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同步课件(共35张PPT)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同步课件(共35张PPT)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庄严的圣母》1290年
原罪说、赎罪说:人天生即是有罪的。只有抑制情欲和欢乐,忏悔错误,走完人生痛苦的历程,才能接近上帝,获得永恒的幸福。耶稣对他的门徒说:“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
法国中世纪劳动肖像油画
神性:创世、守旧、禁欲
人性:麻木、悲苦、罪孽
神性:创世、守旧、禁欲
人性:麻木、悲苦、罪孽
一、文艺复兴
政治、思想因素:教会和神学控制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黑死病蔓延,欧洲约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
持续约200年的十字军远征失败,教会威信大为下降。
《主教的晚餐》神职人员奢侈享乐
对战争死亡的麻木
对宗教的怀疑
对虚伪教会的批判
文艺复兴酝酿而生
思考:何以是意大利?
一、文艺复兴
现实原因:战争与黑死病的影响使欧洲人开始重视人自身的价值。
意大利,……那里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那里的新兴资产阶级——大商人、企业主、银行家为了增加财富,就需要扩大业务,改进经营,提高效率,因而也就需要……各种人才。他们要求物质享受和优美的艺术欣赏,这就需要为他们服务的教师、医生、建筑师、艺术家等为他们的现实生活增添乐趣。这客观上需要促使一种不同于封建文化的新文化产生并且发展起来…….
——李纯武《简明世界通史》
经济基础:工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阶级基础:新兴的资产阶级形成,追求现世享乐,要求摆脱基督教的神权地位及神学思想的束缚;
一、文艺复兴
意大利是古代罗马、希腊文化的中心地带,留下了不少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遗存,容易使当地的人们回忆起古代的辉煌。拜占庭帝国灭亡后,许多学者逃到意大利。他们带来了许多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还在意大利各地讲学,促进了意大利人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意大利各城市共和国的统治者和富商巨贾竞相延揽才智之士,汇集了众多的博学才子。佛罗伦萨美第奇的话:“应该把这些有特殊天才的人们作为天上的神仙对待。”
文化环境:意大利较多地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遗产
人才优势:意大利具有不可多得的人才优势
一、文艺复兴
1.背景(归纳)
(1)历史背景: 中世纪基督教在欧洲建立了神权统治;
(2)经济根源:14C意大利工商业经济发达,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3)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要求摆脱教会和神学束缚,维护自身利益。
(4)文化环境:意大利较多地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5)外部条件: 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便利了文化的传播。
(6)现实因素:战争与黑死病的影响使欧洲人开始重视人自身的价值。
一、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
Renaissance,意为“再生”,是一场发生在14世纪至17世纪,新兴资产阶级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在复兴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新文化运动。它发源于意大利,16世纪上半叶传播到西欧、北欧与中欧等地,主要体现在艺术、文学与思想层面。
一、文艺复兴
2.含义
为什么新兴的资产阶级要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
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主张?
经济根源:资本主义刚刚兴起,发展不充分;
力量对比: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新的成熟的文化体系取代基督教文化。
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其精神内核是人文主义。
文化积淀: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有深厚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反对封建神学。
一、文艺复兴
3.实质
宗教神学 文艺复兴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以神为中心
禁欲和来世
等级观念
蒙昧和迷信
主张安于现状
以人为中心,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的腐败和守旧思想,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
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崇尚冒险和进取
自由平等
思考:什么是人文主义?
一、文艺复兴
4.核心
时间 领域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14世纪 文学三杰
15世纪 美术三杰
16世纪 文学、艺术、科学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莎士比亚
《神曲》
《歌集》
《十日谈》
《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大卫》
《西斯廷圣母》
《哈姆雷特》《李尔王》等
5.文艺复兴代表人物与作品
一、文艺复兴
15、16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
从意大利到欧洲
从文学到多领域
一、文艺复兴
莎士比亚
【材料】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
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提倡人性的高尚与尊严)
一、文艺复兴
宣扬人性、歌颂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尊严;
前者注重人性中的本能;
后者更崇尚人的理性。
思考:薄伽丘对人性的肯定与莎士比亚对人的赞美有何异同?
这种不同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共同:
差异:
历程: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
一、文艺复兴
6、文艺复兴的影响
1、推动了文学艺术、科学的发展,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2、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3、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4、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
积极方面
局限方面
1、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个人私欲的膨胀和社会混乱
2、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
一、文艺复兴
1、宗教改革的背景
(1)主要原因: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人们对罗马教廷的长期剥削日益不满。
(2)其他原因:天主教会的腐朽激化社会矛盾;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冲破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的阻碍。
天主教会在德意志的精神统治和对财富的肆意掠取引发不满。
二、宗教改革
28.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伟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得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之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
36.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自己是真诚悔罪,就是不够卖赎罪券,也同样可以赦罪或全部全部免罚。
86.又如: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
……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2、德意志宗教改革
①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烦琐的宗教仪式;
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③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1)序幕
马丁·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
(2)主张
(3)结果
形成了新教中的路德派。
二、宗教改革
教会:因行称义
因信称义:路德
教徒
(信仰上帝)
直接对话、得救
教徒
神职人员
上帝
间接对话、得救
上帝
西欧出现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等三大新教;人文主义进一步传播发展;打击罗马教会教皇权威,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宗教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革运动
(4)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影响
二、宗教改革
2、德意志宗教改革
3、宗教改革的深入扩展
德意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瑞士加尔文宗教改革
法国王权下的宗教改革
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二、宗教改革
罗马天主教会鼓吹“因行称义”的修道信条。所谓因行称义,是指一个基督徒靠其行事修为而成为符合上帝意愿的义人,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因此,必须绝色弃欲、积功行善,诸如持斋、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施舍,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等,而入修道院修道是最佳途径。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使人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我的信仰你做主→我的信仰我做主:实质是否定教皇的权威。
文艺复兴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宗教改革把人从神权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人文主义:反对宗教束缚,反对神权统治。
◎马丁·路德和他的妻子
4、宗教改革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二、宗教改革
(1)性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社会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
(2)特点
②与文艺复兴相比,宗教改革有着更广泛的社会阶层(资产阶级、国王、农民、手工业者等)参与。
①是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宗教改革并未否定宗教,仍信仰上帝。
5、宗教改革的性质和特点
二、宗教改革
材料四:宗教改革有助于西欧文明的现代化。当时,识字率提高,思想十分活跃;民众觉醒和参政的程度是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你只要稍稍留意一下有关职业的数据统计……大部分商界领袖、资本所有者以及那些现代企业中的高级技工和接受过高级技术和商业培训的职员,基本上都是新教教徒......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材料三:世俗当局控制着神职人员的任命和教会的财务。宗教改革的直接和决定性的遗产是权力由教会向政府的转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一: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冲击神权统治,促进思想解放,传播人文主义
促进了新教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推进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6、宗教改革的影响
二、宗教改革
人物 成就 备注
哥白尼 提出“日心说” 成就: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牛顿 万有引力定律 成就:确立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其他
(1)形成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
(2)将实验和观察引入科学研究,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近代科学
(3)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在光学、热学、电磁学、解剖学等领域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革命性变化
2.科学革命特点
1.科学革命背景
三、科学革命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天体运行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
英国科学家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确定了完整的力学体系
理性化思维方式;
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重实验和逻辑推理
三、科学革命
1、背景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启蒙运动应运而生。
“启蒙”一词,原意为“光明”“智慧”。启蒙运动就是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
2、含义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精神内核是“理性”,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
四、启蒙运动
“每一个国家都有三种权利,立法权;有关国际法事项的行政权利;有关民政法规事项的行政权利;将第二项简称为“行政权”,将第三项简称为“司法权”
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
孟德斯鸠
3、代表
四、启蒙运动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建立君主立宪制
伏尔泰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了他们某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正是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建立了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应允。——美国《独立宣言》
3、代表
四、启蒙运动
社会契约
主权在民
直接民主
卢梭
“主权是公意的体现,是一个整体,这一意识要么是公共的,要么就不是公共的……主权是不可分割、不可转让的,而且它本质上就存在于共同体的全体成员之中”
“通过社会契约,人民建立一个自己管理自己的政府。这个政府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希腊城邦式的公民大会,人民都有参政权利,因此,人民服从政府就是服从自己”
3、代表
四、启蒙运动
人非工具
独立思考
理性判断
民族、自由、平等
康德
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敬畏:一个是我们心中崇尚的道德准则,一个是我们头顶的星空。
——康德
3、代表
四、启蒙运动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
主张自由竞争
亚当·斯密 “现代经济学之父”
劳动首先成为价格,即成为用于偿付一切原始购买货币。早先,购买世界上一切的财富,并非通过金子银子,而是通过劳动。
——亚当·斯密
3、代表
四、启蒙运动
(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思想宣传。
(2)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3)启蒙思想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美国《独立宣言》
法国《人权宣言》
陈独秀《敬告青年》
4、影响
四、启蒙运动
课堂小结
比较项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时间 14-17世纪初 16世纪 17-18世纪
背景 西欧中世纪晚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天主教会权威受到更多的质疑,人们对教廷的长期剥削日益不满 思想进一步解放,新兴资产阶级要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思想束缚
兴起 与发展 发源于意大利,繁盛于西欧 发源于德意志,迅速波及西欧 兴起于英国,后法国成为中心,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
特点 批判对象 神学世界观 教皇权威,教会教义及领袖 教权(教会的世俗权力)、专制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度
领域 文学艺术 (人性解放:应该过怎样的世俗生活) 宗教政治 (信仰自主:应该过怎样的宗教生活) 思想政治
(人权解放:应该过怎样的政治生活)
方式 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披着宗教的外衣 抛弃宗教外衣,理性批判
指导 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
实质 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革运动 早期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意义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 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成长,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建立资产阶级统治。启蒙思想也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