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必背知识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课件+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历史复习必背知识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课件+学案

资源简介

第二十一单元 走向近代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022年课标要求:通过了解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1.西欧经济的发展
农业 背景 11世纪以后,欧洲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新开发的地区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农业 趋势 在一些地方,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租地农场成为新的经营方式
性质 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手工业 背景 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生产,他们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
发展 小型手工作坊——分散的手工工场——集中的手工工场
商业 发展 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影响 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2.社会阶级力量的变化
农村 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富裕农民、骑士等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城市 手工业者和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富商巨贾通过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文艺复兴运动
2022年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欧洲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如《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初步理解“人文主义”的发展及其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背景 14世纪中叶,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目的 要求建立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实质 不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复兴,而是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兴起
性质 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代表 人物 但丁 意大利诗人,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神曲》,抨击了教会的贪婪,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
达·芬奇 意大利,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莎士比亚 英国剧作家,代表作有《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影响 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探寻新航路
2022年课标要求:通过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探险活动,以及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换和全球贸易,认识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理解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
背景 根本原因 欧洲市场需求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新生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社会根源 东方的商品在欧洲市场极受欢迎,马可·波罗描绘了东方的富庶,欧洲社会出现了关注东方的热潮
直接原因 15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迫使欧洲人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技术条件 “罗盘”导航技术及造船技术的突破、地圆学说等
航海活动
影响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早期殖民掠夺
2022年课标要求:通过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葡萄牙 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建立殖民据点与商站,进行劫掠式的贸易
西班牙 凭借强大的海军舰队——“无敌舰队”,在美洲建立起殖民大帝国,用武力强迫印第安人为其劳作
英国 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无敌舰队”,逐渐成为海上霸主,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
17世纪,在北美建立殖民地、大种植园,通过“三角贸易”贩卖黑奴、在印度进行殖民侵略活动,种植园和黑奴贸易为英国带来巨额利润
殖民 争霸 英国与荷兰、法国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市场,从17世纪下半叶起,进行战争,最终英国胜出,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影响 ①积极: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和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②消极: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error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