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学校: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适应性练习
语文
1.全卷共8页,有三大题,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
2.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须知
3.答题卡上,一律用黑色字迹中性(签字)笔作答。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为进一步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班级语文学习小组决定
组织开展“漫步诗画山河,赓续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以下是小语为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的手抄报,请你帮忙完成各板块中的诗句和字音
字形。(12分)
人与山水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论语》
水鸟相依,山水起兴
(1)
(2)
(《关雎》)
天涯海角,心意相通
(3)
,(4)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壤沃居安,林泉丰饶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5)
。(陶渊明《桃花源记》)
望穿秋水,逆流追寻
(6)
道阻且长。(《蒹葭》)
水波浩渺,波澜壮阔
(7)
,(8)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巍巍高山,潺潺(9)
流水,拉开了诗歌文化的历史wéi(10)
幕。
追sù(11)
诗歌的源头,漫步于诗文林苑。山水体裁诗文虽历经演变,但钟
情山水的情怀不变。人们通过品读山水,领悟世事的兴衰变迁、人生的喜怒哀乐,摆
脱束缚(12)
,寻觅自己的精神家园。
2.请你根据“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两句诗的内容和意境,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最为
恰当的一项为其配乐吟诵(
)(3分)
A.《平沙落雁》一一宁静抒怀
B.《十面埋伏》
壮丽雄伟
C.《胡笳十八拍》一
委婉幽怨
D.《高山流水》
一一清新明快
八年级语文一1一(共8页)
3.请选择你喜欢的一位诗人(不得再用示例中的诗人),仿照示例,与他(她)展开
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3分)
例:苏轼,你经历了官场坎坷,依然能高唱“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
行”,你的豁达情趣、旷达胸怀给了我积极向上的力量。
4.《经典常谈》中有不少篇目与古代诗歌相关,请选择其中一篇,谈谈你对中国古代
诗歌的认识和理解。(3分)
备选篇目:《<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
5.在讨论传统文化传承的环节,小言提议把《经典常谈》也编成歌曲,请你帮忙在横
线上填写歌词。(3分)
《说唱经典》
韵起经典常谈,篇章逐一开篇。朱自清他伏案,将文化脉络穿连。
从《①
》溯源,汉字奥秘呈现。仓颉灵感闪现,文字文明绵延。
《②
》神秘威严,八卦藏着预言。洞察天地变迁,爻辞指引向前。

》古老文献,记录帝王训言。跨越历史时间,诉说华夏起源。
。。
经典常谈的篇,承载文化的泉。我们唱响经典,让文化永绵延。
二、阅读(66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6-7题。(7分)
君子于役①《诗经·王风》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②至哉?鸡栖于埘③,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
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恬④?鸡栖于桀⑤,日之夕矣,羊牛下括⑥。君子
于役,苟⑦无饥渴!
【注释】①役:服役。②曷:何时。③埘(shi):鸡舍。④恬(huó):相会。⑤桀:
供鸡栖息的小木桩。⑥括:相会。⑦苟:但愿。
式微《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6.下列对两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两首诗内容都与劳役者有关。《式微》表达劳动者对君主的控诉,《君子于役》
表达女子对丈夫的思念。
B.《式微》描写了劳动者在露水中、泥地里劳作,主要表现了芳动人民的勤劳质朴。
C.《君子于役》写女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全诗无一“怨”字,而句句写的都是“怨”。
D.这两首诗歌都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一唱三叹、余味无穷,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八年级语文一2一(共8页)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适应性练习
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和运用(24 分)
1.(12 分,每空 1 分,错字不得分)
(1)关关雎鸠 (2)在河之洲
(3)海内存知己 (4)天涯若比邻
(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6)溯洄从之
(7)气蒸云梦泽 (8)波撼岳阳城。
(9)chán (10)帷 (11)溯 (12)fù
2.(3 分)C
3.(3 分)示例: 曹操,你即便暮年,却仍能写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迈诗句。你的
不懈追求,激励我不惧困难,为梦想全力以赴。
陶渊明,你厌倦官场,归隐田园,吟诵出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你对自然与内心本真
的坚守,教会我停下匆匆脚步,在平淡生活中品味美好。
杜甫,你目睹山河破碎,依然心系家国,沉痛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你从未磨灭
的忧国忧民之心,让我懂得珍惜当下和平,心怀天下,勇挑重担。(评分说明:写出诗人相关诗句
和给自己的启示即可)
4.(3 分)示例一:《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诗经〉第
四》专门介绍这一诗歌总集,读它让我了解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起源。
示例二:《楚辞》作者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辞赋第十一》介
绍屈原的《楚辞》及辞赋的发展过程,读它我们能了解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浪漫主义源头。
示例三:《诗第十二》从汉乐府诗开始至宋代诗歌介绍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同时也介绍《楚
辞》对后代诗歌的影响等,读它能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及其成果。
5.(3 分)①《说文解字》 ②《周易》 ③《尚书》
二、阅读(66 分)
(一)6-7 题(7 分)
6.(3 分)B
7.(4 分)《式微》直抒胸臆,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表达对君主的控诉。
《君子于役》通过日暮黄昏、牛羊下山、群鸡归窝的景物描写,借景抒情,表现了女主人公对久
役不归的丈夫的思念之情。(评分说明:意对即可)
(二)8-11 题(16 分)
8.(3 分)(1)不可测量 (2)沿着 (3)建造亭子
9.(3 分)B
10.(6 分)(1)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评分说明:“可”,大约 1 分;“空”,在空中 1 分;句意 1 分)
(2)水流经过的地方,顺着地势流淌成不同形状。
(评分说明:“因”,顺着、依据 1 分;“形”,形状 1 分;句意 1 分)
八年级语文 — 1 —
11.(4 分)甲文中的小石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周围环境凄清幽邃,这触发柳宗元因被贬
而倍感凄凉的情绪,因此“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文中的溪水“明莹不可藏针” 溪石“丽于宝玉,错如霞绮”,景色优美,给作者带来了美好
的感受,让他身心愉悦,所以“屡月不能忘”。(评分说明:意对即可)
附译文:青碧溪在云南大理点苍山马龙峰的南面。我曾经想走到青碧溪的源头。
(青碧溪的)源头出自山下石涧处,泉水涌出成潭。潭深约一丈,明亮光洁到连针都无所遁形。
潭底遍布小石头,如卵如珠青绿白黑,比宝石更明丽,交错生辉,像霞绮一样灿烂。潭面刚有落叶
坠下,就有鸟儿随之衔去。潭三面石崖,干净得像是被擦拭过,不染一丝灰尘。
观看游玩了很久后,我们就从侧面上到左边山崖的石头缝中,坐着避雨。从这里俯视潭水,中
潭深两丈左右,因为水清见底不知道它深不可测。下潭水色是深青色,中潭水色是鸦碧色,上潭水
色是鹦绿色。水石相依,水光越盛,石色越美。我每次到溪上,觉得水纹如毂,石影像壁,(这种景
色)印心染神,离开青碧溪后,虽然经历俗世的事务,但(青碧溪)的清幽风光还在眼前,数月也不能
忘怀。沿着溪水(向)外走,水流经过的地方,根据地势流淌成不同形状。圆形之处像镜子,弯曲之
处像初月,姿态各异,都可以筑亭来细赏这中间的趣味。
(三)12-15 题(21 分)
12.(3 分)C
13.(6 分)(1)“精精神神”“灵灵醒醒”两个叠词(1 分),不仅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读起来
朗朗上口(1),还生动刻画出舞龙汉子们精神抖擞、充满活力的状态(1 分)。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焰火比作“瀑”“潮”(1 分)。“如瀑悬垂”描绘出焰火从高空
垂直落下的形态,“如潮喷涌”则展现出焰火星光四溢、数量繁多的特点(1 分)。生动形象地描绘
出舞板凳龙现场焰火盛放的壮观场景(1 分)。
14.(6 分)①标题直接点明了文章的描写对象——“板凳龙”,并概括了文章主要描写舞板凳
龙的壮观场景,让读者一目了然;
② “飞腾”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板凳龙舞动时的动态美,表现出龙身的灵活与气势,增强了
画面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③ “飞腾”也象征着人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及乡村文化的生机勃勃,深化了文章主旨。
④标题新颖独特,让读者对“板凳龙”如何“飞腾”产生好奇,吸引读者继续阅读。(每点 2
分,任写 3 点,意对即可,没有结合文章内容不得分)
15. ①文章围绕南昌县世代传承的板凳龙民俗展开,体现民俗文化;②介绍制作工艺,描绘舞
龙热闹场景,展现当地的风土人情;③综合运用说明、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④表达
对这一民俗的喜爱和赞美,以及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传承。(6 分,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即可。)
(四)16-18 题(11 分)
16.(3 分)B
17.(4 分)北方的“小满”指夏熟作物的籽粒(小麦)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完全成熟。(2 分)
南方“小满”指雨水充盈,江河至此小得盈满。(2 分)(评分说明:意对即可)
18.(4 分)①语言风格生动优美:运用修辞手法增强语言感染力,文章把“樱桃”比作“红宝
石”,链接材料将“大地”拟人化。用词都非常优美,富有表现力,如“晶莹剔透”“垂涎欲滴”“翩
然归来”“衰草连天”等四字词语。
八年级语文 — 2 —
②表达方式都以描写为主:《大自然的语言》通过对大地、草木、花鸟、昆虫等景物的细致描写,
展现了四季更迭的画面;文章第①段对小满时节的气候特点以及枇杷、樱桃、新荷等景物进行了细
致刻画,生动地展现出小满时节的自然景象。(评分说明:意对即可)
(四)19-21 题(11 分)
19.(3 分)A
20.(4 分)构图要素: ①标识圆环上方是“防灾减灾日”,下方是“5·12”;②中间两人高举双
手撑起一把伞(中间两人高举双手,上方是一道彩虹);③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
构成一个“众”字。(每点 2 分,任写 2 点,意对即可)
寓意:①伞状弧形蕴含防灾减灾“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呵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标。②彩虹寓
意着美好、和谐的生活。③双人执伞代表全民携手、团结一致,共同参与防灾减灾。④“防灾减灾
日”文字和“5·12”日期,提醒人们铭记这一特殊日子,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每点 2 分,任写 2
点,意对即可)
21.(4 分)①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所以掌握地震逃生技能是非常有必要的。
②地震的危害极大,而且大地震会对我们人身造成极大伤害。
③我们必须通过演练,掌握逃生技能,这样才能让我们在面对真正的地震时临危不乱、冷静处
理,大大增加我们生存的可能。
(每点 2 分,任写 2 点,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三、作文(60 分)
22.(60 分)(45 分切入)
选取作品不局限于课内,课外亦可。
八年级语文 — 3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