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1课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西游记》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电视作品了,同学们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成书于什么时期呢?今天我们来学习。
点击进入
明清
时期
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名著《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了解明清科技的成就及影响;通过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体会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提高感知、分析、总结历史的能力;了解《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牡丹亭》的文学成就。了解明清的思想家,昆曲和京剧的诞生等,培养分析、比较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频及图片资料进一步认识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成就,增强直观性、生动性,从而更好地感知、分析、总结历史。列表归纳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作品,掌握列表归纳历史知识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明朝科技、建筑与文学发展的背景。从认知历史到理解历史,透过历史现象把握历史的本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的杰作,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学习科学家、文学家的事迹,知道他们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学习他们刻苦学习、勤于思考、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优秀品质。文学艺术的学习,认识这一时期作品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培养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和高尚的情操。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科技名著
作者 著作 内容 影响和地位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医药学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宋应星 《天工开物》 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经验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这部书后来传到国外,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徐光启 《农政全书》 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是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科技名著
李时珍(1518-1593),男,汉族。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 被后世尊为“药圣”。
科技名著
材料研读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说:“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
宋应星为什么要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金银珠宝置于最后?
因为在我国古代的俗语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人是在先解决吃的基础上,再解决穿衣,最后再爱美戴珠玉金饰的,所以先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金银珠宝置于最后。
明长城和北京城
想一想:如何理解“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简单来说,就是将知识与行动相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一概念强调了知识的价值在于应用,而行动的意义在于实现内在的认知。
王守仁(1472--1529)
明清的思想家
小说和戏曲
四大名著 作品 作者 时间
《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 罗贯中 元末明初
《水浒传》 施耐庵 元末明初
《西游记》 吴承恩 明朝中期
《红楼梦》 曹雪芹 清朝中期
小说和戏曲
课堂小结
1、明清小说以章回体为结构,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下列章回目录中,选自《红楼梦》的是( )
A孙悟空三岛求方,观世音甘泉活树 B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C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 D梁山泊吴用举戴宗,揭阳岭宋江逢李俊
2、有人形象地描绘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中的人物林黛玉是一个“左手拿着一个药罐子,右手捏着一个醋坛子”的人,她的悲喜人生令人感叹。你知道这本著作的作者是( )
A吴承恩 B施耐庵 C曹雪芹 D罗贯中
3《红楼梦》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学的重要文献,作此评价的最主要依据是( )
A、它描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 B、它深刻鞭挞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C、它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 D、他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4、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 )
A、关汉卿 B、汤显祖 C、马致远 D、王实甫
B
C
D
B
课堂作业
5、我国古代建有一项宏伟工程,蜿蜒于高山、深谷之中。它最初的定位与作用是以军事防御为主,后来逐渐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这项工程是( )
A、都江堰 B、大运河 C、北京城 D、明长城
6、下列对京剧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形成于19世纪中期 B、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
C、以徽剧和汉调为基础 D、康熙喜爱看京剧
7、昆曲、越剧、黄梅戏,唱腔委婉。这些戏剧是我国下列哪个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剧种(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8、明清小说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
A、都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塑造人物 B、都具有反封建的思想内容
C、都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 D、都揭示了封建社会崩溃的必然性
9、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你知道它是什麽时候形成的吗?( )
A、18世纪末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D
D
A
B
A
课堂作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草纲目》是李时珍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参考了800多种著作,实地调查研究,搜集民间药方,不断运用于临床试验,逐一加以验证,三易其稿编成的。该书后来流传到世界各地,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
材料二 《天工开物》图文并茂,附有120多幅工艺流程图,形象生动地记录了生产的过程。提花机、钻井设备、玉石加工磨床等图都是世界上较早的科技图录·…后来在欧洲广泛传播,被译为多国文字。
材料三《农政全书》对农具、农业技术、土壤、水利、施肥、选种、果木嫁接等方面都有详尽的记录。该书1639年刊印后,不久传到日本,在日本得到广泛普及和传播,并对推动当时整个日本农业技术的发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1)以上三则材料介绍的都是哪个朝代的著作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以上著作分别是对哪个领域的经验和技术成就的总结
明朝。医药学、科学技术(或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和农学。
课堂作业
(2)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你认为以上著作有哪些共同特点
都总结了前人的经验;都加入了作者的发现和见解;都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积极影响。
课堂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