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指状规划”设想以老城区为“掌心”,以城市向外放射状布局的轨道交通线为“手指”,在轨道沿线和站点附近布局新城区,各手指间保留楔形绿地,形成“手掌—手指”的空间形态。特隆赫姆市是挪威第三大城市,该市借鉴“指状规划”理念,在轨道交通沿线发展高密度住宅区,新产业集中布局在“指尖”交通枢纽。老城区多商业机构与历史文化性建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特隆赫姆通过“指状规划”,限制了城市发展的( )
A.产业种类 B.人口规模 C.扩张方向 D.城市等级
2.下列关于特隆赫姆“指状规划”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散了老城区城市职能 B.缓解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压力
C.吸引跨国企业总部入驻 D.提高郊区农业用地生产效率
3.新产业集中布局“指尖”有利于( )
A.加强新兴产业联系 B.保护老城历史功能
C.提升城市服务等级 D.推动城镇化进程
列支敦士登是欧洲微型国家,为吸引高技能人才,该国推出“企业家签证”,允许外籍创业者居留。近年来,其外籍人口占比达34%,主要从事金融和精密制造,而本国农民逐步迁往瑞士务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列支敦士登外籍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B.宗教文化 C.留学教育 D.就业政策
5.有关本国农民迁往瑞士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家优惠政策支持 B.农业发展空间压缩
C.地理空间距离临近 D.环境人口容量下降
红河元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哀牢山南部,哈尼族人民利用当地自然条件,改造坡地,修建梯田,创造了独特的农耕文明奇观。蘑菇房是哈尼族传统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建筑样式,状如蘑菇,一般由土基墙、竹木屋架和茅草顶组合而成,大多房子分三层。下图示意哈尼梯田景观空间结构和蘑菇房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红河哈尼梯田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系统中,森林所起的主要水循环作用是( )
A.增加地表径流,满足梯田灌溉 B.截留降水,增强下渗,涵养水源
C.增加蒸发,增加大气降水 D.拦截水汽,滞留水汽输送
7.红河哈尼梯田的村寨靠近森林,其主要考虑因素是( )
A.保证生活用水水质 B.方便稻田耕作 C.环境优美 D.蘑菇房就地取材
8.有关蘑菇房建筑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以草屋顶为主,反映当地降水较少 B.墙体土石结构,抗震性能强
C.木材承重结构,利于上下分层 D.门窗面积较小,利于防盗防匪
鄂霍次克海位于西伯利亚东侧,因海冰覆盖范围广被称为“太平洋冰窖”。萨哈林大陆架附近油气资源丰富。下图为鄂霍次克海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鄂霍次克海海冰覆盖范围最广的月份是( )
A.10月 B.1月 C.3月 D.5月
10.俄罗斯在鄂霍次克海的油气开发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影响该海域海上钻井平台作业最主要的自然限制因素是( )
A.冬季强风和海冰威胁 B.海底地震活动频繁
C.夏季风浪大 D.海水盐度过高导致设备腐蚀
西藏地区位于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青藏铁路路段(下左图)风沙灾害较为严重,其沙源主要来自附近河湖滩涂,河流附近多有新月形沙丘(下右图)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关于右图沙丘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沙丘形成的基本条件是风向多变 B.该地区的盛行风是东南风
C.该沙丘迎风坡陡,背风坡缓 D.沙丘堆积速度较快的是冬春季节
12.沙山较缓一侧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特征是( )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大再变小 D.不变
湟水谷地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区,是黄河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受地形影响,湟水谷地山谷风盛行。下图为湟水谷地某地段(36.5°N,102°E)山谷风风向频率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于该地山谷风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偏西风(山风)在正午前后出现频次达到最低
B.偏东风(山风)出现频次在夜间整体低于白天
C.偏西风(谷风)在8时以后频次快速上升
D.偏东风(谷风)在22时左右出现频次最高
14.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该地山风可能会( )
A.出现时间提前,强度减弱 B.出现时间推迟,强度增强
C.出现时间提前,强度增强 D.出现时间推迟,强度减弱
丹麦比隆市是乐高积木的全球总部所在地,周边聚集了模具设计、塑料原料研发、儿童教育研究等企业,形成“玩具创意—生产—体验”产业链。近年来,乐高在墨西哥、匈牙利设立分厂,采用本地化生产策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乐高积木相关企业在比隆市聚集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跨国运输成本 B.共享创意资源与协同创新
C.共享基础设施 D.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
16.乐高在墨西哥建厂的直接驱动力是( )
A.接近北美消费市场 B.获取先进生产技术
C.减少原料采购成本 D.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城市计划新建两条轨道交通线路(线路1和线路2),其中线路1全长30千米,设站6座,平均站间距约6千米。线路2全长约15千米,设站11座,平均站间距约1.5千米。
材料二 下表示意两轨道交通线周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比重对比(单位:%)。
商业用地 居住用地 工业用地 绿地与空地
线路1 5% 30% 50% 15%
线路2 40% 45% 5% 10%
(1)两条线路中一条主要经过市区,一条连接卫星城,判断连接卫星城的是哪条线路,并说明判断理由。
(2)结合表中数据,分析线路2站点布局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联性。
(3)有市民建议在线路1增设3座车站以缩小站间距,你是否赞同?请从城市发展角度说明理由。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黑果枸杞是我国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特有的野生多年生植物,果实富含花青素和抗氧化成分,被誉为“高原软黄金”。其生长区年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昼夜温差达20℃以上,土壤以荒漠盐碱土为主。近年来,黑果枸杞因药用价值高被过度采摘,且采摘方式粗暴导致原生植被破坏。对此,当地正探索“生态种植+深加工”的转型路径。
(1)从气候和土壤角度分析黑果枸杞的生长习性。
(2)指出当地黑果枸杞的采摘过程可能产生的对土壤的影响。
(3)从当地转型路径的角度,提出促进黑果枸杞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下图)。
材料二据统计,2016年海南省的“候鸟老人”已超45万人,主要来自东北三省、北京市和长三角地区。现在大批“候鸟老人”撤离海南来到广西北海和广东惠州等地。
(1)大批“候鸟老人”撤离海南来到广西北海和广东惠州,分析“候鸟老人”撤离对海南的影响。
(2)分析海南、广西北海和广东惠州等地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某科考团队在云贵高原某喀斯特地貌区(海拔约1500m)开展生态考察。该地地表植被以耐旱的灌木为主,夹杂少量乔木,林下草本植物稀疏。土壤剖面观测显示:表层土壤(0~20cm)呈深褐色,质地松散,有机质含量中等;下层土壤(20~50cm)多砾石,呈红棕色,pH值偏碱性;基岩为石灰岩。
材料二下左图为该地气候统计图,下右图为土壤剖面示意图。
(1)该地植被以耐旱的灌木为主,试从土壤和基岩的角度分析原因。
(2)分析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不高的自然原因。
(3)石漠化表现为基岩大面积裸露于地表的土地退化。依据材料,推断当地石漠化是 (填“流水”或“风力”)侵蚀的结果。结合材料,从自然原因的角度分析该地易出现土地石漠化的原因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D B B A C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B C C B A
17.(1)线路1。理由:沿线经过的商业用地比重小,工业用地比重大,说明该线路经过城市郊区;站点间距大,说明客流量相对较小;卫星城距离主城区较远,线路较长。
(2)线路2周边商业用地(40%)和居住用地(45%)占比高,人口与经济活动密集;较小的站间距可覆盖更多客流集散点(如商场、社区),提升轨道交通服务效率,满足居民通勤需求。
(3)赞同:增设更多站点可带动周边土地开发,促进郊区城镇化。缩短站间距可便利远郊居民换乘,增加轨道交通客流量。
或不赞同:增设站点会降低运行速度,不利于市中心与城市外围的快速通勤。远郊土地利用现状以工业用地为主,客流量不足以支撑密集设站。
18.(1)当地土壤以荒漠盐碱土为主,说明黑果枸杞耐盐碱;当地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说明黑果枸杞耐旱;青藏高原日照强,说明黑果枸杞喜光;青藏高原冬季气温低,说明黑果枸杞耐寒。
(2)黑果枸杞能防风固沙,采摘过程中可能破坏植株导致地表裸露后风蚀加剧,土层变薄;黑果枸杞果实过度采摘,种群规模逐渐减小,使土壤有机质补充减少。
(3)推广生态种植,划定野生保护区,减少生态破坏;开发枸杞精华原液、保健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结合高原风光与枸杞文化,发展生态旅游;与科研机构合作,培育优良品种,提升品质。
19.(1)有利影响:缓解公共设施的压力;减轻城市管理的难度;减轻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不利影响: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速度降低;不利于养老、旅游、房地产等产业的发展。
(2)冬季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充足。
20.(1)土壤土层浅薄,土壤持水性能差;基岩是石灰岩,多裂缝,难以保水。
(2)植被以耐旱灌木为主,生产的有机质较少;夏季高温多雨,微生物活动较活跃,有机质易分解;降水集中导致土壤表层侵蚀,有机质易流失。
(3) 流水 地形起伏大,表层物质稳定性差;降水量大且集中,雨水对地表的冲刷作用强;植被较少,保持水土的能力较差;土壤的形成时间长,当地土层浅薄,流失后短期内难以恢复,导致基岩裸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