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7年级下册10.3保障财产权 课件(共33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7年级下册10.3保障财产权 课件(共33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生活观察:
你知道生活中哪些东西属于个人财产吗?
这些财产对我们有什么作用?法律如何保障我们的财产权呢?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三框
10.3保障财产权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理解民法典对公共财产和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的保护,尊重并珍惜生活中一切正当取得的财产。
2.道德修养: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保护创新,尊重他人的劳动,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做守法和遵守公序良俗的公民。
3.法治观念: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我们要学习、遵守、维护、宣传民法典,做民法典的主动学习者和积极践行者。
总议题:如何保障财产权?
子议题一:探财产之地位
子议题二:寻财产之保障
要求: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以下问题。 (3分钟)
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法律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保护知识产权
法律保护继承权
01
02
03
04
子议题一
探财产之地位
财产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个人合法财产
集体财产
国有财产权
相关链接
教材P89生活观察
何某通过银行向他人转账时,误将两万元转给了宋某。何某发现转错人后, 请求宋某退还两万元,遭到宋某拒绝。何某催讨未果,遂将宋某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根据交易记录作出判决,责令宋某返还何某两万元。
《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查阅民法典,找出何某诉请宋某返还两万元的法律依据。 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当合法财产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这一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款项支付方式,银行转账在为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隐藏着风险。
  作为转账的一方,在进行银行转账时,一定要仔细核对对方的身份信息和银行卡号,确认无误后再进行转账,避免因操作失误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若错误转账,要及时采取措施,和对方取得联系,避免损失扩大。
  作为被错误转账的一方,如遇到他人错误转账的情形,应该秉持拾金不昧的优良传统,在确认无误的情况下,主动将钱款返还给他人。必要时,也可以选择报警,在警察的见证下,对转错账的资金进行处理。
日常生活中错误转账时如何处理?
生活小tips
议学小结:
1.财产的重要性(P89)
(1)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财产,财产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2)我们拥有的合法财产,是实现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
(3)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当合法财产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子议题二
寻财产之保障
妈妈送了小明一辆他心仪很久的自行车。
这辆车属于小明的财产吗?
议学情景一:
以下是关于他对自行车的各项“处置”,这些行为体现了他对财产行使哪些权力?
1.小明买自行车是______。
2.小明骑自行车上下学是______。
3.小明把自行车租给别人获得租金是______。
4.小明把自行车捐给他人或者卖掉是______。
占有
使用
收益
处分
(一)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参考词:占有、使用、收益、处分)
小组合作探究
1.结合小明的经历,请你总结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保管自己的手机
占有
骑自行车上学
使用
出租闲置房屋
收益
卖掉旧书
处分
2.结合自己的生活,说说你是如何行使自己的财产所有权的。
3.假设法律不保护合法财产权,社会会变成什么样?
议学小结
(1)含义: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权人对自己的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2.财产所有权的含义和意义(p89)
(2)意义:(法律为什么要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
①我们拥有的合法财产,是实现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
②切实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对于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激励人们创造和积累财富、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民法典》物权编 第二百六十七条规定:“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
(一)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议学情景二
老刘种植的水稻喜获丰收。收购商张某上门收购,与老刘签订了买卖合同。几天后,收购商苗某想以更高的价格收购老刘的“五常”大米。面对更高的收益,老刘还是拒绝了苗某。
他表示:“既然与他人签订了合同,我就要遵守。”
思考:你是否赞同老刘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赞同,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合同当事人应该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老刘面对更高的收益,选择按照合同义务履行合同,体现他具有较高的法律素养,也说明他懂得用诚信原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二)法律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七十八条 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法律链接:
生活中常见合同有哪些?
生活中处处有合同,请你想一想,签合同前应该注意什么?签合同后应该注意什么?口头承诺的合同算不算?
3.法律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前提、原因及意义。(P90)
(1)前提: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2)原因:合同为当事人之间确立的合法权利义务关系,受到法律的保护。
(3)意义:遵循诚信原则、依法履行合同是合同当事人的义务,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有利于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议学小结:
小明的爱好十分广泛,在空闲时间他喜欢去山间田野抓拍各种珍贵鸟类繁殖生存的照片,这些摄影作品很多还获得了重要奖项。孙某在未征得小明许可的情况下,在自己出版的图书中使用了小明的六幅鸟类摄影作品。
此外,孙某还用该图书参加评奖并获奖。小明了解情况后,将孙某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孙某侵犯他人著作权,判决孙某停止侵权、赔偿损失,并在多家报刊及网站刊登道歉声明。
思考:
1.小明的什么权利遭受侵犯?
2.人民法院为什么做出如此判决?民法典维护此权利有何意义?
知识产权
议学情景3
(三)法律保护知识产权
视频播放:知识产权篇
讨论:
1.结合视频,请简单介绍知识产权的含义及相关内容。
2.请列举生活中存在的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并谈谈我们该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议学小结
(三)法律保护知识产权
(1)含义:知识产权是人们对其智力成果等依法享有的权利,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来源。(法律保护知识产权原因)
(2)内容: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3)意义: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劳动、保护创新。(法律保护知识产权原因)
(4)要求: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尊重他人的劳动,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
4.知识产权的含义、内容、意义、要求:(P90)
保护创作—著作权
知识拓展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复制权
发行权
改编权
翻译权
表演权
信息网络传播权
其他权
著作权
著作人身权
著作财产权
发表权
署名权
修改权
保护作品完整权
有保护期限的
永久保护
自然人:有生之年+去世后50年。
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作品发表后50年。未发表的不保护。
保护期届满,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试用。
是指国家根据发明人或设计人的申请,以向社会公开发明创造的内容,以及发明创造对社会具有符合法律规定的利益为前提,根据法定程序在一定期限内授予发明人或设计人的一种排他性权利。我国专利法所称的发明创造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
商标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在特定的商品或服务上以区分来源为目的排他性使用特定标志的权利。
议学情景5
王某有一儿一女。王某的老伴去世后,女儿精心照顾小明十多年,儿子则对他漠不关心。王某立下遗嘱,将自己的财产全部留给女儿,并作了公证。王某病故后,儿子认为自己也有继承权,要求均分遗产。
思考:你支持小明儿子的诉求吗?为什么?
不支持。从情感的角度看,王某的儿子对父亲漠不关心,未尽到自己赡养的义务。
从法律上看,王某立下遗嘱并作公证,遗嘱有效,应当按照遗嘱继承,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王某只想到自己的权力,不想履行义务,该行为既不道德也无法得到法律的支持。
(四)法律保护继承权
思考:分遗产时,怎么分呢?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遗产分配原则】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法定继承遗产分配原则
知识补充:
1.继承权的内涵:继承权是继承人依法享有继承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遗产的权力。
2.被继承人:指死亡时遗留遗产的自然人。
3.继承人:继承遗产或者有权继承遗产的人。
4.遗产: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合法财产。
5.继承权的意义:是保护自然人个人财产所有权的必然要求。当自然人死亡时,将其生前个人所有合法财产,依法转移给他的继承人,有利于提高自然人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为社会、家庭和个人积累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
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
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第一顺序
第二顺序
法定继承的顺序和范围
配偶
子女
父母
兄弟姐妹
祖父母
外祖父母
同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不分先后。
不包括前妻前夫。
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是指继子女尚未成年,随生父母一方与继父或继母共同生活时,继父或继母对其承担了部分或全部生活教育费,或成年继子女在事实上对继父母长期进行了赡养扶助,亦视为形成了抚育关系的继子女。
在被继承人未立遗嘱或者所立遗嘱无效时
知识拓展
议学小结:
5.继承权的继承方式及其区别:(P91)
继承方式 法定继承 遗嘱继承
继承人确 定依据 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 继承人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
遗产继承 原则 按法律规定的遗产份额分配原则继承被继承人遗产 按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
法律效力 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它的最大优点在于被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
课堂总结
保障财产权
财产的重要性
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含义、意义)
法律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前提、原因及意义)
法律保护知识产权(含义、内容、意义、要求)
法律保护继承权(继承方式及其区别)
1.老张去世前立下遗嘱,将自己的房产留给一直照顾自己的保姆小王,老张的子女对此提出异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房产应按照法定继承由老张的子女继承
B.老张的遗嘱无效,房产必须由子女继承
C.只要遗嘱合法有效,房产应归小王所有
D.保姆不能成为遗嘱继承人,房产仍归子女所有
C
随堂演练
2.李爷爷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日常生活和病重期间都是由女儿一人照顾,两个儿子不管不问,李爷爷临终定下遗嘱,将全部财产留给女儿。后来两个儿子不服,将李爷爷的女儿告上法庭。对此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法律只保护法定继承
B.儿子不赡养父亲,没有继承权
C.法定继承优先于遗嘱继承
D.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