策支持和养老成本增加不是推动“多代屋”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BC错误。故选D。
4.结合材料和图示信息,市区外围环境质量较好,适合老年人生活,因此,科隆市“多代屋”多分布在市区外围,A正确。市区外围医疗设施一般不如市中心,B错误。市区外围交通方式相对单一,C错误。市区外围休闲场所较少,D错误。故选A。
5.2月虽为北半球海洋气温最低时段之一,但此时巴伦支海仍处于放热过程中,未达最低点 ,A错误;巴伦支海在 9月至次年4月持续向大气放热 ,热量逐渐散失,到 4月 时海洋中的热含量已达到最低值,B正确;6月、 8月 此时海洋已开始从大气吸热(5~8月),热含量逐渐回升 ,CD错误。故选B。
6.偏南风加强会带来更温暖的空气,导致北部海冰覆盖区 冰层消融速度加快 ,海冰面积减小 ,冰层退缩后, 无冰区扩大 ,海洋直接暴露于大气中,促进海气之间的热量交换 ,A正确;若大气辐射增强,会减少海洋向大气的净热量释放,与题干现象矛盾 ,B错误;海水降温会缩小海气温差,反而抑制热量释放,C错误;高湿度环境会抑制海水蒸发,减少潜热释放,与热量释放增多的现象不符 ,D错误。故选A。
【点睛】
海一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1.海洋与大气间的水分交换:(1)交换过程:海水蒸发时会把大量水汽输送给大气,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2)海洋对大气水分的影响:海洋的热状况和蒸发情况,直接制约着大气水汽的含量与分布。2.海洋与大气间的热量交换:(1)海洋对大气的热量输送:海洋吸收到达海面的太阳辐射能,将热量储存在海洋表层,再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将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2)大气对海洋的热量输送:大气通过风作用于海洋驱动海水运动,把部分能量返还给海洋,并使海洋热状况产生再分配,改变海洋对大气的加热作用。
7.迎风坡底部是风沙活动的起始区域,风力较强且沙粒活跃,草方格在此布局能直接削弱风力,减少沙粒搬运,A正确;沙丘顶部风速大,若在此设置草方格易被强风破坏,B错误;沙丘背风坡底部、沙丘间低地边缘风力较弱,沙粒以堆积为主,草方格的固沙作用有限,且可能因沙埋导致失效,CD错误。故选A。
8.草方格沙障可以快速在流沙表面形成阻挡结构,短期内遏制流沙的效果比直接植树造林更快,因为植树造林树木生长需要时间,在树木未长大发挥作用前,草方格沙障能迅速起到固沙作用,C正确;麦草主要起固沙作用,生根固沙效果不如专门的植被效果好,A错误;草方格沙障需要铺设等人工操作,后期也可能需要维护,并非无需人工维护,成本也不低,B错误;直接植树造林通过植物的蒸腾等作用在改善区域气候方面的效果比草方格沙障更好,草方格沙障主要是固沙,改善气候效果不突出,D错误。故选C。
9.由题干可知,和田玉属于大理岩与岩浆接触形成的,可推测应该是变质岩,图中②③由岩浆形成,②为侵入型岩浆岩,③为喷出型岩浆岩,④由沉积物形成,为沉积岩,故①为变质岩,A正确。故选A。
10.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慢,和田籽料沉积、富集。图中丙处为河流出山口,和田籽料最易富集;甲、乙均位于河流上游,等高线密集,流速快,和田籽料不易沉积;丁地位于沙漠地区,流水少,只有少数细小颗粒物沉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由材料可推测,河流中的和田玉籽料是和田玉山料被流水等挟带至河流中,在流水搬运过程中被不断打磨,玉石变得浑圆,并最终沉积在河床或河漫滩上形成的。故和田籽料磨圆度较好主要得益于流水侵蚀及玉石间的磨蚀作用,D正确;岩浆冷凝、风化作用均与磨圆无关,冰川沉积物通常棱角分明,磨圆度差,ABC错误。故选D。
【点睛】
变质岩,三大岩类的一种,是指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岩石。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
12.由材料“通过正北的窗户观看日出”可知,此时直射点在北半球,应该是北半球夏半年;“十天内,有两天的日出方位与同一棵大树方位重合”,说明这两天的日出方位角相等,这两天的日期应关于夏至日对称,且为夏至日前、后的第五日,故观察时段经历的月份为6月,B正确。
13.由上题可知观察期为夏至日前后的共十天,观察期内太阳直射点先北移后南移,故海口市昼长先变长后缩短,D错;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所以正午树影先变长后缩短,A错。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日出方向为东北,日落西北,故日落时树影朝向东南,B错;直射点纬度先增大后减小,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先增大后减小,故选C。
14.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随着日出之后气温升高,陆地气温在午后14时达到最高温,近地面气压达到最低,海洋上形成高压,此时海风强劲;日出前后,陆地气温最低,近地面形成高压,海洋上形成低压,此时陆风强劲;读图可知,大约从0—12时回流位移为自西北向东南,13—16时回流位移为自东南向西北,据此可推知该测站大致位于海洋的西北方向,海洋大致位于该观测站的东南方,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据上题分析,白天盛行海风,夜间盛行陆风,AD错误;据图示信息可知海陆风日时在白天期间O3浓度升高,夜间O3浓度下降,说明白天时海风使O3浓度升高,夜晚时陆风使O3浓度下降,B正确,C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0分)
差异:阴山山腰处南坡植被为疏林、灌木丛(1分),北坡植被为落叶阔叶林(1分)。(评分细则:答成自然带不给分)
原因:北坡坡度和缓(1分),水土养分保持条件好(1分);北坡为偏北风的迎风坡(1分),可以带来部分降水(1分);北坡为阴坡(1分)(光热组合条件较差,气温较低),地表水分蒸发较少,土壤水分较多(1分)可以满足落叶阔叶林的生长需要。南坡坡度较陡(1分),不利于水土养分保持(1分);南坡为阳坡(1分)(光热组合条件较好,气温较高),地表水分蒸发旺盛,土壤水分较少(1分),只能满足需水较少的疏林、灌木丛生长。(评分细则:南北坡植被成因各4分。)
17.(10分)
(1)家庭作坊多,专业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差(2分);工业生产产生的噪声、废弃物造成村落环境污染加重(2分);干扰村民生活(2分);破坏村落原有风貌(2分)。(经济、生态、社会(文化)每个角度各2分)
(2)生活区多地处流经产业区河流的上游,水质清洁,环境优美;远离产业区,环境污染小;南部靠近农田,便于依托田园风光,发展乡村旅游。(每点2分,任答两点)
18.(15分)
(1)西风漂流和南极沿岸流交汇(1分),发生海水搅动上泛(1分);受极地东风的影响(1分),形成上升流(1分);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1分),有利于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为磷虾提供丰富的饵料(1分);该海域纬度高,西风漂流阻隔了暖海水的进入,加之冷海水上升、海冰融化、干冷的极地东风等因素的影响(四项任答一项原因1分),该海域海水温度低,盐度低(1分),有利于磷虾的生存、繁殖。(共8分)
(2)磷虾可以作为食品和饲料的来源,减小我国的耕地压力,缓解粮食安全问题(2分);改善我国国民饮食结构,促进国民身体健康发展(2分);缓解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压力,有利于提高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水平(2分);维护我国在公海(南极海域)的海洋权益(2分)。(至少包含资源安全、生态安全、海洋权益三个角度,每点2分,多答对一点可得1分)
19.(20分)
(1)舟山位于东部沿海(1分),海运条件优越(1分);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1分),生产协作条件好(1分);舟山四面临海(1分),气候具有海洋性特点,常年空气质量好(1分)。(每点2分:位置1分,结论1分)
(2)合理布局工业企业,防止土地资源浪费;做好海岸带防护,防止台风等自然灾害对工业生产的破坏;引进相关知名产业,构建产业链,形成集聚效应;注重人才的培养与研发的投入;扶持和培育本土实力企业的发展等。(每点2分,从生态、经济、社会三个角度答题,每个角度至少一点。)
(3)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高端制造业,培训、维修保养等高端服务业);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经济发展效率/质量,带动经济快速增长。(每点2分,从产业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效率和质量等角度回答)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第五次月考试题
地 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上帕萨扎地区地处厄瓜多尔东南部,雨林密布,人口较多但聚落分布较分散。下图示意该地区位置及主要交通设施分布。据此完成 1~2 题。
1.该地区人口较多的原因可能是( )
A.地势较低 B.地势较高 C.气候湿热 D.河流宽阔
2.从该地的主要交通设施分布推测,当地对外联系的主要交通工具是( )
①大型卡车 ②小型船只 ③大型轮船 ④小型飞机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近年来德国“多代屋”养老发展迅速,其核心内容是构建无血缘关系的多代居民会面的居住场所。科隆市利多住宅型“多代屋”建于2009年,是科隆市目前规模最大的住宅型多代屋。右图示意科隆市住宅型“多代屋”分布。据此完成 3~4题。
3.德国“多代屋”养老发展迅速,主要由于( )
A.传统观念影响
B.养老成本增加
C.政府政策支持
D.市场需求变化
4.科隆市“多代屋”多分布在市区外围的原因是( )
A.环境质量较好 B.医疗设施完善
C.交通方式多元 D.休闲场所丰富
海洋热含量指单位面积海水的能量(单位:J/cm2),受海洋热含量的控制,巴伦支海5~8月表现为海洋从大气吸热,9月至次年4月表现为海洋持续向大气放热。偏南风增强的年份,该海区南部无冰区海洋向大气释放的热量减少,北部海冰覆盖区则相反。下图示意巴伦支海。据此完成 5~6题。
5.巴伦支海海洋热含量最低的月份是( )
A.2月 B.4月 C.6月 D.8月
6.偏南风增强的年份,巴伦支海北部释放热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A.海冰面积减小 B.大气辐射增强
C.海水温度降低 D.大气湿度增加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流动沙漠,风沙危害严重。2024年11月28日塔克拉玛干沙漠绿色阻沙防护带补齐“缺口”,完成了锁边,全国最大的沙漠戴上了“绿围脖”。草方格沙障是用干燥的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下左图为塔克拉玛干沙漠绿色阻沙防护带示意图,下右图为麦草方格沙障示意图。据此完成 7~8题。
7.在流动沙丘治理中,草方格沙障最适合布局的地区是( )
A.沙丘迎风坡底部 B.沙丘迎风坡顶部
C.沙丘背风坡底部 D.沙丘间低地边缘
8.与直接植树造林相比,草方格沙障在荒漠化治理中的优势是( )
A.麦草生根固沙效果好 B.无需人工维护成本低
C.短期内遏制流沙更快 D.改善区域气候效果好
和田市是著名的“玉石之都”,以和田“籽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和田玉分布于昆仑山区,是由大理岩与岩浆接触形成的玉石,其中产于山上原生矿处的称为山料,产于河床中磨圆程度好的称为籽料。下左图示意和田市地理位置,下右图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据此完成 9~11题。
9.和田玉属于右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上左图中和田河上和田籽料富集最多的地段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和田籽料磨圆度较好主要得益于( )
A.岩浆冷凝 B.冰川沉积 C.风化作用 D.流水侵蚀
海口市某中学组织学生进行太阳运动观察实践活动,小明从正北面的窗户进行观测。十天内,他发现有两天的日出方位与同一棵大树方位重合。下图示意海口市地理位置。据此完成 12~13 题。
12.观察时段为( )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13.观察期间,海口市( )
A.正午树影逐渐变长
B.日落时树影朝向东北
C.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先增后减
D.昼长先缩短后变长
海陆风出现于近海和海岸地区,风向具有日周期变化,可以使局地空间污染物出现回流现象。2021年4月4日,科研人员在辽宁省葫芦岛市某观测站进行了海陆风观测,并依据逐小时风向、风速记录推算移动方向和距离,下左图示意该日污染物回流路径,下右图示意葫芦岛市4月上旬平均O3浓度日变化。据此完成 14~15 题。
14.据图判断,海洋大致位于该观测站的( )
A.东北方 B.西北方 C.西南方 D.东南方
15.海陆风对葫芦岛市O3浓度日变化的影响是( )
A.白天,陆风使O3浓度降低 B.白天,海风使O3浓度升高
C.夜晚,陆风使O3浓度升高 D.夜晚,海风使O3浓度降低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阴山是我国重要的东西走向山脉。阴山山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山地南北两坡不对称,北坡和缓倾向内蒙古高原。下图示意阴山垂直自然带谱。
指出阴山a海拔处南北坡植被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碧门村位于浙江省安吉县,紧邻省道,依山而建,与万亩毛竹相伴,森林覆盖率超过88%。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村竹制品加工业发展迅速,到21世纪初,家庭作坊式工厂大量出现,(工)厂村(落)混杂。近年来,当地整治村貌、完善基础设施,努力将碧门村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美丽乡村。下图为碧门村规划图。
(1)简述“厂村混杂”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
(2)从聚落内部空间结构的角度,说明碧门村生活区布局的合理性。(4分)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南极洲附近的海洋被自西向东快速移动的西风漂流所包围,并因此与北方水域分开。西风漂流与南极沿岸环流相互作用,形成南极辐合带,这里分布有数量众多的磷虾。南极磷虾,以浮游植物为食,集中分布在南极海域。海冰、盐度、水温及环流方式等都会影响磷虾的分布,其中洋流及海水的垂直交换为南极磷虾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对南极磷虾资源分布及渔场形成具有明显的作用。
南极磷虾因其体量大、繁殖能力强、营养丰富,被称为人类未来的“粮食”,世界各国专门派出船只赴南极海域竞相捕捞。2013年中国正式加入南极磷虾的捕捞行列。下左图为南极磷虾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南极生物链示意图。
(1)分析南极环流辐合带磷虾数量众多的原因。(8分)
(2)阐述我国远赴南极海域捕捞磷虾对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7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据报道,美国波音公司的首个海外工厂正式落户浙江舟山航空产业园,于2017年3月底开工。舟山群岛港湾众多、航道纵横,是中国难得的天然深水良港。
根据《舟山航空产业园总体规划》,该工业园以“一园两区”的方式协同布局。其中,飞机制造园区位于朱家尖岛,用于飞机完工总装、交付试飞、航空运营、科研培训等产业,拥有10多条航线的舟山民航机场也分布在该园区;零部件制造园区则位于舟山本岛北部的舟山经济开发区,用于航空零部件配套制造产业,与之生产相关企业将在此集聚。舟山经济开发区属于省级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8月。
(1)与西安相比,说明波音公司工厂选址舟山的地理位置优势。(6分)
(2)从可持续发展考虑,简述舟山航空产业园在建设和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8分)
(3)说出波音公司舟山工厂运营将会对舟山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6分)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