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1.位于两河流域基什附近的奥海米尔土丘出土了一块约公元前3500年的石板,上面刻有图画符号和线形符号。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文字。这表明A.两河流域的文明程度领先世界B.两河流域已经迈入文明的门槛C.该文字为近代字母文字的源头D.楔形文字的使用已经遍布西亚2.考古显示,城邦时期的雅典背山面海,主要港口与主城相距不远。雅典城市和港口被高度为17.75米的石制城墙围绕。雅典人还修了一条形似“长城”的防御外墙,用以守护主城与港口之间的安全通道。这突出反映了古代雅典A.实行民主政治B.城市布局开放C.频繁大兴土木D.倚重航海事业3.下表为一位同学学习古代世界的帝国一目时所作的课堂笔记。符合下列特征的国家是A.波斯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罗马帝国D.亚述帝国4.下图是公元2世纪的亚非欧主要商路图。由此可知A.经贸往来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B.商路有利于古代文明多元一体C.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碰撞激烈D.海洋文明具有较大的扩张潜能5.在中古西欧,一个封主可以有众多的附庸,一个附庸也可以有好几个封主,这就使得封君封臣的关系显得特别错综复杂且松散。附庸对封主的服从也往往要看封主力量的大小,附庸反抗封主的战争也是经常发生的。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国王成为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B.封君与封臣形成宗族血缘关系C.政治上分裂割据成为常态现象D.国王附庸的附庸是国王的附庸6.13世纪,实力强大的里尔、杜埃、根特等五大城市是佛兰德尔伯爵领地中的“微型国家”,它们摆脱了伯爵的控制,建立了城市寡头统治;而佛兰德尔伯爵领地又是法兰西王国的“国中之国”。法国国王支持城市寡头统治者对抗佛兰德尔伯爵的统治。法国国王此举A.形成了权力制衡的机制B.冲击了封建割据势力C.推动了《大宪章》的签署D.推动西欧城市普遍自治7.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学习的国家,在古代学习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在近代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废除封建等级制度,两次学习都推动了日本的社会转型和发展。这两次改革运动分别是A.大化改新,维新变法B.殖产兴业,明治维新C.明治维新,文明开化D.大化改新,明治维新8.玛雅雕塑是玛雅文明的记忆。下面创作于约公元800-1000年的雕塑中,一名妇女正在准备做玉米饼,她背上背着一个孩子,前面还有一个孩子。该雕塑可以用来印证A.玛雅人种植和外传了玉米B.玛雅妇女在社会中的角色C.玛雅雕塑艺术领先于世界D.玛雅的经济结构相对合理9.有学者指出,传统商路并未彻底中断,同时葡萄牙和西班牙未能打破由意大利和阿拉伯商人自中世纪建立起来的贸易秩序和规则。因此,他们要获得财富就得另辟蹊径。以下说法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A.奥斯曼帝国没有威胁传统商路B.打破贸易壁垒才能促进经济发展C.新航路开辟的动因是商业竞争D.意大利直接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10.1740年,普鲁士腓特烈二世继位,他公开举办马铃薯试吃会。到18世纪末期,法国马铃薯的种植在农民之间得到普及,法国的粮食状况也得到极大的改善。到18世纪,马铃薯成为爱尔兰人唯一种植的给人体提供热量的粮食作物。马铃薯在欧洲的传播A.促进了畜牧经济的发展B.改变了欧洲的饮食习惯C.避免了农业灾荒的发生D.加剧了欧洲的人地矛盾11.据统计,1515-1542年,仅尼加拉瓜就有20多万印第安人被迫为殖民者服劳役。16世纪末,每年至少有14000多名印第安人被强征到波托西银矿。由于疾病、虐杀和劳役,印第安人人口锐减,他们在很多地方几乎灭绝。这一现象可以用于解释A.黑奴贸易的发生B.世界市场的建立C.价格革命的爆发D.殖民体系的形成12.与中世纪画家经常使用的黑色、灰色不同,提香(1490-1576年)大胆地使用着金色、红色、蓝色和绿色颜料,留下了大量的彩色杰作。并且取消了圣母头上的光环,却赋予了她人间最为美丽的色彩。这体现出提香A.强调人文主义B.强化禁欲主义C.反对宗教教义D.关注政治变革13.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不过是按某种法则运转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据此可知A.思想解放与自然科学联系密切B.理性主义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C.牛顿只在自然科学领域有影响D.理性与宗教间的矛盾不可调和14.马丁·路德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据此可知,宗教改革A.质疑上帝的至高无上B.批判封建君主专制C.挑战罗马教廷的权威D.提倡“因行称义”15.19世纪中期,全球爆发了一系列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意大利和德意志实现统一以及日本的明治维新等。这些重大事件反映出当时历史发展趋势是A.奴隶制在全球范围彻底废除B.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C.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初步确立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16.德意志帝国的军队是由各大、中、小邦国按份额分担组成。巴伐利亚和符腾堡有它们自己的陆军部。虽然皇帝是帝国军队的最高统帅,但巴伐利亚的军队只在战时才听从皇帝的命令。这说明当时的德意志A.呈现联邦主义色彩B.处于四分五裂状态C.军队的战斗力较弱D.皇帝具有实际权力二、材料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在共和国时代,罗马总督贪婪无比,各行省民不聊生。进入帝国时代后,前几代皇帝对行省加以改革和监督,授予行省内居民罗马公民权。行省内的居民有了公民权后就可以上诉,总督便不能随便制裁行省的原住民。皇帝还提高行省总督的薪资,以抑制总督的贪欲。皇帝还经常到各个行省去巡视。摘编自晏绍祥《伟大归于罗马:古罗马帝国的崛起与统治》材料二:中世纪的穆斯林国家,重视科学文化,对科学文化的限制要比西方基督教国家少得多。他们对于古典科学文化给予很高的评价,尤其注意吸收希腊科学文化的营养。阿拉伯帝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经济多元,特别适合各种文化的传播与融合,因此,在中世纪,阿拉伯的文化和科学就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被称为阿拉伯的文艺复兴。-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早期改革行省制度的措施,并分析其带来的社会影响。(10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时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4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材料一:材料二:西班牙人开展跨太平洋“大帆船贸易”始于1565年,正值明朝政府开始推行开海贸易政策。西班牙政府每年都派遣满载美洲白银及商品的大帆船,从墨西哥驶往菲律宾马尼拉。这引起把白银视为至宝的中国商人的兴趣,努力扩展对菲出口贸易。中国船队所载货物到达马尼拉,即被转装到待航墨西哥的大帆船上。大帆船把盛产白银的美洲和银价昂贵的中国联系在一起,使中国生产的生丝与丝绸大量运销于需求特别强大的美洲市场,西班牙人获得的贸易利润惊人。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渐成世界海上霸主,逐渐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自由贸易的世界大潮冲击下,以垄断为特色的“大帆船贸易”的地位急剧下降,绵延250年的太平洋“大帆船贸易”遂告终结。-摘编自张顺洪等著《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1)根据材料一,指出15-16世纪世界的主要航海路线。(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大帆船贸易”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一直是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者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1517年马丁·路德写出《关于赎罪券的95条论纲》在论纲中提出“信仰得救”理论,个人可以通过阅读《圣经》和上帝直接对话,个人理解是支配自身行为的唯一指南。《论纲》得到了普通民众的支持。他坚持主张由国家掌握宗教领导权,得到部分诸侯和世俗统治者的认同。-摘编自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材料二:社会契约绝不是要消除自然的平等状态,相反,它是用道德和法律上的平等代替了自然状态所加之于人类身体上的不平等;这样,不管人类在力量与智力上是如何的不平等,人类也可以凭借契约和权利来实现平等的状态。-卢梭《社会契约论》回答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在意大利“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的文化因素,指出马丁·路德在推动欧洲社会转型中所起的进步作用。(8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卢梭的观点。结合所学,列举英国和德国的启蒙思想家各一位,并简要分析启蒙运动的作用。(7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糖是创造甜蜜,也是引发罪恶的世界性商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新航路开辟后,特别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之后,蔗糖开始作为压仓之物大批地从亚洲运往欧洲大陆销售,继而出现专门运送蔗糖的商船,导致可供欧洲人挑选的蔗糖种类丰富且数量繁多。18世纪之前蔗糖主要作为贵族奢侈品和药物使用,18世纪以来蔗糖变得越来越日常化、平民化。作为茶、咖啡、巧克力和酒精饮品的甜味剂,作为烘焙面包和制作水果甜点的原料之一,1850年之后,英国贫困阶层的蔗糖消费超过了富裕阶层。据《拉丁美洲史稿》记载:“由于欧洲市场上对糖的需求量很大,价格昂贵,可以获得巨利,王室便设法予以推广......至十八世纪末,新西班牙地区的产糖量已达到二万五千吨,其中的三分之二出口。”-摘编自马江伟等《论拿破仑“大陆封锁政策”对欧洲制糖业的影响》材料二:糖是中世纪贵族盛宴上的珍稀“白金”;是用来炫耀权力和财富的神秘香料;是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的“神药”。同样,它也是压迫非洲奴隶的罪魁祸首;是破坏环境、引起政治争端的关键因素;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元凶......它就是改变世界体系运转的枢纽,象征着甜蜜与权力。-摘编自(英)尼尔·巴特利《糖的暗黑历史》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相关知识,以“甜蜜与罪恶”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月考高一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 2 3 4 5 6 7 8B D C A C B D B9 10 11 12 13 14 15 16C B A A A C B 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1)措施:授予行省居民罗马公民权;提高行省总督的薪水;加强皇帝对行省的监督。(任答两点4分)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稳定了罗马帝国的统治;使行省公民更多地参与帝国事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行省总督的贪腐。(任答三点6分)(2)国家重视科学文化;帝国地域辽阔;被征服地区文化遗产丰富;帝国经济多元、繁荣。(任答两点4分)18.(1)航海路线:欧洲经非洲好望角到达亚洲;欧洲通过大西洋到达美洲;环球航行。(三点β分)(2)特点:西班牙垄断贸易;白银交换商品。(两点4分)影响:为欧洲提供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西欧经济转型;白银流入,促进亚洲特别是中国经济繁荣;美洲财富被大肆掠夺;黑奴贸易加剧非洲的贫困与落后。(任答两点4分)19.(1)文化因素:文艺复兴率先在意大利兴起;2分作用:解放了人们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6分(2)观点:社会契约论。英国:洛克;德国:康德。3分作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成为殖民地半殖民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4分20.【答案】示例:蔗糖的甜蜜与殖民的罪恶。12分大航海时代以来,在蔗糖巨大利益的驱使下,西方殖民国家相继在美洲殖民地发展甘蔗种植园经济。为了获得更多的劳动力,殖民者不断扩大黑奴贸易,给非洲带来深重的灾难。蔗糖所承载的商业价值促进了西欧的崛起。工业革命后,甘蔗种植区域以及蔗糖的生产和贸易进一步向全球扩散,将亚非拉落后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阻碍了亚非拉地区的正常发展。总之,蔗糖的资本化和全球化发展,不仅加强了欧洲列强对世界的控制,也给亚非拉地区带来深重的灾难。【解析】本题是评论解说题。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二糖是中世纪贵族盛宴上的珍稀“白金';是用来炫耀权力和财富的神秘香料;是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的“神药'。同样,它也是压迫非洲奴隶的罪魁祸首;是破坏环境、引起政治争端的关键因素;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元凶”并结合设问以“甜蜜与罪恶”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可拟定题目为蔗糖的甜蜜与殖民的罪恶”。首先,分析蔗糖能够传播的时代大背景,即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展。结合所学可知,大航海时代以来,在蔗糖巨大利益的驱使下,西方殖民国家相继在美洲殖民地发展甘蔗种植园经济。为了获得更多的劳动力,殖民者不断扩大黑奴贸易,给非洲带来深重的灾难,蔗糖所承载的商业价值促进了西欧的崛起。接着分析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扩大,联系增多,进一步推动了蔗糖的传播,但也给落后地区带来灾难。即工业革命后,甘蔗种植区域以及蔗糖的生产和贸易进一步向全球扩散,将亚非拉落后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阻碍了亚非拉地区的正常发展。最后进行总结,紧扣主题,结合所学,蔗糖的资本化和全球化发展,不仅加强了欧洲列强对世界的控制,也给亚非拉地区带来深重的灾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