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旅游学校(济南第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学习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南旅游学校(济南第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学习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2级高三级历史检测试题(2025.4)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道题,满分45分)
1.答案:A。晋南陶寺古城遗址早期和后期大型墓葬随葬品丰富多样,
且出现具有观象授时、测定方位功能的遗存,反映出当时社会分工的
细化和不同阶层的出现,体现了社会结构的复杂化,A项正确;材料
未涉及宗教相关内容,B项错误:手工制作发达只是表象,不能全面
反映材料主旨,C项错误:材料不仅体现了等级差异,更突出社会结
构的变化,D项不准确。
2.答案:B。杜延年因是霍氏旧人,在霍光失势后被牵连免官,这明
显反映出政治斗争影响官员仕途,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地方势力与
中央集权的关系,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选官制度的内容,C项错
误:材料主要强调政治斗争对官员的影响,而非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D项错误。
3.答案:D。从董仲舒强调“天”到孔颖达以“道”取代“天”,这
是官方正统思想在不同时代的发展变化,说明正统思想获得发展,D
项正确:汉唐时期君主专制是不断加强的,A项错误:材料与俗文化
无关,B项错误;三教合流基本完成是在宋代,C项错误。
4.答案:D。元代修史确定“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这体现
了对不同政权的华夏认同,反映出华夏认同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
体现的是文化认同方面的内容,并非民族关系紧张,A项错误;这种
修史思想不能说明中原文化衰落,B项错误:“三国各与正统”并非
主观随意的修撰,C项错误。
5.答案:D。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后,
航运业迅速发展,在华航运吨位占比不断上升,符合表格中丙国的变
化趋势,D项正确:英国在19世纪中期是世界航运业的主导,但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在华航运份额有所下降,A项错误;德国在
当时的在华航运发展趋势与表格中丙国不符,B项错误;美国在这一
时期在华航运占比相对稳定,与表格中丙国的变化不相符,C项错误。
6.答案:A。材料中对帝国主义经济命脉实行国有,对中国资本家企
业和手工业的政策以及保证商业自由等规定,体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
存,说明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初现端倪,A项正确:当时中共并未放
弃苏俄经济发展模式,B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经济政策的探索,
未突出民族危机的影响,C项错误:“根本性变革”表述过于绝对,
D项错误。
7.答案:D。194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主要是东欧、北欧等社会主
义阵营和部分友好国家,这是我国出于巩固新生政权、打破外部封锁
等政治和战略的考量,D项正确;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于1955年
华约成立,A项错误:全方位外交政策是改革开放后的外交举措,B
项错误:当时中国综合国力并不强,C项错误。
8.答案:C。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人员调整,使基础理论研究和
应用研究分开,有利于各自向更专业的方向发展,与国际前沿接轨,
C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于1984年,A项错误:材料未
涉及中外科技人才流动,B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
年,D项错误。
9.答案:C。佛罗伦萨市政权由银行业等行业的行会组成,这体现了
商业资本向政治领域的渗透,C项正确;材料只能说明城市自治的发
展,但不能说完善,A项错误;材料现象与宗教势力削弱无关,B项
错误;材料未体现社会阶层流动性,D项错误。
10.答案:B。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派的主张都鼓励人们积极劳动、
追求财富,适应了当时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B项正确:这些主张强
化了宗教的社会教化功能,A项错误;“更加理性自由”在材料中未
体现,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教派矛盾的缓和,D项错误。
11.答案:B。英国首相编制财政预算草案时从亚当·斯密的《国富
论》中寻找依据,说明其经济理论契合了当时英国经济转型,即从传
统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转型的需求,B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经济理
论对经济政策的影响,而非对启蒙运动的推动,A项错误;材料未提
及国际竞争优势,C项错误:自由主义正统地位的确立是一个过程,
并非由这一事件确立,D项错误。
12.答案:D。拉丁美洲部分国家经济有一定发展,但政治上独裁统
治、社会动荡,说明其现代化进程面临着经济与政治发展不协调的复
杂情况,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霸权主义的全面渗透,A项错误;独
裁统治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B项错误:材料未强调社会转型
的不可复制性,C项错误。
13.答案:C。从表格数据可知,苏联国家预算对工业拨款不断增加,
工业利润提成也在增长,反映出国家政策推动工业快速发展,C项正
确:材料未体现农业对工业的资金支持,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工
业利润是国家预算的主要来源,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国际形势对苏
联经济的影响,D项错误。
14.答案:C。奥运会举办城市从欧美扩展到亚洲、大洋洲,非欧美
国家的奥运项目被吸收,这反映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新兴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