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一中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化学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共56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有一种活跃在中学化学题中的物质叫氢化铵(),有人认为它的结构与氯化铵相似,所有的原子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水反应有气体生成。事实上,目前为止尚未有人能够成功制取氢化铵,所以此物质是否存在仍有争议,但想法还是要有的,万一发现了呢?假设它真的存在,上述观点也正确,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5价
B.1mol中含有个
C.的电子式为
D.只由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所以它是共价化合物
2.同温同压下,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装入甲气体和乙气体,甲、乙的质量之比为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3 B.同温同压下甲和乙的密度之比为2:3
C.等质量的甲和乙的分子数之比为3:2 D.同温等体积等质量的甲和乙的压强之比为2:3
3.下列关于铁的氧化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的氧化物通常状况下都是有色固体
B.四氧化三铁是一种复杂的铁的氧化物,它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同时存在和
C.氧化铁是铁锈的主要成分,因此氧化铁俗称为铁锈
D.工业上常使用铁的氧化物作原料冶炼铁
4.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造的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C.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
D.生铁、普通钢和不锈钢中的碳含量依次增加
5.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应选取的仪器和操作是( )
A. B. C. D.
6.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反应是( )
A. B.
C. D.
7.下列反应中,作氧化剂的是( )
A. B.
C. D.
8.新制胶体的胶团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胶体显电中性
B.在沸水中加入N个制得胶体,则胶体粒子数目为N个
C.向胶体中加入过量盐酸,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D.胶团第一层和第二层共同构成胶体粒子带正电,在外加直流电源作用下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移动
9.将1.1g铁、铝混合物溶于200mL5mol·L-1的盐酸中,反应后盐酸的浓度变为4.6mol·L-1(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应中消耗的HCl为0.08mol B.混合物中含有0.02molAl
C.混合物中含有0.01molFe D.混合物中Al与Fe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10.M元素的1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2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Z可表示为 B.Z可表示为
C.Z的电子式可表示为 D.M形成+1价阳离子
11.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其工业制法:,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氧化反应 B.是还原产物
C.对饮用水消毒原理与活性炭相似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1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1L中溶解了22.4LHCl,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B.从1L1mol·L-1NaCl溶液中取出1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
C.1.5mol·L-1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
D.1LKCl溶液中含有7.45gKCl,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
13.取2mol/L的NaCl溶液10mL稀释到50mL,从中取出5mL,这5mL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4mol/L B.0.04mol/L C.0.2mol/L D.0.002mol/L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之差为2的两种元素不可能位于同一主族
B.D-核外有36个电子,则元素D位于第四周期第ⅦA族
C.位于同一主族相邻的甲、乙两种元素,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可能为
D.位于同一周期的甲、乙两种元素,甲位于第ⅠA族,原子序数为x,乙位于第ⅢA族,则乙原子序数可能为
15.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B 检验钠与的反应产物NaOH 将绿豆粒大小的钠投入盛有适量水的培养皿中,加入稀盐酸
C 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向溶液中分别滴加稀盐酸
D 检验新制氯水中含有HClO 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混合物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
B.液态不导电,所以不是电解质
C.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浊液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
D.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
17.某同学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的顺序是先a后b B.湿棉花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气
C.由肥皂液冒泡证明铁与水蒸气发生了反应 D.不能用磁铁将铁粉从反应后的固体中分离出来
18.与过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的原子数为 B.的摩尔质量为71g·mol-1
C.1mol的质量为17g·mol-1 D.生成1mol时转移电子数为
19.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钠的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B.金属钠久置于空气中最终转变为
C.钠可以将钛、铌等金属从其熔融的氯化物中置换出来
D.过氧化钠只具有氧化性,不具有还原性
20.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学以致用是我们化学学习中一直倡导的理念。某同学欲用NaOH固体配制480mL质量分数为25%,密度为1.2g·cm-3的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需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的质量为144g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必烘干就能用于配制溶液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会造成所配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
D.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7.5mol·L-1
21.多硫化钠()()在结构上与、、等有相似之处。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为,而NaClO被还原为NaCl,反应中与NaClO的个数之比为1:16,则x的值是( )
A.5 B.4 C.3 D.2
22.用He原子轰击Al原子会产生质子,其核反应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的中子数和质子数相等 B.和属于不同的核素
C.和互为同位素 D.和的L层电子数不同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左边都为金属元素
B.钠、镁、铝单质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C.氟、氯、溴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
D.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镁的碱性依次减弱
24.下列各组内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氢氧化钠与盐酸;氢氧化钠与碳酸
B.溶液与溶液;溶液与溶液
C.溶液与足量硝酸溶液;与硝酸溶液
D.石灰石与硝酸;石灰石与盐酸
2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
A.IBr的电子式: B.次氯酸的结构式:
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质量数为44、中子数为24的钙原子:
26.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只含金属X与金属Y的合金放入足量NaOH溶液中,最终只剩余金属Y 金属性:X>Y
B 将少量溶液滴入足量稀HCl中,有气泡产生 非金属性:
C 向3mLKI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再滴加1mL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 的氧化性比的强
D 向某溶液中滴加,振荡,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溶液中一定含有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2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
A.IBr的电子式: B.次氯酸的结构式:
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质量数为44、中子数为24的钙原子:
27.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是( )
A.胶体溶液能较稳定存在 B.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C.胶体粒子有“电泳”现象 D.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2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Y、W的原子序数之和是Z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Y Z
X W
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Z
C.一定条件下Z、W都能与Mg反应形成化合物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
二、非选择题(44分)
29.(10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Ⅰ.现有下列物质:①次氯酸溶液;②硝酸溶液;③铜;④二氧化硫;⑤固体;⑥固体;⑦;⑧熔融KCl;⑨氨水;⑩胆矾。
(1)上述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将③加入②的稀溶液中充分反应,此过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将浓硫酸滴在⑩晶体上,固体变白体现出浓硫酸的______性。
Ⅱ.现有下列反应:

②(浓)
根据上述两个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2)、、氧化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___,HCl、、还原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___;
(3)反应①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4)反应②中浓盐酸表现出的性质是______(填字母)。
A.还原性 B.酸性 C.氧化性
30.(12分)氯可形成多种氧化物及含氧酸盐,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域。利用如图装置可制备,并以为原料制备。
已知:①的浓度较大时容易爆炸。
②饱和溶液在不同温度时,析出的晶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温度 <38℃ 38 60℃ >60℃
析出晶体 分解成和 NaCl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C装置选用冰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4)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反应结束后,取出C装置中试剂瓶里的溶液,减压、55℃蒸发结晶,______(填操作名称),温水洗涤,低于60℃干燥得到晶体。
(6)“有效氯含量”可用来衡量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其定义是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克的氧化能力,则的有效氯含量为______(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1.(10分)现有A G七种物质,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部分反应物、产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C______。
(2)A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______色的粉末,该物质与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4)在物质F中加入NaOH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2.(12分)阅读表中短周期主族元素的相关信息,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代号 相关信息
A A的单质能与冷水剧烈反应,得到强碱性溶液
B 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
C 在第3周期元素中,C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
D A、B、D组成的36电子的化合物X是家用消毒剂的主要成分
E 所有有机物中都含有E元素
(1)E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B离子的电子式______,D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
(2)X的化学式为______,其中含有的化学键种类有______。
(3)A、B两种元素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为______(用离子表示)。
(4)A、B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_。
A.离子化合物 B.共价化合物
(5)D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6)列举一个事实说明D的非金属比E强____________。
(7)已知固体在178℃时升华。再列举一个方法判断其为共价化合物还是离子化合物:______,因而其为______化合物。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略
2.【答案】D
【解析】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体积相同的不同气体,其物质的量相等,根据“”知,物质的量相同时气体质量与摩尔质量成正比,甲、乙的质量之比为2:3,则甲、乙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3,A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根据知,气体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甲、乙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3,则密度之比为2:3,B正确;根据知,相同质量的不同气体,分子个数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的反比,所以二者分子个数之比为3:2,C正确;同温等体积等质量的甲和乙的压强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的反比,为3:2,D错误。
3.【答案】C
【解析】铁的氧化物通常状况下都是有色固体,如氧化铁是红棕色的,氧化亚铁和四氧化三铁都是黑色的,A正确;四氧化镁是一种复杂的铁的氧化物,其中Fe元素是、是,它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同时存在和,B正确;氧化铁俗称铁红,C错误;工业上常使用一氧化碳还原铁的氧化物冶炼铁,D正确。
4.【答案】D
【解析】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成的,A正确;制造照明弹就是利用了镁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性质,B正确;铝表面覆盖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C正确;生铁含碳量最高,普通钢次之,不锈钢最少,D错误。
5.【答案】C
【解析】在粗盐提纯实验中,除去难溶性杂质的操作是过滤,所需装置为过滤装置,C正确;该操作()为固体灼烧装置,A错误;该操作()为蒸发结晶,B错误;该操作()为转移溶液,D错误。
6.【答案】B
【解析】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反应属于化合反应,Fe元素和O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是置换反应,C错误;是分解反应,D错误。
7.【答案】D
【解析】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A不符合题意;该反应中的H和O元素化合价不变,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B不符合题意;该反应中的H和O元素化合价不变,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C不符合题意;该反应中H元素化合价从价降低到的0价,被还原,作氧化剂,D符合题意。
8.【答案】B
【解析】胶体不带电,胶体显电中性,胶粒带正电,A正确;氢氧化铁胶体微粒是多个氢氧化铁集合体,胶体粒子数目小于N个,B错误;向胶体中加入过量盐酸,向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发生胶体聚沉,先产生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沉淀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随后氢氧化铁沉淀溶解,C正确;胶团中电荷守恒第一层和第二层共同构成胶体粒子,带正电,在外加直流电源下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移动,D正确。
9.【答案】D
【解析】消耗Lmol·L-1Lmol·L-1mol,A正确;可设混合物中Al、Fe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根据Al~3HCl、Fe~2HCl,可得mol①,27g·mol-1g·mol-1g②,联立①②可得mol、mol,可知B、C正确,D错误。
10.【答案】A
【解析】略
11.【答案】D
【解析】中的化合价是降低的,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是还原产物是Fe的化合价升高的产物,所以是氧化产物,B错误;对饮用水消毒原理是利用其强氧化性,使用活性炭是利用强吸附性,二者净化原理不同,C错误;做还原剂,做氧化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系数之比,等于3:2,D正确。
12.【答案】D
【解析】HCl气体所处的状态未标明,不知道是否是标准状况,无法利用22.4L·mol-1来计算HCl的物质的量,且溶液的体积也不是1L,A错误;溶液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从1L1mol·L-1NaCl溶液中取出1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仍为1mol·L-1,B错误;1.5mol·L-1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mol·L-1mol·L-1,C错误;根据可知,7.45gKCl的物质的量为mol,所以1L该K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D正确。
13.【答案】A
【解析】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将2mol/L的NaCl溶液10mL稀释到50mL,稀释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溶液具有均一性,溶液各处的浓度相等,因此从稀释后的溶液中取出5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故合理选项是A。
14.【答案】B
【解析】氢和锂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为2,都位于第ⅠA族,A错误;D-核外有36个电子,则D与第四周期0族元素Kr处于同一周期,且D原子核外比Kr少一个电子,即在第ⅦA族,B正确;甲、乙同主族,根据元素周期表结构可知,乙的原子序数可能为、、或,C错误;同一周期的第ⅠA族和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分为三种情况:①第二、三周期为2;②第四、五周期为12;③第六、七周期为26,D错误。
15.【答案】C
【解析】氯气与碱石灰能够发生化学反应,因此不能用碱石灰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故A错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无现象,不能检验NaOH,可用酚酞检验氢氧化钠,故B错误;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无气体产生,而向碳酸氢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二者反应立即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C正确;新制氯水中含有,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不能说明新制氯水中含有HClO,故D错误。
16.【答案】C
【解析】A项,混合物也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如、混合物,错误;B项,液态不电离,因此不导电,溶于水可电离出离子,是电解质,错误;D项,盐类物质不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例如铵盐等,错误。
17.【答案】C
18.【答案】B
【解析】1mol的原子数为,A错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其摩尔质量为71g·mol-1,B正确;的摩尔质量为17g·mol-1,1mol的质量为17g,C错误;由题给反应中化合价变化可知生成6mol时转移6mol电子,则生成1mol时转移电子数为,D错误。
19.【答案】C
【解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有氧气生成,不属于碱性氧化物,A错误;金属钠久置于空气中最终转变为,B错误;钠的还原性较强,可以将钛、铌等金属从其熔融的氯化物中置换出来,C正确;过氧化钠中的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既可以升高又可以降低,所以过氧化钠既具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D错误。
20.【答案】A
【解析】用NaOH固体配制480mL质量分数为25%的溶液,需用500mL的容量瓶,NaOH固体的质量为500mLg·mL-1g,A错误;因为配制溶液过程中需要加水,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必烘干就能用于配制溶液,B正确;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会造成所配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C正确;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mol·L-1,D正确。
21.【答案】A
【解析】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价,反应后硫元素化合价为价。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从价降低到价,得到2个电子,则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解得,故选A。
22.【答案】B
【解析】的中子数为,质子数为14,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不相等,A错误;和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二者属于不同的核素,B正确;和是单质分子,不互为同位素,C错误;和的L层电子数均为8,D错误。
23.【答案】B
【解析】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在分界线的左边,但分界线的左边并不都是金属元素,如氢元素,A错误;钠、镁、铝元素都位于第三周期,其单质的还原性依次减弱,B正确;氟、氯、溴元素都位于第ⅦA族,其非金属性依次减弱,C错误;三种金属的活泼性:钾>钠>镁,其氢氧化物的碱性: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镁,D错误。
24.【答案】D
【解析】A错,盐酸用表示,碳酸用表示;B错,前者离子方程式为,后者离子方程式为;C错,溶液用表示,溶液用表示;D对,硝酸和盐酸均用表示,离子方程式为。
25.【答案】C
【解析】金属与碱的反应不能作为判断金属性强弱的依据,应使用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来判断金属性强弱,A错误;将少量钠溶液滴入足量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只能证明HCl的酸性强于,由于HCl不是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形成的酸,不能得到非金属性强弱的结论,B错误;淀粉遇单质变蓝,向3mLKI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再滴加1mL淀粉溶液,若溶液显蓝色,说明置换出,则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即的氧化性比的强,则操作和结论都正确,C正确;向某溶液中先滴加,可能把溶液中的氧化为,不能说明原溶液中含有,应该直接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故操作和结论都错误,D错误。
26.【答案】A
【解析】IBr为共价化合物,I、Br原子之间形成的一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故A正确;次氯酸分子中氧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分别与H原子、Cl原子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次氯酸结构式为,故B错误;硫离子的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硫离子正确的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质量数为44,中子数为24的钙原子的质子数为20,该原子正确的表示方法为Ca,故D错误。
27.【答案】B
【解析】胶体是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的分散系;溶液是分散质粒子大小于1nm的分散系;浊液是分散质粒子大于100nm的分散系;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是分散质的直径大小,B正确。
28.【答案】C
【解析】设元素Y的原子序数为y,则,解得,则Y为氮元素、X为硅元素、Z为氧元素、W为氯元素。原子半径:Z<Y<X,A错误;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Z,B错误;氧元素、氯元素都能与Mg形成化合物,分别为MgO、,C正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D错误。
二、非选择题
29.【答案】(1)①②③⑧⑨ ⑤⑥⑧⑩ 吸水
(2)
(3)1:2
(4)AB
30.【答案】(1)恒压滴液漏斗
(2)(浓) 稀释,防止装置中的浓度较大而分解爆炸(或将生成的气体全部赶入C装置)
(3)防止倒吸(或作安全瓶) 防止反应温度过高使分解
(4)
(5)趁热过滤
(6)1.57
31.【答案】(1)Al Fe
(2)淡黄色
(3)
(4)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
32.【答案】(1) (2)NaClO 离子键、共价键
(3)(4)A(5)(6)高氯酸酸性强于碳酸
(7)熔融氯化铝不能导电 共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