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西桂林市龙胜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将如图装置1~3放在室温下,一段时间后,只有装置2的种子萌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1和2为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变量是水分B.2和3为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变量是空气C.1中种子不萌发是因为胚已死亡D.2中种子萌发,它的胚一定是完整的2.小明同学和爸爸一起利用星期六放假的时候,回老家农村帮助爷爷播撒玉米种子,爷爷说在播种前要松土。原因是种子在萌发时需要( )A.一定的水分 B.充足的阳光 C.适宜的温度 D.充足的空气3.根生长的主要部位是根尖。如图是番茄根尖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①B.根尖生长不断伸长,主要依靠的部位是③④C.根尖生长的最快部位是②D.移栽番茄秧苗时,根部常带有土坨,主要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4.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说明了水、肥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的不同发育时期,对水的需求量是不同的B.植物的生长需要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C.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D.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主要通过筛管向上运输5.桂味荔枝核小肉爽清甜,深受人们所喜爱。荔枝树要结出好吃的荔枝,需要经过( )A.开花→受精→传粉→结果B.开花→传粉→受精→结果C.传粉→开花→受精→结果D.传粉→受精→开花→结果6.一朵完整桃花的雌蕊包括( )A.胚珠和子房 B.柱头、花药和子房 C.柱头、胚珠和子房 D.柱头、花柱和子房7.师生们购买了麒麟瓜苗用于西瓜种植实践活动。为了保障瓜苗移栽成活率,以下措施不合理的是( )A.在晴朗的中午进行移栽B.尽量选择壮苗进行移栽C.移栽时根部应带适量土D.完成移栽后要尽快浇水8.从同一株植物上剪下两根长势相近的枝条,进行如图处理。将装置放在适宜条件下,数小时后发现甲装置塑料袋壁上的水珠比乙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装置的不同之处是有无叶片 B.油层可以防止量筒内水分蒸发C.数小时后乙装置液面比甲低 D.实验说明水分可通过叶片散失9.研究光合作用条件的实验中,关于选叶遮光的操作,最科学严谨的是选取( )A.同种植物、不同植株上的叶片B.同一植株上生长状况相近的叶片C.同一植株同一叶片的某个部位D.生长状况相近的两株不同种植物10.王大爷种的西瓜喜获丰收,使西瓜增产变甜的物质主要来自( )A.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B.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C.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有机物11.若把从超市买来的新鲜蔬菜用保鲜袋装起来,再用保鲜机抽干空气,这样可以延长蔬菜的贮藏时间,其主要原因是( )A.促进新鲜蔬菜的光合作用B.降低了新鲜蔬菜的蒸腾作用C.减少了新鲜蔬菜的损伤D.抑制了新鲜蔬菜的呼吸作用12.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下列措施中不利于粮食储藏的是( )A.适当增加粮仓中氧气浓度B.适当降低储藏温度C.适当增加粮仓中二氧化碳浓度D.粮食在入仓前晒干13.我国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即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消耗之间达到平衡。下列做法能够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是( )A.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B.植树造林,绿化祖国C.光盘行动,节约粮食 D.垃圾分类,合理利用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每年的“植树节”定为3月15日B.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C.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D.绿色植物维持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15.如图中序号表示绿色植物叶片能进行的几种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呼吸作用,植物可通过此过程更新空气B.植物可通过②过程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C.过程③在植物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D.要提高植物产量,应设法加快①过程抑制③过程二、综合题16.花生因是在花落以后,花茎钻入泥土而结果,所以又称“落花生”。(1)图2为花生花的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花生的主要传粉方式是 ,子房生长发育所需的有机物来自 。(2)图3为花生果实,②是由 发育而来。发育成该果实的子房内至少有 个胚珠。(3)长期浸泡在水中的花生种子,即便颗粒饱满也不能萌发,这是由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缺少 。(4)将100粒花生种子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在25℃下同时播种,甲组种在潮湿贫瘠的土壤里,乙组种在潮湿肥沃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情况是______(填字母)A.甲先发芽 B.乙先发芽 C.同时发芽17.图甲所示的是根尖的结构,图乙、图丙、图丁分别表示某一植物的一段枝条、枝芽(纵切)、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纵剖)示意图,据图回答:(1)“根深才能叶茂”,植物幼根的生长是通过图甲中[C] 细胞数量的增多和[B] 区细胞体积的增大实现的。(2)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由图甲中的[ ] 区吸收的。(3)将乙图中[3]的结构取下纵剖,你认为该结构的纵剖面应与图 的结构相似,图乙中的[4]是由图丙中的[ ]芽轴发育来的,也是由丁图中的[13]胚芽发育来的。18.某生物兴趣小组暑假期间到西瓜大棚基地参观,并为了进一步研究大棚西瓜生命活动规律,绘制了相关图形。如图1为该植物叶片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西瓜叶片的甲、乙、丙三种生理活动示意图,图3为正常生长的西瓜植株,一天中甲、乙的活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请回答有关问题:(1)图1中属于输导组织的是 (填序号)。输导组织中的导管可将水和无机盐由根往上运输,这主要依靠图2中的 (填“甲”或“乙”或“丙”)提供拉力。(2)图2中的甲表示 作用,该生理活动在维持生物圈的 平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植物夜晚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填“甲”、“乙”、“丙”)。(3)据图3分析,一天中植物叶片有机物积累最少的点是 ,图中点d产生的原因是夏季中午温度太高,叶片表皮上的 部分关闭,导致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减少。三、资料分析题19.“碳中和”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或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的收支相抵,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相当。生物学习小组搜集了如下两图所示资料。请分析作答。 (1)在图1中,大气中二氧化碳直接来源于 (填编号)过程;绿色植物通过[ ] 过程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2)图2显示1963-2019年间,无论全球还是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都持续增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于 ,已经出现超过生物圈“碳中和”的趋势,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3)我国政府提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请从以下两方面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各提一条要求。Ⅰ.增加二氧化碳吸收: ;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四、实验探究题20.生物小组在“建设绿色校园”跨学科实践活动中负责实施“利用小菜园为校园增绿”项目,选择种植的小白菜生长周期约60天,将出土20天左右的幼苗移栽到实验槽进行相关实验。为提高小白菜产量,同学们研究了不同增氧滴灌方式对小白菜的影响,实验设计及部分结果如表所示。组别 滴灌方式 小白菜数量/株 浇水频率 产量/(g)A组 物理增氧(利用仪器震动) 24 1次/3天 822.20B组 化学增氧(加入化学药品) 24 1次/3天 729.42C组 普通自来水 24 a 525.84(1)该实验的变量是 ;表中C组作用是 ;“a”处的操作应为 。(2)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增氧滴灌能够提高小白菜产量,推测原因是水中增氧有利于促进根的 作用。两种增氧方式中 组效果更佳。广西桂林市龙胜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B D B D A C C C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D A B A B16.(1) 自花传粉 叶片的光合作用(2) 胚珠 2(3)充足的空气(4)C17.(1) 分生区 伸长(2)A成熟(3) 丙 818.(1) ③ 乙(2) 光合 碳—氧 乙、丙(3) b 气孔19.(1) ①②③⑤ ④光合作用(2)吸收量(3) 植树造林 低碳出行/减少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20.(1) 增氧滴灌方式 形成对照 1次/3天(2) 呼吸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