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九上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15页)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九上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15页)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推动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
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温故知新
第五部分 世界近代史
第20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课标:通过了解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的出现,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通过了解早期工人阶级的斗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时空坐标
单元概览
1765年
1848年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19世纪中期
1825年
1785年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39年
1840年
1842年
虎门销烟
瓦特改进蒸汽机投入使用
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共产党
宣言》正
式出版
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
第一次工业革命
《南京条约》签订
鸦片战争
中国
1793年
英国马戛尔
尼使团来华
考点1 工业革命
课标导读: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假如你是一位商人,你打算开一个工厂,你要考虑哪些条件?
资金
技术
劳动力
原料
政策
市场
英国如何达成这些条件的?
考点1 工业革命
课标导读: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英国如何达成这些条件的?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政策
政治前提
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资金、技术
原料、市场
劳动力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
圈地运动
殖民开辟,庞大的殖民地市场
经济条件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手工生产供不应求。
直接原因
考点1 工业革命
课标导读: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二、工业革命的成就(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时间 发明人 发明物品 发明意义
纺织领域
动力领域
交通领域
1765年
1785年
1825年
哈格里夫斯
瓦特改良
斯蒂芬森
珍妮纺纱机
蒸汽机
蒸汽机车
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进入“蒸汽时代”
提供便捷交通;密切生产和市场联系
D
5. (2021省卷25题)蒸汽机不仅用于地下矿井抽水,而且还用于驱动地面车辆的设想于1825年变成现实,一条从矿井直达海岸的7英里铁路问世了,这是人类第一条铁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 工业革命首先出现在煤炭业 B. 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
C. 铁路运输率先实现了现代化 D. 创新意识推动技术变革
考点1 工业革命
课标导读: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这场革命带来了什么?(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生产力?
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生产方式?
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对英国?
以英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消极影响?
工业污染严重,破坏环境,工人工作环境恶劣。
对中国?
西方殖民掠夺加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鸦片战争)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应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反思、启示?
2.科技是一柄双刃剑,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
工厂取代工场
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是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
考点1 工业革命
课标导读: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三、工业革命有何特点?
①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
②首先也主要发生在英国;而后辐射到其他国家
③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6.(万维原创)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描述, “使用新机器的工厂生产别针,一个人抽出金属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五个人打磨顶部做出头……做一枚别针的工序被分为18个单独的操作程序”。材料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 工业革命使生产活动更加复杂 B. 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
C. 蒸汽机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 D. 现代工厂制度的建立
D
10. (2021广东黑白卷)下图是电影《雾都孤儿》中的一个片段:“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男主人公奥利弗在童工作坊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因食不果腹,向工厂管事提出加餐的请求。”这一片段旨在说明 (  )
A. 殖民掠夺具有野蛮性和残酷性 B. 机器化生产下资本家唯利是图
C. 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环境污染 D.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战争的爆发
B
7. (2021河源模拟)《剑桥欧洲经济史》写道:“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规律,纺工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材料主要说明了工业革命 (  )
A. 改变了生产方式 B.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C. 改变了传统家庭结构 D.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A
生产组织形式变革
两次工业革命下人类社会动力系统的演进
考点6 马克思主义
课标导读:通过了解早期工人阶级的斗争,(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同时也造成了新的社会矛盾
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
引来无产阶级的反抗
阶级条件: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
考点6 马克思主义
课标导读:通过了解早期工人阶级的斗争,(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时间:
创始人:
内容:
意义: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马克思、恩格斯
1.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整个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共产主义社会代替
2.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作用,点明工人阶级日益贫困的社会现状
3.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共产党,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①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
②与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列宁主义
考点6 马克思主义
课标导读:通过了解早期工人阶级的斗争,(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实践:
第一国际:
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巴黎公社:
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1871年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其他实践:
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经济政策、改革开放
11. (2021珠海模拟) 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可用于研究“马克思主义诞生”这一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  )
A
4. (2019省卷20题)列宁在1895年指出:“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这本书是 (  )
A.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 《共产党宣言》
C. 《物种起源》   D. 《战争与和平》
B
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历程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历程:
(1)工人运动的兴起——英国宪章运动
(2)“空想到科学”——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3)“理想到实践”——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
(4)“理想到现实”——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5)“一国到多国”——二战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6)“遭遇重大挫折”——1989年开始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苏联解体
(7)“新发展”——中国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