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课件(共3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课件(共37张PPT)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亚历山大
蒙古西征
目录
CONTENTS
01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02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01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远征
“希腊化时代”
(一)亚历山大远征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历经10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1. 概况
马其顿王国,指公元前808年-前168年,位于希腊西北部的王国,在腓力二世期间基本完成希腊本土的统一,于亚历山大大帝统治时期不断向外扩张,先后占领埃及全境,吞并波斯帝国,大军直达印度河流域,领土达到鼎盛,此时的马其顿王国被后世称为亚历山大帝国。
2. 统治:
▲《亚历山大大帝和波鲁斯》(油画)
(一)亚历山大远征
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
和西亚文化。
(1)在埃及自称法老之子。
(2)在波斯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
继承波斯的基本制度,服装礼仪,任用
波斯人为官。
(3)鼓励马其顿人和波斯人通婚。
(4)以马其顿的方式训练波斯士兵。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一)亚历山大远征
3. 结果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帝国逐
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
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这些区域被统
称为“希腊化世界”。
▲ 公元前275年左右的希腊化世界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4. 影响
(一)亚历山大远征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希腊城邦底比斯被夷为平地,居民被卖为奴。
腓尼基名城推罗被攻陷后,成年男性居民几乎都被屠杀,妇女儿童被卖为奴隶。
波斯古城波斯波利斯被劫掠一空,城市被付之一炬,波斯历代国王的宫殿被烧成焦土。
在中亚,大量当地居民被屠杀,或被强制迁移到亚历山大建立的城市中
(一)亚历山大远征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1)战争给被征服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这些地区固有的文化发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被打断。
4. 影响
(一)亚历山大远征
(2)促进了文化融合,推动了希腊化进程。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1. 含义
(二)“希腊化”时代
2. 特点
(二)“希腊化”时代
(1)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
文化。
(2)规模大、范围广、程度深、成果巨大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3. 表现
(二)“希腊化”时代
(1)统治阶级的希腊化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二)“希腊化”时代
3. 表现
(2)文化中心的转移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原因: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促进了文学、科学等许多领域的发展
(二)“希腊化”时代
3. 表现
(3)取得一系列文化成就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成就
学者们系统整理和研究了《荷马史诗》和古典希腊的悲剧、史学、地理学作品
欧几里得编写的《几何原本》 流传后世
阿基米德提出了著名的物理学定理
埃拉托斯提尼精确地计算出了地球的周长
医生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进行了基础研究
(二)“希腊化”时代
3. 表现
(3)取得一系列文化成就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西亚、北非的文化仍在希腊化世界保持长期影响。在广大乡村地区,农民仍如过去一样,说着他们祖先的语言,保持着他们原有的宗教和风俗。
4. 影响:文化交锋
希腊文明
埃及文明
犹太文明
波斯文明
印度文明
(二)“希腊化”时代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巩 固 训 练
1.(2023年浙江卷)亚历山大的远征,开启了大约300年的“希腊化时代”。在这一
时期,出现了多个新的希腊文化中心,其中某一中心有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宫,
一般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该中心位于下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巩 固 训 练
2.继希腊人之后,罗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历史舞台,他们征服了希腊化(希腊化一般是指希腊化时代,也有它特定的空间范围。希腊化的地域空间大约包括希腊本土、马其顿、埃及、利比亚,以及亚洲的西部叙利亚、伊拉克、波斯、土耳其等)的地区,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 )
A.商业征服 B.文化同化
C.宗教皈依 D.财富侵蚀
B
巩 固 训 练
3.亚历山大的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下列对这段叙述的理解有误的是( )
A.和平往来促进了各地经济文明交流
B.暴力冲突有助于打破世界相互隔绝的状态
C.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往的要道
D.暴力冲突比和平交往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D
巩 固 训 练
4.从亚历山大东征、建立帝国起至公元前30年罗马最终消灭残存的托勒密王国,在近300年期间,自地中海至中亚的广袤疆域经历了希腊化的时代。对希腊化文明在政治上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亚历山大在东征中摒弃东方君主的绝对权威
B.结合马其顿与东方王权制度建立君主专制政体
C.希腊化文明是希腊古典文明的衰落与延伸扩展
D.希腊化文明中的社会政治结构绝对整齐划一
B
巩 固 训 练
5.据普鲁塔克所记,有七十个以上的希腊文明的中心城市,都是亚历山大在他十二年的征战中建立的。希腊的神庙、剧场、艺术、文学和商业,以及希腊的殖民者遍布帝国各处。希腊科学和语文的胜利,比之马其顿方阵的成功更为持久。这说明了( )
A.亚历山大在文化政策上是个失败者
B.希腊城邦几乎征服了马其顿帝国全境
C.文化上落后的蛮族不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帝国
D.马其顿帝国的扩张有利于希腊文明的扩散
D
02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蒙古西征
东西交流
(一)蒙古西征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13世纪初,中国北方草原出现了一个强大的蒙古汗国。
1. 背景
(一)蒙古西征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第一次西征:成吉思汗以复仇为由,灭掉花剌子模国,蒙古军队直抵黑海北岸。
第二次西征:灭亡金朝(1234年)后,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拔都)
第三次西征:13世纪中叶,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旭烈兀)
2. 概况
蒙古军队西征示意图
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四大汗国,它们在名义上仍将元朝尊为宗主国。
3. 结果
察合台汗国——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国
钦察汗国(金帐汗国)——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创立
伊尔汗国——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西征后建立
窝阔台汗国——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的后代海都所建
▲ 元朝及四大汗国形势图
窝阔台汗国
察合台汗国
钦察汗国
伊利汗国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一)蒙古西征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材料 来自亚洲腹地的原始游牧民族蒙
古人,对世界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
们征服的规模无与伦比……亚洲和大部
分欧洲的政治组织都变换了。许多地区
的人民被灭绝或四散,永远改变了种族
特征。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和力量也发
生了变化。横越欧亚大陆的道路由一个政权所控制,旅行变得安全了。在中断了一千年之后,欧洲人又能进入亚洲和远东了。
——【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主编《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一)蒙古西征
(二)东西方交流
(1)第二次西征后,两位欧洲传教士到达漠北与蒙古进行交涉,他们撰写的出使报告流传至今。
(2)马可·波罗约于1275年由陆路来华,留居17年,根据他口述记录的《马可·波罗行纪》对以后几个世纪的欧洲航海、探险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
(3)畏兀儿人列班·扫马经由耶路撒冷到欧洲访问,见到了教皇和英、法国王。
(4)中国先进文化和科技传入欧洲,推动西欧向近代社会转型.
1. 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班列·扫马访问欧洲
(1)由东向西迁徙的移民主要是西征的蒙古军队。14 世纪后,他们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
(2)大批移民自西东迁,进入中国中原地区,被称为色目人,大部分融入蒙古族和汉族。
(3)使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一些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
2. 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二)东西方交流
蒙古西征推动东西文化交流
1.蒙古帝国内外发达的交通(或“驿站”制度),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2.蒙古帝国几乎把亚洲合为一体,加速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进程。
3.蒙古帝国将欧亚大陆连成一片,恢复、加强了东亚和欧洲之间的直接交往,扩大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4.蒙古统治者对东西方贸易关系和技术交流的注重和保护措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发展。
5.蒙古帝国的宗教兼容并蓄政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巩 固 训 练
1.“蒙古族的征服战争十分惨烈,在欧亚广阔的被征服地区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所以,蒙古的西征和蒙古帝国的建立对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毫无任何积极作用。”这句话( )
A.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B.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C.前提和结论都正确
D.前提和结论都错误
A
巩 固 训 练
2.前苏联学者巴托尔德说:“蒙古帝国把远东和近东的文明国家置于一个民族,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这就不能不促进贸易和文化珍品的交流。中亚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该学者认为蒙古帝国建立的意义在于( )
A.统一了远东和近东各国
B.促进了不同地区的交流和发展
C.维护帝国的专制统治
D.建立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
B
巩 固 训 练
3.“蒙古征服显然是人类全部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西征在传播并扩大人们的思想,以及激发他们想象力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在一段时间内,整个亚洲与西欧可以自由交往,条条道路都开通了,每个国家的代表都出现于哈剌和林宫廷中。……罗马教皇、印度佛教僧侣、波斯、意大利、拜占庭和亚美尼亚的商贾,还有阿拉伯官吏,以及波斯、印度的天文学者和数学家都纷至沓来,云集于蒙古朝廷。”蒙古征服引人注目的原因是( )
①促进了被征服地区思想观念的更新 ②促进了不同地区商贸交往
③鼓励宗教和学者传播知识 ④推动东西方科学技术的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D
巩 固 训 练
4.13世纪,蒙古进行了三次西征。第二次西征后,两位欧洲传教士分别受教皇和法国国王派遣,到漠北与蒙古进行交涉。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波罗约于1275年来到中国,留居17年,根据他口述记录的《马可 波罗行纪》,展示了一个富庶而神奇的东方世界。这反映出蒙古西征( )
A.推动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
B.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C.引发了大规模的民族迁徙
D.促进了被征服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B
巩 固 训 练
5.元宪宗元年(1251年),蒙哥即位时,在波斯境内,尚有两个国家保持独立:一是立国于马三德兰地区(今伊朗北部马赞德兰省)的木剌夷国;一是建都巴格达的黑衣大食王国(报达国)。其西还有叙利亚国。此三国彼此不相声援,地位孤立。其中木剌夷人屡劫蒙古商旅。蒙哥大汗为了维护蒙古汗国的权益,扩大疆土,决定远征波斯,以图在该地建立一个统一的政权。材料反映了蒙古西征( )
A.灭掉花剌子模国,直抵黑海北岸
B.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
C.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一带
D.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