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巴西 (大单元课时作业设计 第2课时 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地理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 巴西 (大单元课时作业设计 第2课时 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地理下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单元课时作业设计
第十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二节 巴西(第二课时)
夯基知识梳理
某地理学习小组对比学习日本和巴西,探究两国的地理特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比两国河流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沙量均大 B.都有结冰期
C.巴西亚马孙河流域面积广 D.日本的河流多自南向北流
2.关于两国地理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
A.都位于热带,水热充足 B.两国的贸易往来以海运为主
C.两国矿产资源都很丰富 D.城市都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热带雨林有“地球之肺”的美誉。目前,雨林的保护已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图为亚马孙热带雨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亚马孙热带雨林多分布于( )
A.巴西 B.巴拉圭 C.秘鲁 D.美国
4.保护热带雨林,可采取的措施有( )
A.采用原始的刀耕火种 B.开辟大型采矿厂
C.拒绝国际援助 D.设立雨林保护区
2024年11月,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图为G20成员国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对图中地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①地区——白色荒漠 B.②地区——“十字路口”的位置
C.③地区——温带大陆 D.④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6.关于部分G20成员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B.乙国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C.丙国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突出 D.丁国是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7.目前,世界政治格局日趋多元化,国际合作与交流也日渐广泛,下列我国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口的货物中,不可信的是( )
A.从②地区进口天然橡胶、棕榈油 B.从③地区进口有色金属、金刚石
C.从乙国进口服装、鞋帽 D.从丁国进口铁矿石、咖啡豆
印度和巴西作为“金砖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都发挥者重要作用。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8.关于两国地理特征相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 B.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C.热带雨林面积广大 D.两国之间的合作是南南合作关系
9.关于两国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城市都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 B.巴西的农业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
C.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D.两国都大面积种植热带经济作物
10.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近些年来由于人们滥砍滥伐导致这里的热带雨林面积不断缩小。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大规模砍伐森林可以增加耕地和牧场
B.珍贵树木必须保护,其它的可以大量砍伐
C.大量砍伐树木既可以增加收入,又可以解决就业
D.大规模砍伐雨林势必会破坏生态环境
提优强化练习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巴西都有大面积热带雨林分布。另外,两地在自然和人文环境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图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巴西热带雨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热带雨林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下列属于热带雨林环境效益的是( )
①涵养水源 ②提供木材等 ③保护土壤 ④维护生物多样性 ⑤调节气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2.下列叙述符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巴西共同地理特点的是( )
A.濒临大西洋,位于低纬地区 B.人种构成中,黑种人占比最大
C.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D.热带沙漠分布广泛
巴西高原的瓶子树外形独特,喜热耐旱,雨季吸收水分并储存,旱季通过落叶减少水分损失。读瓶子树分布图及分布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月份属于瓶子树储水期的是( )
A.1月 B.5月 C.7月 D.8月
14.影响“瓶子树”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洋流 D.海陆位置
读巴西人口、农业和资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关于巴西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②首都圣保罗分布在大西洋沿岸
③亚马孙平原上热带雨林广布 ④全部位于南半球,主要位于热带
⑤热带沙漠气候广布,气候干旱 ⑥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混血种人数量多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④⑥
16.中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投资建设钢铁厂,当地的优势主要包括( )
①海运便利 ②矿产丰富 ③科技发达 ④棉花产量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运用对比分析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国家,提升区域认知素养。阅读美国本土和巴西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关于美国和巴西的共同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濒临大西洋 B.都位于西半球
C.都是农业大国 D.都是发达国家
18.巴西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不属于其生态效益的( )
A.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B.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
C.提供木材、药材、食材等 D.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19.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和巴西的亚马孙河共同点是( )
A.流经区域人口密集 B.航运价值高
C.最终注入大西洋 D.主要流经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读南美洲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20.下列关于南美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赤道穿过其北部 B.全部位于热带
C.东部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D.地势西高东低
21.甲河流是( )
A.亚马孙河 B.尼罗河 C.密西西比河 D.锡尔河
22.下列关于南美洲西部山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致为南北走向 B.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C.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D.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素养能力培优
巴西美丽山项目是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为巴西打造的一条“电力高速公路”。如图示意巴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水电站所在的帕拉州,有34个当地人村庄。当地人可能是( )
A.印第安人 B.欧洲人后裔 C.非洲人后裔 D.亚洲人后裔
24.该工程( )
A.输电线路途经地区海拔逐渐降低 B.输电线路经过甘蔗集中分布区
C.将电能输送到里约热内卢等地 D.缓解了北部地区能源短缺
25.美丽山二期项目带动了当地能源、电工装备、原材料等上下游产业发展。巴西发展这些产业的优势条件有( )
A.丰富的太阳能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高素质的劳动力 D.四通八达的铁路
26.为了保护亚马孙雨林,特高压线从雨林上空飞越,最高的基塔有120米。亚马孙森林具有较强的“森林碳汇”能力,具体是指森林植物能够( )
A.保持水土 B.涵养水源 C.维持物种丰富 D.吸收二氧化碳
2024年是中国和巴西建交50周年,两国经贸往来不断加强。巴西大豆生产量和出口量位居全球前列,中国是巴西大豆最大的出口市场。大豆性喜温暖,生长期需水量较大,气温以20-25℃最适合。图示意巴西大豆主产区分布和巴西利亚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巴西大豆主产区位于( )
A.巴西高原 B.太平洋沿岸 C.南温带地区 D.亚马孙平原
28.巴西收获大豆的时间可能是( )
A.10月 B.12月 C.2月 D.5月
29.我国大量进口巴西的大豆有利于( )
①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②促进中巴贸易往来
③促进巴西农业技术进步 ④我国大豆种植业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0.图(a)为热带雨林气候的地区分布示意图,图(b)为巴西大豆产地分布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独特、结构最为复杂的生态景观之一,不仅是地球的绿肺,而且它还承载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生物群落演替速度极快,被誉为“野生动植物王国”。

(1)说出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分布地区。
(2)简述热带雨林具有的生态环境效益。(至少答出两点)
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60%位于巴西境内。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以及食品消费结构的优化,大豆的市场需求持续增加,大豆种植规模不断扩张,巴西数百万公顷森林随之消失。在有“地球之肺”之称的亚马孙雨林地区毁林问题尤为严重。
(3)简析亚马孙平原地区雨林遭受破坏的原因。
近年来,中国和巴西加强可持续农业合作。2024年5月31日,中国首单“零毁林和零植被破坏(指大豆等农产品的种植地不涉及任何毁林或植被破坏的情况)”大豆成功交付。世界经济论坛指出,这笔大豆订单具有里程碑意义。
(4)简述我国采购巴西“零毁林和零植被破坏”大豆的积极意义。(答出三点)
31.巴西和澳大利亚是南半球面积最大的两个国家,两国有很多相似之处。读澳大利亚城市、矿产和工业分布图及巴西城市、矿产和工业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巴西主要位于 (南/北)半球,地处 洲东部,濒临 洋。
(2)澳大利亚由于矿产品占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很大,因此有“ 的国家”之称:巴西北部的 填“亚马孙平原”或“巴西高原”)动植物种类丰富,被誉为“世界动植物王国”。
(3)据图分析,澳大利亚和巴西工业发展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与澳大利亚相比,巴西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填“科技水平高”或“劳动力充足”)。
(4)澳大利亚和巴西的居民均以白种人为主,但巴西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 ;两国人口和城市大多都分布在 。(填“东南沿海”或“西北内陆”)地区,其主要原因有 。(至少答出1点)
(5)热带雨林对全球有着巨大的环境效益,资源开发会破坏生态环境,这也是导致巴西热带雨林被破坏的原因之一,请为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提出合理建议 。(至少答出1点)
(6)巴西和澳大利亚的相同点不包括( )
A.人口和城市都分布在东南沿海 B.都有南回归线穿过
C.都具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D.大部分国土位于北半球
32.【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非洲和巴西
【课题资料】
资料一:下图分别为非洲和巴西气候类型图。

资料二:20世纪以来,在发展中国家中,巴西经济水平提升很快,发展历程如下图:
【探究自然】
(1)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大迁徙的壮观景象在巴西的热带草原上却不会出现,请分析原因。
【探究人文】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 色人种的故乡,巴西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除白色人种外, 人种数量多。
(3)巴西的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请举例说明。
【探究工业】
(4)据资料二分析,巴西经济发展历程可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提供的经验有哪些?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内容。
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二期项目是巴西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输电工程,是巴西电网南北互联互通的主通道。工程横跨5个州、81个城市,经过亚马孙雨林、塞拉多热带草原和大西洋沿岸雨林三个气候区,为巴西清洁能源转型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图为美丽山二期项目线路示意图,右图为该项目特高压输电线飞越雨林景观图。
(1)美丽山水电站是巴西第二大水电站。分析这里水能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
(2)巴西是世界上环保法规最多的国家之一,该项目途经北部“地球之肺”亚马孙雨林。说明亚马孙热带雨林对全球的环境效益。
(3)该项目将巴西北部的清洁水电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东南部地区。分析巴西东南部地区需要大量能源的原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十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二节 巴西(第二课时)
夯基知识梳理
1.C 2.B
【解析】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较小,A错误;巴西由于纬度较低,温度较高,河流没有结冰期,B错误; 巴西亚马孙河流域面积广,达到了7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之一,C正确;日本的河流主要流向是向东西两侧流入太平洋和日本海,D错误。故选C。
2.由图可知,日本位于北温带,A错误;日本和巴西的贸易往来都是以海运为主,B正确;日本矿产资源贫乏,C错误;巴西城市集中分布在大西洋沿岸,D错误。故选B。
3.A 4.D
【解析】3.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亚马孙热带雨林大部分分布在巴西境内,巴西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A正确;巴拉圭、秘鲁虽有部分热带雨林,但不是主要分布区,美国没有亚马孙热带雨林分布,BCD错误。故选A。
4.原始的刀耕火种会大量破坏雨林植被,不利于雨林保护,A错误;开辟大型采矿厂会破坏雨林生态环境,导致森林砍伐、水土流失等问题,B错误;拒绝国际援助不利于整合资源来更好地保护雨林,国际援助可以带来资金、技术等支持,C错误;设立雨林保护区,能通过划定区域,制定相关保护措施,限制人类不合理活动,有效保护热带雨林,D正确。故选D。
5.C 6.D 7.C
【解析】5.读图可知,①地区是南极地区,被冰雪覆盖,降水稀少,有白色荒漠之称;②地区是东南亚,有东方十字路口之称;④地区是欧洲西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ABD正确。③地区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位于热带。C错误;根据题意,故选C。
6.读图可知,甲国是澳大利亚,乙国是俄罗斯,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A错误;甲国是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因其发达的畜牧业而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B错误;丙是美国,是发达国家;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突出的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C错误;丁国是巴西,巴西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拥有大量混血种人,D正确。故选D。
7.②地区是东南亚,天然橡胶、棕榈油等热带作物丰富;③地区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黄金、金刚石储量丰富,丁是巴西,铁矿资源丰富、盛产咖啡;因此ABD可信;不符合题意;乙国是俄罗斯,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薄弱;从俄罗斯进口服装、鞋帽不可信;C符合题意;故选C。
8.D 9.C 10.D
【解析】8.印度位于东半球,巴西位于西半球,A错误。印度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巴西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B错误。印度有大面积的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以热带季雨林为主,巴西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C错误。印度和巴西都是发展中国家,两国之间的合作是南南合作关系,D正确。故选D。
9.巴西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印度的人口、城市东西沿海和内陆都有分布,并非都集中在东南沿海,A错误。亚马孙平原气候过于湿热,不利于农业生产,巴西农业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B错误。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班加罗尔是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C正确。印度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并非大面积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巴西大面积种植热带经济作物,D错误。故选C。
10.大规模砍伐森林虽然可以增加耕地和牧场,但会带来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不利于环境保护,A错误。无论是珍贵树木还是其他树木,都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砍伐都会破坏生态环境,B错误。大量砍伐树木虽然在短期内可能增加收入和解决就业,但从长远看,会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C错误。大规模砍伐雨林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气候变暖等,势必会破坏生态环境,D正确。故选D。
提优强化练习
11.C 12.A
【解析】11.热带雨林具有巨大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其环境效益包括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调节全球气候,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害、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吸收二氧化碳、提供生物生存环境等,提供木材属于经济效益,①③④⑤正确,②错误。故选C。
12.读图可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西临大西洋,巴西东临大西洋,都位于低纬度地区,A正确;人种构成中,黑种人占比最大的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巴西以白色人种为主,混血种人显著,B错误;服务业均不是巴西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导产业,C错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巴西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D错误。故选A。
13.A 14.B
【解析】13.根据材料可知,“瓶子树”多雨时期贮存水分,干旱季节则通过落叶或开花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和损失,说明“瓶子树”分布区气候分干、湿季,结合“瓶子树”分布地区气候资料图可以判断,“瓶子树”分布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雨季为10月至次年3月,故“瓶子树”储水的时期为10月~次年3月,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巴西高原的瓶子树树干粗壮,具有储水功能,一旦雨季来临,它们就利用自己粗大的身躯拼命贮水,吸饱了水分后,便会长出叶子,具有喜热、耐旱的特点,生长在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的地区,反映了其生长地区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影响“瓶子树”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气候,B正确;与地形、洋流、海陆位置无关,ACD错误。故选B。
15.C 16.A
【解析】15.读图可知,巴西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①正确;首都巴西利亚位于内陆地区,②错误;亚马孙平原气候湿热,热带雨林广布,③正确;赤道穿过南美洲北部,大部分位于南半球,④错误;巴西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没有热带沙漠气候分布,⑤错误;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混血种人数量多,⑥正确。故选C。
16. 读图可知,中国在里约热内卢附近投资建设钢铁厂,其优势条件主要是:铁矿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等,①②正确;钢铁厂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对科学技术要求不高,棉花产量大与建钢铁厂无关,③④错误。故选A。
17.D 18.C 19.C
【解析】17.美国和巴西均濒临大西洋,A正确; 西经20°以东,东经160°以西之间为东半球。东经160°以东,西经20°以西之间为西半球,故判断出都位于西半球,B表述正确;都是农业大国,C表述正确;美国是发达国家,而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D表述错误;根据题意,故选D。
18.巴西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其生态效益体现在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ABD表述正确;提供木材、药材、食材等是社会经济效益,C表述错误。根据题意,故选C。
19.亚马孙河流经亚马孙平原,亚马孙平原人口稀少,A错误;亚马孙河流经亚马孙平原,亚马孙平原人口稀少,航运价值不高,B错误;密西西比河注入墨西哥湾,亚马孙河注入大西洋,C正确;亚马孙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D错误;故选C。
20.B 21.A 22.B
【解析】20.读图可知,赤道穿过南美洲北部,A正确;南美洲大部分位于热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南温带,并非全部位于热带,B错误;南美洲东部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如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等相间分布,C正确;南美洲西部是高大的安第斯山脉,东部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地势西高东低,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B。
21.读图并根据所学可知,亚马孙河符合图中甲河流位置和特征,A正确;尼罗河位于非洲,B错误;密西西比河位于北美洲,C错误;锡尔河位于亚洲中亚地区,D错误;故选A。
22.读图并根据所学可知,安第斯山脉大致为南北走向,A正确;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B错误;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C正确;安第斯山脉是由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B。
素养能力培优
23.A 24.C 25.B 26.D
【解析】23.巴西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所以水电站所在帕拉州的当地人可能是印第安人,A正确。欧洲人后裔、非洲人后裔、亚洲人后裔是后来迁移到巴西的,B、C、D错误。故选A。
24.输电线路途经地区海拔并非逐渐降低,A错误;从图中不能看出输电线路经过甘蔗集中分布区,B错误;该工程将电能输送到里约热内卢等地,C正确;是缓解了东南部地区能源短缺,而不是北部地区,D错误。故选C。
25.太阳能不是巴西发展能源、电工装备、原材料等产业的突出优势,A错误;巴西矿产资源丰富,为发展这些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等,B正确;巴西劳动力素质并不高,C错误;巴西铁路运输并不十分四通八达,D错误。故选B。
26.“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从而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起到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等作用,D正确。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持物种丰富是森林的其他生态功能,不是“森林碳汇”的含义,ABC错误。故选D。
27.A 28.D 29.A
【解析】27.巴西高原位于巴西中部和南部,从图中可知大豆主产区位于巴西高原地区,A正确;巴西东临大西洋,西部不靠太平洋,不存在太平洋沿岸的大豆主产区,B错误;巴西大豆主产区主要位于热带地区,并非南温带地区,C错误;亚马孙平原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过于湿热,图中显示大豆主产区不在亚马孙平原,D错误;故选A。
28.从巴西利亚的气候资料图可知,大豆在约7个月的生长期中需要大量的水,所以在巴西,大豆的生长时段是10月至次年4月,是巴西的湿季,降水多、气温又高,所以收大豆最佳时间是5月,D正确;10月、12月、2月大豆还在生长,ABC错误;故选D。
29.我国大量进口巴西大豆,增加了我国大豆的供应,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①正确;我国进口巴西大豆,促进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②正确;我国进口巴西大豆,促进巴西农业技术进步 ,③正确;我国进口大豆在一定程度上会冲击国内大豆种植业的发展,④错误。综上,A①②③正确,BCD错误;故选A。
30.(1)赤道附近(南、北纬10°之间)
(2)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调节全球气候;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3)商业伐木,修建公路,开辟大型的农场和牧场,采矿,办工厂,建城镇等;热带迁移农业,毁林开荒等。
(4)减少森林破坏,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等。
【详解】(1)由图可知,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南、北纬10°之间),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马来群岛是典型地区。
(2)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独特、结构最为复杂的生态景观之一,热带雨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调节全球气候,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环境效益。
(3)巴西致力于亚马孙地区的开发,在热带雨林中修建公路,开辟大型的农场和牧场、采矿、办工厂、建城镇,再加上商业伐木,热带迁移农业,毁林开荒,导致亚马孙雨林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导致当地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4)根据材料可知,“零毁林和零植被破坏”大豆,就是大豆种植地不涉及任何毁林或植被破坏情况而生产出的大豆,有利于减少森林破坏,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
31.(1) 南 南美 大西
(2) 坐在矿车上 亚马孙平原
(3) 矿产资源丰富 劳动力充足
(4) 混血人种数量多 东南沿海 气候适宜,地形平坦、海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发展历史悠久等。
(5)雨林的砍伐要与人工育林相结合,鼓励保护性的雨林开发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等。
(6)D
【详解】(1)读图可知,巴西主要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热带面积广大,主要位于南半球,地处南美洲东部,濒临大西洋。
(2)根据所学可知,澳大利亚铁矿、铝土矿等矿产资源丰富,澳大利亚由于矿产品占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很大,因此有因此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 巴西北部亚马孙平原动植物丰富,被称为“世界动植物王国”。
(3)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澳大利亚和巴西发展工业都得益于本国丰富的矿产资源;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相对较低,但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是其相对于澳大利亚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之一。
(4)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澳大利亚和巴西以白色人种为主,但是巴西的混血人种站40%多,是世界上混血人种数量最多的国家,是巴西人种的显著特征,两国的人口、城市大多都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是因为东南沿海地区气候适宜;地形平坦;海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发展历史悠久等,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
(5)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对自然环境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应注重对其的保护,雨林的砍伐要与人工育林相结合,鼓励保护性的雨林开发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6)巴西与澳大利亚的人口都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都有南回归线穿过,都具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大部分国土在南半球,根据题意,故选D。
32.(1)非洲的热带草原地跨赤道南北,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其干湿季节交错分布;而巴西的热带草原全部位于南半球。
(2) 黑 混血
(3)狂欢节是欧洲基督教的节日;桑巴舞是葡萄牙的民歌、游戏与非洲的鼓乐、舞蹈的融合;现代足球是巴西人最喜欢的一项运动,发源于英国。
(4)发展多样化的工农业;利用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民族产业;政策支持产业发展等。
【详解】(1)从气候分布特点来看,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区跨赤道南北,不同半球季节相反,干湿季也相反。当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干季时,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为湿季,水草条件不同,动物为了获取充足的食物和水源,会大规模迁徙。而巴西热带草原在南半球,干湿季变化相对非洲没有那么复杂,所以不会出现大规模动物迁徙。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种人的主要聚居地,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巴西由于长期的不同人种间的通婚等原因,除白色人种外,混血人种数量多。
(3)在巴西,足球、桑巴舞、狂欢节等文化现象都体现了多元性。足球起源于欧洲,在巴西得到广泛喜爱和发展;桑巴舞融合了欧洲和非洲的文化元素;狂欢节原本是欧洲基督教节日,后融入非洲、印第安文化元素。
(4)从资料二巴西的发展历程可知,早期出口单一农产品,后来出口多种农矿产品,还大力发展民族工业,借助资源和政策优势完善工农业体系。所以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可借鉴其改变单一经济结构,发展多种产品生产,发展民族工业,完善工农业体系,出台政策支持产业发展等经验。
33.(1)位于巴西高原与亚马孙平原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河流水量丰富。
(2)调节全球气候;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土壤;维护生物多样性。
(3)巴西东南部城市密集,人口多,工业集中,能源消耗量大。
【详解】(1)由图可以看出,美丽山水电站位于巴西高原与亚马孙平原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水量丰富,水能资源丰富。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热带雨林具有以下环境效益:热带雨林为全球提供新鲜的空气、涵养水源、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全球气候、提供良好的生物生活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这里人口、城市密集、工厂较多,工业发达,所以电力需求量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