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5张PPT)第二节城镇化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上海浦东19932020西安大雁塔19802024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1.了解城镇化的概念、衡量指标和意义,结合实例或图表材料,分析不同国家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2.结合实例或资料,解释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3.结合案例,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学习标准学习目标一、城镇化的意义探究活动自学探究:城镇化的概念活动安排:自行阅读课本31-32页的相关内容,独立自主完成下列问题,并用不同颜色的笔圈出关键字。(1)什么是城镇化?城镇化标志是什么?(2)说出衡量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3)结合自己的理解,读图2.11指出长三角城市化的表现。学习任务城镇化的概念1980年西安大雁塔周边2024年西安大雁塔周边定义:城镇化一般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乡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的过程。城镇化的概念内涵人口转化地域转化生产活动转化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乡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探究:城镇化的表现小组合作探究:结合31页的材料,对比阅读下面两幅图,指出长江三角洲城镇化发展的表现。长三角地区城市数量增多;城市等级规模提升;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镇化的标志标志城市人口第一产业城市用地上 升比 重劳动力转移规 模第二三产业扩 大城镇化水平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体现了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镇数量增多城镇化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元10 00020 00030 00040 00050 00060 00070 00080 000204006080100城镇人口比例·%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法国英国韩国日本墨西哥巴西阿根廷中国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印度巴基斯坦工业化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工业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城镇化水平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工业化乡村变城镇城镇数量增加城市工业发展工业实力大增城市用地扩大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劳动力需求量增加城镇化推动带动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意义1.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有助于推动区域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会拉动内需,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城镇化的意义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城镇里建筑密集,人口密度和居住密度大,水、电、天然气等设施集中;可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城镇化的意义3.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城镇化伴随着污染物的集中排放,同时也便于人们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提升环境质量;通过平整土地、修建设施、绿化等措施,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城镇化的意义4.增强区域社会和谐城镇里就业机会众多,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不仅为城镇居民,也为乡村居民提供优质服务;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乡居民人均收人、受教育水平的差别不断缩小,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二、世界城镇化进程探究:世界城镇化读图2.17,完成以下内容:1.分别计算1950、2000、2010、2030(预计)的世界城镇人口比例。2.根据计算结果说明世界城镇化水平变化状况。18世纪中叶之前为城镇化起步阶段,水平很低,增速缓慢;产业革命后城镇化水平逐渐提高,1900年达到13.3%;20世纪以来世界城镇化加速发展,增速快,水平较高。世界城镇化进程18世纪中叶1900年2021年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很低,不到2%欧美各国相继经历了工业革命,城镇化开始加快发展。世界城镇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在19世纪的100年里,世界人口增加了70%,城镇人口增加了340%;世界城镇人口比例达到56%;探究:世界城镇化进程差异思考分析:阅读地图说说城镇化水平70%以上的和40%一下的主要分布在哪个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欧 洲非洲南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进程探究思考:阅读图表,结合课本上的内容,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差异,完成下列表格。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城市起步目前水平城市人口比重所处阶段活动:世界城镇化进程差异探究思考:阅读地图,结合课本上的内容,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差异,完成下列表格。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城市起步目前水平城市人口比重所处阶段起步早起步晚(20世纪中叶以来)趋缓(甚至停滞)快大(70%以上)小(不到40%)后期成熟阶段初期阶段、中期加速阶段难点探究: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合作探究: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和资料,说一说什么是郊区城市化?什么是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表现是什么 中心城区城市郊区乡村或小城镇城市附近的郊区开始变成城市,伴随着城市人口移居市郊,人口、产业由市区迁往郊区及郊区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市中心衰落,但城市总人口增加;郊区城市化难点探究: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合作探究: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和资料,说一说什么是郊区城市化?什么是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表现是什么 中心城区城市郊区乡村或小城镇城市化后期,由于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日益严重,城区环境质量下降,城区人口迁往环境条件好、基础设施完善的乡村的现象;逆城市化思维发散:逆城市化是不是城镇化的倒退逆城市化不是城镇化的倒退,而是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乡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导致的。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城市中心区衰落,乡村地区发展的现象。虽然人口向市外迁移,其性质还是城市人口,并不从事农业活动。总结: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迁移方向城市人口乡村人口之间联系人口由乡村转向城市由中心城区到郊区城市向乡村、小城镇增加增加减少减少减少增加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它们之间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特征。0城镇人口比例/100%时 间20406080100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人口向城镇迅速聚集,城镇化推进很快。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中,城区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汽车普及后,许多人和企业开始迁往郊区;城镇化水平随时间变化30%70%0城镇人口比例/100%时 间20406080100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城镇化水平比较高,城镇人口比例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在有些地区,城镇化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一些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村镇,使大城市人口减少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城镇化水平随时间变化(1)概括英国城镇化的不同阶段(2)请概括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英国城镇化在地域上的变化,并推测城镇化对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文化的影响。案例:英国的城镇化进程阅读“英国的城镇化进程”案例,完成以下问题。(2)答案:城市数量增多,用地规模扩大,形成城市群(带);第二、第三产业比例上升,城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向乡村扩散。难点探究:逆城市化的问题和对策市中心出现失业率高、空旧房增多、犯罪率升高、市中心人口比例下降等现象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改善其生活环境,吸引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回城工作和居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开发大城市的中心衰落区这种现象叫“再城市化”材料:我国的城镇化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入了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较超过60%,形成了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一批城市群;但是地区城镇化水平还不到50%。探究:我国的城镇化和区域差异(1)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进程的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原因:改革开放后,取消了户籍限制,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入到城镇中,城镇工业化发展速度快,推动城镇化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处于中期阶段材料:我国的城镇化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入了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较超过60%,形成了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一批城市群;但是地区城镇化水平还不到50%。探究:我国的城镇化和区域差异(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东部城镇化水平高于中西部的原因?东部城镇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改革初期受到国家政策的倾斜,经济发展水平高,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人口进入。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城镇化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但是,在城镇化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音污染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一些大城市,城市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加上缺乏合理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城市的基础设施远远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就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社会问题交通拥挤住房条件差就业困难假如你是一名“城市医生”,请针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开出有效的处方。科室 诊断 处方城市环境科 大气、水、垃圾、噪声污染城市交通科 交通拥堵、停车困难城市住宅科 房价高、居住质量差进行大气、河流、噪声等多方面的治理,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加强绿化建设,净化空气、增加湿度、降低噪声,提高城市环境质量。①优化公共交通系统,减少私家车使用;②合理布局城市道路;③通过建设公共停车场和立体车库等方式,增加停车泊位供给;④控制大城市规模;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加快住房建设;控制房价,保障住房供应。增加城市绿地和公共空间,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缓解压力和提升身心健康 。探究:城市化问题应对策略探究:城市化问题应对策略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大城市的职能;②合理规划城市,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③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科学合理管理城市;④增加城市绿地,建设生态城市;⑤保护和治理环境⑥加强外来人员管理,控制人口迁入探究:城镇化水平探究合作:阅读部分国家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图,说说为什么墨西哥、阿根廷、巴西这三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城镇化水平却很高?就城市化水平而言,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已经很小,已属于高度城市化国家,但城镇化速度快于工业化,城市发展畸形,与经济发展不适应,造成失业率高、贫困问题明显。超前城市化(虚假城镇化):人口过度集中在城镇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城市,尤其大城市是人口高度密集的地区。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的方方面面在不断地变化,居民生活不便,城市管理面临很大挑战。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公共服务等城市管理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卫星拍到的”上海之鱼“手机地图搜寻某一地点在城市管理中,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对各类空间信息的储存、分析和处理功能,结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导航功能,可为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搭建信息平台,提供便利。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统依托其强大的数据管理、图层分析、制图等功能,为政府、企业等提供全方位的应用服务。例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供优化方案图层地形因素坡度河流分布铁路、高速公分布城区道路网络现状社区的开放情况围墙、出入口等地上建筑阻隔……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分布居住区分布……计算居民步行可达范围(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城区人口分布公共服务设施评价任务优化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增多不变减少公共服务设施规模提高不变减少活动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出警中的应用1.110指挥中心要随时掌握每辆巡警车在城市中的位置,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2.110指挥中心要确定离事故地点最近,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3.110指挥中心要判定最近巡警车至事故地点是否通畅,还需要利用哪些技术?如果存在交通堵塞,又该怎么办?GPSGIS如果遇到严重交通拥堵,可以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变更路线,或者安排距离事故地点较近,且不经过严重交通拥堵线路的警车前往疏导。RS活动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出警中的应用4.假如你是110指挥中心调度员,请你设计在接到报警到指挥警车前往事故地点的工作程序。5.由此推想,地理信息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城市管理的哪些部门?定位事故地点——查询、定位最近的巡警车——查询巡警车与事故地点之间最近路线——将行驶路线发送给巡警车驾驶员。网络叫车服务、快递、共享单车、120急救中心、城市管网建设、城市土地使用与管理等。课堂内容小结城镇化意义进程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水平: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意义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增强区域社会和谐发达:起步早,水平高,目前趋缓(甚至停滞)发展中:起步晚,水平较低,目前速度快城市化水平随时间变化特点—稍被拉平的“S”曲线问题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音污染社会问题:交通拥堵、住房紧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