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中國历史第16课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课标:知道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援朝战争等史事,认识明清时期的 对外关系,培养家国情怀。大明皇帝通关诏谕朕承天命,御极四海。今有海疆四重试炼,关乎国运兴衰。凡我大明子民,当以智勇双全之姿,解此通关文牒,护我金瓯永固!集齐四钥者,启洪武皇帝密匣,见得外交智慧真言,录名于朕之《永乐英杰册》。倘有才俊,朕当虚位以待!钦此:大明永乐十三年 御笔亲封中國藝術壹扬威四海贰靖海平波叁义援藩邦肆驭夷守土录目关壹第扬威四海「郑和下西洋」尔等需循三保太监之航图,复现七下西洋壮举。凡能言明「厚往薄来」之深意,辨得麒麟(长颈鹿)真容者,赐「仁德密钥」。一、郑和下西洋印尼·爪哇岛三宝垄人大保三任务一:三宝是何人?为什么用郑和的名字来命名地名和庙宇呢?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明史·郑和传》 姓名:郑和(原名马和,朱棣赐姓) 民族:回族 世称:马三保、马三宝、三宝太监、三保太监 标签:#大航海时代先驱 #大明外交天团C位 #佛系航海家 主要成就: 郑和下西洋个人简历郑和·一、郑和下西洋任务二: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指的是今天的什么地方?目的是什么?材料1: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明史·郑和传》材料2: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伏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材料3:西洋诸国,对明朝出品之陶瓷、丝绸等,都极喜爱……在返程中,郑和官船亦购买或交换一些中国所缺之香料,染料,宝石,象皮,珍奇异兽等等。文莱印度洋东海西洋明初,把今天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称为“西洋”。东洋明初,人们把黄海、东海及其海外的海域称为“东洋”①个人目的:寻找建文帝。②政治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③经济目的: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客观①经济: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根本)②技术: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③政策:明朝前期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主观④个人:郑和的航海经验和勇于开拓的精神。背景 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世界上的强国。皇帝: 人物: 主要目的:条件 (成功原因)时间 次数:到达范围特点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者。 ——《天妃灵应之记》碑(多角度政治经济技术个人等)一、郑和下西洋明成祖郑和宣扬国威,示中国富强。 任务三:观看视频 完善郑和下西洋信息卡1405~1433年先后7次①开始时间早,持续时间长,规模大,航海范围广。②和平外交,友好交流,平等贸易。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印度洋越南、柬埔寨、泰国孟加拉国印度刘家港红海沿岸马六甲海峡非洲东海岸斯里兰卡最远郑和会携带哪些物产下西洋?郑和会携带哪些物产回到大明?香料、染料、药物、珍珠、玛瑙、宝石、象牙等《榜葛剌进麒麟图》当时的国人将其视为瑞兽麒麟。在古代中国,人们把龙、凤凰、麒麟等作为祥瑞动物,但它们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后来有人把热带地方的长颈鹿也称为麒麟。榜葛剌国王分别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两次派使臣来中国贡献麒麟,当时著名书画家沈度将这一盛况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了下来。为什么榜葛剌使者会来到大明?榜葛剌(今孟加拉),是郑和每次运航时必经之地,与明朝往来密切。后来榜葛剌国王两次来中国进献长颈鹿。胡椒在苏门答腊市场每百斤值一两白银,但作为“贡品”,明政府给予每百斤20两白银的赏赐。——据吕承朔《震惊世界的壮举:郑和七下西洋》改编朝贡贸易 彰显国力一、郑和下西洋任务四: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15-16世纪中西方主要航海活动比较表人物 郑和 哥伦布 达·伽马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1497-1498年次数 7次 4次 2次船队规模(第一次) 大船62艘(连小船共有200多艘),最大的有1500吨左右 3艘,最大船120吨左右 4艘,最大船110吨左右到达范围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美洲 印度①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宝船马船战船水船坐船粮船一、郑和下西洋任务四: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郑和下西洋后,浮泥、满刺加、苏禄的国王和王后回访中国。苏禄国王率300多人访问中国,归国图中病逝于中国,即在中国安葬。郑和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洲际航海家,作为人类征服海洋的先驱,他揭开了世界航运史从大陆转向海洋的序幕,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陈佛松《世界文化史》郑和下西洋,费钱银十数万,军民死者万计,纵得奇宝而归,与国家何益。郑和之后,再无下西洋了。——《明史·郑和传》②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③发展了海上丝绸之路,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④不以贸易获利为目的,不计成本,给明朝财政造成巨大负担。恭喜通关仁德关贰第靖海平波「戚继光抗倭」倭寇犯境,浙闽告急!若可布戚将军鸳鸯奇阵,解「遇鸳鸯必败」之谶语,当授「忠勇密钥」。二、戚继光抗倭浙江·台州台州:民族英雄戚公祠任务一:戚公是何人?为何他被成为民族英雄? 姓名:戚继光 世称:戚南塘、戚孟诸、戚少保 、戚老虎 、戚总戎 标签:#明朝将领#倭寇终结者 #明朝第一军训教官 主要成就: 抗击倭寇个人简历戚继光·戚继光: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的民族英雄,字元敬,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17岁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戚继光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戚家军”。二、戚继光抗倭任务二:根据教材,指出何为“倭寇”、“倭患”了解戚继光抗倭背景。。我国古代称日本为倭国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漳、泉海贼勾引倭奴万余人,驾舟千余艘,自浙江舟山、象山等处登陆,流劫台、温、宁、绍间,攻陷城塞,杀掳居民无数。 ——《明世宗实录》倭患:明朝中期,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沿海地区遭到重大破坏。树婴孩杆上,沃(浇)以沸汤,视其啼号,拍手笑乐。得孕妇卜度(推测)男女,刳(剖开)视中否,为胜负饮酒,积骸如陵(丘陵)。 ——《明史纪事本末》百姓慌忙避乱跑掉鞋子明代画家仇英的《倭寇图卷》是一幅描绘明代长江沿岸官军抗击倭寇的历史画卷,纵523厘米,横32厘米,现藏于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这幅画以倭寇的船队出现、登岸、观望形势、掠夺防火、平民逃难、水上激战、倭寇被歼、明军出阵等场景为线索,生动地再现了那段历史。材料:滨海细民,以海禁过严,生理(活)日促(艰难),转而从盗。—[明]赵文华这一时期倭患严重的原因有哪些?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勾结整顿军队,严格训练,操练新阵法(“ ”),组建“ ”二、戚继光抗倭任务三:观看视频,结合教材,梳理戚继光抗倭的历史,并回答问题戚继光又率军进入 地区,先后消灭两地的倭寇1561年,倭寇大举进犯浙江,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 的倭患。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福建、广东浙东地区戚家军鸳鸯阵台州九战九捷福建广东《凯歌》戚继光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戚家军与其他军民配合作战戚家军军纪严明作战英勇戚继光个人军事才能性质:这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斗争任务三:结合教材,分析戚继光抗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戚继光的军事著作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海波”指的是什么?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恭喜通关忠勇关叁第义援藩邦「援朝战争」朝鲜乃朕之不征之国。须筹算水陆并进之策,演邓子龙、李舜臣火攻连环计,成此道者,得「信义密钥」。三、援朝战争朝鲜、日本、琉球、越南、缅甸等;通过册封、纳贡称臣形成宗藩关系。册封纳贡称臣 仰慕中国 交流贸易宗主国藩属国维护藩属国统治秩序朝鲜任务一:明朝是如何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与明朝形成上述关系的都有哪些国家?缅甸越南日本琉球三、援朝战争任务二:完善援朝战争档案援朝战争档案背景概况意义明朝万历年间,日本权臣丰臣秀吉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明朝应朝鲜请求,两次出兵援助,都取得了胜利。援朝战争沉重打击了日本的政治军事势力,明朝的国力因此也受到削弱。这场战争对东亚政治军事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明朝援朝大将李如松日本权臣丰臣秀吉《明神宗实录》卷234-卷355 万历二十六年露梁海战奏报:"焚倭舰四百,斩溺万余,贼酋岛津义弘仅以身免" 军费开支:两次战争耗银800万两(相当于明朝2年财政收入)三、援朝战争历史短剧:《露梁怒涛》 时间:1598年冬夜陈璘(粤语铿锵):邓老将军!倭船聚于观音浦,岛津义弘想趁夜溜走!邓子龙(白发飘扬):老夫带火船队直插敌阵!陈帅与李将军左右包抄!李舜臣(抚龟船模型):我朝龟船装甲厚重,愿为先锋破开敌阵!"(战鼓骤响,士兵齐吼:"火龙出水,焚尽倭寇!")岛津义弘(踢翻酒盏):"八嘎!明军火箭怎会夜袭?!快转舵!"倭兵(惊恐跌倒):"报!前方出现龟船,撞角撕裂我舰!"李舜臣(中箭扶舵):"莫管我!继续冲锋…(咳血)莫让岛津逃走!"邓子龙(持火把):儿郎们,跳帮夺船!(邓子龙被火绳绊倒)陈璘(隔船嘶吼):邓公!快撤出火场!邓子龙(大笑点燃火药桶):七十老翁何所惧!大明万岁!“旁白(沉痛激昂):此战焚毁日舰200余艘,万历援朝终胜!然李舜臣、邓子龙并殉国海疆…自此日本锁国二百载,大明国威震寰宇!任务三:演绎露梁海战情景剧恭喜通关信义关肆第驭夷守土「葡萄牙人攫取在澳门的租住权」佛郎机人(葡萄牙)诡称借地晾货,着尔等加强澳门管理,令其纳租守制而不失疆土,智胜者获「睿哲密钥」。四、葡萄牙人攫取在澳门的租住权背景:从16世纪开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开始了海外殖民扩张,葡萄牙人垄断了从欧洲到非洲、印度洋、亚洲的贸易线路。并利用这一优势开始在中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四、葡萄牙人攫取在澳门的租住权葡萄牙殖民者谎称遇到风浪,借地晾晒货物,买通广东地方官员,许诺每年缴纳白银500两。1553将500两白银改交明朝政府,获得在澳门的租借居住权。明政府在澳门设置守澳官,驻扎军队,加强对澳门的管理。15731849/1851/1864,相继占领澳门全岛1887清政府被迫与葡萄牙王国签约,承认其对澳门的管理权。1999.12.20,澳门回归嘉靖三十二年,舶夷托言舟触风涛,愿借濠镜曝货,海道副使汪柏许之,岁输课二万金。——《明史·佛郎机传》蕃商岁馈海道副使银五百两,守澳官隐其实而许其居"——庞尚鹏《抚处濠镜澳夷疏》(1564年)万历中,设提调、备倭、巡缉三司于澳门,文武官驻前山寨——《明史·佛郎机传》明朝:称葡萄牙为佛郎机。任务一:面对葡萄牙,明朝如何加强对澳门管理的?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同时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葡萄牙结束对澳门的殖民统治。(446年)《七子之歌—澳门》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恭喜通关睿哲睿哲信义仁德忠勇以德怀远 以武止戈课堂小结明朝的对外关系威从海上来危从海上来和平交往暴力冲突葡萄牙人攫取在澳门的居租权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援朝战争世界航海壮举国力由盛转衰海防意识松懈国家综合国力决定外交地位国强则海盛 国弱则海危启示:应当积极增强国家实力;重视国防建设,加强海防;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互利共赢。2.闻一多的《七子之歌——澳门》:“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母亲!”诗歌中的“孩子”被夺走是因为( )A.被荷兰占领 B.被葡萄牙占领C.被英国占领 D.被俄国占领B1.明朝郑和船队到达东南亚和非洲国家,船队上的医官会给当地人看诊并介绍中医技术,船队上的稳婆(接生婆)也会向落后地区的当地妇女介绍接生技术。这体现了郑和船队( )A.开创航海史上的壮举 B.促进了亚非的交往交流C.开启了中外友好交往 D.提升了明朝的科技文化B课堂小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