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调查
历史学科参考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调查
历史学科评分细则
I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23456
7
9
10111
213
答案ABABDA
B
14.A.0分;B.1分:C.3分:D1分:
15.A.0分:B,3分:C.1分;D1分:
Ⅱ卷共3题,共55分。
16.(20分)
(1)中国:民族交融,走向统一,中央集权制;魏晋隋唐的历史进程是连续的;佛教本土化并
从属于世俗政权;农业以小农经济为主:对外交流频繁;(每点1分,共4分)
西欧:西罗马帝国崩遗,封建王国并立:从西罗马至中世纪存在明显断裂;基督教凌驾于
王权之上;以庄园为基本经济单位:西欧与世界的联系较少。(每点1分,共4分)
(2)中国:秦汉时期奠定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魏晋南北朝,民族交融与文
化认同为重新统一奠定了文化基础;隋唐包容开放的民族政策、对外政策、文化政策
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增强了中华民族向心力:隋唐制度创新有利于中央
集权体制的巩固;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需要国家统一与稳定。(每点2分,答出四点
即可8分)
西欧:罗马帝国的统一依靠武力维持,缺乏真正统一的经济、文化基础是历史原因;中世纪
封君封臣制度是西欧中世纪政治分裂的政治原因;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是政治分裂的
经济根源;罗马教廷处于最高地位,不利于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建立。(每点1分,答
出三点即可4分)
17.(20分)
(1)不公正表现:巴黎和会期间英美等国操纵会议,无视中国战胜国身份,拒绝中国代表的正义
要求,强行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收回山
东主权,但是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
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中国又回到被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两
次会议各3分,根据所答会议内容是否完善给分,共6分)
评价: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成立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
平与安全。但是其“全体一致”原则,使其无法采取有效行动制止战争的发生;英法
将其作为维护自身利益、操纵国际实务的工具。因此在制裁侵略维护和平方面没有发挥
应有的作用(每点1分,共4分)
(2)同:都是世界大战后对和平秩序的安排;都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
而瓦解。(每点1分,共3分)
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反苏反共,雅尔塔体系包容不同意识形态国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由英法操控,雅尔塔体系为美苏主导;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无法阻止世界大战再爆发,
雅尔塔体系维持了世界总体和平。(每个方面1分,共3分)
进步性:奉行“大国一致”原则,维护和平有了更强的操作性。吸取凡尔赛体系的教训,避免强
加给战败国过多的负担;主张民主解决殖民地问题;雅尔塔体系使国际秩序更加稳定。
(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4分)
18.(15分)
示例:在危机之下,近代中国人的自强与觉醒。(有标题且合理即可2分)
阐述: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的中国面临着极其危险的境况:
在此危机之下,先进的中国人相继开展了不屈不挠的抗争: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知识
分子主动“开眼看世界”,开阔了世界视野:农民阶级为反封建、反侵略,相继发动起义,如太平
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努力探索救国之路;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发起了
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主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以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而
资产阶级维新派则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以期实现“救国”的目的。但是由于阶级的局限
性,他们不可能提出比较先进的救国思想,相继失败。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代
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一步步带领人民逐渐实现了民族独立。(史事基本清晰且有历史
解释,反应了近代基本发展脉络,即可)
总之,鸦片战争这场“危机”促进了人们的“觉醒”,相继展开了以“自强”为目的的自救运
动,中国一步一步地走向民族独立。(强调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等,
均可)温馨提示:本斌卷包括第【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祝同学们考试顺利1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单项选择题I:1~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传说中的人物皋陶历经了尧、舜、禹三个时期,始终担任职掌断狱和司法大权的“大
理”和“士师”,相传他断狱公平、执法公正,创造出最早的监狱雏形,被后人称为
“狱神”。皋陶的传说
A.带有国家初始形态孕育的印记
B.展现了原始民主遗风的彩响力
C.体现了官僚世袭制的历史渊源
D.因缺乏考古资料印证而不可信
2.据学者研究,《史记》中司马迁对秦不同时期的战争,使用了不同的表述:秦昭王及
秦始皇时期的战争,《史记》主要使用“攻”字进行记述,如“王贲攻魏”;而秦始
皇称帝后,战争中集中使用“定”的表述,如“晋阳反,元年,将军蒙骜击定之”。
这一不同表述反映了《史记》
A,通过描述战争对秦暴政的抨击
B.大一统视域下对秦战争的审视
C.带有浓厚主观色彩史料价值低
D.认为秦的统一依赖其军事力量
3.青花瓷是中国陶瓷工艺的珍品,成熟于元代。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元背花瓷中花

一0快
色偏灰黑色的是采用国产青料绘制,颜色蓝艳的是采用进口青料绘制。但近年来,经
科技测定两种花色均用进口同类钴料,只是铁与钴元素的比值不同。由此可见
A,研究手段影响历史结论
B。技术进步促进工艺发展
C.历史事实可以因时而变
D.生产材料制约产品质量
高三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
4.有学者在研究军机处议复档后认为:“军机处成立后,众多军政事务先由军机大臣议
复,再形成定议,成为皇帝非常依赖的决策方式。军机大臣可以通过议复把他们自己
的认知与观点贯彻到军国大计决策中,上升为一种国家意志。”该观点强调了
A,军机处只是咨询秘书机构
B,军机大臣在决策中的作用
C.军机大臣左右皇帝的决策
D.皇帝的权力受到一定限制
5,在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后需要支付巨额赔款,洋务企业面临严重的资金短
缺。在盛宣怀的发起下,中国通商银行于1897年成立。之后在各地广设分行,分行的
董事或经理,基本上没有相应的银行专业知识,且多为捐纳的候补道员、豪绅、退职
官吏。据此可知当时
A,民族资本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落后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官府压制
C.洋务运动对晚清社会影响有限
D.在金融商业经营管理上新旧并存
6.1912年初,南京临时政府《对外宜言书》首先在官方文书中正式使用了“中华民族”
这一概念。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
织之”“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这表明当时
A.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清晰
B.三民主义已成普遍的共识
C.现代民族主义的开始形成
D.民族平等理念走向了成熟
7.1928年12月,湘赣边区政府总结土地斗争经验,制定《井冈山土地法》。1929年4
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作了重要更正把“没收
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湘赣边区土地法的调整
A,出于粉碎国民党军队围剿红军的需要
B,开启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序幕
C.凸显了红色政权灵活求是的革命政策
D.意在扩大国民大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
高三年级历史试卷
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