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6张PPT)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风华正茂的青年,在发育过程中,人的身体不断发生着奇妙的变化:身高、体重不断增加,第二性征逐渐出现,智力水平明显提高……身心的这些变化与人体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有关。20世纪之前,生物学界普遍认为人和动物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直到1902年,人类才第一次揭开了“激素” 的神秘面纱。激素是如何调节生命活动的?激素调节的特点有哪些?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又是如何协调配合,共同维持机体稳态的?第二节 体液调节科学家发现:狗进食后,胃便开足马力,把食物磨碎,当食物进入小肠时,胰腺马上会分泌出胰液并立刻送到小肠,和磨碎的食物混合起来,进行消化活动。那么,食物到达小肠的消息,胰腺是怎样得到的呢 19世纪普遍认为:胃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积极思维:胰液分泌只受神经调节吗?1、1850年,法国科学家贝尔纳首先发现酸性食糜进入小肠会引起胰液分泌。1894年,俄国科学家再次发现了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引起胰液分泌的现象。2、法国科学家沃泰默也为研究胰液分泌进行了实验。他的实验方法对胰液分泌机制研究的突破提供了重要思路。一、激素和激素调节作用的发现1、沃泰默实验实验①盐酸小肠注入胰腺分泌胰液结果实验②盐酸血液注入胰腺不分泌胰液结果实验③盐酸小肠注入胰腺分泌胰液结果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盐酸刺激小肠神经后将兴奋传给胰腺从而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结论:盐酸刺激胰腺不能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结论:结论:这是一个十分顽固的反射,小肠上的微小神经难以剔除干净;2、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创新思维:这种实验现象不是神经调节的结果,而是化学调节的结果: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创新实验:小肠黏膜剪下狗的一段小肠刮下加稀盐酸+细砂磨碎制成提取液注射同一条狗的静脉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结果得出结论:小肠黏膜能产生某种物质,促进胰腺分泌胰液,把这种物质称为促胰液素。注: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促胰液素的合成部位:小肠黏膜细胞;(3)分泌器官或细胞:3、激素(1)概念:除神经调节外,机体内还存在着一种通过化学物质调节生命活动的方式,这类化学物质被称为“激素”;激素对生命活动不限于促进作用,不少激素还有抑制作用;(2)作用: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注: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区别:②内分泌腺:腺体内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体内的毛细血管,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如垂体、甲状腺、胸腺、性腺、胰岛等;①外分泌腺:腺体内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如消化腺、汗腺、皮脂腺、泪腺等;提醒:胰腺既有外分泌部(分泌消化液),也有内分泌部(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1)组成:5、内分泌系统(2)与神经系统的关系由内分泌腺以及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器官、组织和细胞共同构成;①与神经系统一样,内分泌系统也是人体重要的调节系统,它与神经系统相辅相成;4、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②两者共同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代谢,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并影响人及动物的行为、控制生殖等生理过程;内分泌系统对机体内各项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3)内分泌系统功能判断:(1)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都起促进作用( )(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经导管运输到相应部位( )(3)促胰液素是由胰腺分泌的激素( )(4)一种内分泌细胞只能分泌一种激素( )××××①内分泌系统参与调节机体的水盐平衡、酸碱平衡、体温稳定等生命活动;②多数激素都参与细胞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③许多激素能促进组织细胞的分化和成熟,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调控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和生殖活动等;二、内分泌系统分泌多种类型的激素睾丸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卵巢1、人体内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1)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功能:调节水平衡、血压,调节垂体活动;(2)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和多种促激素等。功能:促进生长发育,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下丘脑垂体(3)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等。功能:促进细胞代谢活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组织分化、生长和发育成熟。(4)肾上腺分泌: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前者主要分泌醛固酮、皮质醇等,后者分泌肾上腺素;功能: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体温调节等多项生命活动;肾上腺(5)胰腺分泌:其中胰岛内有许多种分泌细胞,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功能:共同调节血糖平衡;胰腺(6)卵巢分泌:雌性激素和孕激素等功能:促进女性性器官发育、卵子发育和排卵,激发并维持女性第二性征;(7)睾丸分泌:雄性激素(主要是睾酮)功能:促进男性性器官发育、精子形成,激发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卵巢睾丸分泌部位 激素名称 化学本质 主要功能 作用部位下丘脑总结: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新吸收肾小管、集合管垂体多肽分泌部位 激素名称 化学本质 主要功能 作用部位垂体甲状腺胸腺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胸腺激素蛋白质多肽氨基酸衍生物多肽调节生长发育等,主要是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的生长全身细胞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皮质全身细胞T淋巴细胞促进T淋巴细胞的发育,增强T淋巴细胞的功能调节体内的有机物代谢、促进生长和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促进肾上腺皮质的生长发育,调节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分泌部位 激素名称 化学本质 主要功能 作用部位肾上腺 皮质髓质睾丸卵巢醛固酮、皮质醇类固醇调节水盐代谢;调节有机物代谢肾脏肝脏等肾上腺素氨基酸衍生物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升高血糖;加速代谢等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卵子发育和排卵,激发并维持女性第二性征全身细胞雌性激素孕激素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等的生长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类固醇卵巢、乳腺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雄性激素(主要是睾酮)分泌部位 激素名称 化学本质 主要功能 作用部位胰岛 胰岛A细胞胰岛B细胞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多肽蛋白质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主要是肝脏全身细胞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促进血糖进入肝、肌肉细胞并合成糖原;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简记: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注:①蛋白质或多肽类大分子激素(如胰岛素、生长激素、促激素类),不可口服,只能注射;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如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固醇类激素(如性激素),既可以口服,也可以注射;②一般来说大分子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质膜上,小分子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内;③内分泌腺的枢纽是下丘脑;(除甲状腺激素外,含氮类激素,需细胞质膜上的受体参与;类固醇类激素,无需质膜受体参与,而是与细胞内受体结合,参与调节)2、相关激素异常引起的疾病生长激素异常:①幼年时分泌过少→ 侏儒症;②幼年时分泌过多→巨人症;③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 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异常:①成年时分泌过多→甲亢,也称凸眼症;(患者新陈代谢率增高,消瘦、血压高、心搏快、出汗、情绪激动、有颤抖等症状,眼球凸出)②幼年时分泌不足→呆小症(新陈代谢率下降,生长和发育都将受到影响,精神和智力及生殖器官的发育都大受影响)③食物中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1.判断:(1)垂体既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也能分泌生长激素( )(2)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都能促进生长发育( )(3)垂体的活动受到下丘脑的调节( )(4)下丘脑中的某些神经细胞兼有内分泌功能( )√×√√2.下列各组高等动物产生的激素中,由同一种内分泌腺分泌的是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C.促性腺激素、雄性激素D.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习题巩固:3.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幼年动物发育”的作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只幼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并缝合后进行观察。作为对照,他们还应该A.用一只成年的家兔做同样的实验B.给一只幼年家兔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环境中观察C.用一只相似的幼年家兔在颈部切开伤口并缝合,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D.将一只幼年家兔做相同处理后,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积极思维: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是如何进行的?三、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垂体甲状腺下丘脑寒冷、紧张等(+)(+)(-)(-)负反馈调节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甲状腺激素调节意义:既能够保证机体对甲状腺激素的需求,又能防止因甲状腺激素分泌量过多对机体带来不利影响。(+)细胞代谢1、反馈调节(1)概念:2、分级调节(1)概念:(2)意义: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就是反馈调节;①正反馈:下丘脑、垂体和靶腺体之间存在的分层调控;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2)类型反馈信息使原来的效果进一步增强,如凝血、分娩、排尿排便等;反馈信息使原来的效果减弱;②负反馈: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既存在分级调节又存在反馈调节的有:下丘脑 - 垂体 – 甲状腺 ;下丘脑 - 垂体 - 性腺 ;下丘脑 - 垂体 - 肾上腺皮质;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性腺激素性腺性激素(-)(-)负反馈调节1.判断:(1)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减少( )(2)所有激素的分泌都是通过下丘脑到垂体再到相应腺体来分级调节的( )(3)所有的反馈调节都会使相关过程趋于平衡( )×××习题巩固: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部位依次是A.下丘脑、垂体、甲状腺B.垂体、全身细胞、全身细胞C.垂体、全身细胞、甲状腺D.垂体、甲状腺、全身细胞3.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4.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B.甲状腺激素分泌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C.寒冷刺激时,TRH分泌增多,TSH分泌减少D.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过程①起促进作用,过程②起抑制作用四、激素调节的特点1、激素的信使作用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靶细胞,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发挥信使作用。2、激素的特异作用激素可与全身各个部位的组织细胞广泛接触,但每种激素只能作用于各自特定的某些器官(靶器官)和细胞(靶细胞),即激素作用具有相对特异性,这是因为靶细胞具有能与相应激素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注:①不同激素作用的靶器官、靶细胞可能相同;②激素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并不是指运输到靶器官、靶细胞,而是运往到全身各处;③激素只能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的直接原因:只有靶细胞质膜上或质膜内有与相应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④激素只能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的根本原因:与相应激素结合的受体的基因,只在靶细胞内特异性表达;⑤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⑥激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就会失去活性,而人体会通过持续产生激素以维持其含量的动态平衡;3、微量和高效作用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液中的激素浓度都很低,一般为10-12-10-9mol/L,人体内各种激素含量甚微,但作用非常显著,例如,0.1μg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可使垂体释放1μg促肾上腺皮质激素,1μg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又能引起肾上腺分泌40μg肾上腺皮质激素在这一调节过程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效果被放大了400倍。4、激素间的相互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1)协同作用:(2)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同的作用;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促进人体生长;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能促进血糖升高;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促进代谢,增加机体产热;胰岛素具有降血糖作用,胰高血糖素具有升血糖作用,它们共同参与调节血糖含量的动态平衡过程;项目 动物激素 酶 神经递质化学本质产生部位作用作用部位作用后去向共同点附:动物激素、酶和神经递质比较: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调节催化靶细胞、靶器官失活蛋白质类或多肽类、氨基酸衍生物类、类固醇类蛋白质或RNA主要是小分子化合物活细胞神经细胞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细胞内外突触后膜数量和性质不变与相应的分子结合后发挥作用降解或回收(1)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中,下丘脑和垂体细胞是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 )(2)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3)激素可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同时还具有催化作用( )√××1.判断:2.下列对动物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是细胞的组成成分,种类多、含量极微B.激素发挥作用后即失活C.激素分子弥散在体液中,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D.健康人体内的激素含量是恒定不变的习题巩固:3.下列关于激素、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酶和神经递质都是有机物B.激素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激素和酶发挥作用后,即失活C.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信息分子,都可以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D.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也一定能产生酶五、其他体液成分参与的体液调节1、概念:激素等化学物质(如组织胺、某些气体分子,如NO、CO等、以及一些代谢产物,如CO2),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2、传递方式:体液(主要指细胞外液);3、作用对象:相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4、单细胞和一些多细胞的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一)体液调节5、实例: CO2分压变化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人的呼吸中枢分布于大脑皮层、脑干和脊髓等部位,它们在呼吸节律的产生和调节中各司其职并相互配合;剧烈运动时,血液中的CO2含量升高, CO2分压增加呼吸中枢呼吸加深加快排出多余CO2延髓和颈动脉的化学感受器感受刺激注:动脉血中氢离子的浓度也可以调节呼吸运动;(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激素调节作用途径反应速度作用范围作用时间比较缓慢比较广泛比较长迅速比较精确比较短反射弧体液运输1、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比较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②不少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成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①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能直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例如,人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如脑)的发育,甚至导致呆小症;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③机体的生命活动常常既受神经调节,也受体液调节,一般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三、关注过量作用激素和滥用兴奋剂的问题1、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激素主要包括类固醇类和含氮类激素类型 类固醇类 含氮类激素 糖皮质激素、醛固酮、雌激素、雄激素和孕激素等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素、抗利尿激素、生长激素、催乳素等注:除甲状腺激素外,含氮类激素,需细胞质膜上的受体参与;类固醇类激素,无需质膜受体参与,而是与细胞内受体结合,参与调节;(1)类型①内源性糖皮质激素:是人体自身合成的,如氢化可的松;②外源性糖皮质激素:是人工合成的,如地塞米松;(2)功能①调节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代谢;②在一定药理剂量下,具有抗炎、抗毒和抗过敏等作用;3、糖皮质激素2、激素类似物根据人体激素的化学结构,科学家合成了许多激素类似物。这些激素类似物具有与天然激素一样甚至更强的作用效果。泼尼松(强的松)具有抗炎及抗过敏作用,在治疗哮喘时的作用效果好于天然激素氢化可的松(皮质醇)。积极思维:如何安全使用护肤品?1.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经常会长出痤疮,有的人会自己购买祛痘类的护肤品进行治疗。某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抽检结果显示共有24 批次产品不合格。此次抽检的不合格化妆品中存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的问题。化妆品卫生规范规定,化妆品中禁用糖皮质激素。2.使用含有糖皮质激素的护肤品,面部痤疮会在短时间内消失,并因血管膨胀和黑色素消失而使面部看起来更加白皙、红润。一些不法生产厂家利用糖皮质激素的这些特点,将其掺入嫩肤、美白的护肤品中。但是,如果长期使用含有糖皮质激素的护肤品,停用后,可能导致面部皮肤产生黑斑,甚至出现激素依赖性皮炎等症状。患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确定服用何种激素类药物及其服用剂量和服用方式。不少患有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中老年患者,为了追求“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在炎症肿胀期不选择使用消炎镇痛药物而选择注射糖皮质激素,这样虽然确实能立即产生消炎止痛的效果,但一段时间后仍 会旧病复发。再如,有些激素在短时期内能提高人体运动机能,竞技体育领域一些运动员将激素当作兴奋剂使用的问题时有发生。4、激素的使用:5、兴奋剂①生理方面:(1)概念:将所有能提高运动成绩并对人体有害而在体育界禁用的药物统称为兴奋剂;(2)使用范围最广、频率最高的一类兴奋剂是合成类固醇,其中许多是雄性激素的衍生物。(3)滥用合成类固醇的不良后果引起人体内分泌系统紊乱、肝功能损伤、心血管系统患病,甚至引起恶性肿瘤和免疫功能障碍等;②心理方面:③对男性的影响:导致睾丸萎缩,精子生成减少,甚至无精子。导致脱发,性功能异常,月经失调,甚至闭经和不孕。④对女性的影响:引起抑郁情绪或产生攻击性行为等;我国的态度与方针: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执行“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方针。6、兴奋剂的主要功能是用强化的方法来改变身体机能, 而这种改变必将导致原有的身体稳态遭到破坏。以牺牲自身原有的生理功能为代价,这不仅违反医学道德,也有悖于体育精神。7、毒品: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8、毒品作用的部位往往是突触。9、药物或毒品影响神经系统的方式(可一种或多种)(1)促进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速率,使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增加;(2)干扰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3)影响分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4)影响突触前膜上的加转运蛋白回收神经递质;(5)药物能模仿神经递质的作用;(1)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2)肾上腺素能随体液运输作用于人体,人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心跳加速等,这一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3)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较短( )(4)肾上腺皮质产生的激素都是类固醇激素( )(5)男性运动员滥用合成类固醇会导致睾丸萎缩,精子产生减少等不良后果( )√√××√习题巩固:1、判断:2.下列关于人体主要内分泌腺所分泌激素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B.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D.性激素可促进性器官的形成3. 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①调节速度快 ②调节速度慢③作用的范围广泛 ④作用的部位准确⑤作用的时间短 ⑥作用的时间比较长A.①③⑤ B.②④⑥C.①③⑥ D.①④⑤4.下列关于使用激素和滥用兴奋剂的描述,错误的是A.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都可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B.在炎症肿胀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不会复发C.滥用合成类固醇会导致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不良后果D.兴奋剂的使用会导致原有的身体稳态遭到破坏5.如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①②和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②通过作用于垂体b,进而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B.激素③含量增加可通过反馈调节使①②激素分泌减少C.a表示垂体,b表示甲状腺,c表示下丘脑D.幼年时激素③分泌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智力低下6.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下表为给两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前30 min和后30 min每人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TSH的靶细胞可以是下丘脑、甲状腺细胞和肌肉细胞B.甲注射TRH后,TSH浓度增高是反馈调节的结果C.乙发生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D.甲、乙两人注射TRH前的耗氧量比正常人低 促甲状腺激素浓度(mU/L)注射前 注射后健康人 <10 10~40甲 10~40 >40乙 <10 <107.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它的分泌活动受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在恐惧、严重焦虑、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速等特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过程能体现激素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B.该过程不能说明体液调节能够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C.该过程肾上腺素的分泌也受下丘脑、垂体的分级调节D.肾上腺素能定向运输到心脏、肝脏、肌肉等部位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