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选择性必修一 第二单元第七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科举制和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一)科举制的变化1、背景①科举制本身的弊端,与社会现实需求脱节;②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开展;③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④维新变法运动和清末新政的推动。2、表现(1)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①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②康有为提出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结果:变法失败后,慈禧下令所有考试悉照旧制。(2)1901—1911年,清末新政时期:①1901年:设学堂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②1905:废科举1905年,光绪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的立停科举之奏;1906 年起,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探究:结合材料,谈谈清末废除科举制在当时产生的影响①有利于新式教育的发展,培养新式人才;②推动了留学运动和民族救亡运动的高涨,加速了清政府的崩溃;③推动了选官制度改革。(二)改革传统官制1、背景:科举制度被废除,急需要新的官制体系2、内容:(1)裁减冗署冗官(2)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3)设农工商部、巡警部、学部等部门3、影响:瓦解了传统的六部建制官制改革作为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贯穿于新政始末。这一时期的文官设置,以西洋官制为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六部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使立法、行政、司法三大机关逐渐分立,基本建构了中国文官的近代框架。(三)改革选官制度(癸卯学制:近代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颁布且由政府督导实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1、设立学堂选官制度:①初步设立(1901年):对部分选官制度更新,规定凡学堂考试合格毕业者,均给予举人、贡生、进士等出身,对成绩优秀者进行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②正式设立(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癸卯学制),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贰、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思考:民国时期中国文官制度确立的背景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治: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思想:孙中山文官思想的影响外部:西方文官制度的传入(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1—1912.3)——考试制度1、依据: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2、内容:①在“五权宪法”的框架中考试权独立,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②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方面的运行机制。3、特点:吸收科举制有益成分,又借鉴西方文官考试制度4、作用:①进一步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②对日后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5、局限:南京临时政府仅存在数月,文官选拔制度基本停留在纸面上(二)北洋政府时期(1912.3—1928)——考试和甄别甄别的意义: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重要措施;②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公务员制度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的影响:积极:①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几乎全部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在这一时期得到确立;②《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消极:实施过程漏洞百出,任用亲信、拉帮结派现象始终无法禁绝。【探究思考】 民国中后期公务员制度施行艰难,流于形式的原因?①专制集权的政治文化传统;②公民文化政治素养相对较低;民政府一党专政;④中央政府与地方实力派的矛盾;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相对较弱;⑥国内政局长期动荡。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一)干部制度概念解释:干部:1949年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和解放区,“干部”指在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及革命团体中担负一定领导责任的人员,以及在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政府、边区政府、工农民主政府中担任一定公职的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干部” 一词的含义变化不大:主要指中国共产党组织、国家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国营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孟畅。干部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国家干部人事管理体制、原则、机构,以及干部选拔、任用、考核、监督、交流、培训等内容。1、发展历程民主革命:由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管理的干部制度新中国成立: 沿用旧制,后又建立了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改革开放后: 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离休、退休、培训、工资、回避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根本原则:党管干部逐步实现干部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结合材料分析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意义?①提升干部的素质、能力和工作效率;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展社会主义民主;现代公务员制度提供借鉴。十八大以来: 干部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严格依法依规办事,特别是在干部的廉政建设方面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规定,取得很大成绩(二)公务员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1、发展历程1993年初步形成: 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随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建立2005年正式形成: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06年发展完善: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得到全方位的推进和改善,考试录用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2018年的修订出现了什么变化?为什么要这样修订?变化:在公务员职务、职级等方面的规定发生了变化,非领导职务实行职级制,实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原因: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公务员分类管理。2、意义①公务员政治、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活力。②有利于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用人机制,克服以往干部人事制度的弊端。③适应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