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6.1《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6.1《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下道法6.1《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4年9月27日,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在山东曲阜开幕。开幕式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打造一台富有思想性、国际性、艺术性、群众性的文化盛宴。中国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时代价值,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 )
A.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B.决定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C.能够消除世界文化差异,促进世界文化统一
D.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强大物质力量
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体现的思想观念是( )
A.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B.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C.乐善好施、宽以待人 D.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3.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新征程上,要继续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真话、察实情。为此,我们应该( )
①真诚倾听群众呼声,关注现实
②尊重、顺应大自然的运行规律
③从群众所处的环境出发,为民解困
④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实事求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图示法是表示概念关系的直观方法。下列各组概念关系中,你认为关系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从这首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歌》中,你能感悟到( )
A.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B.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古训
C.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D.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理念
6.“铁人”王进喜善于研究使用钻头,被工人称为“钻机医生”“革新老手”。王进喜提出小钻头大钻具“填满式”钻井法,经过多次改进和实验,成功研制出控制井斜的“填满式钻具结构”,提高了钻井质量。这说明王进喜具有( )
A.实事求是的探究意识 B.革故鼎新的创新意识
C.严细成风的做事态度 D.修旧利废的节约意识
7.下列名言警句和人文精神及理念对应正确的是( )
①“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②“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③“四海之内皆兄弟”——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从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万里长江奔流不息生机盎然,“十年禁渔”让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微笑天使”江豚由极度濒危到现在成群嬉戏再现长江;从北上广深到城镇村寨,蓝天、碧水、绿地刷屏“朋友圈”,持续改善的生态环境令人心旷神怡。这体现了我国( )
①坚持善待大自然,禁止开发利用资源 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贯彻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④守诚信,让人们享受幸福生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这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
A.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B.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C.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D.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10.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新征程上,要继续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真话、察实情。为此,我们应该( )
①真诚倾听群众呼声,关注现实
②尊重、顺应大自然的运行规律
③从群众所处的环境出发,为民解困
④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实事求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从中国古代的商鞅变法到近代的戊戌变法,再到今天我们进行的改革开放,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
A.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B.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C.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D.惠民利民、安民富民
12.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在文化长廊中展示了下面的名句,它体现的具体思想理念是(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A.大包大揽、亲力亲为的思想
B.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C.珍视友谊、孝亲敬长的思想
D.尊师重教、教学相长的思想
13.我国科学家袁隆平为了培育能保持高产的杂交水稻种子,他花了10年时间艰苦努力,终于培育成功了。这启示我们( )
①要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又脚踏实地、不懈努力的人
②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做一个有心的人
③要向科学家学习,用科技发明来改善人们的生活
④科学精神是属于科学家的,我们中学生没有必要非得拥有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4.2024年10月31日,《人民就是江山》——大型公益原创歌曲交响音乐会在中央歌剧院剧场举行。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这体现了党和政府( )
①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②重视人民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③与时俱进,不断创造与创新 ④求大同,让所有的人享受同样的生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下列能体现这一点的有( )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祖宗之法不可变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④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分析说明题
16.在当今社会,有些人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已经过时了,不需要再传承和弘扬。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1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培育和形成的思想理念,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
材料二 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
②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司马迁《史记》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④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燮《墨竹图题诗》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哪些作用。
(2)分析材料二中名句分别蕴含的思想理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下道法6.1《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D C B B B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D A C
1.A
【详解】本题考查核心思想理念。
A说法正确;
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不是决定,故B说法错误;
文化具有多样性,不会统一,文化差异难以消除,故C说法错误;
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力量,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D
【详解】本题考查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D:“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体现的思想观念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强调了变革的重要性。故D说法正确;
A:强调的是坚持初心的重要性,与题干中强调的变革思想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
B:虽然“自强不息”体现了不断进取的精神,但“厚德载物”更侧重于品德修养,与题干中的变革思想没有直接联系。故B不符合题意;
C:主要强调的是善良和宽容的品质,与题干中的变革思想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C
【详解】本题考查“惠民利民”思想理念。
①③④:题干中要求我们坚持人民至上,要求我们做到真诚倾听群众呼声,关注现实;
从群众所处的环境出发,为民解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实事求是,故①③④符合题意;
②:尊重、顺应大自然的运行规律,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题干意思不符,故②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4.D.
【详解】本题考查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情感与情绪的关系、正确认识自信、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③④:依据教材知识,长出胡子属于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核心思想理念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③④符合题意;
①自负表现为过高地估计自己,自以为是,好高骛远,不属于自信,故①说法错误;
②:情感不属于情绪,两者无包含关系,故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5.C
【详解】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歌》体现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可以感悟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6.B
【详解】分析题文材料,王进喜具有创新意识,具有革故鼎新的创新意识,故B说法正确;ACD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
故本题选B。
7.B
【详解】本题考查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①:“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表达了在遇到困难时要寻求变革,变革后才能通达,通达才能持久。这明显体现了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因此与给定的人文精神及理念匹配。故①符合题意;
②:“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这句话强调了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有利于人民,体现了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与给定的人文精神及理念相符。故②符合题意;
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描绘了一种闲适、淡泊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与给定的人文精神及理念相符。故④符合题意;
③:“四海之内皆兄弟”:这句话表达的是天下人皆如兄弟般的平等和团结,它并不指向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而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因此,这个选项与给定的人文精神及理念不匹配。故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8.B
【详解】材料中讲解了我国的绿色发展举措,体现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贯彻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我们要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可以合理利用,而不是禁止开发,故①错误,④未在材料中体现。
故本题选B。
9.A
【详解】题文内容体现的思想理念是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0.C
【详解】本题考查“惠民利民”思想理念。
①③④:题干中要求我们坚持人民至上,要求我们做到真诚倾听群众呼声,关注现实;从群众所处的环境出发,为民解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实事求是,故①③④符合题意;
②;尊重、顺应大自然的运行规律,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题干意思不符,故②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1.C
【详解】本题考查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C:中华民族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商鞅变法、戊戌变法、改革开放体现了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故C说法正确;
ABD:题干没有体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2.B
【详解】本题考查对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思想的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B:依据教材知识并分析题干可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意思是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是浅薄的,要想真正理解事物的
本质,必须亲自去实践,因此,这句诗体现的是“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故B说法正确;
A:我们要努力做到自立自强,而非大包大揽、亲力亲为,故A说法错误;
CD;题干未能体现珍视友谊、李亲敬长的思想和尊师重教、教学相长的思想,故CD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3.D
【详解】本题考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①②③:题干强调袁隆平通过十年艰苦努力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启示我们要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又脚踏实地、不懈努力的人,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做一个有心的人,要向科学家学习,用科技发明来改善人们的生活,①②③符合题意;
④:科学精神是每个人应具备的,中学生也需要培养,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4.A
【详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体现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的地位,坚持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①②符合题意;
③与题意不符;④“享受
同样的生活”与现实不符。
故选:A。
15.C
【详解】本题考查核心思想理念。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故①符合题意;
②:祖宗之法可以改变,故B说法错误;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是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故③符合题意;
④: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意思是人不替自己打算,就会被天地所不容,是一种极端的利己主义观念,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6.【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这些思想理念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能为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有益启迪,也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凝聚民族力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所以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分析】考点考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
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
【详解】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
观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已经过时了,不需要再传承和弘扬。
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正误。
正误判断:错误。
论据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论据②:中华核心思想理念的作用。
论据③: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意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7.【答案】(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
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2)①蕴含着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②蕴含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③蕴含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理念,4
蕴含着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理念。
【分析】考点考查: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阐述事实,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运用思想理念的作用的有关知识,从重要性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培育和形成的思想理念,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可链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
的作用。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有关知识,从说明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可链接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
关键词②: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可链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
关键词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可链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理念。
关键词④: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可链接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理念。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