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七中外民主与法治建设课件+专题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七中外民主与法治建设课件+专题卷

资源简介

(共46张PPT)
专题七 中外民主与法治建设
专题知识框架
专题线索梳理
线索1:中国历史上的民主与法治建设
阶段 内容 影响
中国
古代
法治 夏朝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初步建立起国家机器,加强统治
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强调法律的作用,依靠严刑峻法维护专制统治,为秦朝治国提供理论基础
隋唐时六部中的刑部主管刑罚,明朝时实行三司分权,按察使司掌管司法 司法为行政服务
阶段 内容 影响
中国
近代
的民
主与
法治
建设 维新派要求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颁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 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辛亥革命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了中华民国 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资产阶级革命派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政治原则 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阶段 内容 影响
中国
近代
的民
主与
法治
建设 陈独秀、李大钊等发起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 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中共七大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建立了一个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重庆谈判中,国共双方签署了
“双十协定” 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 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阶段 内容 影响
中国
现代
的民
主与
法治
建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阶段 内容 影响
中国
现代
的民
主与
法治
建设 “文化大革命”中,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 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拨乱反正,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步形成,反映了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广大人民的法治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正在向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迈进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线索2:世界历史上的民主与法治建设
阶段 内容 影响
世界古
代的民
主法治 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汉谟拉比法典》 表明人类社会的法治传统源远流长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古代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西欧的庄园法庭 庄园法庭处理庄园中的各种纠纷和案件,维护了庄园的公共秩序,维护佃户和领主的利益
阶段 内容 影响
世界古
代的民
主法治 古代
罗马
的法
律 罗马共和国时期 颁布《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治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罗马帝国时期 万民法、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东罗马帝国时期 查士丁尼命人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编纂》《法理概要》《新法典》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阶段 内容 影响
世界近
现代资
产阶级
民主法
治进程 英国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美国 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制宪会议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 确立三权分立原则,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1933年实行罗斯福新政 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阶段 内容 影响
世界近
现代资
产阶级
民主法
治进程 法国 1789年颁布《人权宣言》 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
拿破仑颁布《拿破仑法典》 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
俄国 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专题突破素养卷(七) 中外民主与法治建设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4·枣庄模拟)韩非承商鞅之说,注重刑罚,倡导以法治国,“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但韩非又强调主刑罚者不可滥用刑罚、强权,即法之有度,赏罚分明。这体现出韩非主张(  )
[A]无为而治 [B]以法治国
[C]为政以德 [D]“兼爱”“非攻”

2.(2024·临沂模拟)下面示意图反映的制度是(  )
[A]三公九卿制
[B]刺史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保甲制度

3.(2024·济宁一模)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第二次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直接相关的是(  )
[A]提倡民主、科学 [B]号召变法图强
[C]主张实业救国 [D]提出自强、求富

4.(2024·临沂二模)溥仪师傅陈宝琛说:“民国不过几年,早已天怒人怨,国朝二百多年深仁厚泽,人心思清,终必天与人归。”到民国三年,就有人称这年为复辟年了。这种变化反映了(  )
[A]封建势力不愿退出历史舞台 [B]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君主专制
[C]复辟帝制是不可抗拒的潮流 [D]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5.(2024·枣庄模拟)唐德刚认为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的总统宣誓词虽然很短,“但它却是中华五千年政治上一座极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B]袁世凯与慈禧太后谈判要求溥仪皇帝退位,统治260年的清王朝灭亡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封建阶级性质的宪法
[D]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布实行民主共和制

6.(2024·临沂二模)与图1所反映的“约法”相比,图2所反映的“约法”说明(  )
[A]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准备复辟帝制
[B]北洋政府通过立法维护护国战争成果
[C]近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取得了较大成就
[D]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7.(2024·枣庄模拟)如图是一张木刻版画,它描绘了某宪法草案公布后人们在田间地头热议的画面。随后出台的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84年)

8.(2024·菏泽二模)2023年3月4日,一年一度的“两会”拉开帷幕,两会是对自1959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由于两场会议会期基本重合,而且对于国家运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高,故简称“两会”。与“两会”相对应的政治制度分别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9.(2024·临沂三模)习近平总书记在某次全会上说:“这个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总目标既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工作重点和总抓手,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这次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

10.(2024·福建中考)在执行国家法定节假日基础上,某自治州政府安排自治州成立纪念日放假2天,民族节日放假7天。这体现的是
(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各地支援边疆开发
[C]节日活动精彩纷呈 [D]旅游行业蓬勃发展

11.(2024·兰州中考)《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之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倘自由民购买奴婢,未满月而该奴即患癫痫,则买者得将其退还卖者而收回其所付之银。这说明该法典维护的是(  )
[A]理发师的利益 [B]奴隶的利益
[C]外邦人的利益 [D]奴隶主的利益

12.(2024·绥化中考)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
[A]元老院 [B]公民大会
[C]议会 [D]三级会议

13.(2024·盐城中考)《十二铜表法》把向来由贵族祭司阶层把持的“习惯法”用文字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以明确的法律文件为依据。它的颁布(  )
[A]开创了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
[B]彰显了罗马共和国阶级平等理念
[C]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D]体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

14.(2024·扬州中考)下面是某同学做的学习笔记。可推知他正在学习(  )
时间:公元6世纪……内容:《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
目的:稳定帝国的社会秩序……《法理概要》《新法典》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影响: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拿破仑法典》

15.(2024·临沂一模)《权利法案》是英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法律文书,对英国意义重大。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它最重大的意义是
(  )
[A]国王不能随意征税
[B]以法律权力代替君主权力
[C]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D]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16.(2024·兰州中考)恩格斯曾经这样评价:“拿破仑军队的刺刀之所以这样有力。是因为刀尖上有思想。”拿破仑自己也说过:“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那就是我的……”省略号处应为(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民法典》

17.(2024·新疆中考)它并不像法官们所说的那样,是“全民”的创造;也不像南方废宪派长期主张的那样,是“各州”的创造。它只是一个巩固的集团的作品。这里的“它”指(  )
[A]《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18.(2024·盐城中考)马丁·路德·金说:“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但100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黑人依然没有自由。”材料反映了美国(  )
[A]独立战争的紧迫性 [B]种族观念的平等性
[C]民主制度的虚伪性 [D]南北战争的必然性

19.(2024·枣庄二模)《共产党宣言》发表后,欧洲经历了1848年、1849年的欧洲革命和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1864年成立了国家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1876年第一国际解散之后,1889年又成立了第二国际。这反映出(  )
[A]马克思主义得到极大发展 [B]催生了国家关系的新型模式
[C]社会主义革命已成为主流 [D]促进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20.(2024·威海模拟)依靠可信史料认识历史是学习历史应具备的重要能力。研究“苏联模式”可信度最高的史料是(  )
[A]纪录片《苏联模式》
[B]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1936年苏联公布的新宪法
[D]诗歌《我的友人伊凡·拉普希金和其他诗》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其中21题20分,22题14分,23题16分,共5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新著《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
材料二 (1954年9月)毛泽东……指出,这次会议是标志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版)
材料三 1968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被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一年后,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病逝。
材料四 以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部分内容。
第一编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
(1)材料一论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哪一制度?它的确立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4分)
(2)写出材料二中“宪法”的名称和性质?材料二会议确立的这一政治制度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有何作用?(6分)
(3)材料三现象出现在哪一历史事件中?材料三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你认为民主与法制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6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有何现实意义。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新时期怎样加强民主与法治建设。(一点即可)(4分)
[答案] (1)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2)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历史事件:“文化大革命”。说明:说明了“文化大革命”中民主与法制受到严重践踏。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4)现实意义:保护人民合法权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符合题意即可)建议: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保障人民权利;等等。(一点即可)
22.建立民主与法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里克利将权力移到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权力机构……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给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
材料二 罗马法的形成和发展
①《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私犯):以文字诽谤他人,或公然唱侮辱他人的歌词的,处死刑。
②《十二铜表法》用文字将法律条文固定下来,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
③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律化,汇编成《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
材料三 ①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②宣告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③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④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
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出钱赎买。
⑥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伯里克利完善民主政治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6分)
(2)历史事实是客观发生的事情,历史解释是对客观史实的看法、评价等。请你将材料二的内容进行分类。(写序号)(2分)
历史事实:       历史解释:
(3)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①②③分别是哪些文献的内容?④⑤⑥相关的法令、法律文献分别是由谁颁布的?(6分)
[答案] (1)主要措施:规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实行职务津贴制;设立民众陪审法庭,所有公民都可以担任法官。局限性:就民主范围而言,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公民制基础之上的,众多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就性质而言,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就参政方式而言,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2)历史事实:① 历史解释:②③
(3)文献:①《权利法案》;②《独立宣言》;③《人权宣言》。人物:④拿破仑;⑤亚历山大二世;⑥林肯。
23.(2024·济宁二模)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彰显了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嬴政兼采三皇五帝名号,将新王朝的君主定名为皇帝,并通过许多具体规定和利益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国时已经形成的郡县制在全国推广,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 1787年宪法为当时美国拥有的13个州的特别会议所批准。它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1787年宪法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政治体制设计……为日后美国的发展留下了隐患。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嬴政创立的突出皇帝独尊地位的是什么制度?(1分)
(2)材料二中英国建立的“新的政治制度”是通过哪一法律文献建立的?确立了什么政体?(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为何“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政治体制设计”?如何评价美国另一文献《独立宣言》?(6分)
(4)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实现民主法治,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分别进行了什么探索?(4分)
(5)你能从中外民主法治建设中得到什么启示?(1分)
[答案] (1)制度:皇帝制度。
(2)法律文献:《权利法案》。
政体:君主立宪制。
(3)说明:1787年,美国制定了第一部宪法。宪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
评价:《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件,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但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4)探索: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
(5)启示:民主法治建设要符合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民主法治建设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等等。专题突破素养卷(七) 中外民主与法治建设
(分值:9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4·枣庄模拟)韩非承商鞅之说,注重刑罚,倡导以法治国,“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但韩非又强调主刑罚者不可滥用刑罚、强权,即法之有度,赏罚分明。这体现出韩非主张(  )
[A]无为而治 [B]以法治国
[C]为政以德 [D]“兼爱”“非攻”
2.(2024·临沂模拟)下面示意图反映的制度是(  )
[A]三公九卿制 [B]刺史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保甲制度
3.(2024·济宁一模)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第二次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直接相关的是(  )
[A]提倡民主、科学 [B]号召变法图强
[C]主张实业救国 [D]提出自强、求富
4.(2024·临沂二模)溥仪师傅陈宝琛说:“民国不过几年,早已天怒人怨,国朝二百多年深仁厚泽,人心思清,终必天与人归。”到民国三年,就有人称这年为复辟年了。这种变化反映了(  )
[A]封建势力不愿退出历史舞台 [B]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君主专制
[C]复辟帝制是不可抗拒的潮流 [D]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5.(2024·枣庄模拟)唐德刚认为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的总统宣誓词虽然很短,“但它却是中华五千年政治上一座极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B]袁世凯与慈禧太后谈判要求溥仪皇帝退位,统治260年的清王朝灭亡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封建阶级性质的宪法
[D]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布实行民主共和制
6.(2024·临沂二模)与图1所反映的“约法”相比,图2所反映的“约法”说明(  )
[A]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准备复辟帝制
[B]北洋政府通过立法维护护国战争成果
[C]近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取得了较大成就
[D]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7.(2024·枣庄模拟)如图是一张木刻版画,它描绘了某宪法草案公布后人们在田间地头热议的画面。随后出台的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84年)
8.(2024·菏泽二模)2023年3月4日,一年一度的“两会”拉开帷幕,两会是对自1959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由于两场会议会期基本重合,而且对于国家运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高,故简称“两会”。与“两会”相对应的政治制度分别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9.(2024·临沂三模)习近平总书记在某次全会上说:“这个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总目标既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工作重点和总抓手,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这次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
10.(2024·福建中考)在执行国家法定节假日基础上,某自治州政府安排自治州成立纪念日放假2天,民族节日放假7天。这体现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各地支援边疆开发
[C]节日活动精彩纷呈 [D]旅游行业蓬勃发展
11.(2024·兰州中考)《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之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倘自由民购买奴婢,未满月而该奴即患癫痫,则买者得将其退还卖者而收回其所付之银。这说明该法典维护的是(  )
[A]理发师的利益 [B]奴隶的利益
[C]外邦人的利益 [D]奴隶主的利益
12.(2024·绥化中考)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
[A]元老院 [B]公民大会
[C]议会 [D]三级会议
13.(2024·盐城中考)《十二铜表法》把向来由贵族祭司阶层把持的“习惯法”用文字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以明确的法律文件为依据。它的颁布(  )
[A]开创了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
[B]彰显了罗马共和国阶级平等理念
[C]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D]体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
14.(2024·扬州中考)下面是某同学做的学习笔记。可推知他正在学习(  )
时间:公元6世纪……内容:《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
目的:稳定帝国的社会秩序……《法理概要》《新法典》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影响: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拿破仑法典》
15.(2024·临沂一模)《权利法案》是英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法律文书,对英国意义重大。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它最重大的意义是(  )
[A]国王不能随意征税
[B]以法律权力代替君主权力
[C]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D]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16.(2024·兰州中考)恩格斯曾经这样评价:“拿破仑军队的刺刀之所以这样有力。是因为刀尖上有思想。”拿破仑自己也说过:“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那就是我的……”省略号处应为(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民法典》
17.(2024·新疆中考)它并不像法官们所说的那样,是“全民”的创造;也不像南方废宪派长期主张的那样,是“各州”的创造。它只是一个巩固的集团的作品。这里的“它”指(  )
[A]《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18.(2024·盐城中考)马丁·路德·金说:“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但100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黑人依然没有自由。”材料反映了美国(  )
[A]独立战争的紧迫性 [B]种族观念的平等性
[C]民主制度的虚伪性 [D]南北战争的必然性
19.(2024·枣庄二模)《共产党宣言》发表后,欧洲经历了1848年、1849年的欧洲革命和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1864年成立了国家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1876年第一国际解散之后,1889年又成立了第二国际。这反映出(  )
[A]马克思主义得到极大发展 [B]催生了国家关系的新型模式
[C]社会主义革命已成为主流 [D]促进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20.(2024·威海模拟)依靠可信史料认识历史是学习历史应具备的重要能力。研究“苏联模式”可信度最高的史料是(  )
[A]纪录片《苏联模式》
[B]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1936年苏联公布的新宪法
[D]诗歌《我的友人伊凡·拉普希金和其他诗》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其中21题20分,22题14分,23题16分,共5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新著《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
材料二 (1954年9月)毛泽东……指出,这次会议是标志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版)
材料三 1968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被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一年后,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病逝。
材料四 以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部分内容。
第一编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
(1)材料一论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哪一制度?它的确立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4分)
(2)写出材料二中“宪法”的名称和性质?材料二会议确立的这一政治制度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有何作用?(6分)
(3)材料三现象出现在哪一历史事件中?材料三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你认为民主与法制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6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有何现实意义。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新时期怎样加强民主与法治建设。(一点即可)(4分)
22.建立民主与法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里克利将权力移到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权力机构……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给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
材料二 罗马法的形成和发展
①《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私犯):以文字诽谤他人,或公然唱侮辱他人的歌词的,处死刑。
②《十二铜表法》用文字将法律条文固定下来,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
③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律化,汇编成《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
材料三 ①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②宣告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③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④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
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出钱赎买。
⑥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伯里克利完善民主政治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6分)
(2)历史事实是客观发生的事情,历史解释是对客观史实的看法、评价等。请你将材料二的内容进行分类。(写序号)(2分)
历史事实:       历史解释:
(3)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①②③分别是哪些文献的内容?④⑤⑥相关的法令、法律文献分别是由谁颁布的?(6分)
23.(2024·济宁二模)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彰显了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嬴政兼采三皇五帝名号,将新王朝的君主定名为皇帝,并通过许多具体规定和利益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国时已经形成的郡县制在全国推广,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 1787年宪法为当时美国拥有的13个州的特别会议所批准。它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1787年宪法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政治体制设计……为日后美国的发展留下了隐患。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嬴政创立的突出皇帝独尊地位的是什么制度?(1分)
(2)材料二中英国建立的“新的政治制度”是通过哪一法律文献建立的?确立了什么政体?(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为何“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政治体制设计”?如何评价美国另一文献《独立宣言》?(6分)
(4)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实现民主法治,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分别进行了什么探索?(4分)
(5)你能从中外民主法治建设中得到什么启示?(1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