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肇庆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肇庆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级期中检测
历史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别、
学伴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纲要上册第9一10单元;纲要下册第1一一5单元。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
1、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指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已
经破产,资产阶级共和国应让位给人民共和国,要“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这些言论
A.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B.说明国共两党分歧已经基本解决
C.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D,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己取得胜利
2、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
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
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C.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D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3、下表反映了建国初粮食增长情况,根据表中数据信息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1949年
1951年
1952年
100(基数)
100(1+28%)
100(1+40%),超过抗战前最高年产量9%
A.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土地改革使农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C.土地改革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土地改革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4、建国后,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主要特征是,以政府编制计划与高校实施计划相结合。1985
年,政府提出对国家招生计划内的学生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
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分配制度。就业政策的转变
A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B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解决了政企职责不分的弊端
D.保障了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
5.1990年3月,政府允许上海、深圳两地试点公开发行股票。同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
证券交易所成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利用股票融资改善企业经营的机制在全国逐渐推广开
来。这反映
A,企业体制改革全面铺开
B.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
C.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6.早在青铜器时代,两河流域文明逐渐扩展到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文明向西方扩展:华
夏文明的影响己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延伸到中国东北、西北以及西南地区,并与日本和朝鲜
产生联系。这反映了
A.早期文明的相对均衡性
B.农耕文明的不断扩展
C.早期文明交流模式单一
D.农耕技术的不断发展
7.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治铁技术起源于西亚,从那里扩散
到埃及和希腊等地。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
特别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这说明
A.文明交流促进社会进步
B.世界各地文明发展趋同
C.西亚是世界文明的中心
D.文明根源于经济的发展
8.哥伦布曾经对其踏上的新大陆表示遗憾,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
料盈野”。由此可见
A.美洲的发现完全出于一种历史的偶然B.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亚洲印度
C.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己经初步形成
9.15世纪的欧洲,人们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变化:“家世和出身不再发生影响,除非和有闲及
继承来的财产联系在一起”“追求充满活力的群居生活或家庭生活,乃至纷乱和冒险的生活”。
该变化
A.摧毁了欧洲宗教神权
B.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
C.催生了新的民族国家
D.迎合新生产关系需要
10.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下半叶是大西洋奴隶贸易最兴盛的时期。奴隶成为非洲可供输出的
单一货物,欧洲许多国家蜂拥而至,把非洲西岸地区变成了他们掳掠、买卖、贩运黑人奴隶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