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课件(共66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课件(共66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必修2

资源简介

(共66张PPT)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
新人教版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1、孟德尔设计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 2、测交实验。 3、分离定律的内容。 4、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应用。 生命观念:认识自由组合定律。
科学思维:假说-演绎法。
科学探究: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
原因。
社会责任:杂交育种、遗传病分析。
×
(杂交)
我产奶多但长不快,嘻嘻!
我长得快,但不产奶,因为我是公的!呵呵!
我们会不会既长得快,又产奶多呢?
观察花园里的豌豆植株,孟德尔发现就子叶颜色和种子形状来看,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黄色圆粒的,一种是绿色皱粒的。
问题探讨
决定子叶颜色的遗传因子和决定种子形状的遗传因子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二者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因此它们之间不会相互影响。
1.决定子叶颜色的遗传因子对决定种子形状的遗传因子会不会有影响呢?
观察花园里的豌豆植株,孟德尔发现就子叶颜色和种子形状来看,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黄色圆粒的,一种是绿色皱粒的。
问题探讨
2.黄色的豌豆一定是饱满的、绿色的豌豆一定是皱缩的吗?
不一定。在生活中,也可以看到黄色皱缩的豌豆.及绿色饱满的豌豆。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观察实验,提出问题
为什么F1全为黄色圆粒?
×

P
F1
F2
315
101
108
32




正交、反交
9 : 3 : 3 : 1
为什么F2中既有黄圆、绿皱的亲本型,又有黄皱、绿圆的重组型?而且比例为9 :3 :3 :1 ?
结论: 粒型,圆:皱 ≈ 3 :1;
颜色,黄:绿 ≈ 3 :1。
粒型:

圆粒种子
315+108=423
皱粒种子
101+32=133
粒色:

黄色种子
315+101=416
绿色种子
108+32=140
亲本型
重组型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观察实验,提出问题
×

P
F1
F2
315
101
108
32




正交、反交
9 : 3 : 3 : 1
结果表明:
F1为黄色圆粒,说明黄色对绿色是显性;圆粒对皱粒是显性。
F2中除出现两个亲本的性状外,还出现了两个非亲本性状,即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分析问题,提出假设
孟德尔针对F2中出现新的性状组合,进行了思考:
性状之间发生重新组合
皱粒
黄色
圆粒
绿色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之间发生了自由组合
本质
现象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观察实验,提出问题
×

P
F1
F2
315
108
101
32




正交、反交
9 : 3 : 3 : 1
结果表明:
以上数据表明,豌豆的粒型和粒色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每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仍然遵循着基因的分离定律。
如果把两对性状联系在一起分析,F2出现的四种表现型的比
(黄色:绿色)*(圆粒:皱粒)
=(3:1)*(3:1)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
黄色与绿色分别由Y、y控制;圆粒与皱粒分别由R、r控制。
两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
孟德尔关于两对相对性状遗传提出的假说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F1
黄色圆粒
YR
yr
YR
yr
Yr
yR
F1配子
P
P配子
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______,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________
分离
自由组合
YYRR
yyrr
YyRr
___对相对性状,由___对遗传因子控制


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r控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y控制。
配子只得一半遗传因子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F1
黄色圆粒
YR
yr
YR
yr
Yr
yR
F1配子
P
P配子
YYRR
yyrr
YyRr
a.F1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F1:YyRr形成配子时
Y与y分离
R与r分离
b.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形成
Y和R结合 YR配子
Y和r结合 Yr配子
形成
y和R结合 yR配子
形成
y和r结合 yr配子
形成
练习:1、请写出下列个体的配子类型
AABB AaBB
aaBb AaBb
AB
AB aB
aB ab
AB、Ab、 aB、ab
2、下列各项中不是配子的是( )
A.HR B.YR C.Dd D.Ad
C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黄色圆粒
YYRR
P
绿色皱粒
yyrr
YR
yr
杂交
配子
F1
① 2对相对性状由2对遗传因子控制
②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YR
yR
Yr
yr

YR
yR
Yr
yr

1 : 1 : 1 :1
1 : 1 : 1 :1
黄色圆粒
YYRR
P
绿色皱粒
yyrr
YR
yr
杂交
配子
F1
YR
yR
Yr
yr

YR
yR
Yr
yr

自交
③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9
3
3
1
棋盘法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YR
yR
Yr
yr

YR
yR
Yr
yr

单杂合子
纯合子
(主对角线)
1
Y
R
Y
R
r
r
Y
Y
1
y
R
y
R
1
r
r
y
y
1
Y
R
Y
r
2
Y
R
y
R
2
y
R
y
r
2
r
r
Y
y
2
双杂合子
(次对角线)
4
Y
R
y
r
F2
9∶3∶3∶1
=
雌雄配子结合方式有___种
遗传因子类型____种
性状组合类型____种
16
9
4
YR
yR
Yr
yr

YR
yR
Yr
yr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双显性类型
9黄圆
Y_R_
1/16YYRR
2/16YYRr
2/16YyRR
4/16YyRr
单显性类型
Y_rr
3黄皱
1/16YYrr
2/16Yyrr
3绿圆
yyR_
1/16yyRR
2/16yyRr
双隐性类型
1绿皱
yyrr
1/16yyrr
纯合子有___种,各占_____; 纯合子占____
双杂合子占____;杂合子占_______ 单杂合子有____种,各占___
F2表现型比例:___________,基因型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1/16
4/16
4/16
12/16
4
2/16
9:3:3:1
1:1:1:1:2:2:2:2:4
YR
yR
Yr
yr

YR
yR
Yr
yr

【随堂练习】
根据对F2统计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_____
1/4
F2中能稳定遗传的绿色圆粒占总数的___
1/16
F2绿色圆粒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
1/3
F2中不同于F1表现型的个体占总数的___
7/16
F 2产生4种配子,YR,Yr,yR,yr.比例为:
_________________
1:1:1:1
基因AaBb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哪个过程(  )
①1AB:1Ab:1aB:1ab②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子代9种基因型④4种表型
A.① B.② C.③ D.④
A
黄色圆粒
YYRR
P
绿色皱粒
yyrr
YR
yr
杂交
配子
F1
YR
yR
Yr
yr

YR
yR
Yr
yr

自交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F2中重组类型:
与亲本(P)不同表现型
9Y_R_ 3Y_rr 3yyR_ 1yyrr
F1
黄圆
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
绿皱
P
×
黄圆
YYRR
yyrr
YyRr
F2
重组
类型
亲本
类型
重组
类型
亲本
类型
×
9Y_R_ 3Y_rr 3yyY_ 1yyrr
F1
黄圆
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
绿圆
P
×
黄皱
YYrr
yyRR
YyRr
F2
重组
类型
亲本
类型
重组
类型
亲本
类型
×
更换亲本
获得基因型为YyRr的F1,则亲本为YYRRXyyrr或YYrrXyyRR,重组类型为3/8或5/8
下表是分析豌豆的两对等位基因遗传所得到F2的基因型结果,表中列出部分基因型,有的用数字表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配子 YR Yr yR yr
YR 1 2
Yr 3
yR 4
yr yyrr
D
A. 表中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且幼苗的成活率相同
C. 1、2、3、4代表的基因型在F2中出现的概率最大的是3
D. F2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植株所占的比值是5/8
解析:若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子二代中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是3/8,如果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子二代中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是5/8。
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据图回答问题。豌豆
(1)亲本的基因型是 , 。
(2)在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___________。F1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 。
YyRr
yyRr
黄色皱粒
绿色皱粒
1︰1
1/4
为什么要设计测交实验?
若假说成立,测交子代的性状类型及比例,可反映F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
分离定律中,测交子代的性状类型及比例能够反映F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
自由组合现象
测交实验
配子
F1
黄色圆粒
隐性纯合子
绿色皱粒
P
YyRr
yyrr
YR
yr
yR
Yr
yr
F1
YyRr
yyRr
Yyrr
yyrr
黄色皱粒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绿色圆粒
1 : 1 : 1 : 1
测交
孟德尔再次设计了测交实验,让杂种子一代F1(YyRr) 与隐性纯合子(yyrr)杂交。孟德尔依据提出的假说,演绎推理出测交理论的实验结果 。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演绎推理,验证假说
实验结果符合预期设想,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均出现四种性状类型,而且比例接近1∶1∶1∶1。
性状组合 黄色 圆粒 黄色 皱粒 绿色 圆粒 绿色
皱粒
实际籽 粒数 F1作母本 31 27 26 26
F1作父本 24 22 25 26
不同性状的数量比 (2)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测交实验的结果
(3)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可证实:
①F1产生YR、Yr、yR、yr4种类型且比例为1∶1∶1∶1的配子。
②F1是双杂合子,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1 ∶ 1 ∶ 1 ∶ 1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孟德尔第二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格雷格尔 孟德尔
1822—1884
A
a
a
B
b
B
b
A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Y
R
y
r
同源染色体上的
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Y
r
R
y
Y
R
y
r
Y
y
r
R
配子种类的比例 1 :1 :1 :1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图解)
①发生时间:形成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②遗传因子的关系: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③实质: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第二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第二定律)
适用条件:
a、即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多对相对性状的细胞核遗传。
不适用于原核生物、病毒、细胞质遗传。
b、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遗传。
c、控制两对或两对以上性状的遗传因子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对比: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研究的相对性状
涉及的遗传因子
F1配子种类比例
F2基因型及比值
F2表现型及比值
F1测交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值
遗传实质
联系 一对
两对(或多对)
一对
两对(或多对)
2种 比值相等
3种(1︰2︰1)
9种(3n种) (1︰2︰1)n
2种;显︰隐=3︰1
4种,9︰3︰3︰1
2n种,(3︰1)n
2种;1︰1
4种 1︰1︰1︰1
2n种 (1∶1)n
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F1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两个遗传定律都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且同时起作用;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4种(2n种)
分枝法在解遗传题中的应用
该法的原理为乘法原理,故常用于解基因自由组合的题。
1/2A
1/2a
1/2C
1/2c
1/2C
1/2c
1/2C
1/2c
1/2C
1/2c
1/2B
1/2b
1/2B
1/2b
1/8ABC
1/8ABc
1/8AbC
1/8Abc
1/8aBC
1/8aBc
1/8abC
1/8abc
共8种配子,每种生殖细胞各占1/8.
AaBbCc
2 x2 x 2 = 8种
其产生ABC配子的概率为:
(A) * (B)* (C)
推广:
n对等位基因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则生殖细胞共有2n种,每种各占1/2n.
例如(1).分析亲本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如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Cc,则其产生的配子为
一、正推类型:
已知双亲的基因型或表现型,推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
(以具有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两个个体杂交为例)
=每对相对性状相交所得基因型概率的乘积
练习
已知双亲基因型为YyRr×Yyrr求子代中双隐性个体的概率
例1、已知双亲基因型为AaBb × AABb,求子代基因型AaBb的概率。
1、子代基因型的概率
1/4
1/8
2、子代基因型种数
=每对相对性状相交所得基因型种数的乘积
例2、已知双亲基因型为TtRr×ttRr,求子代有几种基因型?
6
变式练习
一株基因型为Aabb的小麦自交,后代可能的基因型数为( )
A 2 B 3 C 6 D 9
B
3、子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
练习 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与双隐性类型测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 )种,比值为( )
2
1 :1
变式练习:
已知A、B、C基因分别位于三对不同的同源的染色体上。若有一对夫妇的基因型为AaBBCc×aaBbCc,其子女中基因为aaBBCC的概率为( )
1/16
例3、已知双亲基因型为aaBb×AaBb,求子代各基因型的比值。
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2:1:1:2:1
4、子代表现型种数
=每对相对性状相交所得表现型种数的乘积
例4、已知双亲基因型为TtRr×ttRr,求子代表现型的种数
TtR__、Ttrr、ttR___、ttrr。表型种数有4种。
练习:AaBBCc与AABbCC的个体杂交,后代个体的表现型有( )种。A、8 B、4 C、1 D、16
C
5、子代表现型的概率
=每对相对性状相交所得表现型概率的乘积
变式练习: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两亲本进行杂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 )
A、5/8 B、3/8 C、1/8 D、0
A
例5、已知双亲基因型为aaBb×AaBb,求子代双显性的概率
3/8
6、子代表现型类型及比值
例6、已知豌豆双亲的基因型为YyRr×yyRr,求子代各表现型及比值
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3:1:3:1
基因型为AaBBCcddEeFf(甲)和AAbbCcDdeeFf(乙)的个体杂交,显性是完全的,且这六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求
(1)甲产生aBCdEf的配子概率是_____(2)子代基因型共_____种
(3)子代全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可能性有_____
1/16
72
9/64
比如下图表示植物甲(AaBbCcDd)
1) 植物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分别是______种。
2) 植物甲自交,配子间结合方式_________种。
3) 自交后代基因型种类是_______。
4) 自交后代表现型种类是_______。
A
b
a
B
C
c
D
d
8
64
27
12
例题: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值如下: 1YYRR,1YYrr,1YyRR,1Yyrr, 2YYRr,2 YyRr,已知上述结果是按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YYRr, YyRr)
二、反推类型:
已知子代的基因型或表现型,推双亲的基因型。
例题:黄色(Y)圆滑(R)豌豆与绿色(y)皱粒(r),豌豆杂交得到后代:黄圆70, 黄皱75,绿圆73,绿皱71,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A
已知豚鼠中毛皮黑色(D)对白色(d)为显性,粗糙(R)对光滑(r)为显性,如果用毛皮黑色光滑的豚鼠与毛皮白色粗糙的豚鼠杂交,其杂交后代表现型为黑色粗糙18只,黑色光滑16只,白色粗糙17只,白色光滑19只,则亲代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A DDrr×DDRR B DDrr × ddRR
C DdRr × DdRr D Ddrr × ddRr
D
1)方法:将自由组合定律的性状分离比拆分成分离定律的分离比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
2)示例:
①9∶3∶3∶1 (3∶1)(3∶1)
(Aa×Aa)(Bb×Bb)
②1∶1∶1∶1 (1∶1)(1∶1)
(Aa×aa)(Bb×bb)
③ 3 ∶ 3 ∶ 1 ∶ 1 (3 ∶ 1)(1 ∶ 1)
(Aa×Aa)(Bb×bb) 或(Aa×aa)(Bb×Bb);
④3∶1 (3∶1)×1
(Aa×Aa)(BB×_ _)或(Aa×Aa)(bb×bb)或
(AA×_ _)(Bb×Bb)或(aa×aa)(Bb×Bb)。
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 3 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 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 A 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 a、b、d 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 均为黄色,F2 中毛
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 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组合( )
D
A.AABBDD×aaBBdd,或 AAbbDD×aabbdd
B.aaBBDD×aabbdd,或 AAbbDD×aaBBDD
C.aabbDD×aabbdd,或 AAbbDD×aabbdd
D.AAbbDD×aaBBdd,或 AABBDD×aabbdd
若F2中某性状所占分离比为(3/4)n,则由n对独立遗传等位基因控制。
下面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已知白化病基因(a)和聋哑基因(b)都是隐性基因控制的,他们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请据图回答
(1)Ⅰ1的基因型是_____,Ⅰ2 _____
(2) Ⅰ2 产生_____种卵细胞, 含ab卵细胞的概率是 _____
(3) Ⅱ3 的基因型可能是 _____ 或 _____
(4) 若Ⅱ4 不含聋哑基因,则Ⅱ3与Ⅱ4婚配,他们所生的孩子既白化又聋哑的几率是_____,只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_____
1
2
3
4
1
2
3
4
5
6
白化
聋哑
白化
1/3
0
aaBb
aaBB
1/4
4
AaBb
AaBb
假说--演绎法
五、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
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
1分析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研究山柳菊结果不理想的原因?
(1)正确的选材----
(2)从简单到复杂:
(3)运用 _____ 分析实验数据
(4)运用正确的科学方法——
豌豆
从单因子到多因子
统计学
假说—演绎法
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对科学的热爱,严谨的科学态度,勤于实践以及敢于向传统挑战。
格雷格尔 孟德尔
1822—1884
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
①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②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③花较大,人工去雄和异花授粉较方便 。
(1) 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2). 如果孟德尔没有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他能不能对分离现象作出解释?
如果孟德尔没有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他很难对分离现象作出解释.
(3).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在逻辑上环环相扣,十分严谨。他为什么还要设计测交实验进行验证呢?
一种正确的假说,仅能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是不够的,还应该能够预测另外一些实验的结果,并通过实验来验证。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测相符,就可以认为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认为假说是错误的。
(4). 孟德尔使用不同的字母作为代表不同遗传因子的符号,这与他在大学进修过数学有没有关系?这对他进行逻辑推理有什么帮助?
有关系,孟德尔用这种方法,也更加简洁、准确地反映抽象的遗传过程,使他的逻辑推理更加顺畅。
(5). 除了创造性地运用科学方法,你认为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还有哪些?
(1)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对科学的热爱
(2) 严谨的科学态度。
(3) 创造性地应用科学符号体系
(4) 勤于实践
(5) 敢于向传统挑战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1900年,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被重新提出。
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将“遗传因子”改名为“基因”;并提出了表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表型
等位基因
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如:豌豆种子的黄色、绿色。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如:黄色基因Y与y,高茎基因D与d.
基因型
是指与表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如:YY、Yy、yy
思考:D与D是不是等位基因?
相同基因和等位基因
A
A
a
a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叫相同基因
A
a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
水毛茛
表现型和基因型以及它们的关系:
表型 = 基因型 + 环境
①基因型相同,表型一定相同。
②表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③基因型是决定表型的主要因素。
④在相同的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型一定相同。
×
×


判断正误
七、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
杂交育种
有目的地将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再筛选出所需要的优良品种。
医学实践
概率计算
对某些遗传病在后代中的患病概率作出科学的推断,为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
1、现有纯合的抗倒伏易染条锈病的小麦(DDTT)和易倒伏能抗条锈病的小麦(ddtt). 用什么方法能够稳获得稳定遗传的既抗倒伏又抗条锈病优良品种(DDtt)?将你的设想用遗传图解表示出来。
(一) 杂交育种
以下是杂交育种的参考方案:
P 抗倒易病  易倒抗病
F1   抗倒易病
F2
DDTT
ddtt
DdTt
Ddtt
抗倒易病 抗倒抗病 易倒易病 易倒抗病
DDtt
杂交
自交
选优
自交
F3
选优
连续自交,直至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
抗倒抗病 DDtt
(一) 杂交育种
2、假设现有长毛立耳猫(BBEE)和短毛折耳猫(bbee),你能否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长毛折耳猫(BBee)?写出育种方案(图解)
长毛立耳 短毛折耳
BBEE
bbee
长折
杂交
F1间交配
长折
短折
 P
F2
F3
长毛立耳 长毛折耳 短毛立耳 短毛折耳
B_ee
B_E_
bbE_
bbee
选优
bbee
长折
短折
B_ee
bbee
长折
短折
B_ee
B
b
选优
测交
BbEe
F1
长毛立耳
雌雄个体相互交配

注意
1、动物杂交育种中纯合子的获得不能通过逐代自交,而应改为测交。
2、比植物杂交育种所需年限短。
人类的白化病是一种由隐形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如果一个患者的双亲表型正常,那么他们再生一个小孩,患病的概率是多少?
在医学实践中,可以根据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对某些遗传病在后代中患病概率作出科学推断,为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
1/4
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患者(由显性致病基因A控制),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婚后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先天聋哑(由隐性致病基因d控制)的孩子。则双亲的基因型、后代的表现型及概率怎样?
父亲:AaDd 母亲:aaDd
后代中正常:多指:聋哑:多指聋哑=3:3:1:1
2.医学实践
总结:计算两种遗传病概率的方法
甲当乙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关系时,相关概率计算分析如下:(已知患甲病概率为m,患乙病概率为n)
①同时患两病概率:
②只患甲病概率:
③只患乙病概率:
④不患病概率:
⑤只患一种病概率:
⑥患病概率:
mn
m(1-n)
n(1-m)
m(1-n)+n(1-m)
(1-m)(1-n)
1-(1-m)(1-n)
1
n
m mn
遗传定律 研究的相对性状 涉及的等位基因 F1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F2基因型种类及比例 F2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拓展:一、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
(1)两大遗传定律在生物的性状遗传中______进行,______起作用。
(2)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________。
同时
同时
基础
两对
两对
一对
一对等位基因
2种
1∶1
4=22种
1:1:1:1
3种
1∶2∶1
9=32种
(1:2:1)2
2种
3∶1
4=22种
(3:1)2
n对
n对
2n
(1:1)n
3n
(1:2:1)n
2n
(3:1)n
总结
1、分离定律VS自由组合定律
A. 自交法
性状分离比
具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
F1自交
3:1
9:3:3:1
符合分离定律
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B. 测交法
性状分离比
杂合子
1:1
1:1:1:1
符合分离定律
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隐性纯合子合子
1、分离定律VS自由组合定律
C. 花粉鉴定法
比例为
有两种花粉
3:1
1:1:1:1
符合分离定律
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有四种花粉
F2:9A_B_ 紫花∶ (3A_bb ∶ 3aaB_ ∶ 1aabb) 白花


Ab
aB
ab
AB
Ab
aB
ab
AB
Aa
bb
AA
BB
Aa
BB
AA
Bb
Aa
Bb
Aa
BB
aa
BB
Aa
Bb
aa
Bb
AA
bb
AA
Bb
Aa
Bb
Aa
bb
aa
bb
Aa
Bb
aa
Bb
aa
bb
AB
aB
Ab
ab
ab
Aa
Bb
aa
Bb
Aa
bb
aa
bb
一、性状分离比9∶3∶3∶1的变式及应用
写出AaBb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紫色:白色=9:7
AaBb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紫色:白色=1:3
例2.荠菜的果实形状--三角形和卵圆形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决定.AaBb个体自交,F1荠菜果实三角形:卵圆形=301:20.若AaBb个体测交,则F1荠菜果实三角形:卵圆形为 。  
3:1
1AABB
2AABb
2AaBB
4AaBb
1AAbb
2Aabb
1aaBB
2aaBb
1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例3.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的表型种类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色:黄色:绿色=12:3:1
WwYy的个体测交呢?
白色:黄色:绿色=2:1:1
例4.人类的皮肤中含有黑色素,皮肤的颜色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且可以累加。若某一纯种黑人与某纯种白人配婚,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分别为
A.3种 3:1 B.3种 1:2:1
C.9种 1:4:6:4:1 D.9种 9:3:3:1
C
如果该后代与纯种白人配婚呢?
4种 1:2:1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当F2性状分离比分别是9∶7、9∶6∶1 和 15∶1时,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
A、 1∶3、4∶1 和 1∶3
B、 1∶3、1∶2∶1 和 3∶1
C、 1∶2∶1、4∶1 和 3∶1
D、 3∶1 、3∶1 和 1∶4
B
测交后代基因型→1AaBb : 1Aabb :1aaBb :1aabb
测交后代表现型
9 :7 → 1 :3
9 :6 :1→ 1 :2 :1
15 :1 → 3 :1
几个概念
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亲本杂交后,F1只表现一个亲本性状的现象 。如:高茎和矮茎杂交,子代都是高茎。
不完全显性:F1表现型介于显性和隐性亲本之间。如紫茉莉花色遗传中 ,红花与白花杂交,F1为粉红色花。
共显性:两个亲本的性状同时在F1的同一个体上显现出来。如红毛马与白毛马杂交,F1是两色掺杂的混花毛马。
子房
子房壁
胚珠
胚囊
珠被
1个卵细胞
2个极核
子叶
胚芽
胚轴
胚根

受精极核
胚乳
种皮






2N
2N
2N
2N
3N
3N
2N
2N

精卵
+1个精子
+1精子
N + N
2N + 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