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历史复习微讲座4历史小论文解题技巧课件+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中考历史复习微讲座4历史小论文解题技巧课件+学案

资源简介

[题型解读]
什么是历史小论文
历史论文类型题目,考查学生准确辨析史料的价值,从图文中发现并提取有效信息,运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组织语言并系统表述的能力。解题时要鉴别史料作者的意图,辨析和整合史料的有效内容和价值,依据正确的历史观和认知方法,对历史现象及各种关联进行探究。
[答题技巧]
第一步:亮观点(是什么)
(1)阅读材料,列出涉及的历史事件。(列事件)
(2)分析材料,①注意材料涉及的时间、人物、事件等各个历史要素;②找出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③特别注意说明性文字(如材料的出处)。
第二步:重论证(为什么)
(1)史论结合,所选的史实要具有代表性和完整性。
(2)论述格式:史实+论述(史实的地位、意义、评价等)。
(3)论述的语言要用学科语言,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切忌大白话和空谈史实。
第三步:作总结(怎么样)
(1)呼应观点,总结升华。谈感想、启示、认识,可以分国家、社会、学校、个人等几个层面。
(2)结语:综上所述+重申观点+怎么做(认识/启示类语句,体现出家国情怀)。
[典型示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72年,英国有一份官方的调查报告说采访者询问了2 540 789人,其中2 010 637人说自己在“工厂”工作。……人们突然感到空间和时间都缩小了,过去时间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以秒计算;过去一两百英里是一个遥远的地方,现在则是近在咫尺。于是生活的节奏也就加快,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总之,到19世纪中期,英国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社会孕育出两个新的阶级,一者以其日益增多的财富昭著于世,一者以其日益增多的人数引人注目。
——据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材料所示“英国社会的变化”,自拟观点,撰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历史小短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方法演示 第一步,提炼观点。根据材料分析可知,材料主要描述了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据此可提炼观点为“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二步,结合史实论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工业革命率先从英国开始,到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英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材料“1872年,英国有一份官方的调查报告说采访者询问了2 540 789人,其中2 010 637人说自己在‘工厂’工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世纪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工人人数增加,工厂成为主要的工作场所,机器取代了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根据材料“于是生活的节奏也就加快,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发生了变化,钟表成为必需品;根据材料“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乡村和城镇的景观也随之改变,灰暗的厂房和高耸的烟囱取代了田园风光;根据材料“社会孕育出两个新的阶级,一者以其日益增多的财富昭著于世,一者以其日益增多的人数引人注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以财富著称的资产阶级和人数众多的工人阶级。
第三步,总结。总之,工业革命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也深刻影响了英国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规范答案]                                     
                                    
                                    
                                    
1.(2024·枣庄模拟)根据以下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 事件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至1953年 抗美援朝
1950年至1952年 土地改革
1953年至1957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1954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倡导
1956年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71年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9年 中美建交
1984年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一国两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1999年12月20日 澳门回归祖国
2001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3年 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1)表格材料中的哪一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为这一事件的实现奠定基础的是哪场战争的胜利?
(2)表格材料中“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中心环节是什么?表格材料中“澳门回归祖国”的政策保障是什么?
(3)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者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2024·连云港中考)某中学聚焦世界近代史板块,围绕“世界近代历史的形成与演变”这一主题开展深度学习,请你参与这次活动,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钱乘旦主编《新世界史纲要》制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处内含的两类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非★处的至少两个相互关联事件,写一篇12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表述完整,体现历史发展趋势)
3.(2023·济宁中考)美国建国近250年,没有战争的时间仅有21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上材料据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王斯德《世界通史》等整理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的“宣言”的名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美国为何而战”,自拟题目,撰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历史小短文。(要求:观点正确,可选取一则或多则材料从战争背景、目的、影响等角度加以阐释,表述成文)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微讲座4 历史小论文解题技巧精析
典型示例 
观点: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论述: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使得工厂成为主要的工作场所,机器取代了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发生了变化,钟表成为必需品。乡村和城镇的景观也随之改变,灰暗的厂房和高耸的烟囱取代了田园风光。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以财富著称的资产阶级和人数众多的工人阶级。工业革命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也深刻影响了英国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针对训练
1.(1)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战争:人民解放战争。
(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政策保障:“一国两制”。
(3)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观点: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的奋斗,在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志着新中国诞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广阔的前景。1978年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中国正在不断迈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结论: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带领人民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志存高远,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2.(1)历史事件: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2)选择:17—19世纪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并扩展中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18—20世纪初两次工业革命中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题目:资产阶级统治地位不断确立。
论述: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议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为英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又促进英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3.(1)名称:《独立宣言》。
(2)示例:
题目:美国发动殖民争霸战争。
论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列强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要求夺取更多的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1898年,美国发动了对西班牙的殖民争霸战争,抢夺了古巴、菲律宾等大量殖民地,战争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美国的殖民掠夺给亚非拉地区的国家和人民带去了灾难。(共23张PPT)
微讲座4 历史小论文解题技巧
[题型解读]
什么是历史小论文
历史论文类型题目,考查学生准确辨析史料的价值,从图文中发现并提取有效信息,运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组织语言并系统表述的能力。解题时要鉴别史料作者的意图,辨析和整合史料的有效内容和价值,依据正确的历史观和认知方法,对历史现象及各种关联进行探究。
[答题技巧]
第一步:亮观点(是什么)
(1)阅读材料,列出涉及的历史事件。(列事件)
(2)分析材料,①注意材料涉及的时间、人物、事件等各个历史要素;②找出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③特别注意说明性文字(如材料的出处)。
第二步:重论证(为什么)
(1)史论结合,所选的史实要具有代表性和完整性。
(2)论述格式:史实+论述(史实的地位、意义、评价等)。
(3)论述的语言要用学科语言,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切忌大白话和空谈史实。
第三步:作总结(怎么样)
(1)呼应观点,总结升华。谈感想、启示、认识,可以分国家、社会、学校、个人等几个层面。
(2)结语:综上所述+重申观点+怎么做(认识/启示类语句,体现出家国情怀)。
[典型示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72年,英国有一份官方的调查报告说采访者询问了
2 540 789人,其中2 010 637人说自己在“工厂”工作。……人们突然感到空间和时间都缩小了,过去时间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以秒计算;过去一两百英里是一个遥远的地方,现在则是近在咫尺。于是生活的节奏也就加快,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总之,到19世纪中期,英国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耸的烟
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社会孕育出两个新的阶级,一者以其日益增多的财富昭著于世,一者以其日益增多的人数引人注目。
——据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材料所示“英国社会的变化”,自拟观点,撰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历史小短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方法演示 第一步,提炼观点。根据材料分析可知,材料主要描述了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据此可提炼观点为“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二步,结合史实论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工业革命率先从英国开始,到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英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材料“1872年,英国有一份官方的调查报告说采访者询问了
2 540 789人,其中2 010 637人说自己在‘工厂’工作”并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在19世纪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工人人数增加,工厂成为主要的工作场所,机器取代了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根据材料“于是生活的节奏也就加快,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发生了变化,钟表成为必需品;根据材料“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乡村和城镇的景观也随之改变,灰暗的厂房和高耸的烟囱取代了田园风光;根
据材料“社会孕育出两个新的阶级,一者以其日益增多的财富昭著于世,一者以其日益增多的人数引人注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以财富著称的资产阶级和人数众多的工人阶级。
第三步,总结。总之,工业革命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也深刻影响了英国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规范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论述: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使得工厂成为主要的工作场所,机器取代了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发生了变化,钟表成为必需品。乡村和城镇的景观也随之改变,灰暗的厂房和高耸的烟囱取代了田园风光。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以财富著称的资产阶级和人数众多的工人阶级。工业革命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也深刻影响了英国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1.(2024·枣庄模拟)根据以下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 事件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至1953年 抗美援朝
1950年至1952年 土地改革
时间 事件
1953年至1957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1954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倡导
1956年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71年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9年 中美建交
时间 事件
1984年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一国两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1999年12月20日 澳门回归祖国
2001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3年 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1)表格材料中的哪一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为这一事件的实现奠定基础的是哪场战争的胜利?
(2)表格材料中“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中心环节是什么?表格材料中“澳门回归祖国”的政策保障是什么?
(3)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者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 (1)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战争:人民解放战争。
(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政策保障:“一国两制”。
(3)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观点: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的奋斗,在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志着新中国诞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广阔的前景。1978年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中国正在不断迈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结论: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带领人民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志存高远,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2.(2024·连云港中考)某中学聚焦世界近代史板块,围绕“世界近代历史的形成与演变”这一主题开展深度学习,请你参与这次活动,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钱乘旦主编《新世界史纲要》制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处内含的两类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非★处的至少两个相互关联事件,写一篇12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表述完整,体现历史发展趋势)
[答案] (1)历史事件: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2)选择:17—19世纪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并扩展中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18—20世纪初两次工业革命中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题目:资产阶级统治地位不断确立。
论述: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议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为英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又促进英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3.(2023·济宁中考)美国建国近250年,没有战争的时间仅有21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上材料据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王斯德《世界通史》等整理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的“宣言”的名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美国为何而战”,自拟题目,撰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历史小短文。(要求:观点正确,可选取一则或多则材料从战争背景、目的、影响等角度加以阐释,表述成文)
[答案] (1)名称:《独立宣言》。
(2)示例:
题目:美国发动殖民争霸战争。
论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列强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要求夺取更多的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1898年,美国发动了对西班牙的殖民争霸战争,抢夺了古巴、菲律宾等大量殖民地,战争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美国的殖民掠夺给亚非拉地区的国家和人民带去了灾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