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沉与浮》课件 (共33张ppt)2024-2025学年教科版 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4《沉与浮》课件 (共33张ppt)2024-2025学年教科版 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沉与浮
第4节
第十章 流体的力现象
学习目标
重点
2.能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知道通过改变物体所受重力或浮力大小实现浮沉的方法。
难点
1.能通过实验认识物体的浮沉条件,会分析物体在漂浮、下沉、悬浮时的受力情况,能用运动与力的关系判断物体的上浮和下沉等过程,运用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2.知道我过古代对浮力的认识和应用。
新课引入
冰山、海豚、沉船......浸在水中的物体,有浮有沉。这是为什么呢?
漂浮
悬浮
沉底
一、物体的沉浮条件
知识构建
1.实验观察
取一枚生鸡蛋,放在清水中,观察它在水中沉浮的情况。向水中慢慢加些盐,并轻轻搅拌,鸡蛋怎样运动?如果再加些清水,又会发生什么现象?
鸡蛋沉浮实验
一、物体的沉浮条件
(1)实验过程
(2)实验现象
鸡蛋放在清水中先是沉底;加盐后,鸡蛋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再加清水后,鸡蛋又下沉直至沉底。
(3)实验分析
F浮< G物
下沉
F浮
G物
一、物体的沉浮条件
F浮>G物
F浮= G物
上浮
悬浮
F浮= G物
漂浮
(3)实验分析
一、物体的沉浮条件
(4)实验结论
水中的鸡蛋同时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当浮力大于重力时,鸡蛋上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鸡蛋下沉;当浮力等于重力时,鸡蛋悬浮在水中。
一、物体的沉浮条件
对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如果只受到重力和浮力
F浮>G物
F浮= G物
F浮< G物
上浮
悬浮
下沉
某些鱼类的鳔的大小变化能使鱼在水中的的浮沉发生变化
2.物体的沉浮条件
一、物体的沉浮条件
3.实心物体的沉浮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的密度之间的关系
浮 力:F浮 = ρ液V排g;
重 力:G物 = ρ物V物g;
浸没时:V排 = V物
上浮
悬浮
下沉
G物
F浮
根据沉浮条件可知:
上浮:F浮> G物 ρ液>ρ物
悬浮:F浮= G物 ρ液=ρ物
下沉:F浮< G物 ρ液<ρ物
漂浮:F浮= G物 ρ液>ρ物
一、物体的沉浮条件
F浮>G物   上浮
F浮=G物   悬浮
F浮<G物   下沉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对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如果只受到重力和浮力,可以根据液体和物体的密度判断物体的浮沉,反之根据浮沉情况可以推导液体和物体的密度的大小关系。
3.实心物体的沉浮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的密度之间的关系
一、物体的沉浮条件
F浮>G物   上浮
F浮=G物   悬浮
F浮<G物   下沉
F浮__G物   漂浮
F浮__G物   沉底

(V排减小,F浮减小)

(F浮+F支=G物)
F浮 = G排 = ρ液V排g
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变浸没物体的浮沉状态呢?
4.控制沉与浮
一、物体的沉浮条件
F浮>G物   上浮
F浮=G物   悬浮
F浮<G物   下沉
F浮__G物   漂浮
F浮__G物   沉底

(V排减小,F浮减小)

(F浮+F支=G物)
F浮 = G排 = ρ液V排g
(1)改变物体自身的重力
(2)改变物体的体积
(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
(3)改变液体的密度
4.控制沉与浮
一、物体的沉浮条件
抹香鲸靠加热或冷却脑油来控制沉浮
鹦鹉螺的螺旋形外壳内有很大的充气囊
乌贼的骨中有许多小的充气分隔室
海洋中的不少生物,靠改变自身体积,来改变浮力大小,从而控制沉与浮。
4.控制沉与浮:改变物体的体积
一、物体的沉浮条件
鸡蛋沉浮实验中的,是通过改变液体的密度,来改变浮力大小,控制鸡蛋的沉浮的。
鸡蛋沉浮实验
4.控制沉与浮:改变液体的密度
一、物体的沉浮条件
二、控制沉与浮
1.浮力的应用——盐水选种
原理:饱满种子的密度大于盐水的密度而下沉。
盐水选种
独木舟
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模型
远洋货轮
2.浮力的应用——轮船
原理:用“空心”的办法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二、控制沉与浮
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货轮“长范”轮,满载排水量64万吨。
轮船的大小通常用排水量表示,即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
满载排水量64万吨,表示货轮满载时,货物质量和船身质量之和为64万吨。
2.浮力的应用——轮船
二、控制沉与浮
讨论交流:打捞铁牛
宋朝治平年间,牵拉浮桥的铁牛,沉到河里。真定有个名叫怀丙的和尚,用两只大船装满泥土,把铁牛系到船上,用大木头做成秤钩的形状钩住铁牛,慢慢地去掉船上的泥土,船浮出水面的同时铁牛浮上来了。
原理:F浮 = ρ液gV排,
当ρ液、g、V排不变,浮力不变,物体重力减小,浮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
二、控制沉与浮
讨论交流:打捞中山舰
中山舰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代名舰,其排水量为780 t,长为 62.9 m,宽为 8.9 m,1938 年在长江被日军击中,沉入 19 m 深的江底。1997 年中山舰被打捞出水。假如由你们来组织打捞中山舰,请设计一个打捞方案。
二、控制沉与浮
二、控制沉与浮
浮筒打捞法:是用若干浮筒在水下充气后,借浮力将沉船浮出水面。在用浮筒打捞法打捞沉船时,把一组浮筒拖到沉船的作业区,使它们灌满水并沉到水底,开动打捞船上的压气机,把空气压进这组浮筒,将压力舱的海水排空。
热气球
气球
飞艇
3.浮力的应用——热气球、气球、飞艇
原理:内部充有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热空气、氢气、氦气)。
二、控制沉与浮
活动:做一个热气球
取一个大的轻纸袋,用细铁丝编一个简单的小筐,再用几条胶带把小筐挂在纸袋下面,筐里面放一团用酒精浸湿的棉花。把热气球拿到室外,点燃酒精棉,热气球就能慢慢升起来了。
气球为什么能升起来?
气球内部的空气被加热,内部空气的密度小于外部的空气。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热气球就慢慢升起来了。
二、控制沉与浮
活动:做一个热气球
热气球怎么下降?
上升:调大火焰,热空气温度升高,热胀,部分气体被排出,自身重力减小;
下降:调小火焰,热空气温度降低,冷缩,外面的空气进入球体,自身重力增大。
二、控制沉与浮
交流讨论:控制飞艇的升降
如果让你设计一架飞艇,怎么设计它升、降的方式?
扔掉配重,起飞;放掉部分氦气,减小体积,降落。
气囊内部还有小气囊,内外气囊之间充有氦气,通过向内部气囊充入、排出空气,改变自身重力大小实现升降。
二、控制沉与浮
可以用圆珠笔芯自制一个密度计:找一根快用完了的圆珠笔芯,金属笔头向下(也可在笔头上缠几圈金属丝),放入水中,笔芯静止时,在笔杆上标出水面的位置,作为水的密度标记。然后把笔芯放在盐水中,你有什么发现?你知道它的原理吗?
交流讨论:自制密度计
二、控制沉与浮
漂浮,即 G= F浮
(1)工作原理:
上面读数小,下面读数大;
刻度不均匀,上疏下密。
(2)刻度值的特点:
1060
1160
1100
1000
1100
4.浮力的应用——密度计
二、控制沉与浮
ρ1 ____ ρ2 _____ ρ3


图为同一只密度计在三种不同液体中的情况,比较三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
4.浮力的应用——密度计
二、控制沉与浮
知识迁移
1.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油比水轻”漂在水面上,是由于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小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因此铁的质量大于棉花的质量
A.由于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所以油和水混合在一起时,水沉在下面,油漂在水面,故A正确;
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故B错误;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故C错误;
D.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由于铁和棉花的体积不知道,因此无法比较铁和棉花质量的大小,故D错误。
A
知识迁移
2. 小明在洗水果时发现,丢入水中的苹果有这样的运动过程:苹果进入水中全部浸没后,在水中后会继续向下运动一段距离,然后向上运动,最终漂浮在水面上。关于苹果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向上运动是因为受到的浮力变大
B.苹果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
C.苹果受到的浮力先变大,再变小,后变大
D.苹果受到的浮力先不变,再变大,最后变小
A.苹果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液体的密度不变,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则浮力不变,故A错误;
B.苹果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在水中后会继续向下运动一段距离,然后向上运动,即苹果先做减速运动,而后向上做加速运动,说明苹果进入水中全部浸没后,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故B正确;
CD.由题意可知V排先变大,再不变,后变小,由浮力公式可知,苹果受到的浮力先变大,再不变,最后变小,故CD错误。
B
知识小结
物体的沉浮条件
控制沉与浮
知识点1相交线
沉与浮
盐水选种:饱满种子的密度大于盐水的密度而下沉。
F浮>G物
F浮= G物
F浮< G物
上浮
悬浮
下沉
轮船:采用“空心”法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热气球、气球、飞艇:内部充有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热空气、氢气、氦气)。
密度计:漂浮在液体中。刻度不均匀,上疏下密,上小下大。
知识拓展
潜海追梦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制载人潜水器,目前我国的载人深潜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实现了我国大深度载人潜水器从无到有的突破,“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实现了我国载人深潜
技术自主可控,“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实现了我国载人潜 水器全海深的作业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