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第13课宋元时期的对外交流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外交通的主要路线和覆盖的主要区域,知道海外贸易繁荣的要表现以及中外文化交往的情况,全面系统了解这一时期的对外交流。2.分析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外交通、贸易、文化交流空前发展的原因,从唯物史观度理这一时期我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外交流。3.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国与世界各地之间有着广泛的、长期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认识到开放的对外态度有利于中国与世界各地的友好交往。“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有如川流之不息。”这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对元大都的描述。马可·波罗在忽必烈时期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游历很多地方。他的东方见闻录《马可·波罗行纪》描述大都、济南、汴梁、杭州、福州、泉州等城市的繁华,展现了中国的富庶和先进,激起欧洲人对中国的向往。当时中外交流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发达的中外交通壹一、发达的中外交通1、唐朝对外交通陆路:唐朝中期以后,受割据、战乱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由西北、中亚连通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2、宋代对外交通陆路:宋朝与西域、中亚的陆路交通被阻断后,辽夏金通过草原丝绸之路仍维持着与西域、中亚较大规模的交流。海路特点:宋代由于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经济重心南移,南方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日渐发达。陆路:元朝打通了北方和西北被阻断的陆路交通线海路特点:(1)东海航线可通达朝鲜半岛、日本(2)南海航线可通达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东非和欧洲等地。3、元代对外交通宋代海路交通路线图元朝交通路线图一、发达的中外交通材料: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朝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要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辽宋夏金元时期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阅读教材,说说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海路交通发达,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是什么。1.西北陆路交通受阻,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2.经济重心南移,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使商品经济发达。3.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应用与航海。4.两宋政府对外开放,鼓励海外贸易。5.元朝的统一进一步推动了海路航线的拓展。6.海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一、发达的中外交通1、南宋时期,明州港“船舶往来,物货丰盈”,人称“贩海之商,无非富豪之民,江淮、闽浙处处有之”。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A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 政府强化边疆管理C 海上丝绸之路发达 D 重农抑商弱化C2. 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元朝时,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均有了进一步发展,这( )A 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B. 推动了高产农作物的传入C. 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D. 奠定了驿站制度的基础A繁荣的海外贸易贰二、繁荣的海外贸易1.宋元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1) 原因:宋元时期,政府鼓励(2) 表现:海外贸易得到巨大发展。(3) 管理机构: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1 市舶司职能:管理船舶、关税、货物及外商招徕等。(4) 地位/贡献/意义:这一时期外贸税收所得,在政府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二、繁荣的海外贸易材料研读上(宋高宗)曰:“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万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六● 说说为什么朝廷重视海外贸易。宋元朝廷重视海外贸易的原因?①有利于经济的发展;②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③有利于提高国际地位。相关史事:宋元十分重视海外贸易。政府对市舶司中能招引商舶的有功人员,往往给予奖励,对营私舞弊的行为加以禁止。侨居中国的阿拉伯富商后代蒲寿庚,南宋时长期主管泉州市舶司。元政府授予他官职,令他掌管海外贸易。他招引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很有成效。二、繁荣的海外贸易2、繁荣海外贸易的表现(1)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①当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②宋代与中国有 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朝 时超过140个(2)明州、泉州、广州成为世界的大商港(3)进出口商品数量大,种类多。温州朔门古港码头遗址考古学家在浙江温州朔门发掘出北宋至明清时期的港口,发现了古码头、沉船和大量瓷片等,这表明温州港是宋代对外输出瓷器的重要港口。六胜塔六胜塔位于福建泉州,北宋建造,被毁后元朝重建,是泉州港引领航船的航标塔。塔身浑体石砌,是仿木结构的楼阁式建筑,八角五层,底围约46米,高约31米。2.宋元海外贸易的特点(1)政府重视,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的重要贸易国家。(2)贸易范围广:中国的贸易遍及亚非。(3)贸易关系国数量多:宋代有五六十个,元朝超过140个。(4)主要出口瓷器、茶叶、丝绸,进口香料、象牙、珠宝。(5)中外双向交流,相互推动,兼有文化交流,:日本来南宋的商船,每年多达四五十艘。二、繁荣的海外贸易1.宋元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相关史事:宋元十分重视海外贸易。政府对市舶司中能招引商舶的有功人员,往往给予奖励,对营私舞弊的行为加以禁止。侨居中国的阿拉伯富商后代蒲寿庚,南宋时长期主管泉州市舶司。元政府授予他官职,令他掌管海外贸易。他招引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很有成效。(1)宋元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①宋元十分重视海外贸易,政府鼓励发展海外贸易;②经济重心南移,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③造船技术发达、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广泛运用于航海领域。④海上交通发达。例题:由于连年到广州的外国船只较少,1028年,宋仁宗下令地方官和朝廷派驻的转运使设法招引,并给予外国商人优待。这反映出宋代( )A.广州不是主要商港B.朝廷重视对外贸易C.海外贸易持续衰落D.政府出现财政危机B例题:两宋时期的海港至少有20个,设有市舶机构的港口就有10多个,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至少有60个,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印度及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红海周围及东非沿海地区。这反映当时( )A.民族关系十分和睦B.对外贸易非常发达C.科技文化世界领先D.经济重心已经南移二、繁荣的海外贸易2.宋元海外贸易的特点相关史事:两宋时,泉州、广州等地都有外国商人居住,政府委派外国商人管理,这些管理人员要穿中国服装。外商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学校,专供他们的子弟受教育。泉州的外商,有不少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政府允许他们在那里修建清真寺和公共墓地。例题:宋朝时期的泉州、广州等地都设有“蕃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蕃坊的管理者由外商中最有德望的人充任,由朝廷任命。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外商子弟学校,称为“蕃学”。材料中描述的现象体现了宋朝( )A.积极传播儒家思想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都市商业繁荣发展D.朝廷鼓励海外贸易D二、繁荣的海外贸易泉州伊斯兰教清真寺密切的中外文化交流叁三、密切的中外文化交流“引进来”/文化输入:“走出去”/文化输出:《回回药方》书影3.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影响:对亚欧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材料研读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英)著名学者:培根材料研读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 事实上这四项并非由中国发明,只是在中国推广应用较为领先、对国外影响较大而误传。“四大发明”影响了世界,“新四大发明”改变了中国。三、密切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外文化交流的启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坚持对外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共建“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1.“一带一路”倡议中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源自汉朝时已形成的海上交通。中国古代海上交通范围大为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主要是在( )A.东汉 B.宋代 C.元代 D.明代2.宋朝与日本、东南亚、阿拉伯乃至非洲都保持着密切的国际贸易。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对宋钱趋之若鹜,宋钱几乎成为他们的国际货币。这说明宋朝( )A.对外贸易繁荣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钱币制作精美 D.放弃闭关锁国政策3.宋朝时,一位阿拉伯商人通过海路运送商品到广州销售,他应当到哪一机构办理手续A.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广州十三行4.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元朝时,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均有了进一步发展,这( )A.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B.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C.实现了美洲高产作物的传播 D.奠定了驿站制度的基础ACAA随堂训练6. 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元朝时,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均有了进一步发展,这( )A 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B. 推动了高产农作物的传入C. 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D. 奠定了驿站制度的基础7、根据考古发现,南宋古船“南海一号”有利用大容量器物套装多件小型器物的现象,尽量做到不浪费每一个空间。这样做是因为( )A.必须留足休息的空间 B.造船技术相对落后C.海上丝路航线太近 D.海外贸易利润丰厚CAD5、南宋时期,明州港“船舶往来,物货丰盈”,人称“贩海之商,无非富豪之民,江淮、闽浙处处有之”。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A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 政府强化边疆管理 C 海上丝绸之路发达 D 重农抑商弱化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发达的中外交通繁荣的海外贸易密切的中外文化交往①唐:丝绸之路重要性下降②宋代:陆上丝绸之路被阻断,海上丝绸之路日渐兴盛。③元朝:陆上丝绸之路打通。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①管理机构:市舶司②贸易范围:近至朝鲜半岛、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③贸易港口:广州、泉州、明州。④贸易商品:输出商品以瓷器、茶叶和丝织品为主;进口货物多为香料、象牙、珠宝等。①引进来:医学、天文、历法、数学、建筑、音乐、宗教等。②走出去: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驿传制度、天文、历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瓷器、丝绸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