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起来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2025·广西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检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这个文明悠久的古国,一路开始披荆斩棘、变革求新,迈上加快现代化发展的轨道: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普遍贫困走向全面小康。这表明,改革开放( )①是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③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④使中国人民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改革,党和人民的事业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我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当前,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我们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力前行。由此可见,全面深化改革( )①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②旨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③通过化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发展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持续注入强劲动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1978-2023年,滚滚向前的改革春潮,造就了蓬勃发展的今日中国;2012-2023年,更高举起的改革大旗,推动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最新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这都表明改革开放(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③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④是我国适应当今世界开放性作出的必然选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25·四川省部分名校高三第一次联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深刻把握我国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说明改革( )①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②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③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④是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4·浙江6月选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十四届三中全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搭建了基本框架;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周密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积极谋划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由此可见( )①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②改革开放与时俱进,不断向纵深推进③改革开放完成了对当代中国新情况、新问题的探索④改革开放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又行进到关键节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再次释放“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这一信号。下面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国式现代化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②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③中国式现代化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④必须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深刻阐明,“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由此可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 )①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②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凝聚到改革上来③坚决破除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弊端④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我国从太空深海探测不断刷新世界纪录,科技自立自强雄心激扬到“一带一路”走过10年,步履愈发稳健;物联网大会、服贸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放眼神州大地,尽显中国的澎湃活力。这主要得益于( )①中国共产党是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的主心骨②我国已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③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不断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中国友人李约瑟曾提出,中国古代为人类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技革命与工业革命都没有发生在近代中国?而今,蓝天梦、创新药、智能造、未来车……令人目不暇接,成立75年以来的新中国用中国式现代化正面回答了“李约瑟之问”。这表明( )①我们要增强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信②中国已经从现代化的追赶者成为主导者③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国家富强展示了现实道路④回答“李约瑟之问”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一要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5·岳阳模拟)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________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①科学判断党和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方位②通过观察国际形势,把握世界发展趋势③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④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从“两弹一星”到三峡大坝,从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到“夸父一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中国实现了诸多历史性跨越。对上述材料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和发展的制度体系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先进制度体系12.(2025·湖南长郡中学高三第一次调研)北京时间2024年8月12日,第三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闭幕。这是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中国连续第11次派出体育代表团参加夏季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以40金27银24铜圆满收官,并列金牌榜第一,创中国代表团境外奥运会夺金新纪录!从洛杉矶到巴黎,中国体育四十载奥运路,骄人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①坚定道路自信,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育强国发展之路②坚定理论自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③坚定文化自信,一代代奥运健儿展现了中国体育精神和国家形象④坚定制度自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为指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某班同学在“学习与分享”活动中,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两段重要论述,分享自己的理解。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几位同学的分享,最符合论述内容的是( )①坚持“第二个结合”有利于掌握思想和文化主动②坚持“两个结合”的关键是坚持“第二个结合”③“两个结合”筑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基④坚持“第二个结合”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改革扬帆风正劲,击鼓催征再出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出了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最强音,对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科学擘画与战略部署。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要在改革发展实践中勇于攻难关、聚共识、解难题,善于啃硬骨头,驾驭复杂局面,蹄疾步稳持续攻坚。要坚定深化改革信念不动摇,让人民从改革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充分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激发活力、抢抓机遇、挖掘潜力、放大合力,创造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业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等。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将改革进行到底。15.(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浙江嘉兴是党的诞生地,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市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发展,编制了《嘉兴市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十四五”规划》,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农村居民收入连续十五年居全省第一,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城乡发展最均衡的地市之一。同时探索全域统筹,不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质量提升;积极树立核心价值观的“乡村样式范本”,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现乡风文明新气象。结合材料,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相关知识,分析嘉兴市农村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答案精析1.D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夸大了改革开放的作用,不选。材料强调的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成就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非制度层面的成熟和定型,②排除。]2.D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①错误。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②错误。]3.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①错误。题干不反映我国推进改革开放是适应当今世界的开放性而作出的选择,④排除。]4.A [虽然改革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但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错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题,④错误。]5.A [当代中国新情况、新问题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出现,对当代中国新情况、新问题的探索也不会停止,认为“改革开放完成了对当代中国新情况、新问题的探索”是错误的,③排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④错误。①②符合题意。]6.D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①错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③错误。]7.B [材料强调的是要通过改革增进人民福祉,不涉及凝聚最广大人民智慧,②不选。题干强调的是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坚持推进改革,增进人民福祉,没有体现破除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弊端,③不选。]8.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实现,到二○三五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现阶段我国还未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②错误。改革开放使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③错误。]9.B [回顾历史,我们曾是现代化的落伍者,之后是现代化的追赶者,今天乃至未来,我们已然成为现代化的引领者,②错误。发展是第一要务,④错误。]10.D [科学判断党和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方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①不符合题意。把握世界发展趋势与题意无关,②不符合题意。]11.D [材料主旨强调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发展进步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B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C错误。]12.B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属于制度自信,②错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为指导属于理论自信,④错误。]13.A [“两个结合”都很重要,②错误。坚持“第二个结合”有利于掌握思想和文化主动,而不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④排除。]14.(1)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2)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推动体制改革。(3)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4)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顺应新时代实践的发展,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5)推动制度建设,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调动各方积极性,挖掘潜力,放大活力,将改革进行到底。15.(1)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战略,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围绕农村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3)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贯彻中央乡村振兴战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4)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积极树立核心价值观的“乡村样式范本”,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