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漳浦县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命题者:历史学科指导组)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图1是小明同学的学习笔记,据此可知他学习内容的主题是A.江南地区的开发B.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民族交融C.隋朝统一全国的背景D.南北方的对立冲突渴望和平2.隋朝第一次把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串杨坚建国联成一个整体,从而促进南北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其重要条件是A.长城的修筑B.大运河的开通图1C.火药的使用D.指南针的发明3.618年,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隋炀帝自觉大势已去,揽镜自照后哀叹:“好头颅,不知谁当斫之!”从材料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南方陈朝被灭,全国实现统一B.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结束混乱局面C.社会矛盾激化,隋朝即将灭亡D.炀帝好大喜功,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4.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措施的相同之处是A.重用人才B.戒奢从简C.重视地方吏治D.虚心纳谏5.“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材料反映了A.唐高祖重视农业生产B.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C.武则天统治时期出现盛世局面D.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6.诗歌是现实生活的折射。杜甫“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诗句中描述的工具是图2的图2CD第1页共8页7.唐朝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朝代,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的精神风貌。图3反映了当时唐弈棋仕女图唐女子骑马雕塑唐吹排箫乐伎壁画图3A.社会风气开放B.民族交往频繁C.手工业水平高D.文学艺术繁荣8.《旧唐书》记载,安史之乱后“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这段史料反映了安史之乱导致A.唐朝灭亡B.社会经济严重受挫C.中央衰微,地方权势加大D.生态环境遭到破坏9.“五代之乱,朝廷威令不行,藩帅劫财之风,甚于盗贼,强夺枉杀,无复人理”,由此可见武将掌权后出现的现象是A.藩镇守将劫掠财物,滥杀无辜B.北方战事不断发生,政局动荡C.南方政局相对稳定,北人南迁D.各地经济联系密切,交往加强10.下列对“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这一事件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A.发生在唐玄宗时期B.促进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唐蕃友好关系C.松赞干布上书唐朝皇帝说,唐蕃“和同为一家”D.使西藏正式成为唐朝的一部分11.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唐朝时,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批超过500人。日本此举目的是A.求佛经发展日本佛学B.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C.加强中日两国的友谊D.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12.唐朝时期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这一情况反映出唐朝A.国内交通发达B.对外交流频繁C.民族关系和睦D.经济迅速繁荣13.唐宪宗亲自出面礼佛,引发朝廷内外信佛的狂潮。韩愈历数古代史实,力陈“佛不足信”“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的结论,还提出应把佛骨烧掉,由此得罪皇帝也不后悔。这反映了他A.对平淡生活的喜爱B.文学知识的渊博C.对外来事物的仇视D.忧国忧民的赤诚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