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卷——2025届高考化学4月模拟预测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32、Ca—40、Cu—64、Br—80、I—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杭州亚运会打造“绿色建筑”,亚运场馆大量使用了碲化镉发电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的质子数一定相等 B.的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4个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8 D.与互为同位素2.反应用于捕捉废气中的C,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基态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B.的结构示意图:C.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D.的球棍模型:3.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复方氯乙烷气雾剂”用于运动员急性损伤的镇痛B.硬铝可作为制造飞机和宇宙飞船的材料C.温度越高,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速率越大D.盐卤和葡萄糖酸内酯都是制作豆腐的凝固剂4.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知识解释的是( )A.氧化性: B.酸性:C.热稳定性: D.碱性:5.实验室安全重于泰山。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盛化学品NaOH试剂瓶的标签上安全使用标识为B.碱液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溶液C.制备氯气等有毒气体在通风橱中进行就不会造成污染D.实验室不慎引起金属钠着火,应立即用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6.1986年,化学家用化学法制氟,其原理如下:①(未配平);②;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B.能与溶液发生反应C.因为其具有强酸性而被用于刻蚀玻璃D.用上述方法制备1,理论上需要消耗307.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下列性质差异与结构因素匹配错误的是( )选项 性质差异 结构因素A 正戊烷的沸点高于新戊烷 正戊烷分子极性大于新戊烷,范德华力强B 金刚石的熔点高于 金刚石为共价晶体,为分子晶体C 三氟乙酸的大于三氯乙酸的 F电负性大于,三氟乙酸键极性强D 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CO 为非极性分子,为极性分子8.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A.含氟牙膏用于预防龋齿: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后溶液变浑浊:C.用醋酸和淀粉溶液检验加碘盐中的D.加热氯化铜溶液,溶液由绿色变为黄绿色:9.化合物Z是合成维生素E的一种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不可能共平面B.1molY最多能与4mol发生加成反应C.Y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D.X、Y、Z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10.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制备、分离提纯溴苯的流程如图所示。已知:溴苯与苯互溶,液溴、苯、溴苯的沸点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涉及取代反应B.“操作1”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分液漏斗C.经过“操作1”得到的固体只有反应器中剩余的FeD.“操作2”和“操作3”都是分液11.环己烷(分子式为)有多种不同构象,比较典型的有椅式、半椅式、船式、扭船式等,其相对能量如图所示(图中各物质均为液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同条件下,半椅式最不稳定B.(半椅式,1)(船式,1)C.扭船式转化为船式时,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大D.等物质的量的四种构象的环己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椅式放出的热量最多12.羟基自由基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它能有效地氧化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直流电源作用下,利用双极膜电解池产生羟基自由基处理含苯酚废水和含甲醛废水,原理如图所示。已知:双极膜中间层中的解离为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B.双极膜中解离出的透过膜a向N极移动C.每处理甲醛,理论上有透过膜bD.通电一段时间后,理论上苯酚和甲醛转化生成物质的量之比为6∶713.晶胞结构之间的关系如下图。在晶胞结构中所有四面体空隙(用□表示)都被占据,PbO、PtS、ZnS晶胞看做占据的四面体空隙的数量减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bO晶体中Pb与Pb的最短距离和中Ca与Ca的最短距离相等B.PbO、PtS、ZnS晶体密度相同C.PbO、PtS、ZnS晶胞中阳离子的配位数都是4D.PtS晶胞中Pt与Pt的最短距离为14.我国科研团队研究发现使用双金属氧化物可形成氧空位,具有催化氧化性能,可实现加氢制甲醇。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用“*”表示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和催化剂的表面积均能提高甲醇的平衡产率B.转化过程中涉及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C.氢化步骤的反应为D.每生成甲醇将有电子发生转移15.常温下,一元弱碱BOH的。在某体系中,和不能穿过隔膜,未电离的BOH分子可以自由穿过该膜(如图所示)。设,且隔膜两侧的溶液体积相同,使其达到平衡,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已知:)( )A.溶液Ⅰ中BOH的电离程度比溶液Ⅱ中大B.溶液Ⅱ中BOH的电离度C.撤去隔膜使溶液Ⅰ和溶液Ⅱ充分混合,所得溶液的pH约为12.7D.向溶液Ⅰ中加入一定量NaOH固体,重新平衡后,溶液Ⅱ的pH也将增大16.氧泡泡是一种多功能新型漂白剂,其有效成分是过碳酸钠。I.以芒硝等为原料制备过碳酸钠的工艺流程如图:Ⅱ.测定过碳酸钠化学式的实验步骤如下(样品中杂质不参加反应):①用电子天平称取两份质量均为mg的样品。②将一份置于锥形瓶中,加水溶解,加催化剂使充分快速分解(催化剂不参与其它反应),然后加酚酞作指示剂,用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硫酸。③将另一份置于碘量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并立即加入溶液,再加入过量KI固体,摇匀后于暗处放置10min,加入适量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已知:)测定过碳酸钠化学式的步骤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③样品溶于水酸化后放置一段时间,然后再加入过量KI固体,导致x:y偏大B.该过碳酸钠样品中x:y=V1:V2C.该样品的纯度为%D.步骤②中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导致x:y偏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13分)铜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I)铜及铜盐的结构探析(1)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有___________种。(2)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氨水,先出现蓝色沉淀,然后沉淀溶解形成深蓝色的溶液。写出蓝色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深蓝色溶液中继续加入乙醇,会析出深蓝色的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4)某种铜盐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设晶胞的边长为apm,该铜盐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用含和的式子表示,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II)铜及铜盐的性质探究(5)实验小组为探究在不同酸溶液中,铜与二氧化硫反应,设计了如下对比实验,已知:为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可溶于较大的溶液中,生成棕色的装置 实验组 试剂 实验现象① 稀硫酸 始终无明显变化② 稀盐酸 一段时间后,铜片表面变黑,溶液变为棕色,溶液加水稀释后,有白色沉淀生成①实验②,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a. b. c.②结合相关平衡反应,说明在实验②的棕色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溶液常用于检验废气中的。常温下,向溶液通入适量恰好与完全反应(忽略体积变化),反应后溶液为___________。18.(13分)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在多领域中均有重要的应用。(1)利用和反应直接制取和是简化制工艺,为的利用提供便捷条件的新技术途径。其反应方程式为:。已知:部分化学键键能如下表:化学键键能() 745 436 413.4 462.8①计算=___________。利于此反应自发趋势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将一定量和2mol置于2L刚性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测得平衡体系中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温度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曲线和分别是表示_________(填化学式)的浓度随温度的变化,计算:350°C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填计算结果)。(2)因上述反应耗能大,因此某研究小组利用,和在催化剂上进行甲烷部分氧化制氢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写出甲烷部分氧化制氢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过程中既发生断裂又形成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填序号)。a.极性键 b.非极性键 c.离子键(3)在460℃时,进料比为,以不同空速(,单位简写成,且空速越大,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停留时间越短),在催化剂上发生(2)的转化,同时发生的反应,在不同空速时,甲烷转化率以及生成物的选择性()数据如下表所示:空速/ 转化率/% 选择性/%600 67.8 95.8 90.2 9.81000 53.2 97.7 93.6 6.41400 39.3 99.2 98.4 1.61800 22.4 99.4 99.1 0.92200 14.9 99.5 99.5 0.5随着空速增大,甲烷转化率逐渐降低的可能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氢气选择性逐渐增大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使单位时间产量达到最佳值,应选择空速为_____________。19.(13分)碘酸钙为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是一种无机精细与专用化学品。一种制备并测定六水合碘酸钙含量的实验设计如下。步骤Ⅰ:碘酸氢钾()的制备向三颈烧瓶中加入2.54 g碘、2.60 g氯酸钾和50 mL水,滴加的盐酸至pH=1,控制温度85 ℃左右,装置如图。步骤Ⅱ:碘酸钙晶体的制备将步骤Ⅰ反应后的溶液转入烧杯中,加入KOH溶液调节pH=10;继续滴加 溶液,充分反应后用冰水冷却,抽滤,用少量冰水洗涤,再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得产品碘酸钙晶体。步骤Ⅲ:产品中碘酸钙晶体含量测定①准确称取1.200 g产品,置于烧杯中,加入20 mL 溶液溶解样品,转移到250 L容量瓶中定容。量取25.00 mL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稍过量的KI,然后用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入2滴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终点,平行测定三次后取平均值,用去25.24 L 标准溶液。②空白实验:不取产品,其余试剂用量和步骤相同,消耗0.04 mL 标准溶液。已知:,,。请回答:(1)仪器c与普通漏斗相比的优点为______________。(2)步骤Ⅰ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则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3)步骤Ⅰ中控制温度85 ℃左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步骤Ⅱ中调节pH=10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A.步骤Ⅰ中球形冷凝管的冷凝水进口为bB.步骤Ⅱ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可除去晶体表面的水分,便于快速干燥C.步骤Ⅲ中空白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排除空气中的的干扰D.若步骤Ⅲ中未滴定至溶液显浅黄色就加入淀粉溶液继续滴定,对测得产品纯度的结果可能有影响(6)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已知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98]。20.(13分)某研究小组按下列路线合成盐酸阿比多尔。已知:(为烃基)请回答:(1)化合物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A.可用FeCl溶液鉴别B中是否含有AB.AB的转变也可以通过A和反应来实现C.在F→G的反应中,KOH作催化剂D.阿比多尔制成盐酸盐,可增大其在水中的溶解度(3)化合物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E→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设计以和为主要原料合成的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自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C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满足下列条件,且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组峰,峰面积之比为2:2:2:2: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②含有氨基;③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A.和为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质子数一定相等,A项正确;B.的中子数比质子数多24,B项错误;C.的相对原子质量与质量数近似相等,C项错误;D.与的质子数不同,不是互为同位素的关系,D项错误;故选A。2.答案:C解析:A.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先占据能量较低的轨道,然后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2p能级的能量高于2s能级,应先在2s能级填充2个电子后再在2p能级填充两个电子,基态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A错误;B.是由O得到两个电子得到的,的核电荷数为8,核外电子数为10,结构示意图:,B错误;C.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沿x轴方向伸展,为哑铃形,C正确;D.为的空间填充模型,D错误;故选C。3.答案:C解析:A.氯乙烷沸点低,挥发时吸收大量热量,起制冷麻醉的作用,A正确;B.硬铝密度小、强度高,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是制造飞机和宇宙飞船的理想材料,B正确;C.酶是一种蛋白质,温度高导致酶变性,失去活性,水解速率降低,C错误;D.盐卤含氯化镁、硫酸钙,葡萄糖酸内酯能使蛋白质聚沉,D正确;答案选C。4.答案:B解析:A.因为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大于溴元素,所以氯气的氧化性大于溴单质,可以用元素周期律解释,A错误;B.利用非金属性只能比较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而和都不是最高价含氧酸,故不能利用元素周期律知识进行解释,B正确;C.氧的非金属性强于硫,故水的热稳定性大于硫化氢,可以用元素周期律解释,C错误;D.钾的金属性强于钠,故氢氧化钾的碱性强于氢氧化钠,可以用元素周期律的知识解释,D错误;故选B。5.答案:A解析:NaOH对皮肤黏膜具有强腐蚀性,安全使用标签应为,A项正确;碱液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2%的硼酸溶液,B项错误;制备氯气等有毒气体在通风橱中进行,只是不会污染实验室和毒害实验人员,通风橱通到外界照样会污染环境,C项错误;实验室不慎引起金属钠着火,泡沫灭火器产生的与金属钠反应,不能灭火,应立即用沙子进行灭火,D项错误6.答案:D解析:A.①中氧化产物为、还原产物为,根据分析可知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故A错误;B.会与水反应,,故B错误;C.HF因为其具有腐蚀性而被用于刻蚀玻璃,反应为:,故C错误;D.根据分析可知关系式为:、,制备1需要消耗2mol,4mol,而产生2mol需要消耗10molHF,产生4mol需要消耗20molHF,可知制备1,理论上需要消耗30,故D正确;故答案选D。7.答案:D解析:A.正戊烷和新戊烷形成的晶体都是分子晶体,由于新戊烷支链多,对称性好,分子间作用力小,所以沸点较低,A正确;B.金刚石为共价晶体,熔化需要破坏共价键,熔点较高,为分子晶体,熔化需要破坏分子间作用力,熔点较低,金刚石的熔点高于,B正确;C.由于电负性F>H,C-F键极性大于C-H键,使得羧基上的羟基极性增强,氢原子更容易电离,酸性增强,C正确;D.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通常会比一氧化碳高,这主要是由于氯气分子的较大尺寸和其在水中生成盐酸的反应导致的,D错误;故选D。8.答案:C解析:醋酸为弱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不拆分,选项C错误。9.答案:D解析:A.苯及直接连接苯环的原子、乙烯、乙炔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甲基中最多有3个原子共平面,单键可以旋转,根据图知,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故A错误;B.Y中有苯环和碳碳三键结构,1个苯环可以与3mol发生加成反应,1个碳碳三键可以与2mol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molY最多能与5mol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C.连接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Y分子中连接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有1个手性碳原子,故C错误;D.X、Y分子均含有碳碳三键,X、Y、Z分子中均存在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从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正确;故选D。10.答案:A解析:A.苯与液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故“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涉及取代反应,A正确;B.“操作1”为分离固体和溶液的操作,故“操作1”为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B错误;C.“反应器”中生成了,则经过“操作1”得到的固体为反应器中剩余的Fe和,C错误;D.“操作2”为分离互不相溶的有机层和水层的操作,故“操作2”为分液,“操作3”为分离出沸点不同的溴苯和苯的混合物,“操作3”为蒸馏,D错误;故选A。11.答案:D解析:A.相同条件下,能量越低越稳定,有图可知,在相同条件下,半椅式能量最高,最不稳定,A正确;B.由图知,(半椅式,1)(船式,1),B正确;C.由图知,扭船式转化为船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故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大,C正确;D.1mol与氧气完全燃烧时产物的物质的量完全相同,则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相同,但1mol椅式环己烷具有的能量最小,则其完全燃烧放热最少,D错误;故选D。12.答案:C解析:A.M电极通入,发生反应生成自由基,反应式为:,M作阴极,A正确;B.N为阳极,电解时阴离子向阳极移动,所以透过膜a向N极移动,B正确;C.甲醛与反应生成的反应:,甲醛为,有,透过膜b,C错误;D.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甲醛生成转移,生成转移,理论上苯酚和甲醛转化生成物质的量之比为6∶7,D正确;故选C。13.答案:C解析:A.PbO晶体可看做晶胞中占据的四面体空隙的数量减半,晶胞的高度会减小,中Ca与Ca的最短距离为晶胞面对角线的,PbO晶体中Pb与Pb的最短距离和中Ca与Ca的最短距离不相等,A错误;B.PbO、PtS、ZnS晶体中分别含有4个PbO、4个PtS、4个ZnS,三个晶胞的体积相等,PbO、PtS、ZnS的摩尔质量不同,晶体密度不相同,B错误;C.PbO、PtS、ZnS晶胞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相等,PbO、PtS、ZnS晶胞中距离阳离子最近且相等的阴离子个数均为4,阳离子的配位数都是4,C正确;D.PtS晶胞可看做晶胞中占据的四面体空隙的数量减半,PtS晶胞中Pt与Pt的最短距离为面对角线的,为,D错误;故选C。14.答案:C解析:该转化实现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反应方程式为:。A.加压平衡正移,能提高甲醇的平衡产率,增大催化剂的表面积不能使平衡移动,能提高单位时间甲醇的产量,无法提高产率,A错误;B.由方程式可知,整个过程涉及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断裂,非极性键的形成,无非极性键的形成,B错误;C.根据机理图可知,氢化步骤反应为,C正确;D.由反应方程式可知,每生成,氢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1价,转移,则每生成甲醇将有电子发生转移,D错误;故选C。15.答案:C解析:A.溶液Ⅰ中加入了酸,促进BOH电离;溶液Ⅱ中加入了碱,抑制BOH电离,故溶液Ⅰ中的电离程度比Ⅱ中大,A正确;B.对于溶液Ⅱ,,代入,则有,则,B正确;C.由A可知,溶液Ⅰ中加入了酸,溶液Ⅱ中加入了碱,两溶液混合过程中存在酸碱中和,不能按照两个碱溶液混合进行计算,C错误;D.溶液Ⅰ中加入一定量NaOH固体,导致Ⅰ中BOH的电离平衡逆移,BOH浓度增大,BOH跨膜进入溶液Ⅱ中,导致Ⅱ中BOH增大,BOH的电离平衡正移,浓度增大,pH也增大,D正确;故选C。16.答案:B解析:A.步骤③样品溶于水酸化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导致过氧化氢分解,使得加入过量KI固体后生成碘单质量减小,使得滴定过程中V2偏小,计算出y值偏小,导致x:y偏大,A正确; B.②加酚酞作指示剂,酚酞变色范围为碱性,则滴定终点碳酸根离子转化为碳酸氢根离子,则根据硫酸用量可知,碳酸钠为0.0500mol L-1×V1×10-3L×2;③中过氧化氢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碘单质被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由电子守恒可知:,可知过氧化氢为;故过碳酸钠样品中,B错误;C.结合B分析可知,该样品的纯度为=%,C正确; D.步骤②中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使得V1偏大,则导致x:y偏大,D正确;故选B。17.答案:(1)(1分);29(1分)(2)(1分);乙醇可以降低溶剂的极性,减小(1分)的溶解度(1分)(3)(1分);正四面体形(1分)(4)CuBr(1分);(1分)(5)b(1分);CuCl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较大的溶液生成,棕色溶液滴入蒸馏水后离子浓度减小,使,Q>K,反应逆向移动,出CuCl白色沉淀(2分)(6)1(1分)解析:(1)铜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9,核外电子数为29,价电子排布式为,同一原子中不可能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则基态铜原子有29种运动状态不相同的电子。(2)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氨水,先出现蓝色沉淀,然后沉淀溶解形成深蓝色的溶液,生成,蓝色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向深蓝色溶液中继续加入乙醇,会析出深蓝色的晶体的原因是:乙醇可以降低溶剂的极性,减小的溶解度。(3)中分子中含有3个σ键,配位键也属于σ键,则含有σ键的数目为,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且不含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4)由晶胞结构可知,该晶胞中含有个Cu,4个Br,则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uBr,设晶胞的边长为apm,该铜盐晶体的密度为。(5)①是砖红色固体,能溶于盐酸,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可能是,故选b;②CuCl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较大的溶液生成,棕色溶液滴入蒸馏水后离子浓度减小,使,Q>K,反应逆向移动,出CuCl白色沉淀。(6)溶液中,由方程式可知,生成,则溶液中,溶液为。18.答案:(1)+270.8kJ/mol(1分);高温(1分);和(1分);12.96(1分)(2)(或)(2分);abc(2分)(3)增大空速使原料气在催化剂表面停留时间缩短,未来得及反应的导致转化率下降(合理即可)(2分);由于原料气中有氧气,增大空速能使反应生成的及时离开表面避免二次氧化生成,因此使得的选择性提高(合理即可)(2分);(1分)解析:(1)①焓变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故焓变=4×413.4kJ/mol+4×462.8kJ/mol-2×745kJ/mol-4×436kJ/mol=+270.8kJ/mol,反应为吸热的熵增反应,则利于此反应自发趋势的条件是高温。②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甲烷、水的量减小,二氧化碳、氢气的量增大,结合反应方程式中系数可知,曲线、、分别是表示、、的浓度随温度的变化;350°C时,二氧化碳和甲烷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且水的浓度为0.4mol/L,则水为0.8mol;则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2)由图可知,甲烷部分氧化制氢总反应为在催化剂作用下,甲烷和氧气、水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方程式(或);反应过程中发生碳氢极性键断裂、碳氧极性键生成,氧氧非极性键断裂、氢氢非极性键生成,以及镁氧离子键的断裂和形成,故选abc;(3)增大空速使原料气在催化剂表面停留时间缩短,未来得及反应的导致转化率下降(合理即可),导致随着空速增大,甲烷转化率逐渐降低;由于原料气中有氧气,增大空速能使反应生成的及时离开表面避免二次氧化生成,因此使得的选择性提高(合理即可);由表可知,为使单位时间H 产量达到最佳值,应选择空速为,此时单位时间内氢气的产量较大。19.答案:(1)能平衡气压,使盐酸能够顺利流下,又能有效防止盐酸挥发(1分);85 ℃左右(1分)(2)(2分);碱石灰(合理即可)(1分)(3)温度过低,反应速率过慢(1分);温度过高,易导致碘升华和盐酸挥发,产率低(1分)(4)将转化为(2分)(5)AC(2分)(6)87.15%(2分)解析:(1)由仪器c构造可知,仪器c的名称为恒压滴液漏斗,其可以平衡气压,使盐酸能够顺利流下,又能有效防止盐酸挥发。(2)步骤Ⅰ中碘单质、氯酸钾和盐酸在85 ℃左右发生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可知有氯气生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及原子守恒,配平得化学方程式。d的作用是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空气,考虑到d必须盛装固体,因此可选用碱石灰。(3)反应物碘单质易升华,同时盐酸易挥发,因此反应温度不宜过高;温度过低则反应速率过慢。(4)加入氢氧化钾调节溶液pH=10,目的是将碘酸氢钾转化成,便于与反应充分。(5)步骤Ⅰ中球形冷凝管冷凝水应该下进上出,进水口是a,A错误;用无水乙醇洗涤晶体可以除去晶体表面的水分,同时乙醇易挥发,便于快速干燥,B正确;步骤Ⅲ中空白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排除的干扰,C错误;未滴定至溶液显浅黄色,可能导致溶液中还含有大量的,提早加入指示剂,淀粉会吸附大量,使滴定结果产生误差,D正确。(6)由已知反应得关系式:;结合空白实验,由实验数据可得碘单质消耗的标准溶液的体积为,;产品的纯度为。20.答案:(1)(酚)羟基、硝基(2分)(2)C(2分)(3)(2分)(4)(2分)(5)(3分)(6)(2分)解析:(1)根据A的分子式,由B逆推知A的结构简式为,其含氧官能团为酚羟基、硝基。(2)B中的官能团为酯基、硝基,A中的官能团为酚羟基、硝基,A因含酚羟基而使溶液显色,可用溶液鉴别B中是否含有A,A正确;A→B的转变,属于酚的酯化反应,可以通过与有机酸、酸酐或酰卤反应完成,B正确;F→G的过程中存在酯基的水解、碳溴键的取代,KOH不是催化剂,是反应物,C错误;有机盐的溶解度大于原有机物的,阿比多尔制成盐酸盐,可增大其在水中的溶解度,D正确。(4)根据D的结构简式,D中N上的H被取代,推断出E的结构简式为,E与发生取代反应,根据F的分子式,有2个H被取代,F的结构简式为,据此可写出E→F的化学方程式。(6)限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第一步:确定官能团或特殊结构。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说明含有苯环;②含有氨基;③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甲酸酯基。第二步:确定其他限定条件。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2:2:2:2:1。说明同分异构体结构对称。第三步:书写符合要求的同分异构体。符合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有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