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西藏拉萨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综试题-高中地理
一、单选题
职住比是指一个区域内,就业岗位数量与居民就业人口数量的比值,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学校、医院和公园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公共服务密度与居住人口密度呈显著正相关。武汉市包括主城区和新城区(包括东部新成、南部新城、西部新城等),主城市包括长江两岸的中心城区(白色区域)和远城区(灰色区域)。下图示意目前武汉市主城区职住比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武汉市主城区的职住比分布模式大致呈( )
A.条带状 B.同心圆状 C.扇状 D.多核心状
2.武汉市优质公共服务密度最高的区域集中在( )
A.主城区 B.东部新城 C.南部新城 D.西部新城
3.武汉市中心城区长江两岸( )
A.建筑物低矮 B.地价、房租低 C.服务业落后 D.交通繁忙
下表为2022年我国西部地区青海、四川、新疆、甘肃四省(区)主要发电装机结构及用电增速统计表(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水电 火电 风电 太阳能发电 用电增速
甲 28.2 8.8 21.7 41.2 7.6
乙 78.7 14.8 4.8 1.7 5.3
丙 14.3 34.1 30.6 20.9 0.4
丁 7.9 57.2 21.6 13.0 6.3
4.表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省(区)是( )
A.青海、四川、新疆、甘肃 B.青海、四川、甘肃、新疆
C.甘肃、新疆、四川、青海 D.四川、青海、新疆、甘肃
5.与乙相比,丁水电装机容量占比相对较低,其根本原因是( )
A.气候差异 B.海拔差异 C.地势起伏不同 D.径流量差异
6.四省(区)的用电量均呈现增长趋势的根本原因是( )
A.产业结构调整 B.人口增长迅速 C.城镇化发展快 D.能源技术进步
塔黄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植株形状呈塔状而得名(下图)。塔黄主要生长在我国西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荒漠带。塔黄的茎秆粗壮挺直,外被层层叠叠呈半透明的苞片,花部器官在苞片包裹下才能正常发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与塔黄茎秆形态关联性最强的环境因子是( )
A.土壤湿度 B.风速 C.大气温度 D.光照
8.我国西部地区的下列行为中,与苞片利于塔黄花部器官发育原理类似的是( )
A.修建玻璃温室 B.树干底部涂白 C.浇水抵御寒潮 D.农田覆盖沙石
对农业生产来说,气候条件是较难改造的重要因素。光照强弱与时长,温度高低与温差,降水多少与变化,雨热配合状况,气象灾害等,都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兰萨罗特岛是非洲西北部加那利群岛中的一个岛屿,岛上夜间多海雾,中部分布有东北—西南走向的火山山脉。当地民众创造性地利用遍地的石块垒起半圆形的石头墙,然后在石头墙里面挖一个浅坑,在坑内种植葡萄。下图分别示意兰萨罗特岛位置及火山葡萄种植园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从气压带、风带的角度判断,兰萨罗特岛( )
A.气温年较差大 B.全年降水丰富 C.夏季降水稍多 D.冬季降水稍多
10.该岛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A.降水多,变率小 B.光照强,日温差大 C.多海雾,光照弱 D.降水均匀,灾害少
11.当地人筑石墙挖浅坑种植葡萄的主要目的是( )
A.石墙反射阳光,增加光照 B.石墙降低风速,增强大雾
C.浅坑拦截径流,增加下渗 D.石墙夜间降温,增加温差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Y镇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距离杭州市区14km,距离绍兴市区26km。该镇共有居民6.8万,其中流动人口3.58万。改革开放前,该镇经济以农业为主。改革开放初期,该镇从国外引入一批经编设备用于发展纺织工业。20世纪90年代,当地政府对辖区企业进行整合改制,此后纺织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现该镇有800余家纺织企业。2021年,通往杭州市区的地铁建成通车,并在该镇设置站点。地铁通车后,该镇流动人口剧增,但新增居民极少留在该镇就业。下图示意Y镇地理位置及平面示意图。
(1)说明改革开放前Y镇工业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
(2)推测地铁通车后,Y镇流动人口激增的原因。
(3)从交通布局的角度,推测Y镇未来为促进纺织产业发展可能采取的措施。
(4)分析Y镇纺织产业可能面临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5)说明Y镇如何利用地铁交通优势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北甘泉大峡谷地处黄土高原中部,是黄土覆盖型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具有明显波状起伏的峡谷特征。黄土覆盖型丹霞地貌较好地表征了陕北甘泉大峡谷气候条件的演化。下图为甘泉大峡谷主要黄土覆盖型丹霞地貌区和主要研究区第四纪成型的黄土丹霞地貌剖面图。
(1)说出甘泉大峡谷黄土覆盖型丹霞地貌的空间分布特点。
(2)指出甘泉大峡谷气候条件的变化特点并说出判断依据。
(3)简述黄土覆盖型丹霞地貌在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地质作用。
(4)推测未来若该区域降水量持续增加,甘泉大峡谷黄土覆盖型丹霞地貌可能发生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B 2.A 3.D
4.B 5.A 6.A
7.B 8.A
9.D 10.B 11.C
12.(1)地处低山丘陵地区,地形条件限制了大规模工业建设;交通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对外联系不便,不利于工业产品和原料运输;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水平较低,缺乏发展工业的技术条件;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弱;农业生产相对稳定,是主要经济来源。
(2)Y镇交通通达性提高,乘地铁通勤往返杭州市区更加便利;Y镇房屋租金较市区更低,吸引外来人口居住;Y镇本地支柱产业为纺织业,产业结构单一,无法满足迁入人口多样化的就业需求。
(3)优化镇内道路网络,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便于货物运输和人员流动;加强与周边交通枢纽的连接,建设专用通道与高速公路、铁路等高效衔接,降低物流成本;在纺织企业集中区域合理设置物流站点,提高货物转运效率;规划建设货运专线,保障纺织原料和产品的运输畅通。
(4)环境问题:纺织企业密集可能导致工业废水排放量增加,造成水体污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渣可能影响空气质量及土壤环境。
解决措施: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严格监管企业排污行为;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鼓励企业使用环保材料,引导企业节能减排。
(5)依托地铁站点规划商业综合体,发展零售、餐饮等服务业;吸引杭州、绍兴的科技企业设立分支机构,形成“研发在市区、制造在Y镇”的协同模式;开发文旅产业,结合本地纺织业特色打造工业旅游项目。
13.(1)集中分布在北洛河一级支流的河谷地区;支流上游偏多,下游偏少,次级支流分布数量较少;沟壑区基本无分布。
(2)变化特点:由湿润变干旱然后趋向湿润。
依据:下层为沉积粒径较大的砾岩,上部为砂岩,粒径逐渐减小,说明河流径流量逐渐减少,流域降水量减少;最上层为风成黄土,说明气候变干,风力搬运作用较强,流域河相沉积环境被破坏;目前受流水侵蚀,形成出露型黄土覆盖型丹霞地貌,说明降水增多,气候变湿润。
(3)地质史上受沉积作用形成砂岩和砾岩河谷环境;受风力堆积作用,上层覆盖深厚黄土层;板块水平挤压,河谷沉积岩层整体抬升,岩层断裂出现裂隙;流水沿裂隙侵蚀成河谷,黄土覆盖型丹霞地貌形成。
(4)降水增多导致地表径流增强,流水侵蚀作用加剧,表层黄土被快速剥蚀,丹霞地貌更广泛出露;流水沿裂隙下切、侧蚀能力加强,峡谷深度和宽度增大,沟壑系统可能向次级支流扩展;降水增多可能引发滑坡、崩塌等重力地貌过程,导致原有丹霞地貌形态局部破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